第99章
明明漠北王走了,她在漠北的权力才更大。漠北王出征,王后监国。
这将是她在成为太后前对漠北影响最大的时候。
她居然在期待着漠北王早些回来。
嗯不过也别回得太早。
慕秋瓷返回王城。
大军出征,大量青壮离开,王城似乎骤然空了下来。
街上的成年男子少了许多,但妇女变得更多了。
打架闹事的少了,治安都变好了。
“还是得加强王城内外的警戒,以防有人趁机滋事,周边部落的动向也得盯紧。”
慕秋瓷对护卫长交代。
漠北王西征,各大部落都安排了青壮随行,但不是彻底空了下来。
那些大部落若是起了反心,在这时相互勾结,会很麻烦。
护卫长应下。
春夏短短四个月,公主的护卫队从两千人扩充到了五千人。
再另加两千公主新组建的女兵队,以及漠北王留下的兵力短时间内拉出个一万人的军队不是问题。
武器装备也在工匠的赶制下渐渐配备起来,就是作战经验还少了点。
若是真有部落趁机反事,就当练兵了。
慕秋瓷在王城内坐镇,借助着草原的行商,关注着各部落的消息。
同时收下商人们带来的羊毛,并将先前制成羊毛衫转卖给他们。
由慕朝纺织技术做出来的羊毛衫,温暖舒适,保暖性极佳。
哪怕价格比同等的羊毛高了数百倍,也让商人们趋之若鹜。
更加柔软细腻的羊绒衫,更是价比黄金,有着软黄金之名。
即使如此,也有商人愿意为它一掷千金。
这样的衣服,卖给漠北的王公贵族就值一大笔钱。若是带去慕朝,稍加运作,那更是非金钱可比拟。
慕秋瓷并不在意一件羊绒衫能卖多少钱,她真正需要的是这些商人们从草原各地收来的羊毛。
“原材料有了,我们需要更多的纺织工人。”
慕秋瓷道:“去王城内外招工,不会织布没关系,可以学。对了,我们还管饭。”
管饭这一点,在任何时期都极具吸引力。
哪怕是养着成群牛羊的牧民,也不是能餐餐吃饱的。
牛羊是珍贵的财产,不能轻易宰杀。
大多数时候人们都只能吃乳制品或野菜,偶尔运气好才能吃上狩猎得来的猎物。
公主王后招人处理羊毛织衣服、一天还有两餐饭的消息一传出去,立刻就有络绎不绝的人来宫帐外报名。
“大人,您看她可以吗?”年迈的妇人将不到十岁的女孩带到招工处,满眼恳切地问。
负责的侍人看着那小女孩,觉得也太小了些。
他张口想要说什么,明潇拦住他,笑着对面前的一老一少道:
“可以,都可以。公主说了,不管多大年纪,只要愿意来,我们都收。”
后边的队伍里人听了,当即便有人往家里赶。
不管多大年纪都收,那么家里的老人小孩就可以都来了。
若不是还需要留人照看羊群,她们恨不得全家老小都过来。
慕秋瓷其实做不来雇佣童工的事。
只是这里的人都被迫早早承担家庭重任,哪怕她身边的侍者都有不少十几岁的。
她自己其实也只有十几岁。
招收她们,她们至少还能吃饱饭。若不招收,她们会过得更难更苦。
但当慕秋瓷在孩子中看到不到她腿高的三岁幼儿时,还是懵了。
这么小,能做什么?
关键是这样的孩子还不止一个。
慕秋瓷头疼扶额,无奈叹道:
“开个启蒙班,让她们去上学吧。”
被迫提前开始了教书扫盲。
春天种下的作物已经收获了。
有许多从慕朝带来的种子尝试种植失败。
但小麦大麦以及一些抗旱抗寒的豆类收成不错。
等到十月,还能再种一轮冬小麦。
慕秋瓷让人把收获的作物做成食物,加到纺织工人的餐食中。
她想要把这些农作物传播开,让更多人种地,就必须让她们了解接触这些作物和食物。
漠北面积辽阔,除了人员聚集的漠北高原外,还有四大平原,完全能够种地。
两世都来自农耕文明的慕秋瓷,真的很难忍受这么大面积的土地荒着。
让习惯以放牧为生的草原人尝试种地,这必然是一个极为漫长而艰难的过程。
或许很长时间都看不到效果,但慕秋瓷必须去做。
漠北人不能完全依赖畜牧业,这太过单一。
一场自然灾害或动物疫病,就能将一个家庭甚至一个部落摧毁。
完全依靠放牧为生的国家,是没法真正发展起来的。
包子馒头面包烙饼豆麦肉粥各种对草原人来说极为新奇的食物,出现在纺织工人的餐食中。
大多数人都从未见过这样的食物。
据说是公主王后家乡的食物。
也有一些见多识广的人认出其中一二,骄傲地跟身旁的人介绍:
“这是面饼,我从中原的商人手中换到过,一碗白面能做十几个面饼!还能做包子、面条、莜面、焖面,若浇上汤汁,再配上那么一两片肉吸溜。”
“吸溜”
周围一众咽口水声。
“这样神奇的白面,很贵吧?”有人问。
那人答:“可贵了!那样洁白如雪的上等白面,据说跟金银相当!还是我曾从狼嘴下救过那商人一命,他才肯让我拿羊跟他换一些。”
“跟金银相当”
众人再看自己碗里的食物,更是双眼放光,紧紧护着,生怕被抢夺了。
“这么贵重的食物,公主王后居然给我们吃。”
“公主王后是王后,再贵重的东西,对王后来说都只是寻常。”
“哪位大部落首领没有很多财产?可从不会分给你我。”
“公主待我们真好。”
很快,众人就得知,公主不仅给她们吃白面做的食物,还愿意给她们白面的种子,让她们带回去种植,还教她们怎么用白面做食物。
但若想领取种子,还得先跟公主安排的老师上课,学会怎么种了,才能把种子带回去。
她们自然纷纷去学,趁着下工后的时间,蜂拥来到上课地点,认真跟着老师教授的步骤翻地种植,有些怕自己忘记,还在羊皮上画了下来。
慕秋瓷看着她们高涨的热情,觉得今年的冬小麦种植面积至少能比春天扩大十倍。
至于最后能收获多少,就很难说了。
只能让农官多跑跑,照看着些。
除了羊毛纺织和庄稼收获之外,这个月还有一件大事。
许道玄调配的药成了,珍珠培育出来了。
慕秋瓷来到蚌房。
“公主,请看。”
许道玄当着她的面,开了个蚌。
从中取出十二颗珍珠。
慕秋瓷拿起一颗查看,外形饱满,洁白莹润。
但在见惯了上品珍珠的人眼里,还是有着不小的瑕疵。
慕秋瓷放下珍珠,“质量还差了些。”
但数量已经很可观了。
“若想要高品质珍珠,一个蚌里就只能有13颗珍珠。”
许道玄又开了一个蚌,这个里面只有两颗珍珠,品质比先前明显高出一个档位。
慕秋瓷拿起看了看,觉得足够哄骗王公贵族了。
“很好,质量和数量都有了,就算次品珍珠,也能研磨成珍珠粉,会有人喜欢的。”
漠北的王公贵族们,有服食珍珠粉的喜好。
不管是直接服用,还是用来敷面,都很得贵族们喜欢。
什么“软黄金”羊绒衫,都不算什么,珍珠才是针对漠北贵族的大杀器。
漠北贵族掌控的财产太多了,几千近万的奴隶也能成为他们的私人财产,实际掌控的人数多到让人不安。
被她夺走部落中奴隶的苏日格,只是其中最不起眼的那个。
最显赫的大贵族手中有7000多名奴隶,皆是被他所俘获驱使之人。
仅奴隶数量,就能堪比她组建的护卫队。
不把他们家底都掏了,怎么能让她安心?
漠北才统一不久,被册封为贵族的都是曾追随漠北王的重要将领,这会也已追随漠北王一起出征。
留在王城和其所属部落中的,只有他们的家眷。
这可是个推销珍珠的好机会。
在慕秋瓷布局巧取贵族们的财富和奴隶的时候。
西征大军中的漠北王,还在仰头看着天空的圆月。
想着他的留在王城的公主会不会被人欺负。
也已经深了,漠北大军早早扎营休息。
穆峰遣退追随的亲兵,独自一人一马坐在小山坡上,对着天空的洁白月亮独酌。
他是奴隶出身,漠北的奴隶大多来自战争掳掠和贫困出卖。
当年他所在部落的奴隶中,就有着一群被从中原掳来的慕朝人。其中还有几个读书人。
穆峰跟着他们学会了慕朝的语言和文字,也懂得了一些慕朝的习俗。
比如,月亮代表着家和家人,代表着想念。
那些慕朝人总会在看到月亮时悲泣落泪。
他当时只觉得那些慕朝人太过脆弱敏.感,无病呻.吟,却未想到自己也会有这么一天。
他很想念公主。
想起公主临行前送他的礼物和交代他的话,穆峰仰头将壶中酒饮完,抬手扯开衣襟,抓住公主给他戴上的黄金链。
“公主。”穆峰低低唤着,握住金链的手扯动得毫不留情。
天空明月高悬,又大又白,月光皎洁。
山坡上,漠北王仰头望月,醉眼朦胧,衣襟大敞。
此刻的夜色下,有三个月亮。
[84]小别胜新婚
奴隶不能永远当奴隶,他们需要有自己的生活。
他们不能永远待在她手下,那相当于只是让他们换了个地方更轻松地当奴隶。
所以慕秋瓷选择让他们劳作一年,为自己赎身。
并在一年后将他们的一部分劳动所得拿出来,交给他们,让他们开启新的生活。
当然不能只是让他们带着财物单独离开。
那相当于一只只肥羊走在草原上,很快就会被闻风而来的豺狼捕获,再度失去所有变成奴隶。
草原人以部落的形式聚居在一起。
小的部落几十几百人,大型部落几千上万人。
单打独斗是不可能在草原上生活下去的。
所以,慕秋瓷决定建立千户制。
军政合一、军民合一的千户制度。
将奴隶们重新编制,以一千人为单位,让他们组成全新的组织。
不同于以往以血缘为纽带的氏族部落,他们将是全新的社会组织。
千户之下,另有百户,十户,这是一种层层隶属的军事政治组织。
他们将一同进行进行畜牧和狩猎,并承担相应的贡赋和徭役。
他们依旧听命于“王后”和“王”。
而不是听命于“主人”。
慕秋瓷为奴隶们的建立的新制度,在漠北国内遭到了不小反对。
尤其是那些王公贵族和大部落。
他们宁愿公主王后私人拥有大量奴隶,也不愿意草原上新增一个个以千人为单位的全新“部落”。
优质的草场牧场是有限的,新增这么多“部落”,岂不是多了竞争对手?
若公主王后将那些人全安排去荒凉之地,他们倒能眼不见为净。
慕秋瓷并不与这些旧氏族部落正面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