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过了一会,蔡敬小心翼翼地传过来一张纸条,碰了碰徐西临的胳膊:“涛哥给你重新写了一张,行了,这大冷天的,你怎么那么大火?”徐西临没吭声,接过吴涛的小纸条,心想:“有机会必须收拾他一顿。”
窦寻抽出一张纸巾,沾了点水,把方才那张纸条的将落点反复擦了三遍,吴涛那天靠在厕所门口的“英姿”还历历在目。
“垃圾。”窦寻心想,然后他一抬手,半湿的纸团在空中划过一道抛物线,精准地落在了角落里的纸篓中。
这一点轻微的动静惊动了讲台上的七里香,七里香目光一扫就看见窦寻重新把耳机挂回耳朵上,旁若无人地低下头,她顿时有点头疼。
七里香拿人手短,收了窦寻他爸窦俊梁的购物卡,这几天为了这个窦寻也是操碎了心,私下里把各科的任课老师和班干都找了个遍,可是窦寻谁的账也不买,像只非暴力不合作的刺猬。
七里香笔尖顿了一下,点了点前排的一个女生:“罗冰,跟我出来一趟。”
一班的班委会群体成分复杂,有吴涛这样不学无术的体育委员,有徐西临这样暗地里不把老师当回事的团支书,然后也有罗冰这种老师放个屁都会奉为圭臬的好班长。
第二天课间操解散,罗冰就找上了徐西临:“你帮我个忙行吗?”
徐西临还没来得及说话,吴涛和老成两个混蛋一左一右地各出一掌,把他往前一推,徐西临猝不及防没站稳,差点撞在罗冰身上。
徐西临:“操,你们俩有病吧?”
吴涛和老成“咯叽咯叽”地笑成了一对长脖野鸭子,罗冰暗恋徐西临的事全班皆知,她的脸“腾”一下就红了。
徐西临对罗冰其实没什么想法,但对于一个青春期的少年来说,“这个姑娘喜欢我”的想法本身已经足够刺激了,罗冰脸一红,他顿时也莫名其妙地不知所措起来:“行啊……什么事,你说。”
七里香给罗冰布置了任务,让她去跟窦寻谈谈,尽快帮他融入班集体。
老成听了一皱眉:“七里香那脑袋别是让涛哥坐过吧?这事怎么让女生去?”
七里香当然没有特意找女生,她其实把这话跟每个班干都说了一遍,包括徐西临和吴涛,只不过除了罗冰没人搭理她。
“滚蛋,你坐的。”吴涛先喷了老成一脸,又转向罗冰,“你甭搭理七里香,我都怀疑那小子是她私生子。”
罗冰面露难色,求助似的看了徐西临一眼。徐西临跟吴涛是一个意思,正要开口,蔡敬忽然在旁边拉了他一把。
徐西临先是莫名其妙,随后很快想起来了——对了,他们班每年有一个奖学金名额,总共一千五,对别人来说不痛不痒,但罗冰不一样,她是贫困生。她一个瘦瘦小小的女孩子,家里还有个重病的妈要照顾,还不能像蔡敬一样深更半夜里出去帮人打工,而这个奖学金名额是由班主任报送的。
她不敢不把七里香的吩咐当回事。
“那行吧,”徐西临捏着鼻子拍板说,“我们跟你过去。”
六中的课间操要做两套,一套是通用的“时代在召唤”,一套是校内体操队自编的,后者窦寻不会,也没打算学,他每天木头桩子似的往队尾一戳,戳到做完操解散,就悄无声息地自己离开。
罗冰叫住他的时候,窦寻脚步没停,只是淡淡地瞥了她一眼。
罗冰只好一边小跑着跟上他,一边把打好的腹稿飞快地吐出来:“咱们学校每周一有课间操检查,不整齐要扣分,我看你自编操好像还不太会做,今天晚上正好有体育活动,能拿出二十分钟让咱们班团支书教你一下吗?”
徐团座躺着也中枪,牙疼似的抹了一把脸。
老成用胳膊卡着徐西临的脖子,捏着嗓子冲他咬耳朵:“能让咱们班团支书教你一下吗?”
徐西临含糊不清地骂了一句,很不情愿,但是因为知道罗冰喜欢他,所以也没当面驳她的面子,就算是看在她的份上勉为其难地答应了。
谁知那窦寻却不领情,当场脚步一顿,皱起了眉。
罗冰说:“很简单的,一学就会,你……”
“周一检查是吗?”窦寻生硬地打断她,“那周一我去医务室拿请假条,不耽误你们打分。”
说完,他双手插在裤兜里,转身就走。
罗冰愣了一下,受了挫,脸微微涨红了,却还是不肯放弃,她迈开步子赶上去:“等等……”
窦寻头也不回地抬起胳膊,本意是想冲她摆摆手,叫她不要纠缠,可是罗冰只有一米五出头,在窦寻面前实在太矮,她脚步一时没刹住,正好磕在他那往后摆的胳膊肘上。
窦寻不是故意的,但是在别人看起来,就好像是他不耐烦跟她说话,回手给了女生一肘子。
少年人的胳膊肘硬,罗冰让他撞得眼冒金星,一时懵了。
窦寻也十分意外,有点不自在地动了动胳膊,感觉自己应该表示点什么,可是道歉的话又不太会说,他有一点为难,皱起眉低头打量着罗冰,迟疑着琢磨自己要如何表示。
还没等他想出来,缀在不远处的徐西临他们几个人赶了上来。
徐西临一看,好——上回是蔡敬,这回干脆是个小女生,姓窦的怪胎还真会找软柿子捏。
他火冒三丈地把罗冰拉到身后,抬手推了窦寻一把:“你会说人话吗?会办人事吗?”
请家长(shukeba.)
周五大课间,徐西临和窦寻因为课后打架,双双被请到了七里香的办公室。
徐西临真是好多年没办过这么丢人现眼的事了,他仔细反省了一下,感觉自己在这件事上没什么错处,归根到底,还是因为窦寻太不是东西了。
从他第一天转学过来,徐西临就感觉此人跟自己八字不合,之后又是蔡敬又是罗冰,乃至于仇恨积攒到现在,量变发生了质变,文斗变成了武斗。
七里香怒不可遏:“说话!徐西临,你这团支书是怎么当的!为什么打架?”
徐西临的下巴隐隐作痛,打架的时候不小心咬了舌头,嘴里都是血腥味,他用余光扫了一眼更狼狈的窦寻,判断这小子可能是个打架如吃饭的老手,但仅从结果看来,还是自己初中时候两年自由搏击的学习经历占了上风。
当着班主任,徐西临是好汉不吃眼前亏,但又不惜得费口舌解释,于是简单粗暴地低头认错:“一时冲动,下次一定改。”
窦寻听了这句没诚意的油腔滑调,立刻嗤笑一声,嘴唇裂了口子不好发挥,他就用每一根面部肌肉纤维叫嚣起了嘲讽。
七里香:“……”
她明白俩熊孩子为什么打架了,看见窦寻这个德行,她差点挽起袖子亲自上阵。
七里香深呼吸好几次才平静下来,拍桌子咆哮:“一时冲动是理由吗?现在冲动就动手打同学,以后你冲动起来还不得动刀杀人啊?”
徐西临低眉顺目:“老师我错了,要不我这就回去写份检查?保证没下次。”
话音没落,窦寻跟着翻了个白眼。
一说一捧的对口相声恐怕都没有他俩这样无缝衔接。
七里香余光瞥见,有点想吃速效救心丸。
她从高一开始就带这个班,早知道徐西临是个阳奉阴违、屡教不改的货色,认错的时候一套一套的,一点也不耽误他下回接茬耍混蛋,那一堆辞藻优美的检查都是蔡敬替他写的。
这要是放在平时,七里香肯定不会跟他善罢甘休,但是有对比才有体会,和旁边吊着眼皮的窦寻一对比,徐西临显得别提多可爱了,简直够得上温柔体贴。
七里香快刀斩乱麻地各打五十大板,警告了一通,把两个人放回教室。
表面上看,她训徐西临比较多,等两个学生一走,她就翻出通讯录,拨通了窦寻家长窦俊梁的电话。
七里香一个“喂”字出口,还没说清自己来意,窦俊梁那边已经自顾自地先开了腔:“张老师……哎哟,张老师您好您好,您看看,这还劳动您打一通电话,多不合适。窦寻那小子是又惹事了吗?我告诉您说,千万甭给我留面子,直接抽他,这小树不修不直溜,是吧!那什么,我过会再给您回电话好吧?哎哎这儿有点忙……”
老师在学校待久了,不知道社会上有些人满嘴跑火车的尿性,窦俊梁这么一说,她就真的非常实在地等着窦寻家长回电话,可是等了一整天,连声猫叫也没等到。
她这才明白,原来“过会再给您回电话”跟“改天请你吃饭”一样,都是“再见,拜拜,快滚蛋”的意思!
直到临近傍晚,才有个陌生的年轻女人赶到学校找她。
那女的声称自己是窦寻他爸的秘书,见面先塞给七里香一个珠宝礼盒,黏黏糊糊地说:“我们老板说了,请老师您一定一定得多关照我们孩子。”
“我们孩子”四个字,一丝不挂地透露出这位秘书小姐想当后妈的伟大志向。
七里香:“我看这个事……最好还是让窦寻的家长亲自来一趟学校比较合适,您看,他今天还跟同学打架动了手……”
女秘书才不关心窦寻是打架还是斗殴,百无聊赖地抠着指甲听完七里香的告状,她一掀眼皮,敷衍得毫无技术含量:“是,都知道,所以不是才让老师您请多关照吗?”
七里香:“……”
“对了老师,盒子里是串项链,您将来可以拿到柜台让他们给免费清洗,”女秘术露出垂涎三尺的神色,仿佛恨不能监守自盗,“名牌的,打六折还得小十万呢,服务也很上档次的!”
东西有没有档次,平民老百姓看不出来,然而人可实在是难登大雅之堂。
七里香说得口干舌燥,听了这话,真想糊“六折”小姐一熊脸。
她虽然收礼,但也不是什么都收,千八百块的购物卡偶尔拿一两张就算了,她那点小小的贪婪实在放不下一条名牌项链。七里香把盒子塞回秘书手里:“我一年连工资带奖金都没有十万,可不敢收,您啊,还是拿回去请孩子家长移驾学校一趟,好吧?”
秘书压根没听出话里的讽刺,娇滴滴地腆着脸说:“我就是家长呀。”
七里香跟窦俊梁这个二百五秘书实在无法沟通,心神俱疲地打发了她,看了看时间,已经是下午自习的点钟——六中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下午只安排两堂正课,剩下两堂基本是自习或者体育活动。
她溜达到教室后门,透过后窗往班里看,只见数学课代表和英语课代表一人占了半边黑板,正在抄周末作业要求,语文课代表则在转悠着收周记——忘了写的全都低头奋笔疾书。
徐西临就是其中一员,但他更有恃无恐一点,因为他有蔡敬。
蔡敬才华横溢,能出口成章,即兴口述了一篇引经据典的小读书笔记给他抄。
蔡敬:“鲁哀公曾经对孔子说过,‘寡人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寡人未尝知哀也,未尝知忧也,未尝知劳也,未尝……’”
徐西临却是个典型的理科男生,语文考试就会照本宣科——老师教过就背,没背过的就胡说八道——课外不是玄幻就是武侠,听得一个头变成两个大:“等等等等!‘寡人’的‘寡’怎么写来着?”
语文课代表在旁边跳脚:“不会写写拼音,徐团座你能快点吗,就你丫抄作业抄得最时髦,还是听写的!”
七里香正打算从后门进去抓个不认真对待作业的典型,可她手才刚放在门把手上,无意中看见了坐在墙角的窦寻。
窦寻手指间托着一根自来水笔,桌上堆满了除了他自己谁也看不懂的草稿纸,而他竟然没有像往常一样专注于自己的事,反而出神地盯着闹哄哄的前桌。
他脸上还带着伤,表情有一点古怪,乍一看是鄙夷,但是隐隐的,似乎又有点羡慕。
当然不是羡慕早晨刚揍过他的人,而是……全班都热闹着,只有他一个人冷冷清清。
不过那点羡慕一闪而过,窦寻可能是耻于自己这点软弱,很快回过神来,神色冷了冷,越发漠然地低下头,重新塞上了耳机。
七里香叹了口气,没进班,默默地回办公室了。
她手里有窦寻的成绩单,成绩不是不好,是太好了,小时候就跳过一次级,后来再要跳,他当时的班主任硬是扣着没让,因为窦寻虽然聪明,但并非某一领域的天才,这意味着他的高智商除了显摆,没什么实际用场。
而他性格本来就孤僻,跟同龄人都处不下去,再没完没了的跳级,这辈子还学得会怎么跟别人打交道吗?
小时候顶个“神童”的名固然好听,可他总有一天要长大,到时候他既不“童”也不“神”了,却还没学会怎么做人,谁还会管他?
可惜,总有无知的家长和愚蠢的社会舆论喜欢搞“智商崇拜”,那位老师掏心挖肺的大实话没人听。
这回窦寻从外地转到六中,也是因为六中有个政策,高二学生经过学校推荐,可以参加当年高考,转学过来的时候家长明明白白说清楚了,人家就是为了这个政策来的。
满打满算,窦寻在这个班可能也就待一个学期,就是落个脚,只要不捅大娄子,老师大可以不用费心管他。
而看窦俊梁那个德行,七里香觉得他对这聪明儿子颇为自鸣得意,说不定还会觉得她这个班主任没事找事,送一次购物卡居然还打发不了。
这种家长都这么想——只要学习好不就行吗?
七里香揉了揉眉心,感觉下礼拜还是无论如何得找窦寻家长谈一谈,他爸来不了就叫他妈,当妈的横不能不管孩子前途。
周五傍晚是学校最欢脱的时刻——即使作业多得从书包里溢出来了。
吴涛他们都聚在徐西临旁边,七嘴八舌地商量着周末去哪玩,声音嘈杂得连煲得发烫的耳机都抵挡不住。
窦寻阴郁地瞥了一眼徐西临的背影,拎起书包从后门走了,裂开的嘴角针扎似的疼。
后门“咣当”一声被他合上,吴涛瞥着窦寻的课桌,小声在徐西临耳边说:“小临子,你怎么说?收拾那小子不?”
徐西临眉头一皱,知道吴涛所谓的“收拾”不是普通的收拾。
吴涛是住校生——六中不是寄宿制学校,宿舍环境很不怎么样,大部分家远的学生只要有条件,都是在附近租房。
由于女学生住宿人数太少,学校为了安全起见,让她们集体搬到了教职工宿舍区。这样一来,宿舍楼成了纯粹的男生楼,管理也就不怎么严,里面渐渐形成了一个非常特殊的“生态圈”。
六中是当地首屈一指的市重点,想在班里混得好,除了人缘好讲义气以外,成绩也是得过得去,而且大家玩归玩,都有分寸,即便跟谁有过节,也最多是联合一伙人孤立他,不会闹出大事来。
但宿舍区则完全是另一种情况。
宿舍里住着每天早晚需要训练的体育生,来自远郊区县的贫困生,还有从外校招来的复读生,天然分成好几个圈子,互相之间有交叉也有摩擦,关系非常错综复杂,矛盾也四处发酵,渐渐的形成了拉帮结伙的气候。
什么把人锁厕所锁一宿之类的事,已经算十分寻常,受害人大多不敢吭声,反正只要不把救护车招来,老师都蒙在鼓里。
吴涛一只手撑在徐西临的椅背上,脸上挂着一点年少轻狂的戾气:“这种人要是放在我们屋里,三天准老实,让他学狗叫他不敢喵,你信不信?”
暗潮(shukeba.)
吴涛白天在班里和徐西临他们一起玩,关系不错,他家离得远,徐西临偶尔会给他送点吃的到寝室改善生活,一来二去,跟那一伙体育生都混了个脸熟。那帮人对徐西临都很客气,见面打招呼,不训练的时候,偶尔会被吴涛拉来凑数打球,也一起出去吃过东西。
但是总体而言,徐西临跟他们没有深交也没有冲突,属于井水不犯河水。
他确实听说过宿舍区那边传来的一些风言风语,但毕竟没亲眼见过,也不便去多管闲事地问吴涛。
徐西临回头看了一眼窦寻的书桌,一般人因为东西太多太沉,所以只要不是放寒暑假或考试,都只会挑自己要用的东西带回家,大部分书本物品还是留在教室里,只有窦寻的桌子空荡荡的,连一片纸屑都没有留下,好像从来没人用过。
天天扛着十多斤的书包走……这简直是病出想法来了。
难不成谁还会动他那堆破烂吗?
徐西临顺口问:“怎么收拾?打他一顿吗?”
吴涛轻轻地笑了一下,像个怀揣着额外秘密的超能人士,他平时在班里边缘惯了,而这一刻,那些“边缘”都仿佛自行找到了合情合理的缘由,统统被美化成了“卓尔不一顿太便宜他了。”卓尔不群的吴涛轻描淡写地说。
徐西临忽然有点烦吴涛这幅嘴脸,一时没吭声,心说:“你这么厉害,当初那几个放高利贷的堵在外面截蔡敬,也没见你出过头。”
但是想归想,徐西临也没当面让吴涛下不来台,只是说:“还是算了吧,你不知道,今天在三楼办公室,七里香专门可着我一个人削——我看那小子现在是她老人家的心肝宝贝,别闹事了。”
吴涛不甘心,斜着眼故意搓徐西临的火:“七里香?那老娘们儿算屁啊——不是我说,兄弟,要是这你都能忍,你这脾气可真够好的。”
徐西临脸色沉了沉。
他听出来了,吴涛纯属自己想寻衅闹事,然而不好师出无名,所以拿他当理由。他确实十分讨厌窦寻,但一码归一码,徐西临没想给一帮吃饱撑的四处找事的住宿生当枪使。再说,就算他真想整窦寻,用得着别人帮他出气么?
“我自己收拾不了那丫,得哭着喊着找场外求助?”徐西临似笑非笑地看了吴涛一眼,“涛哥,我平时对你那么好,你就没事拔我的份啊?”
他用玩笑话的语气说出来,但话里藏了根不软不硬的钉子,虽然给双方都留了台阶,却还能让人看出他有点生气了。
吴涛脸色一变,周围几个其他男生也面面相觑地安静下来。
但徐西临接着又站起来,若无其事地勾住吴涛的脖子,自己把场面圆回来了:“好好的周末,没事你老提扫兴的人干什么——我妈这礼拜从南方出差回来,带了点水果,你想吃芒果还是山竹?”
吴涛心里非常不舒爽,但徐西临已经递了台阶,他心里微微一权衡,感觉为这一点小小的不舒爽,不值得跟徐西临弄出点矛盾,于是耷拉着眉眼,扭扭捏捏地就着台阶下来了:“……芒果吧,山竹麻烦。”
“成,那我礼拜一给你们宿舍搬一箱去,”徐西临一扒拉吴涛的小短毛,“洗干净在床上等着我。”
吴涛低骂了一声:“操,我发型!”
两人算是把这件事揭过了。
尽管白天打架,晚上又跟吴涛有小摩擦,但徐西临周五回家的心情依然很好,因为他妈出差回来了。
徐西临其实是从母姓,家里有一个妈、一个外婆、一个杜阿姨和一条豆豆狗,除了他本人隶属雄性以外,全家上下,连狗都是母的。
父母很早就分手了,因为什么分的,他妈没仔细告诉过他,只轻描淡写地跟他说“你爸不想跟咱们过了”。
“父亲”在徐西临有清晰的记忆之前,就消失在了他的生命中。
早年间“离婚”还是件颇能惊动邻里的事,徐西临记得当时小区里有很多专家级的长舌妇,没事就爱抚摸着他的狗头,喷出一串对他们家充满“同情”的风凉话——这都是他三四岁左右的事,那个年纪的小孩记忆不全,徐西临其实连他亲爸长什么样都没记住,却莫名其妙地记住那些人的嘴脸和他们说过的话。
那些话他当时确实听不懂内容,但是言外之恶意不需要用脑子理解,鼻子闻也闻得出。
有一次风言风语被徐西临他妈听见了,她老人家当即踩着八公分的高跟鞋冲上前去,不带脏字不重复地舌战群大妈,成就了一段以少胜多的传奇骂战。
徐西临他妈原名“徐晓惠”,离婚以后自己改成了“徐进”,以前是个律师。
她中等身材,性格强势,那场骂战大获全胜之后,就干脆把拖油瓶孩子丢给了她妈带,自己从律所辞职下海,撸起袖子去奋斗了。
徐进女士早看透了,没爸爸的孩子不会被人看不起,穷爸爸的孩子才会。
辞职后,她凭借多年积攒的人脉,纠集了一批各领域的专业人士,自己组建了一个公司,专门为跨境并购业务提供法务咨询和相关方案设计,一天到晚漂浮在世界各地。
而随着公司业绩变好,家里的条件也不断改善,从之前那三只耗子四只眼的老旧小区搬出来了。他们家现在环境很好,邻居们都很有礼貌,而且知道保持距离,徐西临再也没有受过谁的指指点点。
对于徐西临来说,从小把他带大的外婆是最亲、最宠他的人,但是少年儿童天生知道慕强,雷厉风行的徐进对他的影响更深远。
徐西临回家的时候,徐进刚打完一通电话,招招手让他过去。
徐西临:“干嘛,美女?”
“跟你说个事……”徐进看清了他的脸,话音一顿,捏起他的下巴,“这怎么回事,跟人打架了?”
“哎哟妈,您指甲也太尖了!”徐西临抱怨了一声,“放心吧,我都摆平了,七里香不会找你麻烦……嘶!”
徐进狠狠地在他下巴上的淤青上按了一下:“再听见你给老师起外号,我就……”
徐西临头晃尾巴摇地冲她坏笑:“抽我吗?”
徐进打量了一下这人高马大的小王八蛋,感觉揍他也是自己手疼,于是说:“我就录下来给你们班主任听。”
徐西临:“……”
不愧是干律师的出身。
徐进说:“你橙子干妈回国了,最近在跟她男人闹离婚,家里鸡飞狗跳的,想把小孩送到咱们家住几天,行不行?”
“住呗,怪可怜的。”徐西临无所谓地放下书包,一口答应。
“橙子”是个小名,大名叫“祝小程”,是徐外婆的干女儿、徐西临的干妈。
两家人是祖父辈的世交,以前关系非常好——祝小程小时候,她父母因为工作原因不方便带她,直接把孩子送到了徐进家里养了一年多。
后来两家人各有际遇,相隔两地,过去年间交通也不是很方便,才渐渐少了联系,最近三四年才重新热络起来。
祝小程是个大美人,漂亮得跟朵花似的,年过四十,回头率不减当年。
只可惜其人金玉其表,败絮其中,除了撒娇臭美,她别无长处,连运气也不怎么样,嫁了个有钱人,有钱人是颗大粒人渣。
祝小程舍不下阔太太的身份,只好半死不活地维持着婚姻,维持到实在过不下去了,她干出了一件很奇葩的事——
祝小程同志她抛家舍业,拿着人渣老公的信用卡,跑到美国礼佛去了,来了个眼不见为净!
……这事说起来,无论时间地点还是人物,都充满了离奇的槽点,除了祝小程,寻常人干不出来。
她人过中年,无心事业,也不爱经营家庭,和周围的同龄人渐渐失去共同语言,不免孤独苦闷,越发把徐进当成了自己的独家树洞——因为自认为在婚姻方面的失败,她和徐进同病相怜。
每次祝小程回国,即便不回自己家,也要先抓住徐进倾吐一遍心里的孤苦。
徐进才懒得跟她同病相怜,她其实从小就很烦祝小程,每次招待此人,平时舌灿生花的徐进女士都会变成个没嘴葫芦,除了“嗯嗯嗯”,就是“好好好”,并且平均三秒钟换一个坐姿,老像是尿急。
可惜她自己烦没用,她的亲妈和亲儿子都喜欢祝小程。
祝小程小时候甜蜜乖巧,相比叛逆期格外长的徐进,她是件真正的“贴心小棉袄”,徐外婆养过祝小程一年多,养得视如己出,喜欢得不行。
至于徐西临,他喜欢祝小程的原因很简单:第一,她是个大美人,第二,大美人每次来都不空手,限量版运动鞋,手表,电子产品……喜欢什么她给买什么。
给人当亲妈,祝小程不怎么样,当干妈,她能打一百二十分——反正徐西临拿了礼物就跑,留下听她哭哭啼啼念经的是他妈徐进。
“对了,妈,”徐西临随口问,“橙子他们家孩子多大了?男的女的?”
徐进一时让他问住了:“……对啊,我还真不知道,她没跟我提过。”
敢情祝小程每次跟她长篇大论地哭诉,竟能从一而终地不跑题,不肯稍离她自己的孤苦,就没提过孩子一句!
徐西临摇摇头,感觉投胎给祝小程当孩子,上辈子非得是恶贯满盈不可,这辈子才会倒此血霉。
正想着,他手机响了,是个本地的固话。
徐西临接起来:“喂?”
“我,”蔡敬的声音在那边响起来,压得低低的,“我拿公共电话打的,跟你说个事。”
徐西临听见蔡敬的声音就很开心,眼角自然带笑地问:“怎么今天都要跟我说个‘事’,什么事?”
蔡敬:“老黄让我业余时间帮他整理点东西,你知道的吧?”
“老黄”是他们班语文老师,是个返聘的老大爷,非常慈祥,很爱惜蔡敬的才华,知道他家的情况后,就总想办法给他找些能赚钱的事,时常让蔡敬帮他整理稿子攒点书,任务都不重,钱给得很厚道。
徐西临:“嗯,怎么了?”
“我在老黄办公室待了会,临走又想起有张数学卷子落在咱们班了,就回去取了一趟,”蔡敬说,“在楼道里听见涛哥跟六班那个大高个……”
“田径队的李博志?”徐西临上楼的脚步一顿,这个李博志名声很不好,上学期还因为跟复读班的人起冲突,在校外打架被记了处分,“说什么了?”
“好像是想整窦寻,还提到了你。”蔡敬小声说,“我看他今天提这个话茬的时候你挺不高兴的,跟你说一声。”
群殴(shukeba.)
吴涛跟谁有私人恩怨,徐西临管不着,但是还顶着他的名义,这就很不够朋友了。
周一清早本该徐西临值日,他拎了一袋水果一袋零食拿给组员分了,找借口说自己“闹钟坏了没起来”,又嬉皮笑脸地道了个歉,把同学都哄得开开心心,都不计较他偷懒了。
完事以后,他心不在焉地翻开英语课本,随便找了一页,加入了念经一般“嗡嗡嗡”的大部队,同时心里盘算着吴涛他们是怎么打算的——因为这个窦寻,他活像教室后窗户那棵吊兰成的精,脚下仿佛生了根,基本是长在了教室里,轻易不肯移动。
而李博志也好,吴涛也好,这帮小流氓其实就会欺软怕硬,怎么也不敢在众目睽睽之中、七里香的眼皮底下欺负她的心肝宝贝。
徐西临一边琢磨,一边回头看了窦寻一眼,不料居然被窦寻敏感地发现了!徐西临还没来得及尴尬,窦寻就恶狠狠地用眼神攻击了他。
“操,”徐西临莫名挨了一记眼刀,火冒三丈地转过头来,心想,“谁稀罕管你,爱死不死。”
于是很快,徐西临就把窦寻丢在了脑后,满心都被下午的体育活动课占领了——每周一和周五下午才有一节体活课,周五那节恐怕要被月考征用,这样一来,星期一这天的活动时间就越发弥足珍贵起来。
课间,徐西临跑了三趟校队,腿都跑细了,才算堵住了教练,死皮赖脸地定了个篮球场,谁知第二节课后一出门,竟然惊见七里香拎着一本教案下楼,大有不顾道义将体育活动据为己有的意思!
徐西临扭头就跑,三步并两步地冲进教室:“罗冰罗冰!”
罗冰正埋头化学作业里,对着几个小瓶子猜猜猜,化学式写了一半,被徐西临吓了一哆嗦。
“七里香下山了,”徐西临一手撑在她桌上,飞快地说,“人民群众需要你的保护,班长,体现你班干部责任感的时候到了……我靠,大姐,怎么还带暗算的,擦不掉怎么办!”
罗冰的同桌女生趁他说话,摸出一小瓶指甲油,在他搭在桌上的拇指上画了一颗小桃心,抬头冲他一笑:“嘿嘿,试个色。”
徐西临无暇跟她一般见识,因为感觉已经闻见了七里香身上的“蚊香”味:“快快快,快上,靠你们了!”
七里香刚进教室,就被以罗冰为首的几个平时学习用功的学生围住了,一人拿着一本物理练习册,自发地排成一队等着问问题。
一般自习课,数学和物理老师进屋都有这种待遇,他们基本已经习惯这种粉丝见面会似的场面了,七里香也没在意,等回答完了一堆的作业问题,抬头一看——班里的人跑了一多半!
罗冰迎着老师的疑惑,天真无邪地回答:“不是上体活去了吗?”
七里香:“……”
徐西临呼朋引伴地占领了篮球场,心情十分愉悦——除了每个遇见他的人都要问一句:“团座,你指甲上画了个啥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