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334章

    他真觉得素素这副想太多的样子太熟悉,跟以前的他一模一样。也是他想去永和宫见娘娘,看六弟,娘娘那边却总是不方便。结果当年还小的他就很深刻的想了很多,娘娘不喜欢他,他去会给娘娘找麻烦,所以娘娘不想叫他去之类的。

    居然是因为这个?

    李薇=口=了下,反应过来:“他们想见我?”不奇怪,四爷每次一高升,她那里的帖子都会一下子多两三倍。“去堵娘娘了?”太大胆了吧!那是未来的太后!

    四爷也觉得不快,不过德妃劝他说都是宫里的老交情。

    “这也不奇怪。”德妃还想怨他呢,瞧他办的这是什么事?不接乌拉那拉进来也罢了,接个你喜欢的。可接来了又藏在养心殿不叫人看,你选个宫里先让她住偏殿,宫里想磕头找庙门的不就能找到地方了吗?

    现在这样都是她这个傻儿子害的!

    德妃的眼神带着埋怨和无奈,四爷难得看懂了,自觉给额娘找了麻烦。这几天就一直想找个地方先叫素素搬过去,抽空看了几天宫里的堪舆图,再寻陈福来问,唯有永寿宫最近,只是上次修葺是在康熙三十五年。

    他今天特意去永寿宫看了看,发现根本不能住人。

    李薇顿时就觉得她之前想的太阴暗了,把德妃往坏处想了,怎么就不想想人家可能是为她好呢?

    四爷在她的头顶上叹气,两人一对视,都是一张发愁的脸。

    李薇想说我错了,开口:“爷……”

    四爷摇头轻叹,搂着她道:“朕给你挑了个离朕近点的宫,就是修一下才能住人。之前你还是先在这里委屈委屈吧?”

    “爷您开玩笑呢吧?”李薇还以为他生气了要把她扔出去,“能住得离您这么近怎么会委屈?不知道多少人羡慕我呢。”

    四爷一下子笑了,心想是啊反正不着急,马上给她许愿:“现在是事情太多,忙不过来,不过朕记着了,一腾出空来就把永寿宫给你修得漂漂亮亮的叫你搬进去。”

    原来是永寿宫,她每回去永和宫都要路过那里,感觉也不像很破的样子啊。

    她道:“万岁,您慢点修,修一辈子我也不急,正好能挨着您住一辈子,我求之不得。”

    四爷被这话逗得眉开眼笑,叹道:“知道你懂事,可朕也不能委屈了素素。这里你想来还能不让你来?只是地方太小了些。住不开。”

    没有住不开啊。

    算了,有时三观是不可逾越的鸿沟。在他眼里这东西十间屋子,她和弘昤两个人叫‘住不开’……明明加奶娘、太监、宫女能住得很开好吗?

    四爷把永寿宫的堪舆图拿来,说这里要怎么修,那里要怎么修,等等。永寿宫是前明建的,风格就是明代的风格。他是很讲究这里外统一的风格的,所以想叫人给她打一套有前明风格的家具,里面的一桌一椅,一碗一盘,全都用前朝风格。

    看他这么自自然然的想给她修一个前朝风格的宫殿,李薇以为这就跟现代某人跟人说,我家有一套前清的紫檀家具,值老钱了!大概也是比较奢侈有品位的一种追求。

    跟反清复明不搭界。

    也有可能是管束的都是底下人,上头的皇上是不受限制的,至少四爷以前写诗也没说不敢用‘明’字。

    第两天后,德妃娘娘终于肯叫她过去说话了,从月华门出来路过永寿宫时,她还特意拐过去看了几眼。感觉:不如东小院。

    不过离养心殿是真的很近,四爷的意思是他不打算住乾清宫,日后就住养心殿了,连前头给心腹近臣准备的议政殿都定好了,就在养心殿前。住养心殿有个好处,离慈宁宫那边比较近。

    四爷现在去永和宫看德妃要绕远路,所以他都是先去奉先殿,跟着顺路就去永和宫了。等先帝入帝陵后,德妃再搬到慈宁宫,他去表孝心就更方便了。

    今天,他还叫她探探德妃的口风,能不能先搬到慈宁宫去?

    到了永和宫,她刚提起个话头,德妃就含笑拒绝了,还说他:“打小就是个心急的。你回去替我告诉他,就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小心再烫了嘴。”

    李薇居中传话十分胆颤啊。她回去后垂头给四爷学了,他果然被打击得不轻,转头就去前头对着顾俨等人撒气了,带着他们忙了一整夜都没回来。

    她早上起来时才知道,傅敏等人真的是天亮了才出宫的。

    四爷还是很体恤他们的,给他们在宫门口赐了宅子,就是为了让他们上下班方便。

    他就在这些人出宫后,去奉先殿哭过,见过德妃和太后,回来睡到中午,草草用过膳又去忙了,此时傅敏等人已经来上班了。

    他这么连轴转,叫李薇心惊胆颤。说句不客气的,这会儿他都是皇帝了,还急个什么?封建皇帝,最牛X的就是他了吧?

    可看他回来就累得不想说话,她也不知从何劝起。细想就是德妃那句话,他叫德妃现在往慈宁宫搬是有些心急了,毕竟他还没下旨呢,所以德妃那句话听着也没什么啊?

    至于他为什么不下旨,她知道一点。就是新帝登基的恩旨还没理清楚……他带着人就是在商量这个。

    到底有多少人需要被赏赐呢?她曾有幸看到过一本人名录,十页上密密麻麻全是人名,而这不过是其中之一。

    她还以为需要赏的就那么几个,结果四爷理出来的人,以先帝后宫为例,不止是有名有姓的那二十几个人,而是连侍候太后的姑姑、嬷嬷,侍候德妃的方姑姑,总管太监都在上头。

    虽然这种的可能只赏二两银子一根钗,但确实有他们一份。

    像侍候先帝的那一群,每个侍候超过两年的太监、宫女、答应、嬷嬷都在其中,侍卫就是人人有份,只要在御前侍卫里待过的,哪怕此时已经外放或闲赋在家。

    四爷的宗旨就是:一个都不能少。

    他跟她叹过一句:“这时只怕忘了谁,宁可此时辛苦一点,也省得日后再落下埋怨。”

    新帝登基头一炮,他想十全十美可以理解,但太完美主义绝对是个灾难。

    李薇几乎是拿他没办法了,道:“爷,您这样是打算累死吗?”

    屋里侍候的太监和宫女都看了她一眼,枕在她膝上的四爷目光往外一扫,不等他开口,苏培盛就赶紧把人都给领出去了。

    李薇低头,她说错话了,一时没顾忌这是在宫里。

    四爷握着她的手拍了拍,道:“不用担心,咱们说话不用忌讳这么多。朕知道你是担心朕。”

    她叹了口气,反正人都出去了,她就索性把话全说了好了。

    “爷,这事一个人是绝对办不完的。就比如说这赏赐的事,您大可以一级一级的交给旁人做,多设几个人查验,一级级签名,您就看最重要的几个不就行了?”那绝不会累成这样了。听他说是打算在停灵二十七天后的当天把恩旨全颁出去的,所以才会这么赶。

    四爷笑了,“本来就是啊,你还真以为都是朕一个人干的?那要他们干什么?只是送上来朕也要看一遍的。”

    您只看签名不行吗?出错再追究连带责任?

    算了,她没治过国就不瞎出主意了。

    最后她只能说:“您这样一天就睡两个时辰,有时连两个时辰都没有,身体是绝对撑不住的。”

    四爷捧着她的手轻轻亲了口,温柔道:“有素素炖补汤给朕喝,没事。”

    她只能叹气了。

    说起炖汤,现在养心殿膳房里还是用的原班人马。新皇登基,老旧人马交替,一时没那么容易弄好。四爷把她接进来,都没敲锣打鼓让所有人都知道,人家想见她还要去永和宫堵人。所以刘太监等用熟的人现在都还留在府里。

    李薇叫赵全保一天回一趟府里问情况,问问弘昐他们的情况。

    赵全保说得还算详细,因为阿哥所已经在修了,除了给弘晰和弘晋留出两个院子外,四爷还打算把直郡王家的弘昱也拉进来读书——短期内他不想给他安排差事,成亲了也可以继续读书。

    弘晖、弘昐、弘昀、弘时,还有三个女孩都要进宫了。

    “那府里不是只剩下了福晋?”她听到四爷说孩子们都快要进来的时候说。

    四爷沉默了下,说:“宫里现在乱糟糟的,先帝的妃嫔们都还没有离开,她进来也没地方住。”“坤宁宫……”她刚提起个头,他就摇头:“坤宁宫多年没有住人,不行。”

    她就闭嘴了。此时,她才觉得目前的情势已经越来越不好了。她进宫了,孩子们也进来了,只剩下福晋和宋氏他们在府里。

    乌拉那拉家肯定会有意见的吧?有用没用先不说,这样确实已经不合适了。

    “要不,我先回府去?”她道。虽然不愿意,但这样下去她这边担个狐狸精的骂名还好,她从来不在乎这个。四爷这么爱名声,他的名声受损怎么办?

    四爷知道她这是为他着想,不过他已经有主意了。

    “不用,乌拉那拉家,朕会好好安抚的。”他道。

    雍亲王府里,自从小主子们都被接进宫后,府里简直就像坟墓一样冷寂。

    庄嬷嬷的脸上连一丁点的喜气也不没有了,天天就像没头苍蝇一样。元英心想,他们是在担心皇上不会封她当皇后吧?

    自从李氏被接进宫后,她的心就像烧得正热的一炉炭被浇了一桶水,凉透了。

    万岁,四爷,真是一点脸都不给她留啊……

    生平第一次,她觉得前路是一片空白。皇上是个什么样的人,她最清楚了。他从来不会看人的脸色行事,也不肯给人留退路。要是不如他的意,他能叫人苦都叫不出来。

    他冷落了她十几年,外面的光荣一分没少她的,可只有她知道她过的是什么样的日子。

    现在他终于无所顾忌了,就这么把她扔在府里,先把李氏给接进宫去。

    这个皇后,就是真封了她,又有什么意思?

    不过是个摆设罢了。

    ……

    庄嬷嬷进来见福晋还在跪经,小心道:“主子,四太太来了。”

    她说完后就等着福晋念完这一卷起身,她才赶紧上去侍候,扶着福晋坐下来。

    元英点点头,四太太是她四哥的妻子。她的额娘去年过世了。现在的乌拉那拉家已经是她的哥哥们的家了。

    嫂子们待她一向不错,有什么事也都跑得很快。只是她们的心思当然不可能那么纯粹,像额娘般一心一意的为她。

    不过是因为她的身份越来越高罢了。而她是因为皇上才有这份荣耀,真叫乌拉那拉一族去选,看他们会不会为了支持她去跟皇上做对?

    四太太来说的是好消息。乌拉那拉家福晋这一系的兄弟们全都升官了!老大晋镶红旗都统,老二,老三全都晋一等侍卫。福晋的亲兄弟,排行第四的五格现任散秩大臣,又叫他领镶白旗佐领。

    “真是……皇恩浩荡……”元英苦笑。

    皇恩浩荡。

    302、见儿子

    养心殿东五间,李薇有些坐不住的总想到外头看看,玉瓶看她这样就说:“主子,要不奴婢叫人去瞧瞧?”

    “不用,等他们到了咱们就知道了。”说是这么说,她还是站在门口往前殿那边张望。

    四爷发话叫孩子们都进宫,这转眼间是一口气全都搬进来了。听苏培盛说是皇上刚搬进养心殿,就叫人修阿哥所了。所以,他是一早就打算尽快把儿子们都给带进宫来。

    这也能理解,像她还需要圣旨册封才能在紫禁城里大摇大摆的四处走,弘昐他们就完全没这个顾忌了。

    今天是他们在上书房读书的第一天,四爷说等上午他们从上书房出来后,会叫到养心殿来见一见。到时她就能见见儿子们了。

    上书房用的还是原班人马。四爷早就下了口谕,宫里的阿哥们照常读书。他还把兄弟们的儿子又给都叫回来了。

    大概也是施恩吧。所以现在上书房里的人数还是很多的。

    她还记得当年四爷在上书房读书的时辰,一到十一点就盯着钟表看。来回起来几趟,但她也不敢轻易叫人去外头看。

    因为她住在养心殿后面,跟前殿挨得太近了。四爷就在离她不远的地方跟重臣说话谈事情,如果她叫玉瓶四处乱跑,很容易撞到人。就算是赵全保,总往前殿跑也不像话。都知道是她的人,叫外人看起来,她的太监一天几趟的跑到前殿去找四爷,难免会有暖昧的联想。

    玉瓶就好笑的看着主子在屋里来回转圈,还去问弘昤‘哥哥们要来了,你高兴吗’,五阿哥就冲她咯咯咯笑一通。

    终于听到前头的声音了,她马上想去门口看,玉瓶已经看到苏培盛了,马上迎出去:“苏公公好。”

    苏培盛走得极快,连声应:“好,好,娘娘在屋里呢?阿哥们来给娘娘请安了。”

    玉瓶忙进去扶李薇坐好,苏培盛躬身亲自打帘,弘昐打头,身后跟着一溜的兄弟。

    李薇不自觉的就笑开了嘴,伸手道:“快过来,可算见着你们了。”

    弘昐进来一抖袍子,弘昀等人都跟他排好,李薇刚一愣,他们三个就插烛般跪下去了。光秃秃的地板啊。

    李薇唬了一跳,跟着就生气了!

    “都起来!”她指着弘昐‘你’了半天也找不到合适的话。骂儿子舍不得,可他们这么一跪,叫她真是气都不打一处来!

    再看玉瓶、玉盏几个,直接吓傻了。她们都没反应过来给阿哥们放垫子。

    弘昐几人都赶紧吓跳起来了,苏培盛见李主子眉毛眼睛都竖起来了,阿哥们也被吓得不轻,赶紧进来劝:“娘娘别急,别生阿哥的气,这都是应该的,应该的。”

    “什么应该?!”李薇道,“在外头你们跪我,我不生气!这又没外人,跪什么?我就欠你们这一跪了?”

    苏培盛还想再和两句稀泥,说实话他可真没想到。

    外面,张起麟匆匆跑进来,悄悄进屋走到一侧,道:“万岁让问,这是怎么了……”

    李薇这口气被这一句给问没了,摆摆手:“没事,我见着阿哥们太高兴了。”

    苏培盛呵呵,趁机跟张起麟一起退下了。

    没了外人,弘昐胆怯的带着弟弟们上来,李薇把他们拉坐到身边,重重在弘昐额头上按了一下:“你……!”她深吸一口气,“算了,是嬷嬷还是太监们教你们的?”

    弘昐呵呵了下,弘昀和弘时一开始都不说话,弘时看看两个哥哥和额娘,说:“额娘,是张伯行说的。”

    张伯行是谁?

    等四爷过来后,她才知道张伯行是礼部尚书。

    “见了儿子高兴就罢了,朕在前头都听到了。”四爷给她挟了一筷子炒三丝,说。

    李薇事后也想了,这事孩子们没错,她舍不得孩子们动不动就要跪她,她觉得自己也没错。两边都没错,她这心里就更不好受了。

    她默默把炒三丝吃了,四爷就看她一根一根的挟绿豆芽,喊苏培盛:“再叫他们上一盘清炒绿豆芽来。”

    “爷想吃了?”她抬头问。

    四爷又给她挟了一筷子,平静道:“朕不想吃,叫你吃了下火的。”

    李薇:“……”

    好吧,四爷都看出她有火了,再说苏培盛也应该什么都跟他说了。

    用完膳,看四爷一时还不走,就上了茶来喝。她捧着酸梅汤说:“我知道规矩如此,可是平日里相处,这么跪来跪去的,情份都跪没了。”

    四爷刚开始没接话,看她好像转不出来了,不禁摇头叹笑。

    “朕懂你的意思。”他放下茶,看她也不喝酸梅汤,接过来放到桌上,握住她的手说:“叫张伯行去给他们讲一讲,也是担心他们刚刚入宫,在一些小节上不注意,容易出些小纰漏。到时引人诟病,名声受损还是他们吃亏。”

    李薇沉默了,四爷说的很有道理。就连她,一进宫还不是该跪要跪,该怎么低头就怎么低头吗?

    “大概是张伯行说得太狠了,吓着了他们。朕又没事先跟你提一句,你没个准备才这样。”

    李薇可不觉得四爷需要这么周到,她道:“是我一时想岔了,回头我叫人去看看弘昐他们。”在哪个山头唱哪个山头的歌,别再把孩子们给影响歪了。

    四爷拉拉她的手,把她拉到身边挨着坐,轻轻点了点她的鼻子:“娘娘好大的威风,朕在前头都听到你的声音了。”

    “真听到了啊。”李薇只觉得给四爷丢脸了,不由得更加沮丧。

    四爷笑了,其实没那么清楚,毕竟离得还是有点远的。他是下意识的听到了,所以虽然想着素素见儿子不会生气,但还是叫张起麟去看一眼。

    没想到她是被儿子们的齐齐一跪给吓着了。

    ……说起来,她进宫后好像还没跪过他?

    他也给忘了。

    他笑着把她拉进怀里抱着,低头挺意味深长的看她,拍道:“没事,就朕听到了。”

    怎么可能?

    不过四爷肯放下架子这么哄她,她不该再有埋怨了。

    她就伏在他怀里,让他哄孩子一样拍着。

    拍着拍着,好像真把她给拍软了。她轻声说:“以后,我能不叫孩子们跪吗?当着外人的面就算了。”

    四爷嗯了声,给她出了个主意:“到时你早点说免礼就行了。”

    李薇:“……”

    业务不熟练……她居然把‘免礼’给忘了!

    303、苏

    一大早,天刚蒙蒙亮,六个嬷嬷带着二十几个宫女,小太监们抬着十几箱的衣料等在了养心殿,月华门外。

    守门的太监赶紧叫嬷嬷们溜着宫墙站,省得碍着大人们的事。其中一个领头的嬷嬷上前塞了个荷包,小声道:“这位哥哥,咱们是来侍候李娘娘的,这会儿外头大人们人来人往的,叫我们进去等吧。”

    守门的太监掂了掂荷包,塞在怀里道:“那先等着,我进去问问。”

    领头的嬷嬷赶紧千恩万谢的,转头回来告诫其他嬷嬷和宫女:“都规矩些,见了李娘娘要小心再小心。”

    其他人拼命点头,趁着还没进去,宫女们互相再看一看彼此的装扮有没有问题,嬷嬷们也是挨个看过来。一个宫女伸出双手,纤细的手指上戴了一枚细巧的米珠戒指,嬷嬷一把给她撸下来,拧到一边骂道:“你来是干什么的?戴着戒指把衣料子刮脱丝了怎么办?”

    宫女要跪下求饶,领头的嬷嬷皱眉道:“行了,在这里骂她吵着人怎么办?叫她回去,今天不用她侍候了。”

    宫女一下大惊失色,她不知花了多少功夫才能赶着来侍候李娘娘,虽然只是量体裁衣这样的小事,但能在李娘娘面前站一站,那也是天大的造化。

    看她的眼泪一下子就滑出来了,嬷嬷怕她真在这里哭,小声喝斥道:“真是一点规矩也没有了!快收住!”

    宫女马上回转身,面朝墙里,连三赶四把泪抹干净,再去求领头的嬷嬷:“嬷嬷饶了我这一回,就让我进去吧。”

    领头的嬷嬷拧着她的下巴让把她脸转过来看,摇头道:“看你这个样子,怎么能进去侍候娘娘?先回去吧,下回有机会嬷嬷再叫你。”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