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张廷玉却仿佛有什么为难事,一面皱眉一面点头,解下斗篷交给侍候的小太监去小心收好,端着茶不说话。来人一看这好像是有内情,也不马上追问,而是陪着张廷玉说闲话。一直到用晚膳时才从张廷玉嘴里挖出来一句。
“衡臣道万岁看了你的折子……心情不好?”这人不怎么信,张廷玉是披着御赐的斗篷回来的。不过转念一想,可能万岁爷就是觉得想让人都觉得张廷玉这折子没有问题,这才赐了斗篷。
来人回去打听张廷玉那折子上写得什么。虽然没打听出来,据说张廷玉写折子时没让人侍候,连磨墨铺纸倒茶水的小太监都给撵到外头去了,等他出去后,听说那火盆里有烧过的纸灰。
可见确实是本要紧的折子。
再打听下去就知道最近张廷玉好像对大阿哥宴客的事挺感兴趣,问了不少的人。
但凡看到张廷玉出来的神色的都去打听了,打听完这么一对照:张廷玉在打听大阿哥宴客的事,他写了封不让人看的折子,他的折子递上去万岁生气了,万岁又不想让人知道他发怒还特意赐了个斗篷给张廷玉。
结论:万岁对大阿哥宴客的事很不高兴。
其实人人都在猜,在孝敬皇后去后还不到半年,大阿哥就出了宫。这是不是说以前大阿哥一直住在宫里是因为皇上在顾忌皇后?
皇上对皇后可是一片深情。皇后又多年卧病,所以皇上不忍再让皇后伤心,才一直让大阿哥留在宫里以安其心。
等孝敬皇后一大行,大阿哥就立刻出宫建府。
所以,大阿哥在传说中留在宫里是因为他是万岁心目中的储君之说,有些站不住脚了啊。
再有人把大阿哥宴客的名单一扒拉,怎么还有过气的佟佳氏?听说八爷府也送了礼过去?
九爷府里,九爷就挺不解的对十爷说:“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还有,老八什么时候跟这大阿哥也扯上关系了?”
十爷抽着水烟咕噜噜的不理他,九爷随手拿起炕桌上的花生壳砸他,天女散花般扔到十爷身上。
十爷扫去飞到他头上的花生壳,没好气道:“你不是也送礼过去了吗?”
“我,我那是……”九爷顿时发现自己好像也不够理直气壮:“我那是……我不该送吗?”他糊涂道。
两人你看我,我看你了一会儿,九爷一拍桌子道:“这说的是我吗?!不对!我跟老八能一样吗?!我多小心啊我!我都……”他比了个手势,“我就送了这么一点点。还是让弘暲过去的,我都没敢露面!”
能不送吗?
“那两个都送了,这个我能漏过去不送吗?”九爷很委屈。他送了弘昐和弘昀,不能跳过弘晖不送啊。
十爷:“你送就没事,老八府上就不能送?有这道理没有?”
九爷被问愣了,他刚才挺理直气壮的,怎么一回就被问住了呢?他坐在那里道:“你让我理一理啊……”理完,他怒道:“那不是现在传说万岁不高兴吗?我这不是着急吗?”
之前送的时候没觉得有问题,就是现在说万岁生气了,他才急了啊。
十爷鄙视道:“万岁爷那边的事那么容易让人知道啊?”傻不傻啊?现在外头都说万岁对孝敬皇后情深似海,他们这些算是知道点底细的有一个信吗?
亏得是孝敬皇后死得早,她要是敢活得比万岁还命长,那等万岁咽气前还不定会出点什么事呢。
九爷也明白过来了,恍然大悟道:“万岁这是想让人知道……”
想让大家都知道,他在为弘晖请客的事不高兴了。
圆明园里,四爷似乎心情很好的让李薇赏几个人。
李薇让玉烟拿来文房四宝,对他道:“爷说吧,我记着。”
四爷在给百福刷毛,看百福乖乖的这边刷完翻个身,耳朵那里痒痒了就往他那边凑,他玩得挺欢乐,一直笑咧嘴露着牙。
“怡王,李文璧,张廷玉。”他道。
李薇抄下这三个名字,问:“赏什么呢?”
四爷又念了一串,多数都是些没什么用的东西。像赏十三爷的就有珊瑚数珠一串,赏她阿玛李文璧的竟然还有两块他用过的残墨。赏张廷玉的是最正常的了,赏了张家老太太一尊观音像和几本经书。
李薇抄完念了一遍给他听,他点过头,她才让人去开库房。
给李文璧的残墨,她起身去书房拿。其实四爷用东西也没那么俭省节约,像是这种好墨,他有时为了试试就会磨来写几张字。不会说一个墨锭用完了才拿下一个。好墨越来越多后,就有这种用过几次剩下来的,他就会赐给下面的臣子。
而且,能得这种残墨赏赐的,那都是在他心中十分信任的臣子。
亲近的人才不会介意收到他用过的东西。这是他的想法。
李薇觉得只要是他赏的就不会有人敢嫌弃。
说起来这三个人里头最奇怪的就是张廷玉。虽然他在四爷一登基就跟在四爷身边了,可是当时四爷挑他,应该是看在他没什么根基的上头。又曾经在先帝身边侍候过一阵子,对御前侍候也算有些经验才留下他的。
四爷会在十三爷和她阿玛后面连他带着一起赏,难道是说张廷玉成了他信重的臣子了?
比起别人,张廷玉算是李薇有点印象的四爷的重臣了。所以她此刻看到的就是一位重臣的崛起吗?
而接任李文璧直隶总督的也是一个‘熟人’,他叫李卫。
外面都说这是李家的族人,所以这个直隶总督还是李家的人在干。一般人听到这个都要跟李家划清界线了吧?可这李卫居然跑去找李文璧,还一口一个族叔,还说他已经写信回乡让家里查家谱了,说不定跟他跟李家还真是五百年前是一家呢。
李薇听到后不知是该做什么表情。
倒是李文璧笑呵呵的跟四爷当个笑话说了,四爷也当个笑话笑了。
李薇:……
她觉得自己有时也有点想太多。
☆、第483章
又是一年新年了。
前几天连着下了好几场大雪,这两天又放了晴。但天气却冻得厉害,屋檐下挂着一串串长长的冰棱。
弘昫找了个新的爱好,就是拿弹弓打冰棱。洞天深处、杏花村和九洲清晏的冰棱都让他祸害完了,侍候的太监想出新招,竟然趁夜爬到亭子上头浇水,好第二天冻出冰棱来给六阿哥打着玩。
李薇知道后让人把那太监罚了一顿。
四爷好笑又不解,“好歹也是他们的忠心,你不说赏倒算了,还要罚?”
“不能这样。”她沉着脸说,“弘昫爱打冰棱是游戏,但他们这样万一日后让弘昫习惯了怎么办?他会被惯坏的。”一个游戏都有人能千方百计哄着他玩,等他长大这三观就掰不回来了。
四爷见她教育弘昫,说这冰棱就是那么多,少才显得珍贵,不然他要真是喜欢打冰棱,那也不必非要寻屋檐下的打,让人竖个杆子上面挂一串葫芦,葫芦中装满水再戳一小洞,流一夜肯定能冻出冰棱来。
“你若喜欢,额娘这就让人去准备千儿八百个葫芦,等明天就能让你打冰棱打到胳膊再也抬不起来。”
弘昫又不傻,当然立刻摇头说不用,还很乖的说:“额娘,下回我一定骂他们。”
四爷含笑看着,等她放了弘昫出去,转头居然真的让人去做人造冰棱。
“朕还当你不打算惯着他呢。”他笑道。
“这东西不费银子,回头做出来了让他们比着打着玩,都习惯了也就不打屋檐下的了,省得再把窗户打破了。”这两天各处送来说窗户被打到破洞的事可是层出不穷的,除了勤政殿那边能幸免,别处没有弘昫不敢去的。
因为要过年,园子里读书的小阿哥们都回自己家了。弘昫一个就寂寞了,特别是弘时把弘昤叫走帮忙后,他就更没人玩了。
养了这么多儿子,每个都有这一阶段。只要等到弘昫也大到哥哥们也愿意带着他就行了,在此之前大概有两年他要自己一个人玩。
人造冰棱第二天就做好了,园子里的太监们做得比她说的还要巧妙。他们寻来园中弃而不用的旧竹子,切成一段段的再劈开,斜架在一高一低的两个杆子上,上端吊一葫芦往下流水。一夜过去果然造出了上千个晶莹剔透的冰棱。
不说让弘昫打着玩,就算只是这么立在园子里都能当一景来赏了。
李薇想起了水帘洞。
弘昫昨天灰溜溜的出去还当要夹着尾巴当几天的乖孩子,没想到额娘还真给他造出了‘水帘洞’。
李薇领他去看,道:“让人爬到亭子上浇水,一浇就是半夜。而且去浇水的肯定不是到你跟前来卖好的大太监。小太监们在这种天气里冻病了,园子里再没有医药,一病而死都是可能的。”
弘昫并不傻,一听就明白了。
他道:“他们还要可能会从亭子上栽下来摔死。”冬夜寒冷,他们在亭子顶上肯定不能像他出门一样点上七八盏灯笼。黑洞洞的,亭子顶又是斜面,再加上他要浇水,亭子顶上还可能结冰。
脚下一滑就有可能是一条人命。
如果说昨天挨骂,他还以为额娘只是担心他变成纨绔子弟,今天才更能体会额娘的担忧。
“你们天生就是龙子凤孙,不知有多少人要来讨好你们,他们削尖了脑袋钻到你身边来就是为了讨你们一乐。可是他们不是白白这样做的,他们今天讨你的欢心,改日就要统统从你身上赚回来。”
李薇揽着弘昫的肩,带他走过沿着湖边立着了数百个杆子。
“咱们不能只等着别人来奉承,咱们要学会自己找开心。”她道,“你爱打冰棱,与其等着底下人想出花招来侍候你,不如你先想想怎么才能又不出事,又能开开心心的玩。”她拍拍弘昫的脑袋,“动动脑子,比什么都强。”
说完,她告诉弘昫等过了十五,他可以请朋友来陪他一起打冰棱,还能比赛。
剩下的她就交给这孩子自己去想了。
今年过年,她给四爷提议不要再劳动太后往圆明园跑,不如他们去畅春园陪太后。太后年纪大了,他们这些小辈辛苦一趟不算什么。
四爷道:“好,朕听你的。”
到了新年这一天,李薇在畅春园陪着太后坐在楼上看戏,太后身边围着的都是皇室三代和四代。正热闹着听说四爷来了,太后愣了下,叫来李薇问:“皇上今天过来了?”
她听说的是今年太冷了,所以让皇贵妃带着孩子们过来陪她,四爷还在圆明园。
李薇确实跟四爷说的是第一天他留在那边,初二再到畅春园来陪太后。她这边一愣,太后就看出来了,道:“你也不知道啊。”
方姑姑早就在外面说皇上到的时候就下去了,此时匆匆上来,一脸的喜色掩都掩不住,走到太后面前跪下道:“娘娘,万岁爷带着众臣和阿哥们来给您磕头拜年了!”
太后一瞬间喜得眼睛里连连闪光,她对李薇道:“你们啊,真是,何必这样劳动万岁呢?”
李薇也赶紧说:“皇额娘,万岁可没跟我说,想必是万岁爷念着皇额娘,想给皇额娘一个惊喜!”
大年初一正是适合这样的大场面。
太后匆匆下楼,根本也来不及换衣服了,凝春堂外早就跪满了人。
四爷身后带着十几个阿哥跪在屋里,等太后坐定就磕头给太后拜年,山呼千岁。
外面的外男太多,李薇只能避到偏殿去。不过她在这里都能听到外面的声音。
“太后娘娘都高兴坏了,亲自下来把万岁扶起来呢。”玉烟过去看了回来跟她说道。
三跪九叩后,不相干的人都被带到外头吃席去了。四爷不但把人带来了,还把膳房也给搬到这边来了,各种菜连着炉子抬上车送到了畅春园来。
李薇本来还发愁这些人来了怎么安排席面,畅春园虽然备得有东西,但像这种席都是前一天晚上把菜都准备好了,第二天现做的只有主子们的几桌而已。
她让人去一问,才放了心。
四爷扶着太后到里头来,跟着进来的像十三爷和弘晰这些人看到李薇也都纷纷行礼问安。
李薇还了礼再跟四爷打声招呼就去忙她的去了,这么多人,除了饭菜外还有很多别的事要安排。最要紧的就是宫戏的人手不够了,大不了只让人在凝春堂唱给太后听,外面的人干脆只喝酒吃菜吧。
她匆匆出去,张起麟不一会儿找过来说宫戏和侍候的人手也都从圆明园开过来了。
这么说,四爷真是直接把圆明园那一摊都给拉来了。
按说,四爷不是个听风就是雨的人。虽然他貌似看着很冲动,但已经说好的事一般不会有太大改动。说好他是初二才来畅春园,就不会突然改变主意,还没来得及通知她一声。
李薇开始觉得这事不大对了。
张起麟还站在那里,她迟疑了下还是没有问他。
能让四爷突然改变主意,这事肯定小不了。等晚上没人了看他想不想说吧,现在重要的是不能让人看出来,今天绝对不能出纰漏。
她让张起麟回四爷那里侍候着,张起麟问:“贵主儿可有话要带给万岁?”
李薇:“……让他放心,外头有我。”
跟着她就看到张起麟仿佛是松了口气,又像是高兴得想说什么,最后他把话吞回去,恭敬道:“遵命,奴才告退。”
玉烟和常青一直就在旁边等着,她道:“常青去前头,跟弘昐交待下。如今事急从权,有什么事他都可以先决定,不必一一来问我。”
常青应声,她道:“你就留在前头听弘昐的,拿我的牌子去。”
常青身上带着皇贵妃的印迹,出去就能当她的脸面用。弘昐这个二贝勒在京里管用,但在园子里可不管使。
常青去后,玉烟亲手端了茶上来,道:“主子不必忧心,不过是多几个人罢了。何况席上的菜和侍候的人都被张起麟带过来了,咱们这边使的也都是老人,万岁爷鸿恩浩荡,今天肯定能欢欢喜喜,泰泰平平的。”
李薇接过茶抿了口,就让人把四爷那边宴客的名单拿过来。她之前见过,但这会儿可复述不出这几百号人。
一面看名单,她在心里一面理出头绪来。
首先是车马。这些人是跟着四爷一起过来的,但畅春园这十年间可从来没有接待过这么多客人。何况……
她看向窗外,此刻天上又飘起了雪。外面的地上雪化水,冻土成冰,只怕早就是泥泞一片了。
“让陈福过来一趟。”她道。
小太监跑得快,火速把陈福喊了来,李薇在他进门后也不多废话,道:“门前只怕都乱成一片泥地了吧?让人拿草来把地都给盖上,有积水和泥坑的地方容易陷马陷轮子的,在申时过半前哪怕是铲也要铲出一条道来。”
圆明园跟畅春园挨得近,两个园子都是一条大道。但圆明园前的路早在下雪前,李薇就想尽办法的让人维护,就是为了过年这几天能通行无阻。畅春园虽然也顺便维护了下,可是怎么都不可能跟圆明园那边的路相比的。
陈福闻言笑道:“多亏贵主儿想着,奴才正发愁呢。”
原来那些跟着四爷一起过来的人中有不少都是搭着别人的车一块过来,就是想省个功夫。此时似乎是看万岁要在畅春园侍候太后,不回圆明园去了,结果后来竟有不少车马想往这边来。
但畅春园附近的侍卫不是吃素的。刚才跟着御驾过来的还好说,此时再过来的车再放行就不可能了。
李薇心道就知道不可能顺顺利利的。
“让人现写签子,跟园子里的人头对上号,一家共来了几辆车都查问清楚,让他们的家人领着去认。认出来的可以停。”
名单就在她手上,照着这个写出名牌来,每家的车都挂上。
‘停车证’处理好了,路也让人去收拾了。御膳听说也摆上了,太后那里的宫戏重又唱起来,听着那咿咿呀呀穿云破月的声音,李薇放松的缓了口气。此时又有人来说炭不够用了,畅春园原来备的炭自然是分上好几等的,给太后用的上等银霜炭。
今天四爷突然带着人过来,前头吃席的地方每个桌下都要摆一个火盆的。结果管炭的太监咬死牙说没发话他不能把库房打开任人拿炭。
这个发话的人自然是陈福。
下头的人报到李薇这里来,她笑道:“这人是个忠心的。先绑到一边去,开库拿炭,等过了今天再赏他。”陈福在外面盯着挂停车证和修路呢,再让人跑出去问他就太花功夫了。
其实早在之前,李薇考虑到四爷初二带人过来,虽然当时以为可能就是宗室这一拨人,不会像今天这么多,但她还是提前拨了足量的炭过来的。
玉烟过来说:“已经让人开库拿炭,火盆也都点上了。”让人来吃御宴却冻得直流青鼻涕,那肯定是不行的。
李薇点头道:“再去盯着,今天不管大事小事都不能冒出来恶心人。”
她要一直在这里盯着就走不开,见此时无事就让人送了个羊肉锅进来简单吃点。
然后张起麟又带着人把四爷赏的菜送来,两个热锅,四道热菜。张起麟让人直接给她摆上,道:“万岁道让奴才看着贵主儿用完再回去呢。”
这是心疼她,让张起麟来侍候她。
李薇笑着让张起麟侍候着一道挟了一筷子就说:“我这里没事了,你赶紧回去盯着万岁爷。让他少喝酒。”
四爷现在几乎已经不用酒了,可是太后这里用的还是玉泉酒。她能管着四爷,可管不着太后。
张起麟听她这么说,笑道:“万岁爷让奴才跟贵主儿说,他现在不爱那杯中物,刚才在席上就用了两碗清汤而已。”
申时三刻,陈福跟从泥里淌出来似的回来了,外面又下着雪,他两条腿上都是泥水,肩上也淋的透湿。不敢进屋,就跪在廊下说外面的路都修好了,车马也都按规矩排好了队,这就能侍候诸位大人回京了。
李薇看他冻得脸都成青的了,就让人从她这还没撤下去的羊肉锅里盛碗汤过去:“先用着暖暖身上,今天辛苦你了。”
能把人平安送走了,李薇这才去太后那里见四爷。
太后这里一天没见她,但有额尔赫和完颜氏她们侍候。她进去的时候,就像她只是去了一盏茶的功夫更衣而已,太后一眼看到她,笑着招手道:“好孩子,快过来。”还叫人给她倒热茶来。
额尔赫亲自捧上茶,她接过茶,看到那边张起麟走到四爷身后伏耳说了几句,四爷轻轻点头看过来,眼睛一弯,露出点点笑意。
她本以为今天这样他肯定早就气炸了,但看他现在这样好像又不像?
他端着茶冲她举了下,好像以茶代酒敬她。
她就也举茶杯对他还了一礼。
两人对了个眼神。
她不自禁笑起来,用茶杯掩口遮住笑脸。
那边,四爷也笑着低头喝茶。
太后看到笑着问:“万岁喝着这茶好?我听说他们今年就晋了这两斤,既然你喜欢,我就分给你二两。”
殿里一片凑趣的笑声。
四爷当着一堆小辈的面笑道,“是好茶,那儿子就谢过皇额娘的赏赐了。”
☆、第484章
这天晚上,四爷就歇在了畅春园里。乱糟糟的一天过去,明天初二还要接着过年,像十三、十四这些不必回京的,李薇把他们分成两部分,跟太后和四爷关系亲近的她就受累在畅春园给他们找个地方先睡一夜,其他关系不是太亲近的,比如弘晰兄弟,那就送他们回圆明园。
因为那边的一切都是现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