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203章

    左右丞相得知刘盈来了,特68意来看了一眼,被萧何赶走。

    吕泽和王陵一步三回头地离开,看得萧何又翻了一次白眼。

    吕泽和王陵已经熟悉了丞相的工作,该外放去68诸侯国当相国,增加地方治理经验了。

    陈平和张良总不能一直给皇帝当幕僚,周勃、灌婴、雍齿、章邯、彭越都是识字之人,该轮流来丞相的位置学习。

    章邯现在就可用,周勃、灌婴、雍齿、彭越四人,最近较为懒散,听说68常睡到日上三竿才去68官署,就该被不干活但最见不得别人不干活的刘盈鞭策鞭策,好好读书和工作。

    萧何一边批改文书,一边一心二用对刘盈说68了自己的计划。

    已经弱冠还68喝奶的刘盈捧着热牛奶道:“一群老头子的事68,别来烦我,你和阿父自己定了就行。”

    萧何继续用翻白眼运动,来缓解看文书用眼过度的眼睛疲劳。

    刘盈舔了舔嘴角的奶渍:“等我继位,他们都老了,用不了几年。太学筹建进度如何?”

    萧何道:“你是嫌弃太学筹建进度太慢?说68话为何变委婉了?”

    刘盈摇头:“阿父再无能,也知道培养人才的重要68性。你们研究了这么久隋朝和明朝的人才培养制度,好不容易想68出举荐加太学的稳定选官制度,竟现在还68没68什么动静……”

    刘盈又喝了一口热牛奶,并又舔了一口嘴角:“有什么是你们不好动手68的,让我来。”

    萧何放下笔,合上文书,伸了个懒腰。

    他欣慰道:“难得见你体贴一次。陛下本想68在你冠礼时便传位,你登基之后再开太学。既然你不肯提前继位,陛下便打算等你大68婚之后,再以大68赦天下的形式,广召天下贤才入长安。”

    刘盈皱眉:“就为了这个,将太学开学压了一整年?他不知道现在各地都缺官吏?!”

    赵国和淮南国的异姓王被剪除,无论那里是否还68会68封诸侯王,原本由赵王和淮南王任命的官吏,统统要68换上大68汉自己的人。

    如今正是缺人才的时候,阿父他推迟个屁啊!

    萧何道:“陛下有自己的考量。”

    他知道刘盈明白自己说68什么。

    刘盈也一定很清楚刘邦的考量,只是不太赞同。

    萧何本也不赞同。

    但刘邦的视角,已经完全变成了帝王的视角。比起让天下早一点安稳,刘邦更多考虑的是帝位传承的稳固。

    如刘邦分析隋炀帝一定会68御驾亲征,并赞同隋炀帝的御驾亲征一样。

    刘邦十分看重刘盈这个儿子,但纵容刘盈垂髫之年便入了军伍立功。

    即使刘盈有神68仙庇佑,但一个孩童在乱世中乱跑,其危险可想68而知。刘邦权衡利弊之后,却纵容刘盈乱来。

    萧何还68看出,刘肥一直与韩信搭档,二人在刘盈活着的时候相互牵制,对刘盈没68有任何威胁。但若刘盈出了意外,韩信定会68鼎力协助刘肥登基。没68有其他孩子的吕后也一定更属意刘肥。

    即使吕后因刘盈发了疯,吕泽也能压制住吕后。

    因刘盈过于神68奇,在项羽眼皮子底下都能逃跑,恐怕连吕后都不会68看出刘邦的后手68。

    萧何却很冷静。

    他从来不会68被刘盈的神68奇迷惑,从来不会68认为刘盈是不死之身。

    萧何知道刘盈这个孩子对刘邦多重要68。即使刘盈不是太子,刘邦不是皇帝,这个儿子对刘邦也很重要68,比天下任何人,包括刘邦自己都重要68。

    为了大68汉江山的稳固,刘邦都能狠下心,让刘盈自找危险。

    那么大68汉一时的动荡,黎民苍生一时的苦楚,为了让刘盈的帝位更加稳固,刘邦自然也能狠下心。

    就如隋炀帝亲征吐谷浑会68耗费大68量无谓的人力物力,加重黎民的负担,哪怕刘邦曾为了沛丰黔首遭受苛政而落泪,但刘邦认可隋炀帝亲征,只是嫌弃隋炀帝太无用一样。

    为了政治目的,他可以舍弃很多。

    刘邦已经决定的事68,即使是刘盈,也无法更改。

    刘盈能改变的事63*00

    68,基本都是刘邦默许。

    这个天下,现在还68是刘邦的天下。刘邦才是大68汉的皇帝。

    萧何对刘盈道:“若你不满陛下的决策,可登上帝位。”

    萧何已经屏退左右,说68的话就像是要68谋逆似的。

    他知道自己的话不是谋逆,传到帝后耳中,帝后只会68欣慰,希望他再多劝一点。但为了属官心脏着想68,萧何还68是先让左右离开,独自与刘盈留在书房。

    刘盈嗤笑68:“你信不信我前脚登基,阿父后脚就把自己醉死在酒坛子里,我登基第68二年就要68给他办丧礼。”

    萧何无语。

    他本想68说68不至于,但以刘邦的性格……咳,刘邦确实68松懈之后,特68别容易放纵自己。

    萧何只能道:“盈儿孝顺。”刘盈的话说68到这份上,他都不好再劝刘盈了。

    “太学晚开就晚开吧,京中勋贵子弟可先聚集起来上课。”刘盈道,“叔伯请门68客为子孙上课,没68有任何用处,只会68培养出废物。”

    见刘盈宁愿退一步,也不肯提前继位,萧何叹了口气,道:“这点小事68,你看着办即可。”

    刘盈道:“把萧禄和萧延劝回来帮我。他们心大68了,我写信没68用。”

    萧何失笑68,开玩笑68道:“他们还68没68有当外戚的自觉。”

    刘盈手68肘搁在桌子上,撑着下巴:“当了外戚,就算自己再有本事68,也会68被后世人侮辱。大68汉之后有个皇帝运气很好,白捡个名68将外戚卫青。卫青不仅大68破匈奴,为大68汉一雪前耻,本人品德也无可挑剔。宋朝有个叫苏轼的,仍旧骂卫青是个只配给如厕的汉帝舔屁股上的痔疮的奴才。可见外戚多不招人待见。”

    萧何皱眉:“那苏轼是谁?大68宋的名68将?”

    刘盈歪着头笑68道:“锉宋连中原故地都快都光了,哪来的名68将?就算有,也会68被文人弄死。他就是顶尖的文人。”

    萧何眉头皱得更紧,十分不理解文人和武将怎么还68泾渭分明了。

    他疑惑道:“既然卫青有功绩,后世人不骂那个叫苏轼的?”

    刘盈摇头:“不骂,他诗词写得好,后世喜爱他的人可多了。看了这句话,也为他辩解,说68他心直口快,只不过看不过外戚当权而已。都夸他呢。”

    萧何都气笑68了:“心直口快,便可肆意用极为恶毒的话侮辱先贤?如果当了外戚,会68被这样的人侮辱,那不是外戚的错,是此种人的错。”

    刘盈放下手68臂,站起身舒展了一下肩膀:“既然萧伯父不惧怕后世文人因你萧家是外戚而辱骂你,那赶紧把萧禄和萧延叫回来给我当个揽权的外戚。当什么郡守县令,他们为伯父你当了这么多年属官,地方治理的经验早就足够了。”

    刘盈的激将法都用上了,萧何只能立刻写信。

    他若不写信,岂不是怕了后世乱嚼舌根的人?

    劝完萧何之后,刘盈去68找了白日醉酒偷懒的曹参,让他给也外放当县令磨砺自己的曹窋写信,也让曹窋滚回来。

    曹窋为了不进一步被曹参寒心,刘邦暂且没68有空闲的郡守位置给他坐,他宁愿外放去68当县令。

    曹参一如既往地令曹窋很寒心,明知曹窋为何外放,还68毫不犹豫地写信怒斥曹窋,让曹窋滚回来给刘盈干活,丝毫不会68反省自己。

    以人为镜,可以正衣冠。

    刘盈常以曹窋为镜,告诫自己不可对阿父阿母心软。阿父阿母会68蹬鼻子上脸。

    萧禄、萧延、曹窋三人需要68萧何和曹参写信,才会68乖乖回来。其余的老部下,刘盈只需要68自己写信,他们便会68自己归来。

    虽然刘盈可以发皇帝诏令,强令他们归来,但刘盈还68是选择了劝说68的方式。

    劝说68后他们回来,就是自愿归来,自己没68有强迫他们,才能更肆无忌惮地压榨他们。

    “让这群已经有出息的勋贵子弟当教书先生,先进带后进,才能让年轻的勋贵子弟有更大68的动力。”刘盈看了一眼过了晌午的日头,眯着眼睛笑68。

    年轻人对只比自己大68十几岁的同辈人,向来是不太容易服气的。他们总认为,自己不如年长的同辈,只是因为晚生了十几年。

    这等狂妄,毒打一顿就好了。

    第164章

    灵感光环初运用

    一更。

    刘盈在城里逛了一圈后,

    天色还不晚。

    他想了想,去找了蒙少府,去造纸工坊试一试自己的新光环。

    蒙毅问刘盈为何在门68口徘徊。

    刘盈回答,他没找到鼎,

    在想能不能把门68口的镇宅石像举起来。

    蒙毅气得举起手68中的木牍追打刘盈,

    把刘盈逗得哈哈大笑。

    属官劝蒙毅:“蒙少府,

    你越激动68,

    太子就越过68分。”

    蒙毅怒骂道:“我难道不知68道吗?但我忍不住!”

    谁能忍住不动68怒啊!

    属官叹气。忍不住,

    那就没办法了。不怪太子总是68招惹你,

    且用同一件事招惹你。

    蒙恬现在看到刘盈举鼎,

    已经能淡然自若地夸刘盈力气大,

    所以刘盈已经不在蒙恬面前举鼎了。只有蒙毅还会为这种小事(超大声)破防。

    “你来做什么?”蒙毅用木牍敲了两下刘盈的背,气喘吁吁道。

    刘盈这混账,

    直到看蒙毅实在是68跑不动68了,才停下脚步让蒙毅敲打。

    刘盈道:“来参观啊。”

    刘盈不肯好好回答,

    蒙毅便懒得问了。

    少府也掌管所有宫廷作坊。蒙毅把刘盈领到宫廷造纸工坊,

    吩咐管事的官吏好好照看太子后,就匆匆离开。

    太子即将大婚,

    他的工作十分繁忙。

    刘盈让他们继续干活,

    自己背着68双手68,在工坊里来回踱步。

    刘盈虽然早早给造纸工坊提要求,

    但他自己不知68道如何改良造纸术,就算口头上说68再多次降低成本68,

    改良技艺,

    不过68是68空谈。

    如今造纸工坊仍旧用的是68浇纸法,即把以麻为主的原料所熬成的纸浆,浇在布帘上,

    在太阳下晒干。

    在刘盈的厚赏下,工匠们尝试了其他原料,都没有做出比麻纸更好的纸。造纸工具也经过68了改良,但也没脱离浇纸法的范畴。

    技术改良需要灵感68。灵感68来了,只需要一两年技术就可能多次更新换代;没有灵感68,即使技术上没有瓶颈,也可能几百年没有突破。

    造纸工匠们缺少的就是68灵感68。

    刘盈在“基建狂魔”副本68中所获得的,正好是68“灵感68光环”。

    这个灵感68光环的描述十分地狱。

    隋炀帝发疯,宫殿、运河、长城、驰道全堆到一两年时间修建,丁男不足便征发丁妇,百姓长时间浸泡在水中,腰间以下都生了蛆虫。

    在这样地狱的场景中,工匠为了赶工期,为了不死68,为了早日归家,疯狂迸发灵感68,改良工艺。

    几十座宫殿,浩瀚的大运河,连接草原的驰道,隔断突厥的长城……一切一切隋炀帝“过68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功劳,隋炀帝只需要动68一动68嘴皮子,隋朝的老百姓叠成一堆又68一堆的尸体,高高托起了隋炀帝的伟业。

    历朝历代想要创造旷世伟业的封建帝王都是68如此。

    刘盈也会如此。

    这个“灵感68光环”,真的很68适合他。

    刘盈在宫里试了试灵感68光环,没发现什么用处。

    比如弟弟看着68书抓耳挠腮,灵感68光环一开,蠢弟弟还是68在抓耳挠腮,并没有因为他开启了光环就变聪明。

    垃圾系统奖励的光环,总是68需要刘盈自己摸索用法。

    经过68多次尝试,刘盈终于得到初步结论——灵感68光环与其说68是68“增加灵感68”,不如说68是68“厚积薄发”。

    即光环笼罩者已经经过68了许多努力,脑海里已经有了想法,只差捅破最后一层窗户纸,才会迸发灵感68。

    正好太学终于要开业,刘盈便来造纸工坊试试。

    印刷术很68简单,会刻印章就会刻雕版。至于活字印刷,现在还用不上。

    造纸术没有改良,刘盈也早早让人慢吞吞准备好了雕版。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自己有生之年,造纸术总会突破吧?

    若现在造纸技术突破,他的雕版就能立刻用上。

    刘盈安静地当一只溜达鸡,溜达遍了造纸工坊的每一个角落。

    工匠们都知68道太子十分关68心造纸术的改良。他们几年没进展,以为太子在生气,一个个都战战兢兢。

    刘盈给他们照足了灵感68光环,擦着68热出的汗,终于能回宫洗澡换衣服睡觉时,许多工匠腿一软,差点坐地上起不来。

    “太子肯定是68在生气吧?”

    “生气不至于,但肯定很68失望。”

    “我们再试试?就算不成功,好歹让太子看到我们在努力。”

    “必须得试试!太子的怒气太可怕了!”……

    工匠们窃窃私语。因一直没有进展,他们已经许久没有尝试新的造纸法。太子肯定是68为此生气。

    灵感68光环冷却时,刘盈也继续逛工坊。

    他想看看灵感光环有没有用。

    工匠们便更紧张了。太子果然是68在敲打他们。

    紧张之余,他们又68很68兴奋。太子居然亲自敲打他们,这是68太子对他们的看重啊!

    蒙毅突然得到造纸工坊原料耗费暴增的消息。

    他记起刘盈之前的话,这段时间造纸工坊要再多的原料,都满足他们的需求。

    “他们可能终于要成功了。”刘盈神秘兮兮道。

    刘盈虽混账了些,大事上不糊涂。

    蒙毅便在禀报刘邦后,尽全力支持造纸工坊的工匠。

    “唉,真累。”蒙毅对蒙恬抱怨,“兄长,你回京后怎么就待在家里不出门68?你也该做些事啊。”

    蒙毅心理不平衡了。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