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56章

    蒙恬的眼皮子再次狠狠跳了一下。

    刘盈捡起一块小石头,在手里抛着玩:“心软,仁善?你们在想什么?匈奴人是在侮辱我68,我68这是憋屈啊。”

    他将小石头抛起。

    “我68有一块金子。”

    石头落入他的掌心。

    “我68可以随意送给路边的乞丐,也68不会68心疼。”

    他又将小石头抛起。

    “但如果有人来抢……”

    刘盈的手掌一翻,抓住小石头,站了起来。

    “我68就剁了他的手。”

    他握着小石头,朝着河面68抛去。小石头飘过水面68,居然连飞了十几下,直接跳到了河对岸。

    刘盈吹了一声口哨。自己砸水漂的功力不减啊。

    “明白了吗?”刘盈拍了拍手,“哪怕阿父在彭城大败,我68主动入彭城为质子,也68要当着项羽的面68,风风光光地离开彭城。我68这人啊,在人生最低谷、境遇最危险的时68候,都受不了憋屈。现在当了太子,匈奴人想让我68憋屈,嗯?”

    刘肥最先开口,声音颤抖:“盈儿,你怎么解释这么多?这不像你的性格。”

    刘盈认真道:“因68为你们猜对了,我68要搞事。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大汉灭匈奴,恐怕要二十年后。但我68现在就要出这口气,灭不了匈奴,也68要匈奴比大汉更憋屈。”

    他摊手耸肩:“唉,我68本来想偷偷搞事,没想到你们对我68如此了解。仁善心软的我68怎么能无动于衷?好好配合我68,免得我68私自做什么,遇到更大的危险。”

    李由后悔了。

    他真的很后悔,为什么要担心刘盈,为什么要在这里偷听。

    刘肥已经哭了:“盈儿小时68候可以很慷慨地和68别人分68享稀少的肉干和68油渣,但若是谁不经过他的允许吃他的食物,哪怕是阿父掰下盈儿一小块饼,都会68被盈儿咬手。完了,全完了,肯定劝不住了!”

    韩信想起刘盈护食的模样,心有戚戚。

    见多识广,经历沧桑的蒙恬心态都有点崩了,更别说没见识的王元。

    等等,你们就这样放弃了?不再劝劝?

    太子,你究竟想做什么!

    第163*00

    17章

    黎民社稷比君重

    一更。

    刘盈想干什68么,

    他现在不说。

    人多嘴杂,可能会被68匈奴人偷到情报。

    以上68只是刘盈的借口,因68为他可以只对刘肥、韩信、蒙恬和李由说。

    李由深呼吸:“就算太子不信任我,你总该信任蒙山侯!”

    刘肥委屈道:“盈儿,

    你不信我能保密,

    阿兄你总该信。”

    刘盈丝毫不给他们面子,

    手一挥就是个孤家68寡人:“我一个都信不过!”

    韩信分外无语,

    懒得理睬刘盈。

    盈儿年纪也不小了,

    怎么还和个孩童似的,

    唉。韩信摇头68叹气。

    刘盈虽然预言要68搞事,

    至少也要68等到这个冬天过去。

    如果刘盈是在冒顿来袭时搞事,

    那还有大半年。

    秦国专门研究过匈奴人大举南下的规律。

    秋高气爽,草原上68的牲畜吃了一整个春夏的肥美水草,

    变得膘肥体68健。同时牧草渐渐枯黄,牧民们逐渐找不到地68方放牧,

    空出了大量闲散人手。

    此刻中原正好秋收,

    不仅可以掠夺粮食,大批劳动68力被68绑在田地68上68,

    中原王朝若强行征兵,

    国家68就会发生混乱。

    所68以游牧民族南下,只会选择秋季。

    还有大半年的时间,

    应该有充足的时间阻止太子吧?蒙恬乐观地68想,帝后68总不可能让太子在边疆待一整年。

    蒙恬提笔写了很长很长的信,

    等冰雪开融,

    立刻送向68京城。

    在蒙恬写信的时候,刘盈也在做事。

    兵卒不像将领,有厚实的衣服可以穿。为了不冻死,

    他们每日都要68训练。

    蒙恬在长城脚底下有屯田。虽然遇到战乱荒废,在萧何的勉力支持下,他赶在大地68封冻之前收了一季豆子。再加上68萧何运来的粮草,勉强能支撑戍边兵卒的训练。

    戍卒的训练强度很低,大多是训练队列——强度高了,营养上68不去会死人,吃豆子也就只能允许这点训练强度了。

    刘盈参观了一段时日的兵卒训练,开始在兵卒休息时,与兵卒闲聊。

    封建时代的军队为了便于管理,都是以地68区划分队列。讲个笑话,传令官走错了地68方,传令的时候兵卒都听68不懂人说话。

    刘盈的记忆力极强,语言天赋十分可怕。

    在军营中混了一个多月,刘盈就会了几十种方言——就算是同一个郡,隔条河的口音就可能不同了。

    虽然最初兵卒在刘盈面前很拘谨,刘盈扮了一下懵懂少年郎,就很快打消了兵卒的警惕心。

    兵卒们争先恐后68在贵人面前表现自己,刘盈飞速就摸清了各个编队的籍贯。

    韩信不能理解:“盈儿想要68知道兵卒的籍贯,看兵册即可。”

    刘盈道:“我知道,我只是无事可做,无事找事。”

    韩信有点不信:“你是想夺军心吗?蒙恬忠诚,你没68有必要68如此劳累。”

    刘盈再次手一挥,又在那扮孤家68寡人:“我谁都不信!”

    韩信相信刘盈确实是因68为无聊,才没68事找事了。

    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在长城兵团里转悠了一圈,刘盈总算开始做正事。

    他带着人向68兵卒宣扬大汉现在的地68方政策。

    跟随他来到北疆的小将们摇身一变,每人都抱着一大堆竹简木牍,向68兵卒宣扬他们所68在籍贯现在的情况。

    赋税如何?徭役如何?田地68如何分?爵位如何拿?

    他们将大汉新颁布的律令细细揉入戍卒们最关心的事上68,告知他们现在家68乡的情况。

    现在的大汉,哪怕兵灾未平,也在努力轻徭薄赋。

    刘盈让勋二代们着重提了解甲归田的汉军兵卒的情况。

    刘邦平定诸侯,要68不了楚汉之争时那么多的军队,保持个十万左右常备军就行了,其68余兵卒都赐爵归家68。

    即使在征战的路上68,刘邦关心归家68兵卒的诏书也一日未停过。

    他手下的功臣都还没68有赐田(封邑和赐田不同,封邑是吃赋税),刘邦先勒紧裤腰带,在中原和关中把立功的兵卒的爵位赏赐兑现。

    摸着秦国的石头68过河,秦始皇拖欠灭六国的赏赐,大秦百越兵团便冷眼看秦国灭亡。刘邦怎么也要68先把赏赐兑现了。

    “你们若有了战功,照样有爵位。得了爵位归家68,大汉照旧赐给你们田宅奴仆。”

    勋二代们也曾经都是泥腿子,和兵卒说话并不咬文嚼字。虽然语言有一点点不通,在懂雅言的当地68人的帮助下,再辅以肢体68语言,宣传很顺利。

    大汉即使缺壮丁,为了不害生产,规定男子弱冠才开始服役。

    且为了让男丁有时间成家生孩子,男丁二十到二十三岁只在本县服役,过了二十三岁才去外地68服役,一直到五十六岁才免役。

    这个“免役”,不是说从二十三岁一直在服役的地68方待到五十六岁,而是在这个年龄段,可以随时征召他们去服役。

    汉律规定,若不能考上68正规军,戍卒一年一换。加上路上的时间,大概最多会耽搁个两三年。

    若考上68了正规军,不仅每月有粮饷,还能把家人接到驻地入籍,朝廷会赐予田宅,一家68人就能团聚了。这也是较为温和的将中原庶民迁徙到边疆的一种方法。

    无论现在的戍卒将来能不能通过考核,立下军功,但至少他们在战场上68不死,是能在头68发尚青的时候回家68的。

    有些戍卒不太明白这些律令,稀里糊涂就来服役了;有些戍卒知道律令,但不相信大汉会照做。

    太子亲自带着勋贵子弟来向68他们讲解律令,他们就有点信了。

    自己真的可以回家68?如果立了功,还可以带着爵位回家68?

    若有爵位,除了朝廷的征召,地68方上68的徭役,他们都可以不去了!

    爵位高一点,甚至能免妻儿父母的徭役!

    戍卒比冬季天空更昏暗的眼神,渐渐多了神采。

    他们聚在一起讨论爵位,讨论战功。

    反正上68战场都得奋力杀敌,匈奴人可不会因68为他们胆怯就手下留情,那一定要68多杀几个匈奴人赚军功啊。

    蒙恬看到这一幕,有点眼熟,又有点陌生。

    曾经所68向68披靡的大秦兵团,就是靠着军功来驱动68。

    秦律严苛繁琐,庶民就算再小心翼翼,只要68官府需要68刑徒,他们都会成为刑徒。想要68不成为刑徒,唯有立功得爵这一个途径。

    是以秦人人人渴望上68战场。

    刘盈仍旧以军功驱动68戍卒,但对戍卒说的话却是他们的家68乡很好,父母妻儿的徭役赋税都不重,大汉官吏没68事几乎不不会去打扰他们。

    只要68匈奴不攻破大汉的边境,只要68大汉不重新组建庞大的军队,他们的家68人,他们的朋友,他们的父老乡亲,都会平安地68活下去。

    等他们立了战功,得了爵位,就可以荣归故里,家68乡一切未变,就在原地68等着他们。

    “打完仗,该孝敬父母的孝敬父母,该疼爱妻儿的疼爱妻儿。还没68成亲的人有了爵位,肯定能取个漂亮妻子。”

    刘盈不仅派勋二代去讲解大汉的政策,自己也亲自去宣扬这些让蒙恬听68着很陌生的言论。

    在秦人心目中,戍卒就等于几乎一辈子回不了家68。就算回家68,大秦拖欠的爵位都要68上68溯到灭六国的时候,他们立了功,也不知道什68么时候才有田宅领。至于免徭役,大秦年年都是朝廷组织的徭役,免不了。

    打完仗就回老家68结婚?蒙恬看着刘盈脸上68的坏笑,心头68有些触动68。

    王元有些担忧:“戍卒思乡,会不会逃走?”

    蒙恬摇头68:“只需要68在边疆待满一年就能归家68,他们为何要68冒着牵连全家68、邻里的重罚逃走?”

    王元若有所68思,道:“他们真的相信太子的话吗?”

    蒙恬道:“若太子的话都是假的,他们还能信什68么?太子身份高贵,明知他们不敢逃走,骗他们也没68有好处,所68以不可能骗他们。”

    李由没68好气道:“是真是假,你自己还不知道?汉律就是如此规定!”

    怎么有人质疑我熬夜协助萧相国制定的汉律?!

    李由就算来到北疆,也要68做萧何安排的事。这制定汉律,非他法家68传人莫属啊。

    王元疑惑:“李由,你怎么脾气一日比一日暴躁?”

    李由翻白眼:“我能不暴躁?太子拿来了一堆没68分类的律令,现在他们宣读的内容,都是由我整理!”

    王元原谅了李由的暴躁。

    难怪难怪,能者68多劳,同情(抹眼泪)。

    刘盈做的事如此正经,蒙恬有点犹豫要68不要68急信皇帝,把太子叫回去了。

    很快,刘盈做的事让蒙恬的汗毛倒竖,恨不得亲自骑马去京城报信。

    刘盈在提升了汉军士气,并获得戍卒相当高的信任后68,下令征集五百兵卒为自己所68用。

    刘盈征召五百兵卒时,不只提了个人素质。

    他要68求这五百兵卒年龄都在三十岁左右,上68有父母下有妻儿,且以边塞籍贯,弓马娴熟者68优先。

    选入刘盈队伍的壮卒,将和刘盈同吃同住——即每日都有肉吃,有毛皮衣服穿。

    刘盈还承诺他们,已经从京城要68马,给他们一人配一匹战马,两匹驮运东西的马,兵甲也一应俱全。

    “跟随我出征者68即可赐爵一等,若战死,爵位加一等,由儿子继承,且父母妻子皆授爵一等;若活着,全都跟着我回京,为我太子宫护军,家68人皆可迁徙到京城。”

    太子命令一下,暂时充当报名处的草棚顷刻被68挤塌。

    刘肥眼睛一翻,双脚一蹬,晕了过去。

    韩信扶着晕过去的刘肥,急得六神无主。

    “赶紧去把义父义母请来!让他们亲自来!”

    盈儿这哪是招护卫啊,这是在招死士!

    蒙恬牵出了他的爱马,被68刘盈拦住。

    刘盈似笑非笑,抛着手中的皇帝小印道:“将军无事不得归京,别逼我拿走你的虎符。”

    蒙恬看着刘盈身后68被68五花大绑的李由,和扛着李由,神情分外心虚的王元。

    刘盈瞟了一眼系统弹窗。

    蒙恬还是第一次给自己贡献这么多经验值。

    “太子,你知道你在做什68么吗?”蒙恬深呼吸,“太子,没68有什68么比你的安危更重要68!”

    刘盈嬉笑:“有啊。你想听68实话还是虚话?”

    既然走不了,蒙恬便一屁股盘坐在地68上68——边塞的将领要68骑马,穿的都是合裆裤,这不是无礼。

    “说吧,实话是什68么,虚话是什68么?”蒙恬按着额角。以前他旁观太子折腾其68他人,看得特别乐呵。轮到自己……嗯,真是报应啊。

    刘盈也盘坐在蒙恬对面,笑着道:“我心不平。为了心里哪口不平气,别说冒顿,就是项羽活过来,我也要68给他竖个中指。”

    蒙恬虚弱道:“你已经干过了。”

    刘盈道:“那你还问68?你不是知道吗?”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