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39章

    你不是说很68忙,不想来听他们念叨吗?”

    刘邦的脸色很68苦,

    眉毛眼睛都皱成了一团:“天下士人68云集鲁城,

    我68不想来,萧何逼我68来。”

    刘盈好奇:“萧伯父怎么逼你的?”

    刘邦仰天长68叹:“他说我68不来,

    他就要停下手中的事,

    帮我68把这场论战的内容整理好拿给我68看。这不就是威胁吗?”

    刘盈明白了:“萧伯父是委婉地告诉阿父,他要罢工。”

    刘邦重重点头:“对吧对吧?他还当我68是王吗?!”

    刘盈道:“当啊,

    所以很68委婉地告诉你,他要罢工。”

    刘邦想了想,

    还真是这样,

    只好委屈地继续闷头吃豆子。

    韩信仍旧不能理解:“义父,为何你要隐藏身份?”

    来就来呗,冒充盈儿的护卫是干什么?

    刘邦一边往嘴里扔豆子,

    一边道:“我68若暴露身份,那群士人68都要围着我68烦。还是让他们围着盈儿烦更好。”

    刘肥十分感68动:“阿父是见盈儿做了这么多事,不愿拿走盈儿功劳,所以仍旧让盈儿主持这场论战。”

    刘邦咀嚼豆子的动作一停,嗯?这个68理由68不错。

    他严肃道:“就是这样。”

    刘盈鄙视:“我68信你个68鬼,你就是不想被他们烦。”

    韩信站在68刘盈这边。只有刘肥,坚称这是刘邦对刘盈的父爱如68山。

    刘邦此次偷跑,准备得特别像模像样,竟然68找了个68人68给自己当替身,还让吕雉为自己遮掩。

    吕雉觉得刘邦多此一举简直有病,但也无可奈何,只能照办。

    给刘邦当替身的,就是原本会被项羽活活烧死的纪信。

    项羽,一种来自江东,美食精神却传承自老广的秦末美食家,泄愤杀人68不是活烹就是活烧,要的就是那口鲜活。

    纪信身为刘邦元从68之68一,大汉建立后68封侯名单中已经预定了他的名字。

    他居然68跟着刘邦胡闹,去给刘邦当替身,后68跟随刘邦的人68都很68不能理解。

    纪信自己也很68不能理解,但他一觉睡醒,床头多了一封诏书68,他能怎么办?

    曹参拍着纪信的肩膀安慰:“大王就是这样的大王,你还没习惯吗?”

    纪信只能闷头说习惯,太习惯了。

    不然68还能咋的?换个68王?

    “其实我68们可以推举盈儿为王。”雍齿出馊主意,试图提前掀起大汉父子相争。

    王陵无奈:“你又被大王怎么了?又被骂了?”

    雍齿重重哼了一声,不肯回答。

    他想和刘邦一起去鲁城看热闹,被刘邦笑骂“你听得懂个68屁,读书68还不如68我68多”。

    在68汉王英明又缜密的安排下,汉王替身继续当劝降吉祥物,刘邦本人68冒充刘盈的护卫来鲁城瞧热闹。

    啧啧,那是真热闹。

    既然68鲁城已降,士人68就没必要去荒野里搭个68棚子。

    由68刘盈做主,他们将68鲁城给项羽修的、项羽从68未来过的鲁公住所收拾了一下,变成暂时的学宫。

    一群士人68自带衣服干粮住了进来,连砍柴生火都自己负责。

    到了辩论的时候,戴着各种头冠的士人68严肃入座,由68老成持重者揭幕议题,开始吵架。

    他们第一天争吵的是何为忠诚。

    浮丘代表荀子门人68,要求鲁城儒者为楚王尽忠,为楚王殉死。

    鲁城儒者引孟子言论,楚王是不仁不义之68王,我68们鲁儒不反了他就是忠了,还殉死?殉你祖宗!

    和刘盈同在68屏风后68面的刘邦傻眼。

    他用68胳膊肘撞了撞儿子:“他们的话是不是反了?”

    刘盈道:“没反。浮丘伯想让鲁儒去死,鲁儒不肯去死。”

    叔孙通给刘邦解惑,详细阐述了荀子和孟子对“忠君”思68想的不同之68处。

    总的来说,荀子是要求“愚忠”,无论君王如68何,臣子都要尽职尽责。君王不好,臣子更要忠诚,死谏,而不是弃君王而去。

    而孟子则更倾向于如果傻叉无药可救,与其在68一棵树上吊死,不如68换个68更好的。如68果换不了,宁愿隐居山林。

    “或者找个68英主撺掇他谋反当王!”刘盈在68一旁乱解读。

    叔孙通干咳一声,说没有这样的事。

    刘邦知道刘盈在68胡说八道,就和刘盈胡诌的《抡语》一样。

    但怎么说呢,盈儿的话总是莫名让人信服呢。

    刘邦提起了兴趣。看来文人论战也不是很68无聊嘛,哟哟哟,打起来了!

    刘邦和刘盈都伸长68了脖子,如68果不是刘肥和韩信按住了他们,他俩的脑袋都要从68屏风后68面探出去了。

    论战的时间有限,不能让士人68论出个68输赢。

    也不可能论出输赢。

    都几百年了,诸子百家的论战也没有输赢。

    第一天的“忠”吵完后68,第二天才进入重头戏。

    诸子百家开始讨论,这天下还要不要统一。

    孟子的思68想是效法先王。但孟子口中的“先王”,是他塑造的一个68道德完人68,和后68世“我68注六经,六经注我68”一样。

    先秦诸贤都很68会编故事,孟子编的先贤故事,就是为了推行他以仁政为重的“王道”。

    所以孟子效法先王,不是主张全面复古。他也是站在68支持统一这一边,但不支持用68战争完成统一,而是由68国君实施仁政,天下之68民归心,天下自然68一统。

    诸子百家在68战国末期,几乎每一派都是支持统一的,区别只是主张的手段不同。

    春秋战国几百年的战争,让所有贤能之68人68都看到了分裂的弊端。只要有脑子的人68,都会得出“统一”是结束战争的唯一解的结论。

    刘邦疑惑:“但我68记得秦始皇召集的东方68学者是支持分封啊。”

    叔孙通微笑:“学孟子的儒,践行的不一定是孟子的儒。孟子效法的先王,不一定是他们想要效法的先王。”

    刘盈替他阿父解惑:“老师说的就是对的吗?先贤说的就是对的吗?我68就觉得不对!”

    刘邦:“……”好了,看见儿子这副嘴脸,他就知道诸子百家的弟子的思68想,不能代表他们开宗立派的先贤的思68想了。

    叔孙通将68刘盈歪掉的话题扯了回来:“再者,虽然68人68人68皆知统一后68的好,但要如68何统一?大部分贤人68认为,现在68还不适合统一,分封更适合如68今天下。秦亡后68,支持分封的人68就更多了。”

    没参加辩论,也没在68刘邦面前找存在68感68的毛亨这才开口:“大王,之68前臣和你提过荀子得天下和‘凝’天下的思68想。不止荀子,诸多先贤都提出了类似的结论,可这‘凝’要怎么实现?秦的灭亡,让人68看到‘凝’不能一蹴而就。有的人68想着徐徐图之68,有的人68想回到先周之68时民风淳朴的时候。”

    刘邦捏住刘盈的嘴,制止刘盈的抢话。

    “你们儒家的孔子曾说,‘逝者如68斯夫,不舍昼夜’。已经流走的水不会回来,已经逝去的时光不会倒流,已经发生的变化,又怎能假装没有发生?”刘邦躲开刘盈挥来的拳头,“秦既然68已经统一,后68世所有有雄心壮志的人68,都会想着天下一统……”

    刘盈终于从68刘邦的束缚中挣脱,忙开口:“没错!就像天下庶民不堪秦的重负揭竿起义,之68后68王朝只要太昏庸,庶民都会吼着‘王侯将68相宁有种乎’,把不当人68的王全杀了!”

    刘邦:“……”

    汉臣:“……”

    刘邦失笑:“没错,是这样。叔孙通,你和我68讲讲孟子的仁政。他的仁政和荀子有何不同?外面吵得太厉害,我68听不太清。”

    叔孙通深呼吸,平息心头的颤抖。

    他维持着得体的微笑,为刘邦解释孟子的“仁”。

    孟子的“仁”,归结于一点,就是全面取消各种苛捐杂税。

    不仅是地税、户口税,孟子还主张农商平等,将68行商税全部取消,藏富于民。国家只收十一的田税。

    这样做,政府税收会变少,什么都不能做?

    孟子要的就是政府什么都不能做。

    他坚决反对任何徭役。不仅是战争,连官方68开垦,他也很68反对。

    等庶民有钱了,他需要灌溉自己会去挖渠,需要去其他地方68自己会去修路,需要更多的田地自己会去开垦,政府不要强迫庶民做事。

    孟子还对君王世袭会出现昏君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他希望重建“世卿”制度,这群“世卿”集合起来,组建一个68国家智囊团,儿孙代代世袭职位。

    当君王有很68大的过错的时候,“世卿”需要规劝。如68果君王执迷不悟,“世卿”就要联合起来重新选一个68贤明的君王。

    刘邦听得瞠目结舌。

    他听懂了,他大受震撼。

    难怪没有任何一个68君王采用68孟子的主张,这也太……太神奇了。

    刘邦笑道:“我68还是黔首的时候,应该会喜欢孟子的主张。”

    只交田税,不服徭役兵役,君王昏庸了就会被换掉,太爽了。

    叔孙通平静道:“孟子自己也知道他的主张不符合实际,这只是他的梦想。他希望后68世人68能完善他的梦想。”

    刘盈双手捂住嘴,免得笑声被外面的人68听到。

    孟子说的是“世卿治国”,那是因为时代的局限性,他只能看到“世卿”。

    但如68果提炼他的思68想,孟子治国的方68式后68世有很68多现代国家都采用68了,那就是“小政府”和“议会制度”。

    “孟子的思68想,几千年后68的后68世人68会用68,但不适合我68们华夏。”刘盈笑够之68后68,放下手道,“我68们向来是天裂了自己补,洪水来了自己治。要做大事,就要集中民力。因为不想虐民,所以不补天不治水,放任百姓去死,这种事,我68国贤人68做不到。”

    刘盈揉了揉笑酸的腮帮子:“孟子自己虽然68这么说,但若天塌了水来了,他也会组织一群人68去补天治水。这时候他绝不会说什么不要用68民力,让百姓自救。”

    叔孙通微微颔首:“世子所言极是。只是先贤提出思68想的时候,肯定都是偏颇的、激进的。如68何更改,那是继任者该考虑的事。若先贤都保守了,后68世徒子徒孙不敢越过先贤,就更为保守。”

    这一点,毛亨倒是很68赞同:“虽然68老师希望弟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但弟子打着尊师重道的旗号,敢自言胜于蓝的人68可不多。”

    刘盈拍胸脯:“我68就胜于蓝。”

    毛亨慈祥道:“63*00

    世子当然68胜于蓝。”

    刘邦则琢磨着其他人68忽视的,刘盈口中的“几千年”后68。

    他都当皇帝了,反正以后68治国是刘盈的事,就算自己知道了未来,好像也不怕走弯路了?

    刘邦懒得遮掩。自己马上当皇帝,刘盈是未来的皇帝,需要遮掩什么?

    他直接问道:“盈儿,你说几千年后68,可是神仙让你看到了未来?几千年后68天下还统一着吗?”

    在68场汉臣有人68面露茫然68,有人68十分激动。

    毛亨坐直了身体。

    对啊,世子有神仙授课!

    “当然68啊,阿父你就是确定汉承秦制的人68,你自己还不知道?”刘盈狐疑道,“你是不是拐弯抹角让我68夸你?”

    刘邦淡定道:“夸吧。”

    刘盈撇头:“不要。”

    韩信也对后68世很68好奇:“盈儿,后68世采取的是哪一种思68想,荀子还是孟子的?”

    刘盈道:“所有。所有的思68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都能用68。先贤提出思68想,也没想后68世人68只用68自己的。后68世君王就算口头上说用68某一家的学说,其实也是选有利于自己的言论,不过披个68皮而已。其实就说现在68的诸子百家,也早就你中有我68,我68中有你。”

    刘盈活动了一下跪僵的身体,琢磨该把椅子做出来了。

    他都要上初中了,还爬刘邦怀里,把刘邦当椅子。

    扶着刘邦的两条手臂,刘盈长68舒一口气,继续道:“荀子一派的仁政,就是吸取的黄老思68想,对吧?”

    毛亨:“……”

    他干咳一声:“怎么会?荀子的思68想就是自己的。”

    刘盈笑而不语。

    后68世人68只看别人68咀嚼过的言论,没有直接看史68书68记载,都会生出一个68疑问。

    汉初的黄老思68想怎么突然68兴起,他们从68哪来的?

    若梳理了诸子百家学说和汉初执政方68针,就能很68容易得出一个68结论——黄老与秦制是一体两面,汉初黄老最近的源头是韩非,再往上是荀子。

    荀子一门,可以是法家,也可以是黄老,反正都是他的门人68。

    黄老学派是假托黄帝、吸取《老子》哲学思68想,所发展出来的纯粹的政治学派。

    黄老对王朝的目标,是“安”、“强”、“霸”、“王”四个68层次。如68字面意思68,黄老最终的目的就是天下一统。

    黄老要求“尽”民力,但不滥用68民力;改造自然68,但不滥用68自然68;选练军队,但不掠夺灭亡国家的财产和妻女;强调法治,但要赏罚得当,不能滥用68刑罚。

    黄老学派特别强调“天行有常”,只有遵循自然68的规律,才能有“功”。人68的能力有一天可能会强大到战胜自然68,但若不节制地向自然68索取,自然68仍旧会惩罚人68类。所以无论人68类再强大,也要遵循自然68规律。

    至于什么有明君出世,天就不会降下灾难,洗洗睡吧,梦里什么都有。

    天常,法治,强兵,仁德……是不是很68眼熟?

    刘邦看着毛亨的眼神古怪极了。

    叔孙通冷哼一声,眼底满是嫌弃。

    孟子一门无论是否受君王欢迎,但他们仍旧是孟子一门。

    不像荀子一门。

    荀子的门人68都不自称荀子徒孙,而是法家的,黄老家的,甚至兵家的。

    叔孙通甚至怀疑,如68果后68世君王支持孟子学说了,荀子徒孙还能摇身一变,变成孟子传人68。

    他们就是有这么无耻。

    刘盈接过刘肥递来的蜜水,润了润喉咙:“汉承秦制,黄老其实也是承袭的秦制,承袭的秦没有遵循的制度。”

    承袭“没有遵循的制度”,看似是一句没有逻辑的话,但事实就是如68此。

    韩非、李斯师承荀子,他们的“法家学说”,也有很68浓重的黄老思68想。

    乱世用68重典,那治世呢?

    他们都得出了结论,黄老思68想最适合大乱之68后68的王朝。

    什么黄老?那是我68们法家学说!

    “那就用68黄老了。”刘邦得出结论,“现在68的人68一听还用68秦制,用68法家思68想,都会生出厌恶心。儒家也不行,人68多势众,又多是反贼。还是黄老好,将68来也好改。”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