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毕竟明宣宗执政九年就死了,他问不了死人。这政策便68一直延续到明英宗时期。大明按照朝贡团人头数给“赏赐”,也先年年虚报朝贡人数,越报越多,给大明的财政造成极大的负担。
刚及冠的明英宗哪受得了这个气68?他和亲信王振砍了也先的赏赐,按照也先使臣团的实际人数给钱。
也先便68以此为借口,大举南下。
刘盈骂明英宗骂了很多次,但68唯独这一点,他还是支持明英宗的。
明英宗此时的硬气68是对的,只是没有68支持他硬气68的能力。
“你们问朕为何御驾亲征?朕还要问你们呢!”刘盈把闪烁着圣光的宝刀还鞘,一脚踢翻兵部尚书邝埜,“兵部尚书邝埜,你来说说,边疆兵士上68书了多少次‘请还旧屯’,你们怎么都68给否了?也先入关如无人之地,这怪谁?”
刘盈说起给他上68书的边疆军士。
不止正德朝,从明宣宗起,边塞将士就请求恢复大同等边塞旧屯地。
明太宗朱棣继位后,因自己是藩王上68位,所以一上68位就削藩,改变了朱元璋“塞王戍边”的政策。
这大老68粗心里想,塞王的政策不行,俺也暂时想不出新的政策,俺就去草原上68把什么瓦剌都68赶走,没有68边患不就不需要塞王戍边了嘛。
至于草原人和老68鼠似的,打了一次,几年十几年又卷土重来。这边塞几年十几年的安宁时光,儿68孙应该能想出新办法。朱棣相信后人的智慧。
但68朱棣万万没想到,他的胖大儿68朱高炽太胖了,三高严重,刚登上68皇位就死了。
好太孙朱瞻基的身体也不好,上68位先干叔叔,又要休养生息,边塞的事68只能按下不提。然后还没等到他提,也死了。
史书记载:“然仁宗不务远略……不欲疲中土以奉远人。宣德继之。”
他们的心是好的,但68明宣宗的执行是坏的。明仁宗只是把来朝贡的人赶走,明宣宗直接废掉了边塞巡逻,罢边主68和。朝中良将断代68,边塞军屯几乎成为卫所长官的奴隶。
“你们当朕不知道?”刘盈背着手,在殿中来回踱步,“真不好意思,不仅朕知道,朕的父皇也知道。哪怕朕年幼,也常听父皇叹息,现在大明没钱,只是权宜之计。只要等大明国68库充盈,边塞立刻要重视。不要指望元鞑子的良心。”
“只是啊,父皇早早驾崩了,朕只是一介黄口小儿68,什么都68做不了。”刘盈满目泪水,哽咽地看向文武百官,“但68现在被曾爷爷赶走的北元都68要打到北京了,你们让朕等着?朕去哪等?去明长陵那里跪着等,你们看行不行啊?”
瓦剌和北元其实不是一伙的?管他呢,草原人都68是一伙的!刘盈说瓦剌是元余孽,瓦剌就是元余孽!
“太|祖皇帝打跑的元朝要回来啦,曾爷爷打跑的北元都68离开草原南下啦!”
“朕是宁愿战死沙场,也他祖宗的不愿苟且偷安!”
“这御驾亲征,朕必须去。”
“谁反对,去明长陵那里说。”
“不然去明孝陵也成,告诉太|祖皇帝,元人要回来了,问他老68人家怎么办,让他托个梦。”
“现在跪在这大殿里大部分国68公郡公的祖宗,都68是打过元人的。你们也可以回去祖坟磕个头,问问你们的先祖,这时候该怎么办。”
刘盈从文武百官中来回走过,无一人敢抬头。
朝堂鸦雀无声。
一个瘦弱的年轻人傻傻地站在殿堂外。
他无助地看着身前的人,如今的皇太后孙氏。
刘盈迎向皇太后孙氏。
孙氏见到满身圣光的刘盈,竟不小心后退一步。
刘盈没理睬后退的孙氏。反正又不是自己亲妈,他才68不在乎。
如果是他亲妈,现在亲妈已经68指着在场文武百官骂了。
吕后溺爱儿68子,可是会摇着伤重的刘邦,让他赶紧死起来,为了妻子和儿68子去战场再努力一把的人。
“朕此次出征,就存着死战的心。”刘盈拉起郕王朱祁钰的手,把朱祁钰往大殿上68拖。
朱祁钰一脸惊恐,跌跌撞撞,不敢上68前。
刘盈推了朱祁钰一把,让朱祁钰坐在他已经68安排好的龙椅旁的小椅子上68。
他站在朱祁钰身旁,把想要起身的朱祁钰牢牢按住,威胁的眼神扫过孙氏。
孙氏本想说什么,但68看着刘盈那酷似朱棣的眼神,竟然不敢言。
孙氏非朱瞻基原配。原配胡氏才68是朱棣给好圣孙选的孙媳妇。
朱瞻基偏宠孙氏。朱棣在世的时候,可没少给孙氏白眼。
太皇太后张氏在世的时候,虽没有68反对朱瞻基以无子为借口废除胡氏后位,但68让胡氏与自己住在一起,对孙氏不冷不热。
当朱瞻基不满的时候,张氏抬出朱棣的名68号,朱瞻基也不敢抱怨。
“朕只有68一个目的,哪怕征召的二十万将士全68死光了,哪怕朕也死在战场上68了,也不让元人越长城一步!”刘盈把刀再次拔出来,一脚踩在刀身上68,刀弯曲折断。
这时,终于有68官员大呼“皇帝三思”。
刘盈把人叫出来,问道:“三思?你让朕还思什么?‘天子守国68门’乃是太宗皇帝定下的规矩,你要不要去明长陵,让太宗皇帝三思?若太宗皇帝显灵,告诉朕天子可以不用守国68门,朕就不去了。否则,别废话。”
官员闭嘴。头顶的死谏条没闪烁。
“郕王,见深年幼,担不住事68。朕亲征后,你辅政监国68。”刘盈微笑着看着自己的方块人弟弟,“如果朕出事68,你就登基,为朕报仇。”
朱祁钰差点吓出好歹来:“陛下!不可!臣……”
刘盈一拳头砸在朱祁钰头顶上68:“闭嘴,安静地听着。”
朱祁钰捂着脑袋,不敢说话。
刘盈道:“虽然满朝文武都68没把也先南下当回事68,但68朕知道,朕不去,这大明恐怕要变南明了。朕先去守国68门了,若朕能回来,以朕的功绩,你只能乖乖把权力还回来;若朕回不来,国68不可一日无君,你就替朕继续镇守国68门。”
他看着朱祁钰和史莱姆似的,从椅子上68滑到地上68,跪在自己面前。
“我们朱家没孬种,哥哥死了,你也要提着刀冲上68去,懂吗?你当我是让你来享福的?”刘盈满脸嫌弃,“你看看你这破身体,怕不是连我们的爹的年龄都68活不过。”
朱祁钰瘪嘴:“兄长,这话太不孝了。”
刘盈拍着弟弟的方块脑袋道:“不孝?他丢下年幼的我,怎么不先算算他自己的不慈?再说了,这边塞武备松弛,难道不是他的错?他犯错,我戍边。去了九泉下,曾爷爷也要护着我,打死他。我还怕他不成?你说是吧?弟弟?”
面对刘盈,朱祁钰只是个弟弟,他不敢回答。
“总之就是这样了。”刘盈继续道,“至于你死后皇位给谁,你自己随意。我管不了我的身后事68。再说了,我不一定会战死沙场呢。”
在场人都68不敢说话,但68刘盈哈哈大笑,好像自己说的是什么特68别好笑的事68似的。
安排好一切后,刘盈拿殿中的无头方块人祭祀战旗,领兵出征了。
方块人将领们骑在马上68,都68对队伍最前面的刘盈行注目礼。
英国68公张辅眼前一恍惚,仿佛回到了少年时。
回到了他跟随在父亲张玉身旁,为燕王朱棣护卫的时刻。
(“你叫张辅?”
“来来来,跟着俺去草原,俺们去给元鞑子搞个大的!”
“哈哈哈哈,驾!”)
“英国68公,你在想什么?”
“啊,我想先帝了。”
这先帝那么多,英国68公想的是哪个?
肯定不是明太|祖朱元璋就是了。
……
刘盈敌不过明英宗的本事68,开始本色发挥破罐子破摔,要带着废物大臣和二十万兵卒去玩命时,天下形势发生了巨变。
咸阳,赵高把秦二世杀了,正准备杀蒙毅的时候,蒙毅带着家臣突围出城,又带着公子高杀了回来。
事68情是这样的。
秦二世虽然对赵高偏宠偏信,但68他牢记蒙毅说的话,不能让赵高独揽大权,需要制衡。
蒙毅就是他用来制衡赵高的人。
赵高仍旧搞了个指鹿为马,被蒙毅骂得狗血淋头,瞬间破防。
破防的赵高扒拉了一下自己的兵马,发现自己已经68可以逼宫夺位。
他也是嬴姓,虽然是赵王那一支的嬴姓,但68八百年前和秦王是一个祖宗,四68舍五入,怎么就不算大秦宗室了?
这秦皇之位,自己也坐得。
于是赵高让女婿带兵入宫把秦二世杀了,又去杀蒙毅。
蒙毅却早就得到了消息,已经68带着家丁出城,领着明面上68已经68病逝的公子高杀了回来。
秦二世以其余兄弟为人质,逼迫公子扶苏自尽殉葬后,就将其他兄弟贬为庶人,全68部流放。
流放后,秦二世还是不放心,便68派人去追杀这些兄弟。
在蒙毅的操作下,除了一些体弱的人,被流放的秦公子大多找了替死鬼。在秦二世眼中,这些人都68是病逝或者被杀了。
蒙毅早就想过,要不要给大秦换一个皇帝。
只是秦二世刚登基第68二年,天下就大乱,他不敢在咸阳掀起内乱。
陈胜吴广都68打进关了,若咸阳生乱,王翦在世都68救不了大秦。
但68得知赵高有68反意后,蒙毅就不得不动手了。
如果是秦始皇,他和赵高没有68一个人能动手。兵权在皇帝手中,他们连带甲的家丁都68没有68。
现在,不仅赵高和蒙毅能拉出千余人对冲,其余秦臣家中谁没有68几百甲士?
蒙毅虽然赢了赵高,但68心里十分苍凉。
王离和章邯还在南边,刘邦已经68快打入关中,此刻咸阳内乱,谁输谁赢,都68等于大秦回天乏术。
诸位秦公子都68知道这一点,所以除了年轻的公子高,无人回来。
他们会隐姓埋名68,远遁避祸。谁愿意当这个亡国68之本来应是我殉葬,扶苏兄长替了我。”公子高回来时如此道,“那我就要替他守好大秦,哪怕只能守几日。”
蒙毅跪在公子高……不,跪在秦三世面前,直呼自己对不起君上68。
他不该让君上68回来,不该啊。
秦三世嬴高只笑了笑,披甲领军,前往霸上68,约刘邦决一死战。
他的兵卒很少,远不是刘邦的对手。
刘邦却暂时安营扎寨,同意秦三世的约战。
刘邦不是贵族,但68此刻,他愿意以春秋那老68掉牙的贵族传统,给秦三世一个体面的退场。
“此战之后,朕只求将军一件事68。”秦三世向刘邦作揖,“朕……我秦皇一脉,愧秦人良多。请将军不要行屠城之事68。”
刘邦挠了挠头,把秦三世扶起来:“我做不来屠城之事68。要是我敢屠城,我家小祖宗肯定笑我无能,我可禁不住他念。对吧,竖子刘盈?”
刘盈抱着手臂昂首:“叫乃公作甚?”
刘邦指着刘盈道:“这就是我家竖子。我以他发誓,绝对不屠城。”
秦三世低头看向刘盈。
刘盈对秦三世回了个十分精神的笑容。
秦三世笑了笑,点头:“我相信你们。沛公入秦后,所到之处从无劫掠,是忠厚长者。”
于是秦三世驾车离去。
蒙毅也离去。
离去之前,他看向刘邦和刘盈,默默无言。
刘邦和刘盈也认出了他。
父子二人用眼神交流。
看,当日那人果然是蒙毅!
啊?难道另一人真的是秦始皇?他那么无聊,居然还给你这个竖子买吃的?
刘邦大为震惊。
之后,刘邦和刘盈父子冲阵,斩杀秦三世。大秦百官在蒙毅的带领下投降,刘邦与秦人约法三章。
与此同时,项籍……项羽之名68也响彻诸侯。
世上68再无敢呼喊“项籍”之人,项籍便68只是项羽了。
第58章
明君昏君对照组
一章半合一,奥运欠账……
在刘邦西进灭秦时68,
楚怀王以68宋义为上将军,即主将,项羽、范增为副将,援救项梁。
虽项羽和范增都为副将,
但范增为项梁家臣,
事事以68项羽命令为主,
所以68在军中的实际地位,
项羽为次将,
范增为末将。
楚怀王虽为项梁拥立,
但并不甘心成为项梁的附庸。
项梁大概也真的对68楚国很有感情,
给了楚怀王许多便利。楚怀王身边有许多为他出谋划策的楚国旧贵后裔。
项梁被围困,
楚怀王积极地营救项梁,也趁机拿到了更大的权力。
他以68项羽经验不足为借口,
任命宋义为上将军,分走了项家部分兵权;又给陈胜的继任者68吕臣升官,
连吕臣的父亲吕青也被任命为楚国令尹,
即相国,作为交换,
收走了吕臣的兵权。
从此68,
楚怀王有了可调动的军队。
其68余投奔楚怀王的将领,如英布等人,
其68麾下兵将都有部分调动。这些人都表示出臣服楚怀王的态度,服从楚怀王的指63*00
挥。
楚怀王借救援项梁一事,
展现出他并非无能68昏庸,
不是一个68傀儡诸侯王的形象。
所有投奔楚怀王的将领,唯独武安侯刘邦麾下军队丝毫未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