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28章

    曹弘见他沉默不语,继续说道:“刚才那个女子是洛姬,好像是从西陵国逃亡过来的。”

    “逃亡?”

    西陵的内乱萧承渊也有所耳闻,但没想到已经严重到迫使百姓逃离的地步。

    他稍作沉思,疑虑道:“这个洛姬,是否有可能是西陵派来的细作?”

    曹弘轻轻摇了摇头,语气中带着几分笃定:“属下看不至于。据我观察,洛姬并不具备武艺,整个人柔弱无骨,宛如风中柳絮。事实上,她曾有一次试图逃离,却被袁将军追回了。”

    他顿了顿,接着说道:“洛姬容貌绝美,擅长弹唱之术,将军也不用她操劳半点粗活,而是将她留在军帐之中,让她随时为自己弹奏几曲,舒缓烦闷……”

    “恐怕这舒缓之法,并非仅止于弹奏几曲吧。”萧承渊说。

    曹弘轻笑,刚欲解答,这时锦翊注意到萧承渊脸色的微变,适时轻咳以作提醒。

    曹弘心领神会,知晓言语已至此,便不再继续深入话题。

    第63章

    求您带我走……

    不知过了多久,一声响亮的脚步声打破了这平静的氛围。

    袁将军的身影出现在帐门口。

    他一见到萧承渊,立刻单膝跪地,双手抱拳,满脸歉意。

    “末将无礼,不知陛下今日来营中视察,让陛下久等了。刚才门口那两个士兵,我也教训了。”

    萧承渊搁置手中卷宗,目光转向袁将军,语调平缓如水:“今日之事是我故意不事先通知的,你的那两个士兵遵守军纪,证明你指导有方,我还得表扬你们。”

    袁将军听了萧承渊的表扬,露出谦逊之态:“陛下过誉了,末将只是尽到了身为将军的责任,严明军纪、强化训练,确保每一位士兵都能忠于职守。”

    随后,萧承渊深入询问:“袁将军,你在周边视察情况的时候,有没有发现什么可疑的人物或者事情?”

    “可疑的人和事?”袁忠政重复着萧承渊的话,随即斩钉截铁得说道:“陛下,绝无此事!”

    听到这般确凿回应,萧承渊嘴角勾勒出一抹的笑意:“袁将军如此笃定,想必确无任何风波暗涌,这自然是最佳的消息。”

    “陛下,请放心,我们会时刻保持警惕的,一旦发现任何可疑的迹象,必将立即禀报于您。”

    袁忠政与萧承渊在帐中畅谈许久,当他无意间一瞥帐外的阳光,发现已过午时,便笑着提议带萧承渊去附近一家口碑极佳的饭庄用餐,体验一下民间的美食。

    然而,萧承渊却婉拒了这个提议,他表示军营中自有军营的规矩和氛围,且他也想品尝一下士兵们日常的用餐,顺便了解一下军队的伙食情况,体验一下军队的生活氛围。

    袁忠政闻言,面色顿时变得忧虑起来。

    “陛下,这军营中的厨子,与宫里的御厨相比,无论是手艺还是食材,都相去甚远。这菜寡淡无味,只怕委屈了陛下。”

    萧承渊摆摆手示意他不必担忧。

    “宫中的菜色,日日食用,确实有些腻了。正好趁此机会,换换口味,品尝一下清淡的食物,也许能换一种心情。”

    袁忠政见他如此执意,便不再多言,点头应允了下来。

    没一会儿,一桌子菜便端了上来。

    袁忠政拿来一瓶酒,说道:“陛下,军中的条件有限,这些菜肴可能无法与宫中的美食相比,但这瓶酒绝对是上等的佳品。我一直不舍得喝,今日您来,我特意拿出来,您尝尝看。”

    说完他亲自为萧承渊倒了一盅。

    酒香瞬时在空气中弥漫开来,果真醇香四溢。

    随身的一侍卫替萧承渊喝了酒,证明没毒。

    这时,袁忠政忽然对身边的士兵耳语了一番,士兵听完后,随即离开帐子,不知道去向。

    没过多久,帐外步履轻盈地走进了一位女子,她手中托着一把琵琶,仪态万方。

    萧承渊看去,赫然发现此女正是洛姬。

    然而,此刻的她已非上午所见时的清丽素颜,而是精心妆扮过后的模样。

    她的脸因为施加了薄粉,显得更加白皙细致。

    唇上涂抹的口脂鲜艳欲滴,与洁白的贝齿形成鲜明对比

    尤其是那身火红的长裙,映衬得肌肤如雪,更显妩媚动人。

    她的出现如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瞬间吸引了帐内所有人的目光。

    这时袁忠政厉声道:“洛姬,见到大人,还不行礼!”

    洛姬闻言,没有丝毫的犹豫,随即双膝跪地,俯下身子,声音婉转悠扬:“民女拜见大人。”

    萧承渊转向袁忠政,问道:“袁将军,你这是何意?”

    “末将今日也没办法好好招待大人,这饭菜也不可口,只能让大人领略一下这美姬的歌喉,希望能为大人们舒缓身心。”

    说罢,他便将目光转向洛姬:“你今日就为大人们献上你平日里最拿手的那首吧。”

    洛姬看了袁忠政一眼,随即小心翼翼地收回目光。

    开始演唱了。

    她轻轻拨动琴弦,清脆悠扬的琴声顿时弥漫在整个帐篷中,每一个音符都如同晶莹剔透的珠子,滚落在寂静的空间里,激起一阵阵涟漪。

    她轻启朱唇,声音如同山间清泉潺潺流淌,滋润着每一个人的心窝。

    就连锦翊,这个平日里严肃认真、不苟言笑的侍卫,那颗冷硬的心,也在这琴声和歌声的交织中,稍有松动。

    帐中的空气仿佛也被这美妙的声音所感染,变得柔和。

    洛姬的歌声初闻悠扬,深入人心。

    渐渐地她开始低吟:

    “一日复一夕,一夕复一朝。

    颜色改平常,精神自损消。

    胸中怀汤火,变化故相招。

    万事无穷极,知谋苦不饶。

    但恐须臾间,魂气随风飘。

    终身履薄冰,谁知我心焦……”

    萧承渊听着这歌词,眉头紧皱。

    在场的人面面相觑,对这突如其来的歌词感到紧张而困惑。

    袁忠政眼见洛姬举动异常,立即上前,一记耳光落在她娇嫩的脸庞上,她的头发因为这猛烈的动作而散落。

    “洛姬,我命你演唱擅长的《阳春白雪》,你却选择这种凄怆之曲,你意欲何为?”袁忠政怒不可遏。

    他揪住洛姬的头发,洛姬被他大力拉扯,整个头仰起,疼痛使她眼中泛起了泪光。

    “还不速速向大人赔罪。”

    然而,就在这时,萧承渊却制止了。

    “一首歌曲而已,不至于如此计较。”萧承渊转向袁忠政,缓缓说道:“这些女子在军营中生活本就不易,你们应多一份体恤。”

    袁忠t?政见萧承渊没有发怒,心中顿时松了一口气,他朝洛姬说道:“今天是大人宽宏大量饶了你,还不快谢大人。”

    洛姬俯身贴地,声音平静而凄然:“承蒙大人宽恕,民女感激不尽。”

    见萧承渊没有继续追究,袁忠政轻声催促:“还不快滚!”

    洛姬整理了一下头发,匆匆离开。

    ……

    日头渐渐西沉,萧承渊在军帐中暂时休憩,准备着天黑之前离开。

    而在军帐外,锦翊则尽职地巡查着四周的动静。

    突然,一阵轻微的窸窣声自他身后响起,打破了四周的宁静。

    锦翊心中一紧,瞬间警觉起来,手中的长刀如闪电般出鞘,做好了随时应对突发状况的准备。

    他迅速转身,目光锁定在声音的来源处。

    昏暗的光线中,一个身影逐渐显现——竟是洛姬。

    只见她面色慌乱,眼中满是祈求。

    “大人,是我。”洛姬的声音带着颤抖,似乎生怕锦翊误会了什么。

    锦翊并未放下手中的长刀,而是将它横在洛姬面前,警惕地问道:“来此何事?”

    洛姬见状,心中更加慌乱,她急切地恳求:“大人,求您带我离开这里。那个袁将军,他是个禽兽!”

    说着,她掀起衣袖,露出白皙的胳膊。

    在昏暗的光线下,那些触目惊心的伤痕显得格外刺眼,仿佛在诉说着她所遭受的苦难与折磨。

    锦翊看着那些伤痕,面容依旧冷漠如冰。

    他低沉地开口:“带你走?你怕是在开玩笑。我不管你背后隐藏着何种图谋,但若有丝毫冒犯大人之举,休怪我无情。”

    这时,远处突然传来袁忠政的声音,洛姬瞬间面露惧色:“大人,我不叫洛姬,我本名苏傲雪……我还有个妹妹,叫苏凌霜……”

    刚说到这里,远处的袁忠政的声音怒不可遏:“洛姬去哪了,给我找回来!”

    眼见给她的时间不多了,她只来得及留下最后的祈求:“大人,求您了,带我走吧……”

    说完,她毅然转身,走向了袁忠政所在的方向。

    第64章

    有损皇室颜面之事

    萧承渊刚刚离皇宫才一日,这巍峨深邃的宫墙之内就发生了一起令人震惊的事件——皇后准备送给太后的那份极具价值的翡翠玉镯竟神秘地失去了踪影。

    这一日,皇后如同往常一样,来到太后殿里请安。

    然而,她的神情却与往常截然不同。

    她一进门就泪流满面,哽咽着对太后说:“母后,您可得替儿臣做主啊。”

    太后见到皇后这般模样,不明所以,关切地询问发生了何事。

    皇后抽泣着,断断续续地向太后讲述了事情的经过。

    “母后,儿臣为了您的寿辰,特意准备了一个价值不菲的翡翠玉镯。前几天还一直在琼华殿里,可今日一找,竟然找不见了。儿臣实在是不知所措,只能求母后做主。”

    太后安抚了一下皇后,让她先查查,是不是身边的婢子偷拿的。

    “母后,儿臣平日里一向对身边的婢子们管教严格,她们不敢做出这样的事情。况且儿臣都已经问过了,也都找遍了,婢子们也确实都没有拿。儿臣认为,一定是有人行窃。”

    “竟然有此事?这宫中何时变得如此混乱,竟有人敢行窃,而且还是对皇后之物下手。这简直是无法无天,一定要严查到底,抓住偷盗之人,严惩不贷。”

    听完太后的话,皇后此刻更是连连点头。

    她满心焦虑地接口道:“是啊,母后,这宫中的安全形势确实令人担忧,如果连我们都无法保障,那么其他人又该如何自处呢?”

    太后深思熟虑后,询问道:“那最近有没有外人进入过你的殿里?”

    皇后仔细回忆了一下,说道:“要这么说,也就是前几天林昭仪来过,儿臣还提醒她记得给您准备礼物……儿臣那天确实给她看过那个镯子。”

    太后对林清婉的印象本来就不佳,听皇后说她前几天刚刚去过琼华殿,心中不禁生出疑窦,很难不往她是偷拿翡翠玉镯的嫌疑人方向去想。

    “立刻下令,让侍卫们沿着宫殿的每一个角落仔细搜寻,绝不能允许任何偷窃者在此造次!”太后以威严的语气喝道。

    此刻,在皇宫深处,一场因一枚玉镯失窃而引发的搜寻行动正式拉开序幕。

    萧承渊不在宫内,太后的命令犹如圣旨一般,迅速传遍整个宫廷上下,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行动。

    湘兰殿内,林清婉正和采薇她们谈论着一些日常琐事,然而,这平静的氛围被突如其来的闯入者打破。

    几名侍卫们闯进殿来,步伐坚定且迅速,他们的到来带着强大的气势,使得林清婉和采薇都感到一阵压迫。

    “你们这是要做什么?”林清婉看着这群侍卫,心中生出疑惑,不明所以。

    她平日里虽然深居简出,但也明白此刻的情况定然不同寻常。

    领头的侍卫向林清婉行了一礼,然后肃声道:“昭仪娘娘,奴才们奉太后之命前来殿里寻找皇后丢失的玉镯。”

    听到这话,林清婉与采薇对视一眼,均从彼此眼中看到了困惑与惊讶。

    “皇后娘娘的玉镯?”

    采薇看到这些侍卫气势汹汹的样子,感觉被冒犯到,心里不高兴起来,语气也带上了些许不悦,“皇后的镯子丢了,关我们昭仪什么事!”

    “少废话,我们是奉太后之命来找的。”领头的侍卫语气不善。

    面对侍卫们的坚决态度,林清婉安抚采薇。

    她深知此刻言语难以解释清楚,且自己从未偷拿玉镯,心中自然无所畏惧,因此便地任由侍卫们搜查。

    侍卫们一丝不苟地搜查着湘兰殿的每一个角落,甚至连最细微的缝隙都没有放过。

    经过一番仔细的搜寻,领头的侍卫终于在书案的抽屉里发现了一个精致的盒子。

    他小心翼翼地打开盒子,只见一个玉镯静静地躺在里面。

    当林清婉和采薇看到这一幕时,两人都睁大了双眼——那玉镯正是皇后那天展示给她们看的那一只,可是如今却莫名其妙地出现在了她的寝殿之中?

    此时,林清婉仿佛遭遇了晴天霹雳,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不安。

    侍卫见状,不敢怠慢,急忙拿着玉镯出去向皇后禀报。

    没过多久,太后和皇后匆匆赶到湘兰殿。

    皇后一见那玉镯,立时认出正是自己原本准备献给太后的那份厚礼,她神色一凛,立刻说道:“母后,就是这个玉镯。”

    太后怒目圆睁,朝林清婉喝道:“好啊,林昭仪,你竟敢趁皇帝不在,偷窃宫中财物!”

    林清婉盯着那个镯子,眼中满是困惑与无辜,一边摇头否认,一边说道:“请太后明察秋毫,臣妾绝未做出偷窃之事,这其中必有误会!”

    皇后微皱眉头,看着林清婉,语气中带着几分惋惜:“妹妹,你若喜欢这镯子,告诉我便是了,我也答应会送你,可你为何要做出这等糊涂事来,让自己陷入这般境地呢?”

    林清婉感到一阵寒意袭来。

    她步履蹒跚地走向皇后,脸色苍白如纸,声音中带着难以掩饰的颤抖。

    “皇后娘娘,那天我亲眼看到你把镯子收起来了,我没有偷拿,吕嬷嬷当时也在场,也可以作证。”

    “妹妹,那天你确实没有拿走,可是,那为何现在你殿里找到了?”

    这时,皇后身边的侍女冬葵说:“娘娘,前两天傍晚,奴婢见采薇来过琼华殿,临走时匆匆忙忙的,手里好像拿着个盒子。”

    采薇一听,急忙辩解:“那天我去琼华殿,是吕嬷嬷让我去拿皇后娘娘给昭仪的补品,除此之外,我什么也没碰!”采薇解释着。

    “那谁又能作证呢?!”冬葵没好气地说。

    采薇慌忙回屋翻找起来,希望能找到那个装有补品的盒子来自证清白。

    然而搜寻半天,却一无所获。

    “够了!你们主仆二人不用再演戏了!任凭你们再怎么解释,这镯子今天就是从湘兰殿里找到的,林昭仪,你还有什么好说的?”太后厉声喝道。

    此时的林清婉大脑一片空白,心思简单的她,如何能想到自己的寝宫里出了内鬼。

    “速速将这胆大妄为的婢女拖出去,重打五十大板,让她深刻记住偷窃的下场!”太后威严的声音在空气中回荡。

    采薇闻言,泪水夺眶而出,她声嘶力竭地哭喊:“太后,奴婢冤枉啊,奴婢没有偷拿!”

    然而,太后却对她的哭喊置若罔闻,她的眼中只有对林清婉的愤怒和失望。

    此时的林清婉,心中已是一片冰凉。

    她终于明白了,原来这一切都是皇后精心策划的阴谋。

    她心知肚明自己已无处可逃,又不忍心看采薇枉受冤屈。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