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江淑仪听后,心中暗自赞许她的懂事与识大体,随即笑道:“还是妹妹心思细腻,若非妹妹提醒,我险些便逾越了规矩。”最近这几日,萧承渊暂时放下了对玉佩的深深追究,全心全意关注着林清婉身子的恢复。
他命御医精心调配了补药,又吩咐御厨制作出各式各样营养丰富的饭菜,希望能通过饮食来调养她的身体。
此外,他还特地增派了两名精挑细选的宫女,前来照顾林清婉的日常起居。
这些均被林清婉婉拒了。
面对萧承渊的安排,她没有一丝高兴。
在宫廷生活的日复一日中,这种优待必然会招致许多非议与嫉妒。
尤其是那位权势熏天、位居高位的皇后。
这一晚,月色如水,萧承渊又一次踏入了湘兰殿。
他询问采薇:“昭仪这两天身体可有好转?”
采薇恭敬地回答:“回陛下,今天上午御医来看过了,说昭仪脉象已趋平稳,这几天就是要注意休息,多补充营养。”
他点点头,轻轻地推开房门。
婢子们早已向他行礼退下,只留下他一人面对着她那清冷的背影。
他知道她并不是睡着了,而是刻意躲避他。
“怎么,还恨朕?”他踱步到床榻边,缓缓坐下,看着她的背影,低声说。
林清婉沉默不语。
萧承渊见她不理自己,并没有生气。
“那天是朕冲动了,没有顾及到你的感受……是朕的不对。你想要什么补偿,朕都给你。”
补偿?
这是补偿能够弥补的?
房间里依旧是沉寂。
他等待着她的反应,希望她能够转过身来,哪怕只是给他一个眼神也好。
然而,林清婉却依旧保持着那个姿势。
“罢了,”萧承渊缓缓说道,似乎早已料到她会如此,“既然你坚持如此,那朕今夜便不离开了。朕就在这里等着,直至你愿意开口与朕交谈。”
“若你仍旧坚持不语,那么从明日开始,朕便罢朝不议,朝中诸事皆缓,直至你肯对朕说上一句话。”
说完,转身走向一旁的椅子,优雅而从容地坐下。
夜色渐深,窗外的月光洒进房间,为这寂静的夜晚增添了几分清冷。
月光下的萧承渊显得愈发沉静,他的目光始终落在林清婉的身上,似乎早已做好了等待的准备。
他具备无比耐心,愿等待她的回应,就如同他曾从容等待她从稚嫩懵懂的女孩成长为亭亭玉立的少女。
林清婉静静地躺在那里,耳边传来萧承渊平稳而有力的呼吸声,内心却开始挣扎。
她担忧他真的会在此守候至天明,甚至不惜放弃早朝事务。
那种固执与坚持让她既纠结又无奈。
她肩膀微微颤动了一下,这个细微的动作立刻引起了萧承渊的注意。
他心中一喜,知道她的内心防线已然有了松动。
终于,林清婉忍不住了。
她缓缓坐起身来,转过身面对着萧承渊,见他眼眸正凝视着自己,唇角笑意分明,眉宇间光华流转似拢着温和的月华,柔情暗蕴。
“陛下,您这是何必呢?无论如何,陛下也不能拿朝堂之事开玩笑。若荒废了朝政,那臣妾岂不是要背负骂名,陷入万劫不复之地?”她眉头轻锁,语气中带着无奈。
“哦?原来你对大局还有如此见解。”
面对她的规劝,他眉毛轻扬,缓缓站起身来,步履从容地走到榻边,轻轻坐下。
“既然如此,那你还敢继续对朕置之不理吗?”
“陛下总是这般不讲道理。”林清婉抬起头,那双澄澈的眼睛此刻却弥漫着深深的幽怨,“失去孩子,陛下难道不难受吗?”
说到此处,一颗豆大的泪水顺着脸颊滑落,映衬着苍白的肤色,显得尤为惹人怜爱。
从小到大,她心肠之软,一只蚂蚁的死去都让她悲悯万分。
如今,失去了自己的骨肉,她心中的痛苦可想而知。
“失去孩子,朕当然也很痛惜,尤其这还是朕与你的孩子。朕承诺你,今后会加倍小心,绝不会再让你受到闪失。”
他轻轻拭去她脸颊上的泪珠,动作轻柔地将她拥入怀中,让她那颗受委屈的心灵得以依靠在他坚实的肩头。
林清婉的声音还带着些许哽咽:“陛下若是真的替臣妾考虑,也请分一些心力去皇后和淑仪那里吧。后宫之中,每个人都需要您的关心。”
萧承渊听到这里,不由得微微一愣。
他皱了皱眉,说道:“你只需安心养身体,其他事不必烦心。”
过了一会儿,林清婉瞥了一眼窗外,夜色已经逐渐浓郁,察觉到此刻已是夜深,轻声提醒道:“陛下……您还是早些休息吧,明日还需早早起床处理朝政呢。”
她的言语中透露出深深的关切与担忧,显然是怕他因为陪自己而影响到第二天的政务。
然而,萧承渊似乎并没有立即离开的意思。
他故意逗她:“朕是否上朝,这不是得看你的态度么?”
他的言语中充满了调侃之意,显然是在享受与她之间的互动乐趣。
林清婉听罢,心中一急,连忙辩解道:“臣妾不是已经跟陛下说话了吗,陛下……还捉弄臣妾!”
萧承渊看着她那副认真又略带傻气的模样,忍不住笑出声来。
林清婉一时之间有些不知所措。
她鲜少见到他露出这样的笑容。
此时,她瞪大了眼睛,好奇而又有些紧张地盯着他看。
而正是这种迷茫的表情和姿态,让萧承渊愈发喜欢。
他觉得她就像是一张白纸,每一笔都充满了无尽的遐想;又像是未经雕琢的璞玉,蕴藏着无尽的可能性。
他低下头,吻住了她的唇瓣。
吻持续了很久,直到他松开她,她的脸颊依然滚烫。
第44章
妹妹果然善解人意
自打林清婉小产之事发生后,皇后内心就如同被投入了一块巨石,难以平静。
这天,大皇子祁彦看到她这几天总是眉头紧锁,问道:“母后,你为什么不开心呀,是不是彦儿惹母后生气了?”
皇后看着祁彦稚嫩的脸庞,心中一阵刺痛。
她抚摸着儿子的头,轻柔地说:“彦儿,你没有做错任何事。母后只是有些烦心,与你无关。”
祁彦可是她的心头肉,他的未来承载着她的希望与期待。
但如今,林清婉小产的消息却像一把利剑悬在头顶,随时可能威胁到祁彦的地位。
她知道,林清婉的威胁并非只是这一次,而是她的存在本身。
只要她在陛下心中仍占有一席之地,她就随时有可能再次怀上龙嗣。
“彦儿,母后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无论发生什么事,你都会站在母后这一边对不对?”
祁彦听后,一双清澈的眸子定定地看着皇后,用力地点了点头。
他只是一个孩子,他又能明白多少呢?
这一日,琼华殿里,清冷的空气中一位宫女跪于光滑的地板上,她低垂着头,小心翼翼地回应着皇后的询问。
“雪燕。”皇后淡淡地开口,声音里透着寒意,“你家主子近况如何?”
雪燕恭敬地回答:“回皇后,昭仪已渐好转,现已能下地行走了。”
皇后似笑非笑地继续追问:“那陛下呢?”
雪燕颤声回应:“娘娘,陛下近日常常在下朝后前去探望昭仪,偶尔还会留宿。”
“哼。”皇后听后,嘴角勾起一抹冷冷的笑意,“不就是一个小产么,何至于如此金贵?”
雪燕不敢抬头,只得俯首帖耳,静默不语。
“行了,你回去吧。”皇后说,随后示意吕嬷嬷赏赐雪燕一些银两。
雪燕满心欢喜地叩谢后离去。
就在她即将踏出房门的那一刻,皇后突然出声叫住她,轻抚她的肩膀,略有深意地说:“雪燕,我是看你机灵,才用你的,回去后把嘴巴闭紧了,知道吗?”
雪燕连连点头:t?“娘娘只是关心我家昭仪,雪燕不会乱说的。”
看着她离开,皇后嘴角的笑意渐渐收回,瞬间目光转冷。
“一个小产,陛下如此上心陪伴,本宫当初小产,也没见陛下那么上心!”皇后愤恨道。
“娘娘别生气,小心气坏了身子。”吕嬷嬷恳切地劝道,“这日子还短着呢,林昭仪这才刚进宫没几个月,陛下那边新鲜劲儿还没过去。皇后切莫急躁,咱们静观其变。”
听了吕嬷嬷的劝告,皇后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内心的波动。
日落西斜,疏散的阳光从枝叶的缝隙里投下。
皇后带着几名婢子轻步踏入湘兰殿这宁静之地。
林清婉意外地见到了皇后的到来,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惶恐,她努力起身,想要行礼。
皇后却快步走到她面前,轻轻按住她的肩膀,柔声道:“妹妹,你身子虚弱,千万不要下床了,小产对于女子的身体损伤是很大的,还是应该多休息为好。”
“谢谢皇后娘娘关心。”林清婉心头的不安涌动着。
皇后见林清婉仍有些拘谨,微笑着安抚道:“妹妹,无需害怕,本宫今日特来探望你。”
说完,她回头示意了一下,身后婢子立即端着一个精美的盒子走到林清婉跟前,打开一看,是一些黑色的药膏。
“顺便带一些益母草膏给你。”皇后解释道,“想当年,本宫小产的时候,南越宫里特意派人给我送了一些,吃完身体恢复得特别快,我想着,你也需要这个。”
皇后的话让林清婉不知如何是好,她略以一抹温婉的歉意轻声回应:“臣妾怎敢劳烦皇后娘娘尊驾亲临。臣妾本该遣婢女前往琼华殿恭领,以表对娘娘恩泽的敬意。”
皇后道:“我亲自来也是想跟妹妹赔个不是,之前那么对你,陛下也找过我了。我想想,以前确实对妹妹太过于苛责。妹妹,你不会怪姐姐吧?”
林清婉轻声道:“我……怎敢怪皇后娘娘,娘娘的一切教导,无非是希望我能恪守宫中规矩,成为更贤淑的女子。”
皇后欣慰地笑着说:“妹妹果然善解人意,要不然为何陛下喜欢你呢。”她的笑如同戴上了面具,遮掩了真实的情感和表情。
林清婉本身就挺社恐的,也不知道该聊些什么,想起皇后刚才说她自己也曾小产过,于是关心问道:“娘娘当初……也小产过啊?”
皇后黯然神伤地说:“是啊,当初本宫有孕期间,陛下也未曾停歇,最终导致失去了孩子……”
说着,她的眼中闪过一丝泪光。
林清婉听罢,神色微变。
“陛……陛下,怎么会……如此无度?”
皇后佯装苦涩与无奈,说道:“陛下这么多年,一直未充实后宫,自然只有本宫自己来承恩了。然而,这一切的代价,却是我们母子之间再无缘分。本宫时常会想,失去的那个,是个小皇子还是个小公主呢?”
接着,她声音渐渐低沉,“妹妹也是女人,自然能切实体会到失去孩子的痛苦,可是他们男人哪里懂?他们只图自己片刻的欢愉,什么时候能懂我们的渴望和需求?”
林清婉闻言,眼神渐渐黯淡了下去,想着自入宫以来,萧承渊的夜夜索取,再与皇后此刻的话语交织在一起,愈发地不可接受他的人设。
皇后捕捉到了她情绪的变化,心中暗喜。
随即关切地说道:“不过妹妹终究还是得有个孩子,毕竟有了孩子以后,就算陛下另有新欢了,孩子也能是你的依靠。”
随后,她从婢女手中接过那只雕花精美的盒子,盈盈将其递给林清婉,温声细语道:“这个益母草就很好,它并非草药而是滋养之佳品,长期服用也没有害处。今天我给你送一些,你悉心服用,若有不足,我这宫中尚有余量。”
林清婉闻言,恭敬答谢。
此时皇后观察着时间已经不早了,便起身准备回宫。
临走前,她对屋内的婢子们说:“好好伺候昭仪,再有什么闪失,小心陛下责罚。”
说完,她瞟了雪燕一眼。
雪燕抬眸看着皇后,随即又恭敬地低下了头。
第45章
她知道您的行踪
“恭喜太子殿下,贺喜太子殿下……”
东宫之内,萧承渊的小迷妹司隐满面春风,自门外轻盈步入,语调中充满了抑制不住的兴奋。
萧承渊淡然一瞥,语带微责道:“什么事让你如此失措,身为东宫之人,更应注重仪态,稳重行事。”
司隐闻言,心中一凛,连忙收敛起张扬的情绪,略带歉意地福身道:“奴婢知错了,刚刚确实高兴地有点失态,只是方才奴婢遇到了长安殿的宫女,说太子妃殿下……有喜了!”
“你高兴什么,又不是你有喜了。”
司隐怔了一下,脸色瞬间涨得通红,言语中略带慌张和羞涩:“殿下,这种事怎么能拿奴婢开玩笑呀……奴婢,这不是替殿下高兴嘛,这可是咱们大平第一个皇太孙,意义非凡。”
“结婚、生子,本就是顺理成章之事,何须大惊小怪?她若未怀,才不对劲。”萧承渊一脸平淡,仿佛对这个消息没有丝毫波澜。
司隐看着他,脸上露出不解之色。
“殿下……”她忍不住轻声询问,“您怎么如此平静呢?”
“你啊,自然是不懂。”萧承渊语气淡然。
司隐听后,虽然心中仍有些不解,但她也明白太子殿下的想法绝非她这个小小的宫女所能完全理解的。
她转而笑道:“好吧,奴婢的确不懂这些深宫之中的弯弯绕绕。但奴婢知道,用不了多久,奴婢也能沾殿下的光,略得赏赐了。”
言罢,她开心地笑了起来。
皇太孙出生,宫里上下都能得赏。
过往的时光,每当萧承渊得到一些赏赐,他总会分一些赠给下人们,司隐作为他身边最近的丫鬟,自然更是少不了。
这一天,司隐被召到了长安殿。
只见太子妃沈伶韵端坐在那里,目光投向她,语气中带着一丝探究:“司隐啊,本宫且问你,太子近日都在忙什么呢?”
司隐一听,想起萧承渊曾经告诫过她,不要跟任何人透露关于他的行踪,于是便回答道:“回太子妃的话,奴婢也不知道呢。”
“你会不知道?这也太好笑了吧,你天天在太子身边守着,你竟然不知道太子的行踪?”沈伶韵的语气中带着一丝质疑和不悦。
“是啊,娘娘有所不知,太子殿下公务繁重,确实行踪难测,就连陛下也常常临时召见,我等下人哪里会知晓呢。”司隐自圆其说,尽管她已经感受到了沈伶韵的不悦。
“是嘛?”沈伶韵轻轻抬眼,目光中透露出几分审视与探究:“本宫怎么听说,太子最近偏爱微服私访,是出宫体察民情了,还是……”
她话没说完,但言外之意再明显不过。
司隐一听太子妃如此说,心中一惊:太子殿下每次出宫皆是秘密行事,难道太子妃竟在暗中留意着他的行踪?
她并不慌乱,故作惊讶道:“这奴婢怎么会知道呢。奴婢就是东宫里一干活的,又不是时刻紧随殿下左右。”
沈伶韵看着她毫无惧色的模样,脸色骤变,声音陡然提高:“大胆婢子,给本宫跪下!”她满脸怒容:“你这是什么态度?!如此无礼,不知分寸!太子平日里就是这么教育你跟本宫说话的?!”
面对太子妃的怒斥,司隐并没有恐惧或者退缩。
她心中暗想:就算是殿下教我的,那又如何!太子殿下是可是仅次于陛下的存在,他的言行举止,除了陛下,岂容他人置疑?
于是,她跪在地上,头部低垂,尽管这姿态显示着尊敬与谦卑,但言语间却透出一股坚毅与沉着:“回太子妃的话,脾气不好是奴婢自身的瑕疵,与殿下的教诲并无干系。”
“哦,原来是脾气不好。”沈伶韵冷笑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