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章

    扬着粉白的小脸,喊他,“郎可爱小心机美人女主vs脑子有病戏精男主

    甜文,可可爱爱~

    2023.11.06留,欢迎收藏~

    下一本接档《我哪有什么名声呢》

    文案:

    每天早上醒来,裴惊鹊必问侍女的一句话,“今天,我的名声怎么样?”

    侍女答曰,“娘子,您的名声较之昨日更烂了呢。”

    裴惊鹊满意地点点头,她哪有什么名声呢。

    作为承恩公的女儿,裴惊鹊是京城有名的浪荡、女子,人人唾弃却又忍不住看她美丽又肆意的模样。

    年少时定下的未婚夫不合她的心意,她直接打上门将婚约撕碎;后来挑选的夫君轰轰烈烈地嫁过去,没两年她也将人给踹了。

    可能是太过肆意,没活过二十二,她就把自己作死了。

    重来一世,裴惊鹊刚和第二任夫君和离,又不知死活地盯上了一个找死的存在。

    当朝首辅顾峤,也是她第一任未婚夫的亲叔父。

    ***

    盛京中人人都知,承恩公的女儿裴惊鹊是一个浪荡不堪的女子,凡是在乎名声的人家都极为瞧不上她。

    后来,太子犯了错,皇后被禁足深宫,裴家没了靠山,人人都等着看裴惊鹊碾落成泥的笑话。

    却不想,她摇身一变,以二嫁之身成了顾首辅的夫人。

    呸!一定是这个不知廉耻的坏女人勾引了顾首辅!

    ***

    顾峤第一次见到裴惊鹊的时候,她是自己侄子的未婚妻,

    顾峤第二次见到裴惊鹊的时候,她风风光光嫁给了旁人,

    顾峤第三次见到裴惊鹊的时候,她在自己的榻间……

    从来没有蓄意勾引,有的只是他压抑不住的渴望。

    双重生,上位者的俯首与低头。

    年龄差十岁。

    欢迎收藏~

    2024.3.18留。

    第001章

    第一章

    昨夜刚下过一场暴雨,空气中满是弥漫着的潮气。

    一个年约三十的中年妇人皱着眉从湿乎乎的院中走来,看着被溅上泥泞的绸衣,心里积了一肚子的气。

    她就知道在听竹院伺候的那些小蹄子们又偷懒了,满地的落叶和花枝也不收拾,等会儿要是被告到夫人那里去,她脸上难看,断不会让她们好过去。

    走的近了,环顾一圈儿,廊下一个人影都无。这妇人就更气了,暗骂一群眼皮子浅的东西,高枝就在眼前了也不知道攀着巴结。

    “笃笃笃”

    看着关起来的房门,这妇人犹豫了一瞬,伸手敲了敲,唤道,“五姑娘在吗?老爷和夫人有请。”

    房门内响起了轻微的脚步声,一个穿着蓝色棉布裙的婢女将门打开,看到来人神色有些诧异,“林妈妈,这么早,我家姑娘刚刚起身。”

    “不早了,老爷和夫人有急事要见五姑娘。”林妈妈边说边走进屋去,然后一眼便看到了床帐前静静坐着的少女。

    少女抬头看她,林妈妈与其对视不禁一怔。

    从前五姑娘刚搬到府里来,留给她的印象就是一个穿一身孝衣,脸色惨白没有血色的小姑娘,唯一双眼睛黑白分明,又大又亮,叫她记得最深。

    可没想到三年过去,小姑娘模样出落的让林妈妈每每看到都要失神一会儿。

    只见她一张小脸只有巴掌大,白皙的肌肤仿佛最上等的玉瓷,莹润清透。一双微微上挑的眼睛是最动人心魄的,妩媚秾艳却又透着一股不谙世事的纯真。

    她坐在帐子前,和婢女说的那样应是方起身,身上仅穿着一件素色的衣裙,一头乌黑浓密的鸦发覆在肩上,衬得身形格外娇小。

    林妈妈的目光落在她的头发上,不合时宜地想到去世的三夫人,三夫人因着是太医之女,听说格外的会养身,看着五姑娘这么羡人的头发就知道了。

    “林妈妈,劳我梳过头发,过后就和你去见大伯父大伯母。”余窈昨夜几乎一夜未眠,精神格外的萎靡,她半垂下眉眼,说起话来软绵绵的有气无力。

    “啊,五姑娘不必着急,看您没歇息好,好好打扮一番也来得及。您刚出孝,也合该换些颜色鲜亮的衣服。”林妈妈骤然变了话风,脸上也随之挂上了和煦的笑容。

    闻言,余窈的眼睫轻细地颤动了一下,抬眸,眼中漾着一抹淡淡的笑,“为人晚辈,怎么能让大伯父和大伯母等我那么久呀。我略梳梳头发就好了。”

    她打起精神起身走到梳妆台前,让婢女给她梳了一个简单轻巧的发髻。

    “五姑娘真是懂事。”林妈妈笑着夸她,忍不住透了一些口风,“怪不得京城的镇国公夫人和世子念念不忘呐!”

    “京城?”少女惊声回头,当看到林妈妈神色中毫不掩饰的几分谄媚,她的心中莫名地有几分慌张。

    悄悄同婢女对了个眼神,发现她和自己都一样的惊讶,余窈顿时呼吸急促起来,指尖也不由自主地捏住了衣裙。

    居然真的是京城那边的消息……而不是她自己派人“伪装”到大伯父府里……

    “是啊,镇国公府传了书信过来,五姑娘的好日子想必就要到了呢。”林妈妈想到余窈和镇国公世子的婚事,再次感慨起了去世的三夫人有能力,早早地就为五姑娘订下了一桩让旁人可望不可及的婚事。

    那可是势大权大的国公府,一根指头就能压的余家喘不过气。要不说五姑娘这三年来住在府里,老爷和夫人都不敢怠慢,当做自己的亲生……咳……到底也不差了。

    林妈妈想到那一院子的泥泞有些心虚,慢慢地闭上了嘴巴。

    “……我好了,林妈妈,我们走吧。”余窈着急地想知道京城的镇国公府究竟传来了什么消息,系上了鹅黄色的衫子,就睁着一双水灵灵的眼睛看着林妈妈。

    静静地催促。

    上一次镇国公府还是在余窈父母去世后派了人过来,时隔三年了,终于又来了消息。

    余窈有些紧张,手心冒出了细汗,她敏锐地察觉到自己和镇国公世子的婚约还能不能继续就在今日了。

    “诶,五姑娘请跟着老奴来。”

    林妈妈在前走,余窈和婢女绿枝跟在后面。

    绿枝的神色中带着喜气,余窈却不怎么开心地起来,鼻头有些发酸。

    她的心里有一股很不好的预感,或许镇国公府是要终结这桩婚事了。

    毕竟她不仅出身商户,现在还只是一个无父无母的孤女,听说大家族都很忌讳这些的。哪怕她的母亲数年前曾经救过镇国公夫人一命。

    其实,余窈并非执着于这桩婚事,嫁入人人艳羡的豪门,也不是爱慕上了自己的未婚夫镇国公世子。

    只有幼时和母亲一起回京城的外祖家省亲时见过一次镇国公世子,她对这个只见过一次面的未婚夫自然不会生出浓厚的感情。

    可是,她真的很需要很需要这桩婚事,在她失去了父母成为了一个孤女之后。

    三年前的一场暴风雨,疼爱余窈的父母亲双双不幸身亡。

    余家在苏州是绵延了百年的大富商,家族当然不可能放任她一个没有及笄的小姑娘独自在宅子里过活,于是几方权衡之下,余窈就从自己家里搬了出来,住到了大伯父府里,一直到今天。

    大伯父膝下有五个女儿,其中三位是余窈的堂姐,陆陆续续地在她寄居在大伯父家里的这三年里嫁了出去。

    余家规矩森严,儿女的婚事也全都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万没有自己挑选的道理。

    余窈眼睁睁地看着堂姐们要么被嫁给年纪过百的州官做妾,要么被远嫁外地许给素未谋面的客商只为多一条商路,三堂姐因为是嫡出嫁的略好一些,可也终究是为了家里的堂兄铺路。

    一年前她及笄,那时镇国公府根本没有任何的反应,聪明人都以为余窈与镇国公世子的婚约要作废了,接着大伯父与大伯母的一段谈话就传到了余窈的耳中。

    苏州城的新任知府,丧妻三年有意新娶,大伯父想和这位新知府打好关系,而这位知府颇爱美色。

    刚及笄的余窈吸收了父母相貌的优点,颜色姣好,恰好是那位知府所钟爱的绝色。

    余窈当即心惊胆战地令人去打听,打听到新知府已经四十好几,膝下儿女成群,而其人大肚便便,相貌也无任何可取之处。

    于是,很快,“镇国公夫人”送来的及笄礼就到了大伯父的府上,那只纯金的五尾翎雀钗是余窈母亲从未示人的嫁妆。

    此后,大伯母再也没有在余窈的面前提过苏州知府,她的一颗心恍恍惚惚地落到了实处。

    为了不再发生这样的事情,她绞尽脑汁又偷偷借着镇国公夫人的名义给自己送了几次节礼。

    可是现在,终究真正的镇国公夫人还是让人传来了消息。

    进去主院的门之前,余窈用手紧紧握住了一块温润的玉石,玉石正垂在少女细白的颈子下面,是当年她的母亲与镇国公夫人约定好的定亲信物。

    她深吸着气朝大伯父和大伯母福身,同时心里在不停地祈祷与未婚夫的婚约还能继续。

    如果婚约还在的话,她一定会尽心尽力对未婚夫好的。

    余窈默默地想,眼尾泛着一抹淡淡的红。

    第002章

    第二章

    可能是上天听到了余窈的祈祷声,她抬眸间看到了大伯母脸上露出了笑容,很是慈爱。

    就像前几次她使人“伪装”成镇国公府的人,大伯母脸上的笑。

    “你这孩子,都在伯母跟前长了三年了,都是一家人不必多礼。”

    大伯母此时看过来的眼神,余窈只在她看堂兄的时候见过,于是她慢慢松了一口气,轻声询问大伯父和大伯母唤她前来是为了何事。

    余窈的大伯父是个面目随和的中年男子,相反她的大伯母看上去面容更刻薄严厉一些。

    但这个时候对着余窈,两个人难得的都十分和气,温声让余窈坐下来后道明了唤她过来的用意。

    “镇国公府来信了,说是你已守孝三年,要预备接你去京城。”大伯父捋了捋颌下的胡须,眼中隐带几分热切。

    信他已经看过了,估摸着这桩婚事能成,毕竟是煊赫了百年的镇国公府,已经说定的婚约岂会言而无信?

    这个侄女是他亲弟弟的独女,他养了三年,就和他的亲生女儿无异。她嫁给镇国公世子,也就意味着自己府上结了一门权贵作姻亲,日后苏州城谁还敢对他不敬,哪怕是刘知府也得让他三分!

    说完他想到什么朝着自己的夫人使了个眼色。

    余窈的大伯母汪氏当即会意,笑吟吟地开口,“不仅如此,信上还说镇国公世子会亲到苏州,接你到京城去。”

    “窈娘,你的嫁妆可真的是要备起来了啊。”

    镇国公世子会到苏州城接她?

    余窈睁大眼睛,心中突然涌出一缕热意,喃喃地问道,“什么时候?”

    她以为在自己的父母去世后,这桩婚事就不会再继续了呢,可没想到她的未婚夫不但没有说要废弃婚约还要接她去京城。

    一点一点的欢喜开始出现在她的眼中,盈盈漾着细碎的光芒。

    在大伯父家里寄人篱下的三年,她虽然衣食无忧可令她窒息的压抑感一直如影随形,没有一刻消失过。

    从她搬到府里的第一天,那种将她当作货物待价而沽的眼神就像烙印一般刻在她的脑海中,提醒她小心再小心一些。

    余家不缺钱,大伯父的家底也比她的父亲多了几倍有余,但她还是谨慎地将父母留下的家财一分为二,一份当着族老们的面奉给了大伯父。

    另一份就充作她的嫁妆,更在她及笄后的一年里被她慢慢地折算成了银票。

    她早就想好了,如果和镇国公世子的婚约作罢,而大伯父又不顾她的意愿随便将她许人的话她就拼命逃出去,跑到京城。

    京城有她的外祖父在,她倒还有一个依靠。

    虽然此举颇为冒险,但有那一半的家财在,等到事后大伯父和族里也无话可说。

    可她设想好的一切是在镇国公府废弃了婚约的前提下,若婚事能够继续,她当然不必再夜夜担惊受怕。

    只要离开苏州城,只要她的婚事和后半生不被大伯父和大伯母这样眼中只看得到利益的人掌控,对她而言一切都会变好的。

    “下个月,时间不多了,也就剩下十几日的功夫。窈娘,你先回去好好准备吧,那日定不能让世子空等。”汪氏目光落在小姑娘那张欺霜赛雪的小脸上,笑容略淡,可惜了,其实她更想把人嫁给刘知府。

    能为余家带来利益,也能更好地掌控,最重要的是还可以平复前些年她因林氏生出的几分不虞。

    同样是嫁到余家,她嫁的是嫡长子,膝下又有儿有女,不像林氏矫情又无用只为余家生了一个女儿,可林氏却能在三叔的面前笑的那般美……

    “窈娘听大伯母的话。”余窈乖巧起身,慢吞吞地走了两步才像是想到重要的事情,眨巴着黑瞳,“对了,大伯母,书信可以给窈娘吗?我想收着,日后也好给世子看。”

    她的嗓音柔和细软,还带着一分的小心翼翼,令人生不出厌恶之心。

    余老爷觉得这不是件大事,随口就应下了,更何况侄女懂事以镇国公世子为重,他也很满意。

    汪氏略有不悦,可也没有反驳的道理,只得又轻慢地说一句,“镇国公世子与你的身份天差地别,你有心讨好不假,但也不要忘了女儿家的矜持,给余家丢脸。”

    余窈小脸紧绷,低声回了声是。

    她心思聪慧,能感觉到大伯母对她的不喜,若非有这桩婚事在前面替她挡着,她能想到大伯母会怎么对待她。

    可能就像是随手处置一个物件一样,无声无息地决定了她的后半生。

    这样的事情三年中她在大伯父的府里见过不止一次两次了,大伯父和大伯母本质上是一样的人。

    余窈拿着书信从正院离开,刚转过一道走廊就与小她两个月的堂妹余蓉撞到,她微微颔首打了一个招呼。

    余蓉个子比她高一些,穿一件桃红色的绫裙,十分的活泼明媚。她是汪氏的亲生女儿,虽然比不了自己的兄长受重视,但因为是嫡幼、女,还算受宠。

    看到余窈,她的眼中闪过一丝嫉恨,镇国公府来信的事她也听说了。

    嫁给镇国公世子,日后就是高贵的世子夫人,这么好的一桩婚事她恨不得从余窈那里抢过来。

    可惜,衣裙首饰她能抢,早就定好的婚事她即便再眼红也无能为力。

    “恭喜五姐姐了,以后五姐姐嫁入高门可千万不要忘了蓉娘。”别扭地撂下一句话,余蓉贴着余窈的身走过去,重重地撞了一下她的肩膀。

    绿枝急忙伸手去扶,余窈回头看了一眼余蓉的身影,并未生气。

    相反,她缓缓地扬起了唇角,右脸颊浮现出一个小小的梨涡。

    未婚夫就要来苏州城接她,带她脱离苦海了,她当然不生气。

    重利冷酷的大伯父,刻薄严苛的大伯母,看她不顺眼的堂妹,还有眼中从来没有她的堂兄日后都会离她远远的。

    余窈很开心,雀跃不已地回到自己的小院子,关上房门就开始一字一句地读镇国公府的书信。

    “下个月初十左右会到苏州,乘的是上着黑漆的官船。”

    她将这句话牢牢地记在心里,开始在脑海中勾勒未婚夫的模样。

    镇国公历代传承都会修习武术,未婚夫应该会生的很高,身材挺拔。遥远又模糊的记忆里,他对自己笑过,所以笑容也会十分好看。

    他们还有一模一样的定亲信物,绝不会认错。

    少女摸着脖间柔润的玉石,眼睛亮晶晶的。

    这玉石本是一整块的,父亲从海外带回来,母亲偶然间发现其有安神静心的奇效,就一分为二一半留给自己一半送给了当时的小世子。

    玉石充当他们的定亲信物,镇国公府也很满意。

    ***

    十日后,一艘上着黑漆的大船缓缓地向苏州城驶去。

    江面无风无浪,船上更是安静的落针可闻。

    众人拱卫的船舱之中,一只骨节修长的大手正在漫不经心地把玩着一块莹白的玉石,那是属于男人的手,但多年的养尊处优之下,那根根长指也仿佛是玉做成的。

    船舱中铺着毯子,身姿矫健的男子走进来的时候无声无息,跪下来禀报,“陛下,查清无误,人确实逃到了苏州城,微臣已经派人盯紧了。”

    黎丛压根不敢抬头看倚在榻上的青年,让佞王等余孽逃出京城本就是他的疏忽,如今还能留着项上人头不过是因为陛下登基后心情还不错。

    作为新任的武卫军郎将,黎丛曾经也在还未登基的陛下身边待过一段时间,那时陛下还是信王,可阴晴不定暴怒无常的性子就已经让他印象深刻。

    先皇暴毙,陛下登基,他侥幸升为武卫军郎将,也就更小心翼翼。

    “苏州城,他逃了这么远也该够了,朕御驾亲征亲手将其大卸八块也算对得起他。”顶上的男子轻轻笑出了声,嗓音华美,恰似宫廷上才会奏的乐曲。

    黎丛后背却一寒,他从笑声中蓦然听出了几分戏弄的意味。

    也许,陛下是故意放任佞王等余孽逃到苏州城的,为的就是看他们惶惶若丧家之犬的模样。

    黎丛这一刻想的不错,甚至压根不必他们亲自去寻。

    多日逃命被狠狠玩弄,佞王紧绷的精神彻底崩溃,已经陷入了疯狂之中。

    当数日后他们的船到了苏州城外的码头,佞王带着仅存的数十亲卫反扑了上来,无畏生死,只为了取萧焱的一条命。

    明明他才是父皇最疼爱的儿子,是众星拱月的东宫太子,最终皇位却落到一个他从未看得起的贱、种手中。

    临了还要被那贱、种折辱,落一个佞王的名号。

    这等奇耻大辱,他如何能忍受得了?

    可惜,一整船的武卫军已经恭候他多时,佞王愤怒之下连他想杀之人的衣角都没碰着。

    而萧焱手持着长剑已经对准他的脖颈轻飘飘地划了下去,将一颗死不瞑目的头颅一脚踢下了船。

    “收拾干净。”男人冷声吩咐下去,尸体很快被搬空。

    他们一行人下了船,可空中的血腥气依旧还在,男人嗅着这股令人作呕的味道,额角的青筋一下一下地跳动。

    还不够,杀了这些人还不够。

    他抬起眸,眼神蓦然变得凶狠无比。

    离他最近的黎丛感觉不对劲,浑身的毫毛都立了起来,正在绞尽脑汁地想如何应对之时,那边突然传来了一道清甜的声音。

    “郎君!你来了!”

    一个娇小玲珑的少女不知从何处兴冲冲地跑过来,趁他们都沉浸在畏惧中还没反应过来之时,抱住了陛下的手臂。

    第003章

    第三章

    得到未婚夫要到苏州城接她的消息,余窈就开始掰着手指头算日子,期待着他的到来。

    一直到六月初八,距离信上的时间差了两日的时候,正院的林妈妈再一次敲响了她的房门。

    林妈妈的态度热情又谄媚,余窈便猜想自己的未婚夫将要到了,第一次脚步急促地来到了大伯父和大伯母的面前。

    “载着镇国公世子的官船已经到了苏州码头,窈娘,你和伯父一起去迎接。”余窈的大伯父派人盯着码头,方才接到传信,立刻使人叫来了余窈。

    他明白和镇国公世子有婚约的人终究是余窈,迎接世子必须要余窈露面才行。

    余家虽是苏州城有名的大富商,百年来靠着经营香料、贩卖海货等积攒了不薄的家底,但由于士农工商的阶级区分,余老爷顶了天接触到的官僚也就是苏州知府那一层级。镇国公世子这等超品的勋贵于他而言太过遥远,他压根不敢轻举妄动,只有带上了侄女才放心。

    当年能定下这桩婚约,也全是因为余窈母亲那边的关系,和余家无甚关联,余老爷从未见过镇国公世子的面,也需要余窈在旁帮他辨认。

    对此,余窈当然求之不得,一口应下,“大伯父请放心,到了码头,侄女愿在前,先与世子说话。”

    她的眼中满是真诚,脸颊染上一层薄薄的红色,符合女儿家即将见到未婚夫的羞怯。

    余窈大伯父满意她的乖巧听话,当即让人去准备马车。

    余窈大伯母汪氏看到小姑娘暗含开心的模样,心里却有些不是滋味,捏紧了手中的帕子。

    她微微撇了一下嘴角,斥责身边的下人同时也是提醒余老爷,“我让你们去书院给大郎报信,怎地大郎到此时还未归来。”

    余窈的大伯父膝下有三子,两位堂兄都是汪氏的亲子,剩下一个小堂弟是府中姨娘生下的。

    大堂兄余昌孝在白鹭书院读书,已经考中了秀才,和书院的山长之女定下了婚约,等到得了举人的功名后就会成婚。

    二堂兄余昌悌不擅长读书,喜欢做生意,跟着余氏的族人们出了海,眼下并不在苏州城。

    汪氏全心全意为她的亲儿子打算,一得到口信儿就让人去白鹭书院了,为的当然是即将到来的镇国公世子。

    “白鹭书院离家里还有段距离,来不及了,怎能让世子在码头等着。回头再让昌孝拜见世子吧。”余窈大伯父急着去见人,哪里还顾得上在书院读书的亲儿子。

    他急匆匆地坐上一辆马车,余窈紧跟其后,上了另外一辆。

    许久未出过门,绿枝担心她身体不适,递过去一块小巧精致的香饼。

    这香饼是用香料、茶叶和薄荷以及花液加上余家特有的工艺制成的,余窈含在嘴里慢慢地嚼着,口齿清香。

    “真好闻。”绿枝嗅着马车里的气息,只觉得通体舒泰。她说的不止是这香饼,还有自家小娘子身上从小就有的一股淡淡的药香味。

    已故的夫人是太医之女,颇擅养生之道,每日都喜欢服些药草,尤其在怀着小娘子之时,还用了不少古方。是以,小娘子生下来后身上就带着一股悠长的药香,绿枝很喜欢闻这股味道。

    “绿枝,再拿给我一块香饼。”余窈听她这么说,不好意思地伸出了一只嫩白的手,晃了晃,“还有,我们前些日子制好的花露。”

    她想给未婚夫留下一个好的印象。

    ***

    到达苏州城码头的时候,少女已经重新整理好了衣裙,脸颊透着润润的粉,唇瓣也更显娇艳欲滴。

    她有自己的小心思,在大伯母的面前不能显露出来,但到了此时,紧张兮兮地琢磨了一遍又一遍,唯恐出现一点点的不好。

    余窈的大伯父倒没有注意到这些女儿家的小心思,当然他就是注意到了也不会放到心上。

    守在码头的仆人远远地看到余家的马车就跑了过来,面带惊慌。

    “老爷,您说的官船已经到了,但有一队人守着,小的等都不敢靠近。”仆人想到那些凶神恶煞的人,手脚竟有些哆嗦。

    闻言,余老爷皱了皱眉头,开口呵斥仆人,“镇国公府是何等门第,世子身边有护卫再正常不过,幸而你们没有上前冒犯,否则岂不是将人得罪了?!”

    这般说着,余老爷却也没有自己上前的意思。

    见此,余窈抿了抿唇,主动站了出来,细声细语地道,“大伯父,让我过去吧。”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