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48章

    她要给迎霜写信,等开春以后就让剩下的人都送来长平城,然后她再将人放出去,看看她们能飞多高,飞多远。

    没想到她还没来得及写信,迎霜就来了长平城,而且是跟锦心一起来的。

    迎霜看到宋令仪,先是磕头请安,然后说起来长平城的原因:“公主,琼华园的修建基本结束,之前您交代奴婢查的事情也告一段落,正巧老爷又准备了些东西要送给您,奴婢便请缨前来。”

    宋令仪前几天收到家书,她爹竟是什么也没提。

    她哭笑不得,问:“我爹送了什么东西来?”

    迎霜道:“老爷夫人担心您带来的冬衣不够,便用之前的方法换了些棉衣和陈布回来。奴婢来的路上碰到福叔,听他说了溪山城的事情,不免庆幸老爷夫人考虑周到,这些衣物来得正是时候。”

    宋令仪又问家里情况,得知爹娘嫂嫂和侄子侄女一切都好,她便放了心,让迎霜和锦心先去休息。

    迎霜却道:“公主,奴婢另有要事禀告……”

    第134章

    被骗

    “公主,奴婢按照您的吩咐,在十月底放出了霍家祖上留有藏宝的消息,事情并没有传开,‘知情人’就被霍家大爷给收拾了,不过该知道的人都知道了。”

    “奴婢离京时,荆国公府二房长女跟六皇子在一场宴会上偶遇,据说两人互生好感。”

    迎霜的话点到即止,宋令仪却明白了未尽的意思。

    荆国公府知道霍家藏宝的消息后,猜测东西即将落入、甚至已经在六皇子手里,所以派了个孙女出去。

    如果六皇子能顺利登上皇位,荆国公府自然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哪怕六皇子落败,于他们而言,损失也不大。

    “真是个精于算计的老匹夫。”宋令仪冷嗤一声,转而问:“尾巴扫干净了吗?”

    迎霜信誓旦旦保证:“公主放心,这事情查不到咱们身上来。”

    宋令仪满意点头:“那就等着看戏吧,顺便看看秦家人会不会跳出来。”

    “迎霜,这段时间你一个人操持京城琐事,定然辛苦了,接下来什么都别管,好好歇几天。”

    “公主……”

    迎霜抿了抿嘴唇,突然跪下来:“公主,奴婢可能闯祸了。”

    这个反应让宋令仪呼吸一滞,感觉心口都空了。

    她喝了口茶稳定心神,又亲自将迎霜扶起来:“不着急,闯祸了也能找到弥补之法,只要人没出事就行,跟我说说出了什么事,咱们一起商量解决之法。”

    迎霜听到这话顿时湿了眼眶,眼泪不受控制滚落。

    她擦掉眼泪,哑声道:“十一月初,看守霍景云的人说霍景云突然变得焦躁,时常用脑袋撞栏杆,嘴里念叨着来信了,为什么找不到柔姐姐的信,柔姐姐肯定生气了之类的话,病情好似更严重。”

    “奴婢担心出事,便去看了他一趟,又问他要拿什么信,他说他要拿柔姐姐的信,这么久没有回信,柔姐姐肯定着急了。”

    “奴婢便试探着往深了问,他说秦芷柔每半年会给他写一封信报平安,以及告诉他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奴婢又问他要去哪里拿信,没想到他竟真的说了。”

    “奴婢担心有诈,问了许多关于秦芷柔和秦家的事情,他也一一回答,甚至说十多年前那场抄家案,秦家另有活口。”

    “奴婢再没有怀疑,赶紧派人去取信,结果……结果到了霍景云说的地方,并没有他所说的信。”

    迎霜的话没说完,宋令仪已经猜到了结果。

    人都说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可霍景云似乎就是世上罕见的痴情郎。

    为了给秦芷柔守身,不惜给她用药也不圆房。

    虽然养了替身,却是只看不碰。

    一个男人能做到如此境地,已经不是一般的爱恋,而是病态的痴迷。

    加上之前霍景云分明变得疯癫,却对秦芷柔的消息守口如瓶,每每提起秦芷柔的去处,宁愿以头撞墙寻死也不开口,她就断定霍景云不会背叛秦芷柔……

    迎霜小心抬头看了宋令仪一眼,见她眉头皱起,说话的声音更低了些。

    “奴婢察觉到自己被霍景云给骗了,此举说不定会让秦家或者秦芷柔意识到不对劲。”

    “当时奴婢虽然找了生面孔去取信,但奴婢就在不远处看着。为了以防万一,奴婢赶紧跟老爷夫人商议,找理由离开了京城。”

    “不过奴婢离京前做了安排,让人假扮霍景云,隔三差五就找个乞儿去吉祥酒家要信,这样一来秦家人很可能以为霍景云疯了,只会四处搜捕霍景云,不会怀疑到咱们身上。”

    宋令仪听了迎霜的话,之前的担心顿时烟消云散,她问:“可有安排人盯住吉祥酒家?”

    迎霜连连点头:“公主放心,吉祥酒家上下都被盯得死死的。”

    这话让宋令仪笑了出来。

    迎霜前面一步虽然走错了,但接下来的弥补却很及时。

    秦家若按照迎霜的设想,觉得霍景云疯了,自然无事发生,霍景云不过白折腾一趟。

    如果秦家察觉到霍景云暴露,那么不管是藏起来还是想办法掩饰,总得做出些反应。

    如此一来,说不定会有意外惊喜。

    毕竟她的目的从来都不是瞒着秦家,而是逼秦家现身。

    去了担心,宋令仪总算想起霍景云:“之前为了吊着霍景云的命才派大夫过去给他治病,这一举动估计压住了毒性,反而让他脑子清醒了,再加上我让你从他嘴里套溪山城的消息,他估计猜到秦家的事情暴露,所以才拿秦家有活口的事情骗你……”

    “公主,霍景云让奴婢去吉祥酒家拿信的时候,奴婢还没收到您的信。”迎霜打断宋令仪的话。

    宋令仪闻言微微瞪大眼睛,片刻后难掩震惊道:“霍景云果真狠心,竟用秦家机密当诱饵,只为给秦芷柔报信,怪不得你会上当。”

    她不得不承认,霍景云是真的有脑子。

    若不是霍景云打从心底看不起她,她真不一定能顺利和离,然后扳倒霍家……

    听了宋令仪的话,迎霜懊恼道:“就差一天!奴婢头天让人去吉祥酒家取信,第二天就收到您的信,让奴婢从霍景云处套消息。”

    “如果奴婢先套了消息,霍景云兴许就不会用那个方法骗奴婢。”

    “即便他还是按计划行事,奴婢也不会上当!”

    宋令仪笑着宽慰:“霍景云此举对咱们并非没有好处,最起码平衡的局面被打破,咱们暗中观察,说不定会有所收获。”

    “你给青黛传消息,让她留意京中各家的动静。再让看守霍景云的人在饭菜里加些会让人头脑发昏的药,绝不能让他时刻保持清醒。”

    “奴婢马上给青黛去信!”迎霜喜道,“奴婢此行带了信鸽来,最多三五天,青黛就会收到……”

    第135章

    邀功

    迎霜将事情说完离开,锦心便掐着点过来。

    “公主,这是商行从开业到福叔走时的账册,收货共计三百四十六万两……”

    “等等!”宋令仪抬手止住锦心的话,“我只给了你三百万两,多出的四十六万两是如何付款的?”

    锦心解释:“您走后来了个大货商,送来的都是好货,据说是历年的积攒,光是上好的紫貂和金貂就有六大箱,福叔和奴婢实在舍不得放弃,便找了安王殿下拿主意,王爷给了奴婢五十万两。”

    宋令仪点点头,示意锦心继续说。

    商行没什么特殊情况,锦心将货物的大致数量说了下,接着便说起宋令仪最关心的事。

    “殷正道纳小妾不到半个月就中风了,歪嘴斜眼,说话都困难,大夫说是纵欲过度,殷姑娘怒急,将小妾送去田庄,然后以极快的速度接管家业。”

    “殷正道病了,之前牢牢掌握的行销之路轻易被殷姑娘接手,跟着他的酿酒师也都纷纷转投殷姑娘名下,殷姑娘短短几天就成了名副其实的家主。”

    “殷正辉和殷桃花想要使坏也无处下手,只能日日在纪府门口哭诉,说殷姑娘要逼死叔叔姑姑,殷姑娘旋即拿出一摞欠条,逼着二人还债,如果不还债就要告去官府,落实了两人给她编造的坏名声。”

    “殷正辉和殷桃花无法,转头又去找殷正道,但殷正道如今自顾不暇,哪里能给弟弟妹妹撑腰,反倒是被气得更严重了,躺在床上动弹不得。”

    “殷姑娘当即将消息放出去,说叔叔姑姑眼见她父亲生病,便想先气死父亲再逼死她,然后吃自家的绝户,殷姑娘的手段……”

    锦心想了想,实在没有合适的说辞,只能略过不提:“总之殷姑娘如今已经成了殷家当家人,因此奴婢在回来之前将商铺的事情交给了她。奴婢临行前,她托奴婢给您带封信。”

    锦心说完,双手将信呈上。

    宋令仪接过后扫了一眼,都是些表忠心的话。

    她将信放在一旁,垂眸问:“锦心,府衙那边可有什么情况?”

    这个问题太广泛,锦心在脑子里快速过了一遍,按照潜意识回答:“公主,奴婢离开前问过孟将军,孟将军说新知府年前不一定能来,即便来了,安王殿下也得花些时间与之交割,他们怕是要留在溪山城过年。”

    宋令仪:“……”

    她诧异地看了锦心一眼。

    自己的想法竟如此明显?

    她抹了抹鼻子,有些尴尬道:“路上辛苦了,回房休息吧,这两天不必过来伺候。”

    锦心点头应是,行了个礼后往外走,心里则十分纳闷,为什么正说着话,公主的脸突然红了。

    ……

    进入十二月,天气越来越冷,长平城里却越来越热闹。

    城里突然多了两万人是原因之一,还有一个更主要的原因:城里有两千多个女子要在年前成亲。

    男方要置办聘礼,女方要置办嫁妆,还得置办喜宴要用的东西,因此街上的铺子越开越多。

    此前特意从溪山城带回来的红布和喜服简直供不应求,才摆出来几天就全都卖完了。

    宋令仪听锦心几人描述城里的热闹景象,最终好奇心战胜了畏寒的心理,裹着狐裘出了门,去了最热闹的兴泰街。

    锦心在旁边小心搀扶宋令仪,笑问:“小姐,您还记得第一次走在这条街上时的模样吗?”

    才过去两个多月,宋令仪如何不记得?

    她感慨道:“当时咱们从街头走到街尾,总共只看到了六个人,其中还有两个是铺子的伙计,一条街三十六个铺面,只有四家开了门,但铺子里一个客人都没有。”

    “我当时就想,任务要比想象中艰巨许多,我怕是要在这里留上两三年。”

    “那时候怎么能想到,仅仅两个月之后,街上就会出现如此盛况。”

    迎霜在前面开路,避免有人冲撞,听到宋令仪的话,她回头钦佩道:“说到底还是小姐聪慧能干,若换了别人来,绝对没有这样的效果。”

    宋令仪也觉得自己确实有些功劳,因此并不谦虚:“我也觉得长平城能有这副景象,我功不可没!”

    “当然,你们也辛苦了,如果没有你们襄助,不会有这样的成果。”

    主仆三人说说笑笑穿过兴泰街,在尽头拐个弯,便到了城南集市。

    集市里摆摊的大多是城外村子里的百姓,有人卖柴火木炭,有人卖萝卜青菜,有人卖鸡蛋,有人卖羊肉,基本都是自家出产的东西。

    集市的人比兴泰街更多,可谓是人声鼎沸,摩肩接踵。

    宋令仪没有挤进去添乱,在入口看了几眼便折返回去。

    回府的路上,她兴致勃勃道:“锦心,你找人去沙丘城跑一趟,找些杂耍班子和戏曲班子来,给城里也添些喜庆,再看能不能弄些焰火回来,除夕夜咱们也热闹热闹。”

    “迎霜,你提前准备东西,过小年那天咱们请全城百姓吃饺子!”

    包饺子的面就用溪山城带回来那些,买肉买菜以及雇人包饺子的钱则用杂货铺子的盈利,她一分钱都不用花!

    迎霜乐道:“那这消息可不能提前放出去,不然大伙儿怕是要提前三天开始饿肚子。”

    宋令仪笑:“不行不行,你一会儿人就把消息传出去,这样大伙儿念着小年那天能吃到不要钱的饺子,还能多高兴几天。”

    “无非就是多花几个钱而已,如果杂货铺的盈利不够,剩下的我自己掏!”

    从溪山城出发的商队估计快要到京城了,想着货物脱手后的巨额利润,宋令仪笑得见牙不见眼。

    就几个饺子而已,她请得起!

    *

    腊月二十,宋家商队入京。

    宋明早就接到消息,直接将商队迎进了公主府。

    货物实在太贵重,放在外面的仓库,他肯定睡不着觉!

    待东西卸下,他连女儿给他准备的礼物都没看,带着女儿特意准备的十个箱子进宫就要进宫。

    柳氏劝他:“老爷,这会儿都下午了,要不明天去吧。”

    宋明摇头:“从溪山城抄家得来的东西上午已经入宫,想必皇上已经看过,我得趁着皇上心情好的时候给咱女儿邀功!”

    柳氏闻言立即改口,欢喜道:“老爷,那您抓紧时间,路上遇到熟人也别耽搁时间。”

    “放心放心,这点分寸我还是有的。”

    宋明喜滋滋的上了马车,一路上都在思考邀功的措辞,却没想到此行差点儿给女儿邀出祸端来……

    第136章

    胆颤

    “微臣拜见皇上,皇上金安。”

    宋明进殿时庆元帝正在画画,听到动静头也没抬:“怎么这时候来了,可是有什么要紧事?”

    宋明道:“回陛下,并没有要紧事,是小女在北地购置了些货物,中午时分刚入城。小女给皇上和皇后娘娘,还有熙和公主都备了些土仪,微臣斗胆送入宫中,还请陛下莫怪。”

    “哦?”庆元帝闻言饶有兴致地挑了挑眉,放下画笔道,“朕听闻德宁在溪山城开了间商行,想必是收到了好东西,赵德海,将东西抬上来看看。”

    外臣带入宫中的物品需得仔细检查,自然没那么快拿来。

    庆元帝喝了口茶,笑着看向宋明,不吝夸赞:“爱卿生了个好女儿,不仅为朕解决了北地民生问题,更是在当地捉到蛀虫,为朝廷为百姓除害,实乃国之栋梁。”

    宋明听到这话后骄傲不已,但面上还得装作谦虚:“谢陛下夸赞,小女实在当不起‘栋梁’之名。她能做出些许成绩,主要仰仗陛下远见卓识,破格任用,不然岂有今日?”

    庆元帝明知这是马屁,却还是笑着接受了。

    宋令仪确实有些本事,但像她这样的人才并非独一无二,此前却无人敢用,唯有他有胆识和魄力,敢于启用女子作为主将,重建地方民生。

    正所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此前那帮朝臣还说什么宋令仪区区女子,不堪大用,将人派去北地无异于枉费工夫,反而耽误了重建北地的最佳时机。

    呵,若换做他们,谁能如宋令仪般在短短时间内让北地重现生机?

    谁又能做到宋令仪的孤勇,不计一切后果将溪山恶霸绳之以法?

    宋令仪以身涉险,不仅解救三万百姓,还溪山城朗朗乾坤,更是为国库赢得千万两入账。

    有了这笔钱,大周的疆土说不定还能扩上一扩。

    而且若不是宋令仪,老二又如何能察觉秦家人贼心不死,竟然暗自在军营安插人手!

    这么看来,宋令仪不仅是个人才,更是大周的福星。

    他揉着扳指,眼中闪过一抹幽光:“爱卿不必谦虚,若德宁无真才实干,岂能有如今成果?”

    宋明正想接话,赵德海带着人抬了箱子进来:“陛下,德宁公主送来的东西都在此处。”

    庆元帝闻言从龙椅上起身,走下御阶:“打开看看。”

    赵德海挥手,小太监们将箱子纷纷打开。

    前面几箱东西倒还正常,六箱裘皮,庆元帝和皇后各两箱貂皮,熙和公主一箱貂皮,一箱白狐皮。

    接下来一个箱子是各种上好的药材。

    剩下的东西就有些出乎意料,造型奇特的玉石,牛皮制成的手鼓,外邦的毛毯,异域的首饰,甚至还有两个风筝,一条马鞭。

    宋令仪送来的东西自然没有差的,可那些东西实在过于零碎杂乱,庆元帝还是头回收到这样的礼物。

    他微拧眉头,一时不知该作何反应。

    宋明见状连忙拱手请罪:“小女以前甚少经手此类事情,没有经验,还请陛下恕罪。”

    庆元帝哈哈笑道:“朕又不是个暴君,岂会因为这种小事怪罪于德宁。”

    “赵德海,将德宁送给朕的东西收去私库,皇后跟熙和那份,你亲自送去。”

    “奴才遵命。”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