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44章

    宋令仪没想到周怀瑾如此激进,拿了杜凌风一人的口供就准备连抄四家,而且……

    “王爷,若我没记错,在六月回京时,镇北军便换了主帅,您那五千人是哪里来的?”

    周怀瑾道:“新任主帅原来是我的副帅,找他借些人手办事,并不难。”

    宋令仪追问:“可你带人抄家,算是越权了吧?以你目前处境,此事怕是难以善了。”

    周怀瑾挑眉轻笑,那动作莫名有些无赖:“公主,你手中的金牌才能压住溪山城的一众官员,所以此事是你主导,我不过是从旁协助。”

    宋令仪:“……”

    她按着太阳穴,无奈开口:“我能拒绝吗?”

    “我劝你最好不要。”

    周怀瑾将刚才审问的口供递过去:“北地六城二十六县在战事之前有近两百万人,官府统计死于战乱之人大约八十万,可战事结束,北地官府登记人口只有五十万,里外有七十万的差距。”

    “战事发生之初,有人拖家带口逃离北地,据我查到的数字,迁至外地的人不超过二十万,还有些人为避战乱藏在山里,撑死了算十万,为防数字有误,我再多预留十万出来,权当是藏起来或者搬走了,这也才四十万。”

    “也就是说有三十万人活不见人,死不见尸,你知道这些人去哪里了吗?”

    宋令仪瞥了眼刚拿到手的口供,试探问:“何王刘杜四家干的?”

    周怀瑾点头,目光森冷道:“杜凌风交代,逃亡的百姓在路过溪山城时大约有二十万人被他们拦截,老人任其自生自灭,妇人孩童卖了当奴仆,男人卖去当苦力,还有一部分被他们四家瓜分,成了没有身份的黑奴。”

    “战事结束后,长丰城消失的青壮男子,大多也是被他们骗走了。”

    宋令仪闻言再不犹豫:“什么时候出发?”

    周怀瑾:“马车在外面候着,大夫也已备好,只等你收拾行囊便可启程。”

    宋令仪叫了两个婢女收拾行李,想了想,又让人将两个内侍找来,把周怀瑾方才的话复述一遍。

    “两位公公,我实在不敢想象,朗朗乾坤下竟有如此大逆不道之辈,这四家人多活一日,便是对皇权律法的挑衅,因此我决意请出御赐金牌,再从镇北军调派五千人马,誓要替北地百姓铲除此等毒瘤!”

    两个内侍对视一眼,而后齐齐拱手:“公主仁心,奴才等钦佩不已。”

    宋令仪笑了笑,继续道:“我请两位公公前来,一则言明真相,二则想起两位公公同去溪山城,也算为我当个见证人,证明我并非胡乱行事。”

    这等事情,就算宋令仪不说,二人也是要跟着的。

    得了宋令仪的邀请,大家面上都好看。

    待两个内侍去做准备时,周怀瑾对宋令仪道:“待人抓到以后你就回长平城,后面的事情不必再管。秦家的事情我已知晓,定会借此机会将事情闹大,逼他们露面。”

    宋令仪知道周怀瑾此举是为了保护她,风头让她出了,棘手的事情不让她碰,后续即便有麻烦,也找不到她身上来。

    可周怀瑾怎么办?

    “你在朝堂的处境本就尴尬,若擅自接手此事,三皇子等人怕是要趁机将你踩到泥里才能罢休。”

    周怀瑾笑着回应:“如今边关安宁,我无用武之地,与其在边关蹉跎,不如奋力一搏,不管成果好坏,总得叫朝廷上下知道还有我这么个人存在。”

    “比起被针对,我更怕被遗忘。”

    “而且凡事都有好坏两面,我此举确实容易授人以柄,可事情若办得漂亮,我也一样有功。”

    宋令仪盯着周怀瑾的眼睛,可她看不出这究竟是周怀瑾的肺腑之言,还是为了让她宽心的善意谎言……

    第124章

    大氅

    “公主,这匣子可要奴婢收起来?”

    去往溪山城的马车上,锦心看宋令仪将一木匣抱了许久都没松手,以为她将这事忘了,便出声提醒。

    宋令仪闻言低头,看着手中的红木雕花匣子。

    这是上车前周怀瑾给她的,里面是杜凌风准备给回音阁,结果却落到周怀瑾手里的二十万两银子。

    周怀瑾说绑架一事中她的损失最大,这钱理应由她拿着。

    她没打算要这笔钱,但大约是最近养伤睡太多脑子糊涂了,开口就是:“谁骗来的钱自然归谁。”

    周怀瑾没压住笑意,弯着嘴角道:“我看你最近花销颇多,特意为你骗来的。”

    几番推辞,钱匣子还是留在她的手里。

    宋令仪抱着钱匣子有些头疼。

    原本计划的一百万两还没有给安王,如今却从安王手里接过二十万两。

    她想不明白,分明是她要追随安王,怎么如今却成了安王给她搂钱?

    她叹口气,将钱匣子递给锦心:“里面是二十万两银票,你将这笔钱单独放着,后头可能有别的用处。”

    她安慰自己,不管谁赚钱,反正她现在已经上了安王的船,不愁以后没有花钱的时候……

    因着随行人员众多,从长平城到溪山这一路,宋令仪再没跟周怀瑾说话。

    一路奔波三天,终于到了溪山城。

    傍晚,大部队在城外跟孟耀碰面。

    孟耀见面就邀功:“王爷,属下将长平城的消息瞒得死死的,王何刘三家都不知情!那三家人有人盯着,目前没发现任何异常,几处城门也都留人守着,只等信号弹出去,会即刻封锁城门,任何人不得离开……王爷,王爷?”

    孟耀正说说着话,发现周怀瑾的视线飘走了,便跟着看过去,就见宋令仪裹着一件火红狐裘走过来。

    他赶紧转身行礼:“德宁公主金安。”

    宋令仪抬手:“孟将军免礼,城里情况如何?”

    孟耀又将刚才的话说了一遍:“末将正想跟王爷商量,看是今天摸黑动手,还是在城外驻扎一天,等明天再说。”

    宋令仪转头看向周怀瑾,见他的视线还在自己身上,于是低头看了看,结果并没发现什么不对劲。

    她问:“王爷,我身上可是有什么不妥?”

    “没有不妥。”

    周怀瑾背在身后的左手反复握紧又松开,仿佛想要抓住什么一般。

    最终,他抓住了心底的不甘,开口道:“狐裘不错。”

    宋令仪笑着拂过顺滑细腻的大氅:“王爷这是在夸自己的眼光?”

    “还没当面谢过王爷送我的生辰礼,希望这时候道谢不算晚。”

    这话落音,周怀瑾的心跳空了一拍。

    竟真的是他送的皮毛制成的大氅!

    孟耀中秋去公主府送节礼,几乎将他的心思点明,宋令仪就算没办法确信,至少也猜出几分。

    那晚的绑架之后,宋令仪的避嫌更是明显。

    他私以为,宋令仪已经知道他的想法。

    可宋令仪却在这时候穿上了他送的料子,这很难不让人多想。

    毕竟宋家巨富,宋令仪不至于没有大氅御寒。

    那是不是说明……

    他眼角微动,目光中满是矛盾,想要靠近,却又踟躇犹豫。

    这样优柔寡断的自己,实在陌生。

    他以拳抵唇轻咳两声:“我担心迟则生变,公主如果还能坚持,咱们最好能在今晚动手。”

    宋令仪被周怀瑾的眼神看得莫名,正想追问时,这人又说起正事。

    她旋即扔了好奇心,认真道:“王爷无需顾虑我,忙正事要紧。”

    周怀瑾双手抱拳:“那就辛苦公主了。”

    ……

    溪山城北城楼上,两个官差双手插袖,缩头哈腰藏在角落避风。

    个头高的那个吸了吸鼻子,开口道:“瞧这情况,今天估计可以提前收工,晚上去整两口?”

    “可以可以,这鬼天气,一天比一天冷,喝点儿酒暖暖身子,晚上睡着也舒服。”

    “那还是去……去……”

    高个儿转了个头,结果却看到远处有大批人马逼近。

    他使劲儿揉了揉眼睛,定睛再一看,还是那么些人,而且离城门越来越近了。

    他结巴道:“真、是真的!北戎人打过来了?!”

    旁边的人睨他一眼,不屑道:“北戎都灭国了,咋可能打、打……真打过来了?!”

    两人看到远处景象,吓得抱头鼠窜,但好歹没忘了本职工作:“快,快关城门,鸣鼓!”

    好在城门守卫中还有靠谱的。

    “关什么城门?睁大你的眼睛看清楚,那分明是镇北军的大旗!”

    险些被吓破胆的两人闻言长舒一口气,紧接着又问:“镇北军来做什么?”

    很快,答案便送到面前。

    孟耀手持金牌,高声道:“德宁公主需带将士进城办差,御赐金牌在此,尔等速开城门!”

    听闻有御赐金牌,门口几人连忙跑过来跪下,其中一人似是头领,拱手道:“将军,为确保安全,卑职斗胆求金牌一见。”

    “上来便是!”

    那人走上前看了一眼,见金牌上写着“如朕亲临”四个大字,又见领兵主将是安王,德宁公主也站在马车上,再不敢多话,赶紧挥手放行。

    孟耀入城之前,先放了个信号弹出去,巨响传出老远。

    进城后,八千人分作五队,四队去抄家,剩下一队跟着宋令仪周怀瑾去了府衙。

    金耀阳听到消息从后院赶来时,一千六百人已经将府衙团团围起。

    “安王殿下,德宁公主,不知发生何事,竟劳动二位大驾。”

    宋令仪想起出发之前周怀瑾说的话,看向金耀阳的眼中满是厌恶。

    刘何王杜四家在城外抓捕逃亡百姓,一抓就是二十万人,金耀阳这个知府不可能不知情。

    只可惜这狗东西是个四品官,她手里虽有御赐金牌,却不好行事太过,暂且只能忍一忍。

    “金大人莫急,本公主今日请你看场好戏。”

    金耀阳见宋令仪不假辞色,心中不免惴惴不安。

    他正思索着是不是被宋令仪抓到什么把柄,忽然见一个衙差急匆匆跑进来:“大人,王家来报,有一批士兵闯入他家,说是奉命抄家,杜家请大人快想办法!”

    “大人,何家来报……”

    “大人,刘家来报……”

    “大人,杜家来报……”

    第125章

    二爷

    一个又一个衙差接连跑进来,一句又一句基本相同的话语,让金耀阳明白宋令仪想请他看什么戏。

    金耀阳在质问和认怂之间,毫不犹豫选择了后者。

    “安王殿下,德宁公主,不知刘何王杜四家犯了何罪,竟让公主下旨抄家?”

    宋令仪看了眼锦心。

    锦心收到指使,上前两步将杜凌风找人打劫宋家商队,在长平城安排人挑拨百姓闹事,找杀手行刺绑架宋令仪,摔坏御赐金牌,以及被审问的经过一一道来。

    她这话说了近两炷香时间,金耀阳的脸色由红转白再到青紫,最后一脸灰败,在数九寒冬里,竟是满头大汗。

    “公主,下官、下官冤枉,下官什么都不知道啊……”

    宋令仪见状冷笑:“金大人,就是牵条狗放在你这个位置上,它也不会什么都不知道!”

    “求饶的话还是别说了,不然本公主怕忍不住怒气,扇你几个耳光。”

    “在朝廷的命令下来之前,你就老实在这儿待着,也别想什么不该想的事情,否则本公主不介意来个先斩后奏。”

    金耀阳咽了口口水,并不甘心就此认输。

    他若保持自由身,说不定能想办法自救,就算在劫难逃,也得安排好家人的后路,以及他赚的辛苦费。

    他挺直腰背,严肃道:“本官乃是朝廷四品命官,公主您的品级虽高于本官,但您是命妇,本官是朝臣,您无权辖制本官!”

    接着他又转头看向安王:“王爷,先斩后奏的后果可不是一般人能够承受的,您没必要为了与您相关的事情冒险。”

    宋令仪转头看向周怀瑾,皱眉疑惑问:“他是在威胁你?”

    周怀瑾想到什么,眸色暗了暗,苦笑着点头:“举朝上下皆知我不受父皇宠爱,如今竟连一个四品官都敢威胁我了。”

    “没事,我帮你撑腰。”

    宋令仪冷声吩咐:“锦心,金耀阳以下犯上,拖出去打二十大板。”

    金耀阳没想到宋令仪竟然如此大胆,高声呵斥:“德宁公主,你竟敢对朝廷命官滥用私刑,可知这是何罪?!”

    “别说眼下我还没定罪,就算我真的定罪也有朝廷审判,你一介女辈,无权干涉!”

    宋令仪冲着金耀阳嘲讽一笑,转头喊:“锦心!”

    锦心连忙从外面喊了人进来。

    知府衙门内自然不缺打板子的东西,没一会儿金耀阳就被扒了官服,按在长凳上。

    “宋令仪,你别以为我喊你一声公主,你就真把自己当皇家血脉,你敢打我,绝没有好果子吃……”

    周怀瑾听着金耀阳没甚威胁力的叫嚣,只觉得吵闹。

    “你为什么不将金牌拿出来,让他闭嘴。”

    宋令仪双手抱胸,嘴角勾出坏笑:“那样有什么意思?我就是要让他觉得告状有望,觉得能打个翻身仗,我要在他满怀期待之后再踩碎他的期待。”

    她只恨自己权利不够,不然非让这狗官尝遍世上所有酷刑。

    如今也只能用这种迂回的方式出出气。

    周怀瑾看着宋令仪气鼓鼓的模样,不知怎么有些想笑。

    他擦了擦鼻子,忍住笑意道:“今天要抄的都是大户,估计要忙整夜,你先去客栈休息吧,明日早晨大约就有结果了。”

    宋令仪也不硬撑,点头道:“那就辛苦你了。”

    翌日早晨,她看到了周怀瑾连夜整理出来的抄家明细。

    大致扫了一眼,四家共抄出金银及钱庄存票共计六百八十多万两,古玩字画,珠宝首饰,名贵药材,奇珍异宝等值钱物品三百多箱,具体价值还得找人估算。

    四家所占田地五十多万亩,房舍铺面两百多套。

    比起这些东西,宋令仪更关心一点:“那些被他们抓了的百姓呢?”

    周怀瑾道:“被拆散分布在不同庄子,已经审问出具体地方,今天便会有人去接他们,等他们找到家人再决定去处。”

    沉默片刻后,他继续道:“这些人算是幸运的,那些被卖去天南海北当奴仆的,怕是找不回来了。”

    宋令仪重重的叹了口气,愤愤念叨:“一群王八蛋!”

    周怀瑾不想让这事影响宋令仪的心情,很快转移话题:“据四家人交代,女人和孩子经由不同的人带走,但青壮男子都被一个人带走,他们管那人叫二爷。”

    “四大家族能够异军突起,大多也靠这人运作。”

    “十二年前,二爷打通了官府门路,让刘何王杜四家在溪山城做大,有了往外扩张的本钱,又给他们介绍回音楼,充作他们的大手。”

    “之后几年,四家人一手拿钱,一手带着回音阁,软硬皆施,抢占了山货药材皮毛的货源,再以此要求外来货商在溪山城完成交易,经此彻底发家。”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