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赵念真因为八字太硬自小被寄养在佛堂,而荆国公世子先后娶过三个妻子,但是都没活过三年,要么病死,要么难产而死,据说八字克妻。两个八字硬的人就这么被凑成一对。
但是秦芷柔代替赵念真嫁过去后,竟成了命最短的一个,没活过一年就死于难产。
秦芷柔死了超过十年,加上荆国公如今任职军郊三大营的主帅,门户极严,迎霜并没有打探出太多消息,不过她找到当年接生的产婆,产婆确认第四任荆国公世子夫人生产时难产血崩,一尸两命。
宋令仪前两天才看过京郊大营的的资料,清楚记得荆国公是在五年前当上京郊大营的主帅。
若秦芷柔是在荆国公当上主帅后才换了赵念真的身份嫁人,这还能说得过去。
毕竟秦家要谋反,那么荆国公这个位置便尤为重要。
可秦芷柔偏偏是在十多年前,荆国公还只是巡抚时替嫁。
那时候谁能想到荆国公一介文官能成为号令三十万兵马的主帅?
宋令仪百思不得其解,只能继续往下看。
迎霜在信上说的第二件事便是信安候府的事情。
宋令仪走后,锦心立即将信安候赵勃跟庶妹私通之事告诉了信安候夫人李氏。
李氏在京中都是有名的悍妇,信安候府的后院是出了名的干净,李氏骤然得知丈夫跟小姑子搅合在一起,毫不犹豫将此事闹大。
她带着赵家族人,娘家人,甚至儿子媳妇一起去捉奸,将丈夫偷情的事情抓了个正着。
若赵勃只是养外室也就罢了,世人看过热闹之后兴许还会说是李夫人善妒。
可赵勃养在外头的人偏偏是庶妹,这等有悖人伦的举动,再无一人站在他身边。
李氏目睹丈夫偷情一幕后就晕了过去,众人乱作一团,又是掐人中又是喂水,总算将人给救了回来。
而李夫人醒来第一件事便是要告御状,她要携子和离。
赵家人好劝歹劝,总算将李夫人按下。
但李夫人要和离的态度却不肯动摇,最终也让她如愿,李夫人带着三个儿子和离。
之后赵勃便请旨削爵,带着外室和幼子离开京城。
宋令仪看完这些内容并没觉得解气,反而有一种上当的感觉。
锦心见宋令仪表明变幻莫测,好奇问:“公主,可是京城出什么事了?”
宋令仪将信递给锦心。
待锦心看完,她问出心中疑惑:“你有没有觉得李夫人的反应太奇怪?她分明知道这一闹会让赵家颜面扫地,连儿孙都要被牵连,可她还是闹了。”
“还有赵家也是,李夫人说要和离就和离,要带着儿子跟赵家断亲,赵家也同意了。”
“这事儿给我的感觉就像他们早就做好了决定,不过是按计划唱了出戏给大家看。”
锦心将信纸叠起放进信封,思索着开口:“奴婢记得公主说过,当初赵家由公爵降为侯爵是有意为之。”
“赵家既然觉得侯爵是烫手山芋,说不定就会借外室的秘密被人知晓时顺势而为,此举虽然颜面不保,但全家人好歹活着,靠着祖产应该还能活得不错。就连那赵勃也抱得美人归,对他们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宋令仪失笑摇头:“如此看来,我竟然帮了赵家?”
她手指敲着桌面,懊恼道:“这可不行,赵勃派人杀我哥哥,他凭什么能得偿所愿?”
“锦心,给迎霜写信,让她对外放出消息,就说赵勃知道前定国公府的大秘密,看看会不会有人去找赵勃的麻烦。”
“再让迎霜放出霍家藏宝之事,逼秦家人现身。”
第119章
投诚
“公主,安王来了!”
宋令仪午睡醒来,正坐在床头发呆,就听锦心进来禀告。
她还以为自己听错了:“你说安王来了?”
锦心点头:“对,人已经在前厅坐着,说是有要事找您。”
宋令仪怔愣一瞬040409070703后赶紧掀了被子站起来:“赶紧给我梳妆更衣。”
两刻钟后,宋令仪步履匆匆赶到前厅:“适才耽误了些时间,还请王爷见谅。”
周怀瑾道:“是我突然到访,扰了公主安宁,该我跟公主说声抱歉。”
宋令仪想着两人彼此致歉的模样觉得好笑,赶紧将事情翻篇:“之前听孟将军说王爷忙于军务,无暇处理军民联姻之事,今次突然过来,可是出了什么要紧事?”
周怀瑾说话之前先看了厅内站着的仆从。
宋令仪道:“锦心,吩咐厨房赶紧整治出一桌饭菜。”
锦心屈膝应是,带着两个婢女离开。
待屋里只剩两人,周怀瑾道:“我在溪山城的探子来报,杜凌峰最近在找江湖人士,似乎要在长平城帮个人,我猜他们可能是为你而来。”
不知是不是怕宋令仪误会,他咳嗽一声,继续道:“我听说宋家粮队被劫之事,那批粮食关系着北地百姓能否安全过冬,我主要是为此事而来。”
宋令仪有些为难道:“有一事需得禀明王爷,在得知商队被劫后,孟将军便带着三千士兵出发剿匪。”
“不过还请王爷放心,孟将军此行名正言顺,因为宋家商队中有御笔书信及御赐之物,此事关系重大,孟将军先斩后奏,也算情有可原。”
虽然事情解释得通,但是面对周怀瑾,宋令仪多少还是有些不好意思。
周怀瑾原本所想先来长平城一趟,将杜凌风的作为告诉宋令仪,提醒她不要中了调虎离山之计,公主府的护卫里有王府死士,定能护她周全。
他再带着孟耀等人去追查粮食被劫一事,借由粮食之事将杜凌风除了,宋令仪的危机解除,他便从溪山城直接回军营。
可孟耀带人走了,之前的计划落空,他一时竟不知何去何从。
他相信孟耀的办事能力,剿匪那边用不上他。
若直接回营,会不会有些奇怪?
他暗自懊恼,在听说杜凌风打算对付宋令仪时,他还是乱了方寸……
“王爷若不急着用膳,我有一事想告知王爷。”
宋令仪缓缓开口,吸引了周怀瑾的注意力:“公主请说。”
宋令仪知道迎霜不会将自己的事情告知周怀瑾,便从头道:“王爷,我在因缘巧合之下得知前定国公府秦家对宋家怀有恶意,便命迎霜去查了秦家,不想却查出一些蹊跷。”
“十六年前,定国公府因科举舞弊案被判满门抄斩,据我所知,秦家有五人还活着,分别是定国公幼子秦珩、定国公世子一儿两女,秦予安、秦芷柔和秦薇,以及秦家一幕僚。”
“前信安候赵勃曾受秦家恩惠,将秦家三男丁送去秦家祖籍溪山城,我怀疑那三人改换秦氏族内男儿身份在外行走,便查了秦家族里所有男丁,结果却查到秦家从十五年前开始,陆续有三十二人入伍,秦家女子也大多嫁了武官,此事怎么看怎么诡异。”
宋令仪将锦绣寄来的信递出去:“这上面有秦家三十二人如今的官职,王爷可以看看,是不是我想太多。”
周怀瑾若有所思的看了宋令仪一眼,才接过她递来的信。
看了信后,他摇头道:“我的想法与公主不谋而合,秦家此举绝不简单。”
“只是当初秦家被判抄斩,谁也没想到会有漏网之鱼,定国公跟氏族不亲也是阖京皆知的事情,因此谁也没留意秦家的举动,不知不觉间,竟然他们有了如此发展。”
宋令仪又将秦芷柔替嫁进荆国公府,以及她的猜想说了一遍。
这一次,周怀瑾脸上的诧异怎么也遮掩不住。
宋令仪被那诧异取悦,笑着说:“王爷,事情几乎都是迎霜和您手下的人帮忙查出,我不敢居功。”
周怀瑾感叹:“你不必自谦,迎霜在我手下多年,在跟着你之前可从没查出这样的消息。”
“那我再送王爷一个消息。”宋令仪展眉欢笑,灿烂的笑容看得周怀瑾一愣。
“我刚才说秦家有五人逃出生天,三个男子大约是入了军营,秦芷柔替嫁入了荆国公府,秦薇则找到宋家,试图给我爹当妾,从而套出我曾祖留下的藏宝。”
周怀瑾:“……”
他知道宋令仪大胆,却没想到她竟然毫无顾忌的说出这样重大的秘密。
“你可知你在干什么?”
宋令仪目光坦荡:“我知道,我在以宋家的身家性命跟王爷投诚。”
周怀瑾握紧垂在身侧的手,努力装得平静,但嗓子却发紧:“我说过,你不必如此,若我有朝一日能登高位,自会护宋家安全。”
宋令仪相信此时的周怀瑾给出的承诺是真。
但她却不敢相信多年以后被权利浸淫腐蚀过的周怀瑾。
她不知道秦家是如何判定宋家的藏宝,会不会有实质性的证据。
她只知道,她得先秦家一步,取得周怀瑾的信任,不能给秦家留有任何挑拨的余地。
她看向周怀瑾,讪笑道:“王爷只当我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总想着为您做些什么,才能坦然站在您的身侧。”
周怀瑾的手松了又紧,犹豫再三,还是忍不住问:“你就非得淌夺嫡这趟浑水?”
“王爷,在秦薇找上宋家的时候,宋家就已经被卷了进来。”为了证明自己所言非虚,宋令仪继续道,“霍景云就是秦家的爪牙,秦家想通过霍景云得到宋家藏宝,我的婚嫁,从始至终都是一场阴谋。”
周怀瑾听到这话,目光骤然紧缩,眼中闪过难以掩饰的震惊和心痛。
他嘴唇翕动几下,终于开口:“宋令仪,我接受你的投诚。”
哪怕我身死,也会护你周全!
第120章
夜袭
周怀瑾来的第二天,宋令仪收到了孟耀的求助信。
信上写那群贼匪抢了东西后躲去山里,易守难攻,且贼匪中有不少武功高强之人,神出鬼没四处偷袭,普通士兵根本不是对手,这让他们的进程大受阻碍,因此想找宋令颐借些护卫。
恰在此时,宋家商队被劫的消息传到长平城,宋记粮店没有存粮的消息不胫而走。
城里城外的百姓听到这个消息,纷纷跑到宋记粮店抢购粮食,粮店已经被围了起来。
官府衙差赶过去维持秩序,也成了心虚的证明,百姓们吵着要买粮的举动愈发激烈。
袁彦赶过去安抚百姓,不仅没有任何效果,甚至有人朝他扔烂菜叶子:“你个黑心肝的,之前我们被逼着买高价粮,你不管不问当个聋子,好不容易来了个宋记粮铺,你也不护着他们,让他们的粮食被抢,你肯定跟蒋家人是一伙的!”
“当官不为民做主,要你这狗官做甚?!”
“我们不要听你废话,我们要买平价粮,我们要吃饭!”
有了几只出头鸟,其他人的情绪也被点燃,粮店外顿时乱作一团。
宋福吼了几嗓子也不见效,只能派人去找宋令仪拿主意。
宋令仪听完全程,知道此事定然有人挑拨。
可事情发生得突然,等消息传到她这里时,粮店门口已经聚集了近两千人。
如此密集的人群,实在难以找出挑事之人。
为避免事态失衡,她只能亲自出面。
好在她在百姓心中留下的印象还不错,因此出现在粮店二楼窗口时,大家很快安静下来。
有些人还在吵嚷,也被旁边的人强制性闭嘴。
“诸位,我知道你们是听说了一些不知真假的消息,心中焦急,因此情绪才失控了。现在,我便跟大家交个底,宋记粮店的商队确实被抢了。”
这句话落音,宋令仪特意停顿,给大家留足了说话的时间。
待人群由嘈杂变得安静,她才继续开口:“在这个消息传来的当天,镇北军中的孟将军便率领三千人马去擒匪夺粮,那三千人你们之中的很多人都认识,正是前几天在南街与诸位娘子相看的将士。”
“将士们听说大家伙儿过冬的粮食被劫,个个都心急如焚,发誓一定要将粮食夺回,并将那群贼匪消灭,不让贼匪影响咱们以后的生活。”
“我对镇北军的将士们有信心,相信他们定能带着商队的粮食凯旋!”
“那么,你们相信击退了镇北军的英勇将士吗?相信你们的亲人能带着你们的过冬粮赶回来吗?”
“我相信!”
一道嘹亮的女声从人群中传来,宋令仪看到那人,是一个五十多岁的妇人:“我相信我未来女婿,他肯定能从贼人手里抢回粮食,他不会让我女儿和大伙儿挨饿!”
“我也相信我女婿!”
“我相信我男人!”
一句又一句的叫喊汇集在一起,由最开始的杂乱到整齐,声音好似殷天震地。
宋令仪三言两语化解了杜凌风挑起的纷争,却也知道这并非长久之计。
一旦断粮,被她压下去的民怨会立刻反扑,效果比现在恐怖千百倍。
她犹豫再三,还是将公主府大半的护卫派去帮助孟耀。
周怀瑾阻拦无果,只能亲自将公主府的防卫进行调整,然后传信让霜城的手下尽快赶来。
而杜凌风处心积虑布置这一切,显然不会给周怀瑾准备的时间。
护卫离开的当天晚上,便有大批贼人涌入公主府,直奔主院而去。
宋令仪从梦中惊醒:“锦心,外头怎么了?”
锦心抱着衣物过来:“公主,有刺客,您赶紧穿衣裳,奴婢带您从后门离开。”
宋令仪随手拿了支簪子将头发盘起,披了棉衣便往外跑。
刚出门,一支火箭恰好射到脚前两寸。
宋令仪连退好几步,她惊慌的看向四周,这才发现院子里到处都在冒火光,原来是贼匪四处浇泼油放火,似乎要将此处变成火海。
“公主,此地不宜久留,快随奴婢离开!”
锦心在前面开路,早在门口候着的玉竹负责断后,再有护卫跟贼匪缠斗,宋令仪总算有惊无险跑到后门。
“公主,眼下咱们只能去府衙避一避,王爷住在府衙,若能跟他汇合,也能多个帮手。”
宋令仪自然没有意见。
出门时仍是锦心在前,玉竹在后,两人将宋令仪护在中间。
寒风像刀子一般,刮得脸生疼,可此时她们谁也顾不上,只能呼哧呼哧往前跑。
她们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必须在贼匪追上来之前离开。
在急促的脚步声中,玉竹忽然听到箭矢破空的动静,她下意识往前冲了几步,将宋令仪扑倒在地:“公主小心!”
宋令仪趴在地上,眼睁睁看着一支箭从她眼前擦过,撞在不远处的墙上,然后掉在地上。
如果玉竹没有将她扑倒在地,这支箭也许会射在她的身上。
与阎王爷擦肩而过的后怕让她忍不住发抖,险些握不住袖剑……
那边,锦心已经跟射箭之人缠斗在一起。
玉竹手持软剑,将宋令仪护在身后:“小姐,咱们上当了,这群人放火只为逼咱们出来。”
“是个聪明的姑娘。”
一道沙哑暗沉的声音在头顶响起,玉竹抬头,看到围墙上站着一个身穿黑袍的男子。
玉竹赶紧拉着宋令仪远离围墙,警惕地看着墙上之人。
她都未能发觉这人出现,自然不是对手,她可以死在这里,可公主……
墙上的黑影又一次开口:“跟我走,你两个婢女可以不死。”
“休想带走公主!”
玉竹提剑朝黑影刺去,可惜连那人的衣摆都没沾到,就被内力震倒在地。
紧接着黑影一闪,便将宋令仪罩在黑袍内。
宋令仪眼前忽然变暗,下意识抬起左手,可她的右手却被握住,那机关怎么也按不下去。
“小公主,就你这样还学人玩暗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