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368章

    而这个版本,也正是揭开傅家与顾家多年恩怨纠葛的神秘序幕。

    傅景舟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缓缓把这期间的纠纷道来。

    时间回溯到二十年前,那时的商业界风起云涌。

    顾康——顾辰逸的父亲,在科技浪潮中勇立潮头,创立了一家颇具潜力的软件科技公司。

    两年后,历史的车轮驶入2006年,这一年对于顾康而言,是命运转折的关键。

    他与公司的财务总监张天贺,两人如同默契的搭档,精心编织了一场资本盛宴,将一家原本估值仅为12亿美元的企业,通过一系列复杂的财务操作和华丽的包装,摇身一变,成为了市值高达300亿美元的业界新星,并最终成功吸引了国内商界巨擘——傅氏集团的注意。

    这场收购,让顾康与张天贺一夜之间实现了财富的飞跃,他们的净资产如同坐上了火箭,飙升到了令人瞠目的10亿英镑。

    然而,这场看似光鲜亮丽的收购背后,却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据傅景舟透露,起初,顾康的目标并非傅氏集团,而是另一家同样在业界举足轻重的科技巨头“小鹰公司”。

    顾康怀揣着100亿美金的期望,试图将公司出售给“小鹰”。

    但遗憾的是,当时的“小鹰”总裁朱森雀,因个人偏见与对顾康的不屑,拒绝了这一提议。

    讽刺的是,不久后,朱森雀因卷入桃色新闻和财务造假丑闻,最终黯然离职,这一系列事件如同多米诺骨牌,引发了“小鹰公司”内部的一系列动荡,最终导致了公司的衰败。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顾康及时调整策略,将目光投向了正在崛起的傅氏集团。

    那时的傅氏,由傅景舟的父亲、傅家的精神领袖傅启腾掌舵。

    傅启腾上任后,以其雷厉风行的作风,迅速解决了集团内部的积弊,同时展现出非凡的投资眼光,通过一系列明智的并购,将傅氏集团推向了新的高度。

    于是,顾康找到了傅氏集团的另一位关键人物——副总裁傅启庆,也就是傅启腾的亲弟弟、傅景舟的二叔。

    顾康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提议:以300亿美金的价格,将他的科技公司并入傅氏集团。

    然而,这一提议在傅氏集团内部并未得到广泛认可。

    除了傅启庆本人外,包括集团的掌舵人傅启腾都持有截然相反的看法,他们认为300亿美金的价格远远超出了该公司的实际价值、认为顾康的公司价值远未达到这一数字。

    为了消除傅氏集团的内部疑虑,傅启庆特意邀请了业界知名的独立鉴定审计机构“永勤公司”,对顾康的科技公司进行全面的财务报告审核。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傅启庆又进一步聘请了国内顶尖的专业会计服务机构“华臻公司”,对“永勤公司”的报告进行二次审计,这样的双重保障措施,无疑为交易增添了一层厚重的防护网。

    与此同时,瑞士银行作为此次交易的中介方,也积极参与其中,利用其丰富的经验和广泛的资源,不遗余力地推动着交易的进展。

    然而,就在交易即将尘埃落定,距离完成仅剩三周之际,一个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整个局势急转直下——傅氏集团的副总裁傅启庆,这位一直积极推动收购案的关键人物,却毫无征兆地宣布了辞职。

    听到这里,我诧异不已,不由得提高了声调:“啊?那你二叔为什么突然辞职了?”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