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六章 行为数据
第三百六十六章行为数据“这哪里是休闲?”霍南城摇头,“分明是另一种形式的监控。”
他们走访了几家已经运营的休闲场所。表面上,这些地方提供了现代化的服务体验,但实际上处处都暗藏着数据采集的痕迹。
在一家智能健身房里,每台设备都会记录用户的运动数据,然后通过算法生成“最优运动方案”。
“它告诉我每天必须完成特定的运动量。”一位会员说,“如果没完成,就会不断收到提醒,感觉很有压力。”
在一家休闲会所,所有活动都被精确安排,每个项目都有固定的时长和标准流程。
“连放松都变得这么规律化。”一位客人抱怨,“完全没有随意和自由的感觉。”
这种情况让乔茵想起了自己最近的经历。她喜欢画画,但现在很多绘画软件都会推荐“最优创作流程”,仿佛艺术创作也能被标准化。
“他是想要把整个社会都变成一台精密运转的机器。”霍南城说。
深.入调查后,他们发现这些休闲产业还有更深层的目的:通过数据分析,预测和引导人们的行为模式。
“看这个算法。”乔茵分析道,“它不仅记录人们的休闲选择,还会根据这些选择推测他们的性格特征和行为倾向。”
这些数据最终会被用来制定更精准的营销策略和管理方案。每个人的休闲生活都被量化成数据,成为预测和控制的依据。
“我们必须提供一种替代方案。”乔茵说。他们找到了一些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开始在不同领域推广这种理念。
在社区里,他们组织了简单的读书会和手工艺活动。没有智能设备的监控,没有效率的压力,人们可以真正放松下来。
“你知道吗?”一位参加读书会的大妈说,“这是我很久以来第一次感觉到真正的轻松。”
在公园里,他们举办了自由绘画活动。没有标准流程,没有评分系统,每个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节奏创作。
“画画本来就应该是自由的。”一位小朋友天真地说。
这些活动很快得到了积极响应。人们开始意识到,真正的休闲不需要那么多技术和规则。
但就在这时,他们发现顾天璟的休闲产业还有一个隐藏的维度:他们在开发一种“情绪管理系统”。
这个系统声称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帮助人们“科学地”管理情绪。
“这太可怕了。”乔茵说,“连情感都要被数据化管理?”
霍南城和乔茵决定进一步扩大他们的行动范围。他们开始关注更基础的生活领域。“生活本来就应该有它的自然节奏。”乔茵在一次社区讲座中说,“不是所有事情都需要被优化和量化。”
与此同时,他们也在关注教育领域的变化。很多学校开始推广“智能课后活动”,声称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孩子们的课后时间都被安排得满满的。”一位家长说,“连玩耍都变成了任务。”
这种情况让霍南城想起了自己的童年。那时候的课后时光,总是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和想象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