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74章 投献

    沈族长脑子嗡一声,待反应过来,人已经到了那报信之人面前,双手死死扣住那人的胳膊,自己的拐杖却不知丢到哪儿去了。

    真中了解元是逾白中的你从何处得知

    报信的是个十二三岁的孩子,哪里见过族长如此模样,顿时被吓得哆嗦起来:有差役在村口说的。

    三叔公几乎是哆嗦着道:快去村口将差役请进来!

    沈桥怎么办

    却是沈七爷拽住三叔公问道。

    三叔公赫然抬高声音:族长不是说了,他们做生意的人家自己凑钱给治,你还管这些做什么!

    被骂了狗血淋头的沈七爷懵了。

    刚刚不是这般说的吧

    旁边的族老更急:现在不是说这些的时候,赶紧把人请进来,族长快准备赏银吧。

    沈族长哪里顾得上拿什么赏银,人已经朝着门口跑去了。

    族里其他人也是欣喜涌向村口,地上哭嚎的沈桥的老娘和媳妇急了,一左一右拽住沈七爷:七爷,你说会帮我们沈桥治伤的,你可不能说话不算话。

    沈七爷将甩开却没法,只能急道:逾白都中举了,还能不顾你们吗,赶紧松开我!

    好不容易挣脱她们,抬头一看,除了沈守忠外就剩他还在此处了。

    拄着拐杖,甩开膀子就往村口赶。

    解元呐。

    18岁的解元。

    便是连沈守信都没考到解元。

    他到底小看了逾白!

    沈族真要复兴了!

    而留在族长家的沈守忠却宛如丢了魂,浑浑噩噩地往自家走,嘴里却念叨:我完了,完了……

    来报喜的差役被请到族长家坐下,茶、花生都往桌子上摆。

    族长们笑着陪坐在一旁,便由三叔公问起中举的事。

    你们族中的沈逾白老爷与沈知行老爷均中了,沈逾白老爷更是中了解元。我们县尊大人得到消息后,便立刻差我来报喜。此次解元出在咱们淮安县,让咱们淮安县好好出了回名,待两位老爷回来,县尊大人会亲自过来。

    徐县令得到消息时,差点拍断大腿。

    当初他就瞧着沈逾白所做文章有大家风范,虽点了其做县案首,后来因着顾虑陈家,并未过多做人情,如今肠子都悔青了。

    好在后来将宅子判给了沈家,也算卖了个好。

    料想沈逾白等人还未到家,他就差人提前来报喜,也算是再卖沈家一个好。

    此次淮安县一下出了三个举人,两个出在沈族,不得不让他重视。

    沈族长和族老等人均是喜不自胜。

    竟一下出了两个举人,简直是天大的喜事。

    欢喜之余,给差役的赏银就极多。

    待差役离开,沈族长一扫之前的颓势,意气风发看向族人:谁还想退出生意的,今日都可走。

    退出做生意,就是与沈逾白沈举人作对,与沈解元作对。

    谁能愿意。

    就连今日要退出的人都又回来了。

    而原本极力反对做生意的人,此时也默不作声,更甚至有人暗暗后悔自己怎么就没提早扒上沈逾白的大腿。

    沈族长扭头看向众族老,颇有种扬眉吐气的感觉。

    秀才不够格做族里的主,举人老爷能不能做主堂堂解元能不能做主!

    族老们此刻却心情复杂。

    三叔公更是仰头望向远方,感慨道:天要变了。

    消息传到沈家,罗氏直抹眼泪。

    王氏笑得见牙不见眼:这么大的好事儿,弟妹你哭什么哟。

    当然是高兴的。

    自从沈守信死后,她就从官夫人变成了受气包的寡妇。

    她觉得自己命苦,更觉得儿子命苦。

    可如今,她觉得自己的命实在太好了,她往后谁也不怕了。

    不过很快她就没空感慨了。

    上门来拜访的人实在太多。

    各种商户捧着银子求着送上门,还有不少来说亲的人。

    这种事罗氏一个妇人不便出面,便请了族长来帮忙接待。

    为此沈老汉还生了气。

    虽分家了,逾白好歹是他的孙子,这种事理应由他这个爷爷出面,可三儿媳却没问他一句就请了族长,实在不将他当回事。

    为了躲开这些热闹,他干脆天不亮就扛着锄头出门,到天大黑了才从地里回来。

    郑氏就不像他这般生闷气,反而是找到罗氏,要她将旁人送来的东西都抬进主屋。

    她是长辈,沈逾白和罗氏理应孝敬。

    一向软弱的三儿媳却笑盈盈道:儿媳一个妇道人家哪里懂这些,都让他们找族长了,娘可去找族长。

    郑氏憋了一肚子气,却不敢如以往一般骂罗氏。

    这个热闹持续了七八天,沈逾白一行终于回来。

    沈族每日都有人在路上等着,瞧见他们回来,便跑回村子大声呼喊:解元公回来了!举人老爷回来了!

    村里人便齐齐放下手里的活,齐齐赶到村口,擂鼓迎接。

    沈逾白还未到家,便被请到了族长家。

    沈族长嘘寒问暖,问了许多乡试的事儿,族老们坐在一旁,待沈逾白看过来,便是笑着颔首。

    这几日来投献的人极多,银子、地、县城宅子都有,我写好了单子,解元公先看看。

    说着便从怀里掏出一张红纸写的单子。

    沈逾白笑道:族长您还是叫我逾白吧,我是晚辈,担不起您喊一声公。

    一旦中了举,便入了士,自然晋升为老爷。

    沈逾白一路回来,村里人无论老少,都是恭恭敬敬。

    听沈逾白如此说,沈族长心甚慰,也不想与沈逾白生分,便改了口。

    沈逾白看向单子,县城一套三进的宅子,肥地两百多亩,银子合计上千两。

    他放下单子,笑着道:劳烦族长将这些给退回去吧。

    沈七爷急切道:中举后他人来投献都是惯例,别人都收的。

    穷秀才富举人可不是白叫的。

    就算往后中不了进士,光靠这些投献,就能富裕地过一辈子。

    沈逾白道:今日我收了他们的投献,往后他们遇到事,我如何推辞

    别人为何要平白送这些于他

    不过是让他这个举人欠下一份情,一份往后若是当了官,要加倍偿还的情。

    沈七爷还要再说什么,却被一旁的族老用眼神制止。

    三叔公缓声道:逾白啊,中举后你需四处游学,一路花销不小,会试又要去京城,来回所需盘缠极多,族中银钱花一份,往后的学子便少一份,总有花完的一日。

    一旦花完,族里的科举之路也就断了。

    沈族长双眼亮得惊人:那就族里自己挣,逾白志向高远,我们断不可为了眼前小利捆住他的手脚。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