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471章

    他这是无所谓,纯属给她面子。

    李薇就拉着他去了西厢书房里,中式古典风格的书房墙上极突兀的挂着一大一小两幅西洋风肖像画。

    一幅是她穿婚纱配四爷,两人站一起很有逗比感,下面是百福和造化像花童一样一边一边蹲他们两人脚边。

    另一幅小一点的是四爷蹲在那里逗百福和造化,不但小狗画得活灵活现,最重要的是四爷在这幅里头是个笑脸,还把牙都给笑出来了。

    这是李薇的强烈要求,那法国传教士才敢这么画。不然他绝不敢送这么一幅露牙的画像上来。

    不管是此时的大清还是西洋那边,画肖像就没有露牙的,所有人都是一张沉默的脸。就算不看观众,视线往上往下往左往右的飘,有微笑却绝不会有大笑。

    中国这边也一样,好像是画像要画得人周正,一定要是正面,就算是侧脸那脸也要扭过来,似乎有脸正即心正的意思在里头。

    所以这幅四爷低着头,专注的给百福摸肚皮,还笑得很开心的画不说后无来者,前无古人是肯定的了。

    皇帝里头他是头一份。

    而且画的中心不是四爷,是四爷和百福两个。

    所以画师布鲁斯据侍候的太监说几乎要吓破胆,半夜说自己吓得睡不着觉,找太监要好酒喝。然后对太监表忠心说虽然我很害怕,但出于对皇贵妃娘娘的忠心,就算让我把脑袋砸开涂到地上也会把这幅画完成的。

    李薇很想说:想太多。

    当然画这个是有点冒险,毕竟较真起来有‘不敬’的意思。但四爷绝不会因此而干掉他。何况这是应她的要求画的,如果真因为这画出了事,她不可能把这画师扔出去独善其身。

    她很确信,四爷会喜欢这个画的。他在朝上可能会显得比较严肃认真,眼睛里不揉砂子。但是在私底下,他却是一个更喜欢自由,也更宽容的人。

    四爷实在是没想到当时他陪着百福玩的这一幕竟然让画师画下来了,画上的他显得陌生,让他的第一个念头就是这画不能让别人看到。

    但同时他又被吸引的移不开视线。他从来没想过在别人的眼里,他居然是这样的。

    他一直希望能像先帝,待臣子恩威并重。臣子畏惧他的雷霆之怒,又为先帝的慈爱与宽容而效死。

    但时间越久,他越能认识到他跟先帝之间的差距。

    他渴望被臣子爱戴,却又恼火于他们的不识好歹,辜负了他的一片好心。

    他希望他们都能明白,只要忠心对他,他就能回报臣子的一片忠心,甚至他不介意为了忠臣打破一些常例。但如果胆敢借着他的宠信而胆大妄为,他也绝不会宽待!

    四爷看了半晌,终于笑着道:“这幅画好,就摆在这里,朕回来时也能常常过来看。”

    之后几天,四爷确实常常去看那幅画。她说要不要送到勤政殿去?

    他摇头:“算了,拿过去看到的人多了再惹出事情来。就放在这里,朕跟你能看到就行了。”

    李薇说了布鲁斯画这画吓得夜里睡不着的事,四爷听了笑道:“朕看他是贪酒喝而已。朕听说洋人多是酒鬼,大清的美酒很多,怕他们饮多误事,一早就吩咐太监不许给他们太多的酒。”

    因为这画确实入了四爷的眼,事后他让人赏了布鲁斯二十两银子和两瓮百年玉泉酒。转天就听说布鲁斯喝个烂醉掉湖里去了,结果让到园子里来给四爷请安的九爷看来给捞了上来。

    九爷浑身透湿的站在四爷面前,挺不好意思的跪下道:“臣弟失仪,望万岁恕罪。”

    四爷这边早在九爷往湖里跳的时候就知道了,此时也顾不上说什么,对张起麟道:“去把我的衣服拿给你九爷换上。”再对九爷道,“现在天凉了,一会儿再喝完姜汤发发汗,省得再病喽。”

    九爷让人领到一边换上万岁的衣服,受宠若惊的出来又当着四爷的面灌下一大碗的姜汤,一会儿就出了一身痛汗。

    他这几天常常跑到四爷面前刷存在感就是怕自己那还没到手的郡王再飞了。

    四爷也明白,所以虽然九爷屁事没有,隔天就过来讨次嫌,他也不撵人,有时还能留他用顿饭。

    只是今天九爷跳了次湖,四爷就不多留他了,连太医一起把九爷给撵了出去,还宽慰他道:“这几天先在府里好好养养,等万寿节时你再过来看朕。”

    四爷说完还笑了下,摇头道:“以前你就是个急性子,这次看到有人落水,也不喊人就自己跳下去了。”

    九爷真觉得今天跳湖再对也没有了,嘴上还要解释:“臣弟看那人也像是在园子里侍候的,也有些眼熟,就看他跟傻了似的走着走着就落湖里了。”

    主要是布鲁斯的表现太坑爹。他一开始顶一头黄毛站湖边时,九爷还当这是个洋人在欣赏湖景。他知道园子里有几个西洋画师,想着这就是其中一个吧。结果就见布鲁斯抬腿往前走,一步,两步,三步,掉湖里了。

    九爷都看傻眼了,带着小狗子跑到湖边就看那洋人转向般在湖里淌着走。

    小狗子急道:“爷!我这就去喊人!”

    不过园子里不像宫里到处都是人,像侍卫都是在园子外围守着的多,园子里多是太监宫女。小狗子这一去谁知道什么时候能寻来人呢?

    九爷眼看这洋人就要没底了,脱了靴子就跳下去了,只听小狗子在身后声都喊裂了:“我的爷!!!!”

    也是托了小狗子这一声,九爷抓住布鲁斯时,湖边已经扑通扑通跳下来八九个了,远处还有两艘小舟靠过来。

    四爷笑道:“那布鲁斯好酒,前日因他一幅画作得好,朕让人赏了他两瓮玉泉。”

    九爷了然,原来是喝晕了。

    救一醉鬼不算什么,在万岁跟前露脸了就值!

    九爷心满心意足的回府了,还兴冲冲的喊来十爷分享欢乐,兄弟两人月下喝酒谈心到了二半夜,第二天,九爷伤风咳嗽了。

    四爷在园子里问太医九爷落了一趟湖有没有问题啊?太医道回府时挺好的,后来十爷来看九爷,二人坐在开了窗子的屋里喝酒喝到三更时分,第二天他再去,九爷已然躺床上烧得起不来了。

    四爷只好哭笑不得的让太医好生给九爷诊治。

    他回去跟李薇说,让她使人去问布鲁斯落湖病了没?她道,布鲁斯没病,挺好的。

    “洋人长得人高马大,身板也结实。”四爷笑道,“老九为了救他,现在已经躺下了。”

    李薇觉得九爷挺可怜的,也没想到他还能亲自下水救人。

    说完九爷的事,四爷拿出封信给她看。

    信是已经拆开的,一看就是写给四爷的。不过让她看,她就拿出来了,一看才知道原来是李文璧写的。

    上面道臣年事已高,直隶总督乃要职,臣耳聋眼花,怕再坐在这个位置上给万岁添麻烦,所以想退休了。

    李薇一看眼睛就发亮了,这个四爷早就跟她说过,忙问:“我阿玛要回来了?”

    四爷见她这么高兴,一点都没有勉强不乐的样子,心中暖洋洋的,就放柔声音又解释了一番道:“快了,朕打算让你父在这次万寿节时回来,过年时就能升他的爵位,明年正好让新总督上任。”

    李文璧都快七十了,这个年纪早就该坐在家里享清福了。

    李薇有时都怕李文璧在任上累病了,那她可就是李家的大罪人了。

    四爷又解释了很多:“你父这乞休的折子已经递了三次了,这次朕才能准了他。”

    明白,这表示四爷不想让李文璧退休才再三挽留。李文璧则是一心为公,毫不眷恋权位。

    “朕想着这次给你父封个一等公,宅子已经让弘昐找好了。”

    李薇:=口=

    一等公?一等公是什么意思?

    四爷看她难得露出了这种傻样子,摸着她的头说:“你放心,你父的这个一等公是他该得的,京里也不会有人敢说闲话。”

    接着他从李文璧的功绩说起,不提他辗转地方多年,任内地方上从未出过一次大案,这就说明他治理有方。

    还有那个书院和青云阶,替他收拢了山东学子的心。这就是大功一件!

    最后,直隶总督在康熙八爷就撤了,李文璧是第一任。他开了个好头,四爷才能在直隶这咽喉要地安插上自己的人。

    说完他竟然笑了下,说了句大实话:“现在孝敬皇后刚去,朕撤了你父的职才能显得这是朕的平衡之道。此时拿一等公来赏你父,他们才会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

    拿虚衔来换实权,京里的人都会觉得这是明升暗贬。

    这样,因孝敬皇后去世,她晋封皇贵妃,两边实力的一落一涨再次持平了。

    李薇是赞成李文璧退休的,她并不觉得这是明升暗贬。李文璧不可能在直隶总督上坐一辈子,在合适的时间退下来才是对的。

    四爷肯给她解释这么多就够了。

    她握住他的手摇了摇。

    四爷笑了下,略显疲惫和沉重的说:“……朕打算让弘晖出宫开府了。”

    这是李薇第一次听他说出口。

    他叹了句:“赶早不赶晚吧。”

    早些让弘晖习惯起来也好。再留他在宫里,那是害了他。

    ☆、第479章

    那天后,四爷仿佛就调整过来了,脸也不阴了,说话做事都很正常。李薇也听弘昐说阿玛把他叫来顺便把弘晖的宅子也交给他了。

    因为弘昐这两年一直没真的背什么差事,总是四处这边帮点忙,那边插一手这样。

    他现在手里有好几个活儿。一个是李家的,变成一等公后,四爷打算直接赐给李家一座宅子。这座宅子相当有名,就是早年索相家的宅子。索相没了以后,家里老老小小的经过几次分家,大部分都回老家了。大宅子就这么空了下来,前几年交到了内务府。

    其实乌拉那拉家封一等公的时候,内务府递上来的备选宅子里就有索相家这座。索相家交宅子交得这么利索也是想着给新贵腾地方。

    不想四爷把这座宅子给空了下来,一直没说做什么用。

    弘昐道:“之前还有人猜说是阿玛给弘晰预备的。”本来弘晰已经要成亲了,结果现在国孝加身,要娶要明年了。

    再一个是弘时的。四爷到底还是答应了让弘时出宫的事。

    然后弘昱要开府奉养惠太妃,九爷当郡王了宅子要改建,弘晖突然要出宫。

    四爷觉得一样的差事再派一个人太麻烦了,就让弘昐能者多劳了。

    弘昐累得头晕眼花。李家和弘时一个是自家亲戚,一个是亲弟弟,他一开始真的只是顺手帮个忙而已。结果没想到这半年出了这么多事,让他都没反应过来。

    他匆匆过来把弘时给带走了,既然他都忙不过来了,弘昀现在还抽不开身,只能抓弘时这个壮丁了。

    弘时一听说是让他操心他自己的宅子,兴奋的立刻就要跟着弘昐走,李薇想留儿子在园子里吃顿饭都顾不上,不停的说:“额娘,等我的宅子弄好了,请你过去玩!”剩下就是围着弘昐捧茶捏肩,殷勤道:“二哥,为了弟弟真是辛苦你了!”

    弘昐端坐让弘时奉承得爽了,道:“我那边事情太多,焦头烂额的。”

    弘时立刻拍着胸脯道:“二哥别急啊,您尽管吩咐弟弟!”

    四爷中午时想回来跟儿子们用顿膳,听说弘昐已经走了还挺惊讶:“你说他还把弘时也给叫走了?”

    李薇给他挟了一筷子茄子溜肉片,道:“弘时高兴坏了。”走的连收拾行李都等不及,说弘昐府上有他的东西,园子里的交给太监们收拾好再送过去就行了。

    四爷想到了他年轻时也是特别想帮直郡王和太子的帮,要是先帝能吩咐他一件差事,那他能兴奋的好几天睡不着。

    他笑道:“你等着瞧吧,等再过两年,求着弘时他都不会这么想办差了。”真到了让他天天办差的时候,他就该烦了。

    这不就是上学的时候想等长大工作了能搬出去了,人生就幸福了。可真上班了就想念学校了。

    李薇想像下过两年弘时的反应也笑了。

    孩子们长得好快啊。

    “他们都大了。”四爷叹了句,放下筷子握住她的手:“咱们都老了。”

    弘晖已经变得让他不认识了。弘昫前两天叫过去让他背书时,他才发现连弘昫都快长得跟他一样高了。

    李薇反握住他的手道:“还早呢,照着一百岁来活,那还有一半呢。”五十年,够看到弘昫生重孙子了。

    四爷听了她的话笑开了,连声道:“是,是,朕还要跟薇薇白头到老呢!”

    京城里都在忙着万寿节的事。

    弘昐带着弘时刚回府外头的帖子就追进来了,弘昐只好先把弘时宅邸的堪舆图拿来给他解馋,他出去见客。等他回来就见弘时已经很认真的让人拿来不少园林图来,对着他的府邸开始这边圈一块准备种一园牡丹花,那边圈一块挖个湖养一湖的莲藕。

    看到弘昐回来还现宝道:“哥!你看我这府这么盖行吧?”

    弘昐接过来一看,提问:“你让你的福晋和孩子住哪儿啊?”正中挖一大湖,书房什么的盖在前头,后面有两三个小院子。这一看就是在园子里住惯了,想把自家宅子当成园子来修。

    弘时一下卡了壳,弘昐拍拍他的大脑门,好笑的问他:“你这都开府了,明年说不定就该娶福晋了,你倒是记得给他们留个院子啊。”

    弘时苦着脸道:“……真的不行吗?”

    弘昐坚定的摇头,“真不行。”

    弘时再看弘昐让人画好的几幅宅子的图纸,见就是院子套院子,顿时没兴致了。弘昐看他这样,也是想让弟弟高兴的,就道:“后头给你修个演武场?让人铺上青砖地,到时你可以在这里打陀螺,射靶子,玩布库。”

    弘时凑过去撒娇道:“能不能修个跑马场……”

    弘昐摇头,看他又失望了,道:“宅子里跑不开,我让人在京郊给你圈了块地修个庄子,到时想跑马了就去那里跑。”

    哥哥这么贴心,弘时感动之下也想着关心关心哥哥,问道:“刚才送帖子来的是什么人?”平常人用不着弘昐亲自去接待,还说了半天的话。

    弘昐低着头道:“没什么,是承恩公府的。”

    弘时忙问:“是孝敬皇后家的还是孝懿皇后家的?”

    “没规矩。”弘昐训了他一句。一个乌拉那拉家,一个佟佳氏的。这两家现在竟然有拧到一块的势头……

    孝敬皇后去后,乌拉那拉家也是慌神了。他们家发迹太晚,还没在朝中形成势力孝敬皇后就没了,不能跟在康熙朝盘亘一朝的佟半朝相比。

    弘昐想得到乌拉那拉家在孝敬皇后没了会有些小动作,只是没想到他们找上了佟佳氏。

    佟佳氏在康熙朝喂大的胆子到现在还没缩回去,见本朝后族来投靠也敢接。

    弘昐想着笑了下,弘时看到打了个哆嗦,笑嘻嘻道:“二哥,你这么一笑我可慎了,小时候过年跟你玩骰子,你这么一笑就该赢银子了。”

    弘昐拍了拍他道:“你就没赢过?过年时赢的都不叫赢,那都是人家让着咱们的。”以前在他在永和宫那群堂兄弟中能赢钱,那是因为他阿玛比七叔、十三叔和十四叔更厉害,所以三个叔叔家的堂兄弟就都让着他。

    弘时撇嘴道:“那也没跟你似的,在外面让人让着赢了银子,回来后非要自己练赌技。”就为了不被人让也能赢得实质名归。

    这都什么人啊。有苦练骰子就为了能过年赢一把吗?

    弘昐笑了,弘时可不知道这个,“是弘昀跟你说的?”

    弘时嘿嘿的把他三哥给卖了:“三哥说以前被你赢了不少。”弘昀以前就是弘昐的陪练。

    “等你三哥过来,我找他聊聊。”弘昐道。

    弘时眼睛一亮:“那今天就找我三哥过来吃饭呗?就当是给我接风了。”

    “不用接,你三哥就该来了。”弘昐道。他这话说完没过一会儿,就听外面人来报说三贝勒到了。

    “今天我带着你回来,你三哥知道了就肯定会过来。”弘昐起身出去迎,道。

    弘时赶紧跟着一起去:“心有灵犀啊!”远远的看到被太监领着走过来的弘昀,弘时抢上一步亲热道:“三哥!弟弟想死你了!”

    弘昀笑呵呵的过来伸手一把将弘时抓住,问弘昐:“他这是做什么亏心事了?才几天没见就想死我了。”

    弘时啊呀啊呀,到了晚上兄弟三人吃过饭消遣一下时,弘昐把两个弟弟的裤腰带都赢过来了,弘昀算明白了,他提着裤子对弘时道:“你这嘴啊,那就是个漏勺!”

    弘时哭丧着脸也拉着裤子,不甘道:“怎么把我也算上了?不公平!”

    弘昀这回语重心长的说:“二哥这是在教你别卖兄弟,卖了也得不着好处。这回输了裤腰带,记住了吧?”

    因为弘昐怎么都不肯借条裤腰带给弘时,还严令他的太监们也不许给他,于是不得不提着裤子从这边屋里出来走到那边屋子里去,当着一群太监的面啊,这印象太深刻了。

    弘时深深的记住了这个教训。

    接下来的几天他就留在了弘昐的府上,有时也去弘均府上走走,还到他的宅子去看了两回。竣工要到明年六月了,现在里头正在重新铺瓦刷漆,推墙改建要到开春再干,还有里头的假山湖石也要从江南那边运过来。

    不过这是他自己的府!所以弘时每次去回来后都激动得很。

    这些日子京里人打听出来二贝勒府里又来了四阿哥,不少给弘时的帖子都递过来了。弘时看着烦,道:“他们不是该忙万寿节的事吗?怎么这么闲?”

    弘昐:“万寿节也没两天了,他们该备的都备好了,只是想趁这个机会跟你套套近乎而已。”

    弘时、弘昤和弘昫在京里比弘昀还要红。

    转眼就到了万寿节,京里这边留的是三爷和七爷看摊。

    太和殿前整齐的排列着几排人,在三爷和七爷的带领下对着空空的龙椅磕头,恭祝皇上万寿。

    磕完头就可以入座吃席了,虽然也有宫戏在咿咿呀呀的唱着,但因为皇上不在的关系,还是少了几分喜庆劲。

    三爷和七爷也百无聊赖的坐着碰了一杯。

    紫禁城里的庆祝就只有前头太和殿这一摊,女眷们不必入宫。

    看着下头的人都没精打采的吃着御膳,三爷想说点什么,想起身边的人是七爷就没兴趣了。半天只道:“今年老五倒是去园子里了。”

    因为宜太妃要出宫的关系,又是会住到九爷府上去,五爷这个当哥的就显得有些没用。

    七爷嗯了声,三爷正觉得没劲,没想到七爷还添了一句:“听说是老九求得情。”好让老五见一见宜太妃,磕个头。

    七爷肯接话,三爷一下子来了劲,悄悄道:“你听说了吗?万岁把直隶总督给宣回来了。”

    七爷不吭声,三爷来了谈兴才不管那么多,自言自语道:“万岁真是……”铁面无私啊。

    圆明园里也正热闹着。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