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445章

    她捧着信来来回回的读,玉烟过来又添了一盏灯,小声劝道:“主子,明天再看吧。夜里费眼。”

    “也不知道万岁爷现在走到哪里了?”李薇惆怅的说。

    好像自从康熙三十七年那次四爷出远门后,他就再也没离开过她到别处去。这几年两人更是形影不离,他走的时候她还想着可以轻松点了,结果现在就觉得空落落的找不着主心骨。

    四爷的行程是每日报到京里的,可是折子上的两三句话看来看去半点用也没有。她该担心还是照担心。想他在外面起居坐卧只怕都不大习惯,苏培盛一走,虽说他的徒弟张德胜现在也算是因祸得福了,可贴身侍候这种事肯定还是不如苏培盛贴心。

    而且,不管是张德胜还是张起麟,只怕都没有苏培盛的底气,敢盯着四爷的行事历提醒他按时吃饭睡觉,出去散步等等。

    她就只好在信里一再的嘱咐四爷别忘了批一个时辰的折子就起来走走,记得多喝水,不要等口渴了再喝。饭也要按时吃,少吃凉硬的东西,有当季的水果别只顾着往下赐,让太监侍候着他用。

    玉烟看时辰差不多了,道:“主子,歇了吧?”

    李薇点头,她就去传热水准备洗漱的东西。李薇却突然道:“对了,膳房有新腌的糖蒜和韭菜花,让他们给万岁爷送过去。”

    玉烟出去喊了赵全保进来,李薇吩咐完,赵全保再跑膳房去让人把几个咸菜坛子收拾干净了,装箱交给送折子和信的人,明天一早就带着走了。

    三更半夜的,又要写条子取牌子一层层报上去。外面管着给万岁送折子和信的是十三爷,正一杯杯的喝浓茶熬夜,折子都已经封了箱,军机处的几个人忙着把折子看过一遍,给万岁的节略也都写好了,十三爷看过一遍就要封箱了。

    那边传道说园子里的赵公公来了。

    十三爷放下茶道:“请进来说话。”

    赵全保躬腰弯背的进来,打千起身近前,小声把自家主子的吩咐说了。

    十三听了心里一松,他刚才听说是园子里贵妃身边的太监过来还当是出事了,原来是贵妃让人给万岁爷带几口小菜。

    十三亲自随着赵全保出去,看着一箱子十八个咸菜坛子好好的封起来了才放心。

    赵全保道:“叫王爷劳累了,是小的们的不是。”

    十三对着圆明园的方向拱拱手,算是遥对贵妃行礼了,道:“大家都是忠心万岁,不敢当公公这句,公公客气了。”

    送走赵全保,十三回到屋里想了想,将已经放进信匣中的信取出来又添了两句,将贵妃星夜想起万岁在外饮食不便,特意送来几口万岁爱用的小菜的事给写上了。

    隔了两日,四爷那边的回信就提起了李薇送过去的小菜。

    道:糖蒜腌得重了,下次让他们将糖再减一分才是正好。韭菜花腌得正好,送来后他就让人做了拌面,说是已经想了好几日了。还是薇薇与朕心有灵犀。

    李薇盯着那个‘薇薇’看了一会儿,再往下读,四爷道:与你父一席深谈后才得知你在家中的小名,朕也觉得此名与你十分相衬。已下令让圆明园明年多种蔷薇,到时与你共赏。

    十八个坛子里,只有四个坛子是专给四爷带的糖蒜和韭菜花,其它都是凑数的。她原以为这些会让四爷拿去赏人,结果他除了赏给李文璧几坛外,别的都留下来了,还说里面有道咸酥花生吃着很好,打开来还是脆的。

    既然他喜欢,之后几次送信也都让人带上一些吃的。等送了两次荔枝后,四爷信上道:朕归矣。

    官道上是长长的御驾,荡起了浓浓的烟尘。

    四爷在车里,张廷玉跪在下头手上还握着笔,四爷口述,由他记录下来。

    “今年只怕是又要旱了。”四爷叹了句。

    春雨贵如油,今年河南、山东两地从三月起到现在雨只下了几滴,已经有数县报上来说已经有旱情初现。

    看外面这黄沙漫天的样子,头顶的天晴郎极了,万里无云。四爷看得心焦如焚。

    张廷玉没敢接话。倒是在车里侍候茶水的张德胜此时壮着胆子说了句:“万岁爷,该用午膳了。”

    四爷愣了下,一面掏怀表一面道:“已经这么晚了?”

    张廷玉心知这位万岁爷忙起来就不记时辰,早两刻前就到午时了。

    四爷看表确实已经快到午时三刻了,道:“既然这样,衡臣也不必下车,就在这里随朕一道用吧。”

    张德胜赶紧出去传话,不一会儿就带着人提着几个膳盒进来了。

    张廷玉就跪在那里,在他面前设一小桌,菜和汤都用小碗装了。

    四爷吃了两口看他这样跪着实在费劲,道:“衡臣盘腿坐吧,这里就你我君臣二人,不必顾忌太多。”

    张廷玉谢恩后盘腿坐下,趁机活动了下跪得有些麻的双腿。

    桌上的菜和汤都只盛了六分满,估计是怕行车摇晃,他当着万岁爷的面吃喝不慎再洒了,御前失仪就是大罪过了。

    张廷玉心道那上膳的太监倒是挺体贴人的,不免往万岁那边扫了一眼。

    张德胜也是跪着侍候的,四爷的膳桌上多数是新鲜的蔬菜,大部分都是清炒凉拌。难得两道肉菜还都是一早卤好,上桌前切一切浇上料汁就能端上来的牛肉和火腿。

    四爷一到夏天就越来越挑嘴,嫌卤肉太咸,吃了就要多喝水,在车上也不大方便,就一直不去挟肉。

    张德胜一看这样不行,想了下盛了一碗汤送上来。

    张廷玉就看那汤碗有些奇怪,杯右侧有一单耳把手,这样拿起来倒是方便得多。

    四爷一看是鸡汤,虽然撇去油了还是不大想喝,不过不剩菜是他的原则,只好捏着鼻子喝了。喝得时候一直皱眉,连下面的张廷玉看了都有些害怕,更别提在旁边的张德胜,脸都吓白了。

    可叫张廷玉奇怪的是万岁用完膳也没斥责那个太监,而那太监明知万岁不喜也照样盛汤。连他坐在下头也闻得到那是清鸡汤的香气。

    难不成是宫里的太后嘱咐的?

    张廷玉心道,大概是太后怕万岁在路上辛苦劳累,身体撑不住才吩咐那太监的。万岁也是知道这个才没管那太监的自作主张吧。

    ☆、443

    蔷薇

    当四爷的御驾距京还在三十里时,李薇已经有些坐不住了。她甚至给四爷写了封信,问她能不能去接他?不过紧接着她又在后面写:我知道这不可能。

    四爷接到这封信拆开一看忍不住笑了,放下信将在路上采来的一束野蔷薇做成的干花放在信匣内让人送回去。

    李薇接到信匣打开就闻到了满匣的花香,再看放在里面的蔷薇花,虽然压成了干花,但依然鲜红似火。

    而此时圆明园里早就特意辟出一处花圃,满架的各色蔷薇,有大红,粉红和白色。

    还有月季数十种也种了一园子,小宫女们常常到这里来捡掉下来的花瓣熏手帕和衣服。

    在这一园的花香中,四爷终于回京了。

    四爷的来信中说他会直接先去畅春园跟太后请安,还让如十三爷、十四爷、弘晖等去畅春园见驾。李薇更是早早的带着弘昤、弘昫和额尔赫赶到了畅春园,额尔赫连福慧都带来了,四爷在旨意中点名要看看他的小外孙女。

    畅春园里,太后先对着十三爷和十四爷,问:“家里现在有几个孩子?”

    “改日也带来给我看看。”太后叹道,现在她的日子是过得舒心了,一舒心就嫌冷清,想多见见孩子和孙子们。无奈儿子们都大,宫里的阿哥中,最小的弘昫也已经开蒙了,天天跟先生一起读书。

    孙子辈的弘晖那边就一个格格,到现在都没第二个好消息。弘昐已经开府,她也不好越过弘晖先把弘昐的孩子叫来。不过她是挺喜欢弘昐的,到现在府里两个女孩,听说他福晋又怀了一个。

    孩子还是应该越多越好。

    十三爷和十四爷都道改日一定把孩子送来见太后。

    太后知道他们这话说得不尽不实,上头有他们的好四哥盯着,想带孩子进宫只怕要先问过他。不过她现在却可以打包票道:“不用把你们四哥当成老虎来防着,你们只管把孩子送来,难不成他还能给你们撵出去?”

    李薇不由得笑起来,再看十三爷和十四爷的脸色都不太对了。

    太后转头问她:“素素过来,你说是不是?”

    不知从何时起,太后见着她也开始叫起了素素。李薇本来在那边陪着额尔赫她们三姐妹,这时就走过来站在太后这边道:“自然是皇额娘说的对,万岁爷秉性仁厚,见着小辈们只有疼爱的,就是对着二位王叔也是望其成才,方才显得严厉了些。”

    十四陪笑,心里真是佩服这贵妃会说话。瞧瞧,一下子就把万岁给夸成一朵花了。

    太后乐见他们兄弟和睦,而且有个严厉点的哥哥并不是坏事,比起其他人来说,四爷对十四已经是相当不错了。她点头道:“正是。十四,你要好好听你哥的话,忠心办差,不要老跟那些狐朋狗友们在一起。”

    十四忙道:“皇额娘,我早就不是以前不懂事的时候了。”

    当然,十四爷现在儿子都快娶福晋了。

    十三和十四都答应太后一定早日把府里的孩子送来给太后解闷,明天就送。

    李薇笑道:“那我这就让人去收拾院子。”

    太后拍拍她的手,慈爱道:“去吧,有你安排我就放心了。”

    有贵妃在,太后又添了几分信心。毕竟四爷那个狗脾气还是有些让人拿不准的,就是太后自己都对这个儿子没办法。盖因二人真正叙起母子情份时,四爷已经是皇帝了。太后这个皇额娘做的就有些心虚气短。

    倒是贵妃是宫里出了名的,在四爷面前从来没有被打回来过一次。只要是贵妃说好的,皇上从来没说过不好。

    十三和十四都起身恭送李薇,道了声:“劳娘娘费力照顾。”

    李薇还了半礼,出去唤人了。

    收拾院子用不着她,她要做的就是晓谕各处十三爷和十四爷家的阿哥和格格要进畅春园小住几日,份例和侍候的人等都要经她盖印才能名正言顺。

    她在外面坐了一会儿,刚办好这事,就见太后身边的方姑姑过来请她。

    她跟着方姑姑进了凝春堂后殿。

    太后回来更衣,特意让人把李薇请来。

    李薇进去就见太后正坐在镜前,就过去帮着递了几根钗。

    方姑姑凑趣笑道:“还是贵主儿有眼光,挑的这几根钗真是好。”

    世上从来抬轿子的多,她这么一说,李薇也不会就傻的当真,不过也算接下了这份示好之意。再看太后也是笑着说:“这孩子心灵手巧的,我瞧着是比往日的要好。”

    说罢,太后让她扶着去榻前坐下,方姑姑送上茶来,再带着屋里其他的人下去。

    李薇心道:戏肉来了。

    四爷诚心孝敬太后,太后现在对四爷也越来越好。更是因为太后与四爷的利益现在是高度一致中,李薇对太后自然也多了几分真心真意。

    所以太后此时说的只要不是太让她为难的,她打算都应了。

    太后提起的是弘晖的事。

    她叹道:“弘晖那屋里现在只有一个格格,我看着实在是焦心的很。这次选秀,你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好孩子,看老四那里是个什么意思。”

    事关弘晖,李薇还真不敢打包票的答应。不过秀女的名册与画像已经送到她这里来了。今年中选的秀女比往年都多,长春宫里皇后现在形同被废,与选秀是一点都没插上手。年氏就算有四爷的话,年资名份都欠一点,也不怎么理直气壮。

    李薇在圆明园住了一夏天,前头几关都交给太监和嬷嬷们了。最后一关阅选,她是打算等四爷回来后跟他一起看的。

    常青在宫里守到了选秀的事基本确定之后才跟赵全保换了过来,现在就在她身边侍候着。

    他道因为上头貌似是没人管着,结果太监总管和嬷嬷们接到的请托太多。他们不敢往下刷人,只敢往里选人,这才造成了今年的中选秀女格外的多。

    李薇听了都要笑了。

    四爷看秀女先看家世,只有给自己孩子挑的时候才让人把画像也找出来观其行止容貌。

    李薇也觉得几百份的画像看起来太累了,让人先按旗、按满蒙汉、按家族官阶分成数等,然后挂出画像来,她只从中挑最好看的。

    太后现在问起来,她还真能顺口说出七八个来。

    她就先问太后想挑什么样的?家世要多高的?几品官?满蒙汉有什么选择没?最好是哪旗的?还有是要特别漂亮的,还是要中不溜漂亮的?

    太后先把上三旗都给抹了,再把包衣给抹了,蒙旗的也不要,家中有爵位和六品以上的也都不要。余下的要差不多的。

    最漂亮的估计就是想留给四爷的了。

    李薇心里有数,虽然她有些讨厌这些新来的漂亮秀女,不过也最多是讨厌了。她现在已经不害怕四爷会移情别恋了。

    她让常青去拿三四卷画像来,之前她看过后全都编了号。

    太后见着画像后笑道:“依我看都好,你跟老四商量吧。给弘晖挑一个,也给弘昐挑一个。”

    李薇只好替儿子笑纳了。

    此时外面方姑姑一脸喜色的跑进来道:“万岁进园子了!”

    四爷特意在驿站停了一夜,今天算好路程和时间,赶到畅春园时正好能陪太后用午膳。

    李薇匆匆告退,赶出去跪迎。

    外面早跪了一大片人。畅春园的除了太后不用出去跪儿子外,余下的有一个算一个都要跪着迎接圣驾。

    四爷在园子门口就下了车,直接走着进来的。见到十三和十四带着儿子们跪在外头,摆手道:“都起来吧。”说罢亲手扶起十三,让弘昤去扶十四。

    再往里走就看到李薇带着额尔赫等公主们和女眷们跪在那里。

    四爷正与十三爷一同携手进来,做一对好兄弟,好君臣,堪为表率。见着她跪在那里,迟疑了一下道:“额尔赫,把你额娘扶起来。”

    他放开十三过去,额尔赫已经扶起了李薇。

    “这些日子,辛苦你了。”他含笑温柔道。

    李薇想起弘昫种痘时她在心底的煎熬,眼圈都有点泛红了。说起来平时见不着他也没什么,见到了反而变软弱了。

    她借低头避开有点湿润的眼睛,道:“臣妾不辛苦。”

    当晚,四爷索性就歇在了畅春园。也是因为他跟十三和十四一起说话,聊得有点晚了。

    四爷洗漱完后躺在床上,叹道:“终于回家了,能好好躺在床上睡了。”

    李薇让他趴着,拿木滚子给他滚背,一面说起了太后说的事,道:“爷要不要看看那些画像?”

    四爷趴在那里说话有些含糊,干脆翻身坐起道:“朕已经给弘晖瞧好了一个,这次回来就打算赐给他。格格的事暂缓吧,先给他留着。”

    他这么一说,李薇就知道拿给太后看的那四幅画像的秀女都要给弘晖留着了。

    她提醒自己要记得这件事,免得四爷再忘了,误了这四人的终身。至于四爷给弘晖挑了谁,她也不多问。

    第二天,四爷陪着太后用过早膳后才回圆明园。

    一上午先把路上不方便处理的折子发下去,再传军机处的人来面君。下午则接连见了十三、十四、九爷、十五和十六等几人。到了晚上用膳时,又让人传话说明天让弘晰到园子里来。

    这一通忙后,直到他回来半个月后才把一切事体都给安排妥当。此时才有心情去看秀女。

    先是一大把的赐婚。弘昀和舒穆禄氏的喜事总算是落到实处了,着令内务府安排嫁妆,给弘昀开府等。到明年这个时候,开府和大婚一齐进行。

    然后他让她先给弘昀一个格格,免得屋里太空不好看(他的原话)。

    李薇一直很难理解这种屋里女人少就是没面子的古代文化,不过不管是四爷还是弘昐和弘昀,都不怎么排斥多几个女人。

    她拿四爷没办法,对儿子自然也不打算管得太深刻。

    世事如此。

    跟着四爷终于提起了他给弘晖安排了什么:一个侧福晋。还是从乌拉那拉家挑的。

    而且并不是其他旁支的人。是已经快要被京里的人给遗忘的承恩公府,五格的女儿,弘晖的表妹。

    五格福晋所出的孩子中活下来长大的只有一个刚安,现在还在治病。这个被指给弘晖的女孩是五格的侍妾所出。

    人品样貌一概不知,只知道年纪是十五岁的。

    李薇发现秀女中也有她的名字,只是当时她根本没注意到。此时找出画像来看,并不怎么出众。

    四爷也是在翻过画像后,就把之前说是给弘晖留的格格中挑了一个赏下去。余下的发回其家自行聘嫁。

    有了这桩婚事,沉寂的承恩公府仿佛就再次有了生气。

    ☆、444

    引君入瓮

    承恩公府内,五格福晋在这短短半年里瘦成了一把人干,两腮的肉都瘪下去了。她目光尖锐的盯着站在下头的嬷嬷,道:“既然老爷都这么吩咐了,你照做就是。不用来问我。”

    嬷嬷是为了将要嫁给大阿哥的六姑娘来问关于嫁妆和陪嫁的事,因为五格福晋是嫡母,这些如果讨个吉利的话都要由她亲手来做。像是给姑娘的铺盖等,最好都是由额娘亲手来做。

    五格是这么吩咐的,在他看来这是皇上还没有放弃承恩公府,自然希望一切尽善尽美。

    可因为这件事他已经多日不曾回到后头来亲自跟自家福晋商量一下了,只是草草的让嬷嬷来说一声。

    不料,五格福晋想到这个心里就像是烧起了一把火。

    她嫁给五格多年,以前是她是小媳妇,上头一堆嫂子压着,连痛快说话都不敢。生下的孩子中死了三个,才活了刚安一个。她把刚安当命根子,谁知天降横祸,刚安不但丢了差事,还被五格给亲手打废了!

    现在满府都在高兴,高兴六丫头一步登天了,救了承恩公府!

    谁还记得刚安……

    晚上,五格听了嬷嬷的话,拖着疲惫的身体回了福晋这里。本来想跟她说说道理,结果见她瘦得衣服都空了大半,坐在灯下拭泪,他满肚皮的话就都咽回去了。

    “六丫的事,要不我把大嫂请回来,托给她?”五格故意这么说。

    果然见自家福晋一下子就把头抬起来了,气冲冲道:“你这是想让外头的人都骂我?”

    五格叹气,坐下道:“……我哪是这个意思?不过是怕你累着。”

    他看着福晋,问:“刚安现在怎么样了?”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