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339章

    李薇:“……”您这封了还不如不封呢。她都能想到十四爷跳着骂‘你打发要饭的呢!’。

    可看四爷坚定认真的神情,就知道他是真的打算磨一磨十四爷的性子。

    以前十四爷冲他哥跳脚还好说,哥哥不好跟弟弟认真。可四爷现在是皇帝了。

    ……她默默给十四爷点了根蜡。

    礼部汉尚书张伯行亲自来给养心殿后给这位名声在外的‘李娘娘’宣完旨,李娘娘谢恩起身后,十分客气的冲他一福身:“有劳大人。”

    张伯行忙避开她的礼:“不敢当,不敢当。”然后就恭敬告退了。

    接了旨其实还不算完,因为接旨后还有个册封在等着她呢。就跟四爷接了遗诏后花了一个多月才真正登基,她这最多算是已经预约了贵妃的席位。而且要等皇后入宫后,才是她的册封礼。

    不过正名后,至少她算是能光明正大的出去了。

    把旨捧回去供在香案前,打听到四爷还在乾清宫跟百官继续开会。

    玉瓶难掩激动的过来说:“主子,您要不要……要不要去看看二格格?”

    李薇猜她原来肯定不是想说这个,不过今天这个样子可以理解。但她还真不能去看儿子女儿,虽然真的很想。

    她轻轻叹口气,叫玉瓶她们进来给她换衣服重新梳头。

    “主子这是……”玉瓶虽然不解,但干起活来手脚还是很利落的。

    李薇坐在梳妆台前说:“我去给太后请安。”

    应酬嘛,就是这么回事。她得封贵妃,不能这会儿就去给四爷谢恩,但也不能继续躲在养心殿了。

    她该出去让人看看了。

    德妃……太后那里现在肯定很多人。

    她要继续躲着,反而显得心虚了。四爷都替她把架子搭起来了,她上去唱一折又有什么难的?凭她自己的个性,是什么时候都不会这么高调的。偏偏四爷就爱让她高调点儿。

    以前在府里时她这宠妾的名声就是叫他给她嚷嚷起来的。

    她也尝过高调的好处,有很多事正因为她高调了,人家脑补多了,她就不用费事都被人贴上了‘不好惹’的标签,然后退避三舍了。

    这次虽然她还看不太明白,不过想着应该是冲着皇后去的?

    那她配合不就行了?

    宁寿宫里,乌雅氏正在小屋里重新梳妆,侍候她的方姑姑都发愁了,看着她肿成核桃的两只眼睛:“太后,您这样干脆别出去了吧。”

    乌雅氏努力睁大眼睛,淡淡道:“我必须去。不去她们怎么笑话我?”

    老四能记得追封胤祚,她实在是没想到。听到的那一刻整个人都怔住了,直到听到给孝懿的追尊后才痛痛快快的哭了一场。当时宜妃那几个明里劝她不要再为先帝伤心了,先帝看到她这样也不好受,暗里就说老四真是好儿子,不但记得她这个生母,养母也没忘呢。

    方姑姑眼睁睁看她换好衣服又出去了,心道娘娘这个脾气算是改不了了。人家要往她的痛处扎,她就要笑着叫人家扎,让那扎的人都怀疑是不是扎错地方了。回来再怎么痛都要背着人慢慢捂,当着人是一句疼都不肯喊的。

    她正要跟进去,外面一个宫女冲她招手。

    “李贵妃要来?”方姑姑怔了下。

    宫女问:“姑姑,怎么办?要不要给太后回一声?”

    方姑姑连忙说:“不用,就说太后这边方便。”说完就匆匆去前头了。

    留下后面的宫女不解的想,前面宜妃、惠妃都在,这怎么能叫方便?但这事不归她做主,既然方姑姑说方便,那就方便。一转头就出去递话了。

    等坐在殿上的乌雅氏听到通报说李贵妃到的时候,看了眼方姑姑就笑道:“哟,我媳妇来了,看你们还敢欺负我。”

    宜妃笑道:“看看,欺负了我们一辈子不算,还要叫你媳妇接着欺负我们!”

    说归说,下面几个陪坐的小妃嫔都起身了。

    成妃也想起身,被乌雅氏轻轻按了一把:“不要紧,都是自家孩子。”

    宜妃听到了就笑着说:“既然这样,那我也托大不起来了。”

    乌雅氏含笑白了她一眼:“谁叫你起来了?可别冤枉我。”跟着像开玩笑一样对坐在宜妃身边的小妃嫔们说:“都过来帮我按着她,省得她自己起来了再来骂我。”

    宜妃凤眼一扫,到底威势仍在,几个小妃嫔虽然都在笑,却没一个敢伸手去碰她一下。

    乌雅氏迎向宜妃得意含笑,还带着点怨恨的神情,不惧不怒,心道你这边敢欺负他的心尖子一下,看我家老四不活剥了你。

    李薇进来前还真没想到乌雅氏这里这么多人。

    而且就像摩西分开红海一样,她一走进来就像身上自带状态,面前的人全纷纷向后退,最后除了上座的太后,还有坐在太后身边的几个外,其他的妃嫔全都起身了。

    其中还有一个大肚子的。

    宁寿宫的全是先帝的妃嫔,这个大肚子的就是新上任的静妃石氏了。

    怎么说她都是小辈,李薇就赶紧上前给太后行礼,不等她拜下去,乌雅氏就赶紧道:“快扶着。”

    博尔济奇特氏,新任宣妃赶紧上来扶住她,不让她往下拜。

    李薇没想到她会在这里,浅浅一福。

    宣妃的汉文说得相当不错,语调轻缓温柔,她道:“太皇太后嫌太吵闹就叫我过来看看太后。”一边说一边把她往乌雅氏身边引。

    李薇就想这眼色也不是盖的啊。就那么对了个眼神,她就知道她在想什么了。

    成妃起身让座,亲热的拉着她往绣凳上按:“快挨着你婆婆坐,好好奉承奉承她,省得她这恶婆婆折腾你。”

    殿中顿时一片笑声。

    乌雅氏笑得前仰后合:“哎哟,那我可要做做恶婆婆了。媳妇,快给我端茶来。”

    方姑姑正好端着茶送上来,李薇就端正起身,接过茶递上去。

    乌雅氏也端正的接过来,一本正经的抿了几口,放下又笑了,对方姑姑说:“快把我的体已匣子拿上来,给她挑!”

    近看乌雅氏眼中还带红血丝,眼泡肿得像睡前喝了一升水。

    李薇就知道她这是哭过了。哭得还不轻。

    可这会儿却一点都看不出来了,她都怀疑乌雅氏这是喝水喝多了,眼是砂子迷的。

    方姑姑真的抱上来一个长匣子,才要在李薇跟前打开,成妃一把合上,拿过来塞到李薇怀里说:“快拿着,都是你婆婆给你的。”

    宜妃也跟着凑趣道:“就是,都拿着,叫她心疼。”

    李薇看乌雅氏,她笑得脸通红,直叫方姑姑来给她揉胸口:“你们就是想叫我破财呢!”

    一趟宁寿宫走下来,她赚了一匣子宝贝。回来一看是个极漂亮古朴的白玉如意,长约一尺三寸有余,通体无暇。

    就算已经见过不少宝贝的她看到都怔了好几十秒,连话都忘了说。

    玉瓶连手都不敢往上放了。

    李薇合上匣子,这匣子看着毫不起眼,没想到里面装着这么个宝贝。但刚才细看这玉如意已经有些黯淡了,估计在德妃那里也是收在盒子里,没有拿出来过的。

    她叫来王朝卿,问:“万岁现在在哪里?”

    王朝卿答:“万岁在太和殿赐宴。”

    她一看时间,确实快六点了。想想今天实在是过得太混乱,好像一直很紧张,忙得脚不沾地,但现在回忆却什么也没做。

    玉瓶看主子脸色不好看,想着万岁一时半刻回不来,阿哥们好像也都在前头席上,就上前轻声说:“主子,不如叫二格格过来跟您一道用膳?”

    李薇犹豫了下,摇头:“让她们三个女孩一起吃吧。”

    叫来额尔赫,难免把她孤立在大格格和三格格之中了。要是她这会儿已经搬出养心殿了,把三个女孩都叫过来也无妨,这里却是不方便的。

    听王朝卿说现在外面传旨的天使还有呢,因为有的恩旨要接旨的人不在京城,不往京里宣就要出京宣旨了。

    她没滋没味的吃着晚膳,苏培盛却匆匆而来,一本正经的站在屋当中道:“赏贵妃,一品锅一道,燕菜一品锅一道,红扒熊掌一道,九层鸡塔一道。”

    李薇都没顾得上摆香案下跪接旨,苏培盛唱完名,后头人把赏的御菜端上来,他才笑着说:“娘娘别见怪,是万岁说的叫您不必下跪接旨。奴才还要去复命,奴才告退。”

    他就这么跑了,李薇只好叫人把御菜放到近处,四道大菜看着就喜人,她这心情一下子就变好了,心道熊掌倒是吃得少啊,第一筷子就去挟这个,见下头还有红签:御膳房刘宝泉晋。

    原来是刘太监做的,那肯定不错。

    吃了几口,苏培盛又来了,身后又是跟了一串人。

    “赏贵妃,鹿筋扒海参一道,芙蓉干贝一道,蟹黄鱼肚一道,拔丝山药一道。”

    这一次再把菜端上来,玉瓶不得不撤掉了其中几个盘子。

    李薇先尝了一口鹿筋。

    一刻钟后,苏培盛再次来了。

    “赏贵妃,凤尾虾一道,溜蟹肉一道,四喜丸子一道,红烧三丝鱼翅一道。”

    ……

    李薇不得不叫人把菜都换到八仙桌上,炕桌上放不下了。

    晚上,四爷脸膛微红的进来,她赶紧起身侍候他更衣洗漱,他一边换衣服一边问她:“菜好吃吗?”

    “好吃,就是太多了,我没吃完,分给额尔赫她们了一些。”她道。

    “她们那边我也赏了。”他道,“今天有御宴,想着你们这边该吃不好了。”原来如此,所以他才一口气赏下这么多菜啊。

    不过,四爷就是这么周到的人啊。

    洗漱后,两人坐下说话。其实更多的是她听他说。他说兄弟们都很高兴,十三给他磕头时都哭了。

    李薇特别想问十四爷是个什么表情?

    她趁机道:“我去见额娘,额娘也哭了呢。”

    四爷脸上的笑收了一些,她以为这话说错了,跟着就看到他眼眶泛红,跟着就有水光,跟着,两行泪就这么滑下来了!

    李薇:=口=

    她直接不知道此时该怎么办了。

    四爷摇摇头,叹道:“六弟……六弟要是还在就好了……”说着叹了口气,她赶紧把手帕给他。

    他胡乱擦了把脸,她却再也不敢多说什么了。

    听他继续说有多少人给他磕头,不过往下就都是招他烦的人了。都说看到敌人倒霉就可以笑了,他今天算是看了个够。

    呵呵,八爷是皇上抹的光头阿哥,他怎么可以违背先帝呢?

    呵呵,八、九、十,一个都没封。

    呵呵呵呵~

    听他这意思是要把八爷压到天荒地老了?

    他把玩着她的手说:“朕也不会一直压着他们,等过一段日子,叫朕看看他们的表现再说。”

    留校观察?

    他现在这么高兴,李薇就叫人把太后赏的那柄如意捧出来。她自觉跟太后没这么好,太后赏这么贵重的如意,更多的还是看他的面子。既然这样,不叫他知道就不好了。

    匣子一打开,四爷腾的一下就坐起来了。

    他把如意捧在手里,打量了几次后肯定道:“这是先帝的东西。朕在乾清宫见过。”

    那就是先帝赏给太后的?

    不得了啊。先帝想必也有十分喜欢太后的时候吧?

    从四爷给她不少东西来看,李薇这么猜,不由得坐直身去看那柄如意。

    四爷捧着看了一会儿,放回匣子里,说:“放回去吧。”

    然后他脸上的笑就不见了。

    李薇赶紧叫人把匣子捧走,知道自己肯定猜错了。太后这柄如意没让四爷高兴,反而叫他生气了。

    太后……你真是坑我坑上瘾了啊……

    李薇忍不住在心底骂太后没安好心眼。然后就小心翼翼的看着他练字,念经,再回来睡觉。

    躺到床上后,他才把她拉到怀里,摸着她的背说:“朕不是生你的气。”

    他悠悠叹了声:“……朕记得在乾清宫的赏赐账册上看到过,那柄如意是赏给承乾宫贵妃了。”

    承乾宫贵妃?

    李薇一时以为是现在东六宫的佟皇贵妃,但马上反应过来是孝懿仁皇后。

    孝懿仁得的如意怎么会在太后那里?

    如果是赏赐,有账册可查,四爷都能记得乾清宫的,没理由不记得承乾宫的。

    私下赏的?

    她好像看到了多年前的一场发生在两个后宫女子之间的纠葛。

    宁寿宫东配殿,乌雅氏躺在床上。

    她想起当她刚刚从宫女子成为侍候先帝的贵人,住在承乾宫的佟贵妃叫人赏了她这柄如意。

    当时那个坐拥皇宠、高位,又是先帝母族的女子,就这么轻飘飘的用一柄如意来示意她。

    乌雅氏望着床帐顶。

    ……你当时那么风光,想得那么美,可你怎么没有熬过我呢?

    就像听到孝懿仁的死讯的那天一样,她终于可以睡个好觉了。

    307、公主

    好像刚刚才睡着,四爷就起来了。

    睡在他身边的李薇也是感觉到灯光才睁开眼睛,坐起来时他还说:“你睡吧。”

    她边打哈欠边说:“你这么早起来……”桌上的表说现在才三点四十,“有事?”

    四爷此时已经洗漱完毕在穿衣服编辫子了,他道:“先帝在畅春园时积下了不少奏折,这段日子朕也没顾上。”

    哦,她懂了。等于最近还要继续加班。

    她下来简单洗漱后坐下陪他用了顿早膳,送他去前殿了。

    这会儿一看才四点十分,外面的天还是黑的咧。

    可她能在东小院回床上补眠,能在圆明园继续回去睡,可在养心殿……总觉得不能这么颓废。所以当玉瓶问她要不要再睡个回笼觉时,她摇头说不用,她们就去把床铺给收拾起来了。

    起来太早没事做,弘昤还在睡,她去角屋看过后就回来坐着发呆。

    她让玉瓶把翊坤宫的账册抱来,很快炕桌上就堆满了。倒不是说她没事做数钱玩,而是当了贵妃后,她也需要像四爷施恩大肆封赏一样,给所有认识不认识,至少有点关系和不能忽略的人赏东西。

    这样,她就必须对库房里的东西大概有个数。

    她不像四爷那么累,给梁九功、魏珠的东西都要自己亲自斟酌。大部分的一些没见过的诸如宗室里裕亲王福晋,七爷福晋,九爷福晋的礼单她都交给傅鼐的夫人马佳氏去处理了。

    马佳氏这个嬷嬷更近似于顾问或女官,跟玉瓶她们照顾她饮食起居的下人有不同的分工。

    四爷刚开始提的时候她还觉得她未必需要马佳氏这么一个人,还打过把她供起来的主意。但当她真的来了之后,她才发现这么一个私人秘书还真不能少。

    她亲自处理的都是不能怠慢的。比如隆科多的如夫人李四儿……

    虽然她没资格进宫磕头,但听四爷的意思,貌似隆科多还暗示过李四儿希望能进宫给她请安,幸好从四爷那里就把这条路掐死了。

    她发现没有限制的欲|望真的会越来越膨胀。

    想到李四儿,她就觉得她应该以她为镜,不能最后变成她这样的人。

    隆科多一点都不限制她,而四爷好像也从来没有限制过她。男人是不是都这样?他们从心底小瞧女人,认为她们不管做什么事都是小儿科?都是他们可以抬抬手就轻易能解决的?

    李薇想不透,四爷告诉她给李四儿赏些东西就行了,她就挑了一个镶东珠的顶针。要讨她的喜欢是很容易的事。李四儿这辈子唯一不可能得到的就是名位和身份,所以给她的最好的就是不合她身份的东西。

    比如东珠。

    隆科多可以私下拿东珠给她打弹弓玩,她都不可能明明白白的得到这样的赏赐。

    幸好,四爷的意思是跟隆科多‘舅舅’的关系是只论私情,不论公事。那她赏这东珠也是只论亲戚情面的。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