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44章

    "如今北疆刚退兵,这璃王又身死,这外患没有解决,又来内忧,是有人刻意为之。"

    皇帝半眯着眸子,他手上有傅泠夜给的一些信件,事关楚王和萧贵妃,以及左相的。

    甚至前日里,辰王给的那本册子,都是意有所指,他不是昏庸无能的皇帝。

    若是这事不周全好,恐怕把楚王一党逼急了,反而乱了这大周江山。

    他故作镇定,眉目淡然的看着左相。

    "左相说得不无道理,这臻儿是谁的孩子,朕怎会不知。"

    "臻儿与朕,甚是亲密,怎会去他人之子。"

    "朕已经让人去坊间将这事先压下去。"

    "朕倒是想看看,这意图乱我大周的到底是何人。"

    说得心平气和,却让左相心口骤然一紧。

    他抬眸,看着皇帝面带笑容的看着他。

    "陛下说的是,这乱大周之人,绝不容忍。"

    就此刻,门外突然响起一个女人的声音。

    "陛下,臣妾冤枉呀!"

    是萧贵妃的。

    皇帝闭了闭眼,看向大周首辅和左相后淡淡道:"你们先下去吧。"

    "是,陛下。"

    左相和首辅大人拱了拱手,转身就出去,刚开门就见萧贵妃泪眼模糊的跪在书房前。

    左相出去时,还特地给她使了一个眼色。

    "陛下……"萧贵妃的声音越发的尖锐。

    皇帝坐在龙椅上,面容尊严威武,看着坐在身旁的信王。

    "五弟,就没有什么好说的?"

    信王抬眸,看着书房前跪着的萧贵妃,嗓音平静。

    "有,不过这贵妃娘娘在这里跪着,终究不是办法。"

    皇帝挥了挥手,张公公便上前来。

    皇帝面色平和道:"朕要和信王商议北疆之事,让她先回宫,朕忙完会去找她。"

    公公应了一声就出御书房去。

    萧贵妃泪眼汪汪的看着张公公。

    "贵妃娘娘,陛下信你,让你先回寝宫去。"

    "如今陛下和信王殿下要商议北疆之事,这里是御书房,娘娘在这里跪着,恐怕惹了圣威。"

    萧贵妃听到陛下信她几个字,心里顿时放松了一大截。

    "好,本宫回寝宫去等着陛下。"

    说着,就缓缓起身,前往自已寝宫去。

    看着萧贵妃远去的背影,张公公才将御书房的门关了。

    房间里,皇帝面色骤然一沉,将几封信递给张公公。

    张公公接过信,就递到信王手上。

    信纸缓缓打开,映入眼帘的让信王眉目骤然一沉。

    "这是璃王收集给朕的。"

    "朕啊,自始至终信得过的人,或许就只有泠夜了,可惜了。"

    信王将信纸重新叠好,目光落在皇帝阴沉的脸上。

    "那皇兄可信?"

    "自然。"皇帝回答得很干脆。

    "我瞧着,这臻儿当真不像朕,朕与他这些年也十分生疏。"

    他从桌子下拿出一个册子递到信王手上。

    "你看看,这本册子,是辰儿给我的。"

    "恐怕辰儿也知道这其中的一些事情,顾及朕的颜面,特地以这种方式来提醒朕。"

    椅子上,信王微微蹙了蹙眉,缓缓开口。

    "皇兄,此事恐怕急不得,稍有不慎,就会适得其反。"

    皇帝将手中信件放下,抬眸看着他。

    "难不成,你有什么好的方法?"

    信王沉声道:"先找人将此事查探清楚,若是真是如此,也不算冤枉左相一家。"

    "皇弟曾经也查探过左相的身份,似乎他在入京都前在燕北待过多年。"

    "皇兄手上有证据,我们何不如来个瓮中捉鳖。"

    "哦?"皇帝沉吟着开口。

    "不妨说来听听。"

    信王淡淡道:"皇兄力排众议,相信萧贵妃,立楚王为太子。"

    "立太子?"

    "对。"信王斩钉截铁。

    "立太子之日,便是收网之时。"

    "你是让朕立楚王为太子?"

    "正是。"信王眉目自然。

    "朕做不到。"皇帝缓缓起身。

    "就算要立这太子,要么是辰儿,要么就玄儿。"

    信王叹了口气,立马开口。

    "皇兄难道还没理解皇弟的意思?"

    "立太子,不过是给罗氏一族画的一个大饼而已。"

    "如今楚王身份暴露,若是皇兄发怒,反而会让他们想方设法和燕北串通谋反。"

    "何不如,顺他们意,布局收网。"

    第199章

    叫声夫君,我听听

    "皇兄何不顺了他们的意,让他们以为得逞?"

    皇帝蹙了蹙眉,缓缓点头。

    "这是一个办法,只是这样突然立楚王为太子,岂不是让他们怀疑?"

    信王笑道:"这太子之位,皇兄何不这几日征集大家意见。"

    "让绝大多数人进谏,立楚王为太子,这样一来,楚王和左相他们定不会怀疑,是皇兄下的套。"

    "毕竟是大周朝臣所选出的太子。"

    皇帝蹙了蹙眉,看着信王缓缓叹了口气。

    "为今之计,只能这样了。"

    "太子册封当日,便是那燕北细作入地狱之时。"

    "朝中大臣进谏之事,就交给皇弟了。"

    "臣弟定将这事办妥。"

    皇帝低笑,伸手拿起桌子上奏章,目色骤然一沉。

    "我们大周,怎么会沦为燕北的肥肉。"

    信王将桌子上的茶喝了一口,面色温和:"如今,苏凝去了明川,这夜儿也跟着去,这苏将军担心自已女儿,也去了明川。"

    "要不,皇兄传信到明川,让夜儿和苏将回来?毕竟兵变之时,还得苏将军协助。"

    皇帝沉了口气,目光倒是慈祥。

    "夜儿养在我大周那么多年,朕早就当他是亲儿子。"

    "若是能看到他与苏将之女大婚,朕也算去了却一桩心事。"

    "不过这毕竟是两国联姻,苏凝乃将门之女。"

    "夜儿又钟情于她,朕倒是有一个想法。"

    信王眉头微皱,看向皇帝。

    "陛下是想……"

    皇帝唇角勾起笑,将手中奏折放下。

    "我听辰儿说,是苏凝发现楚王要害玄儿,让他进宫,也算提前护住了玄儿,也是大功一件。"

    "这图册,也是她给辰儿的,想来这小丫头心思敏捷。"

    “朕倒是想赐她封号,为永安,这样和亲到启西才更合适,也不算失了我大周礼仪。"

    “永安县主。”

    信王轻笑:"这倒是是个好办法。”

    ”苏家三丫头生来时,苏夫人曾找钦天监算过,她是凤命,可是这半生也会坎坷不平。"

    “如今看来,当真没有算错。”

    "小姑娘性子野,和夜儿相配。"

    皇帝深吸了口气。

    "此事便这样决定了。"

    明川的夏日刚刚来临,知了在院子里叫个不停。

    傅泠夜拥着苏凝醒来时,外头就传来墨萧的声音。

    "主子,京都传来消息。"

    傅泠夜起身,将苏凝柔软无骨的身子,微微挪了一下。

    她睡得很香,乖巧得像一只猫。

    他走出去,墨萧就将一封信递给他。

    "昨夜让人如玉传的消息,今早整个京都炸开了锅。"

    "陛下下了早朝让左相和首辅大人去御书房商议事情,可据传来的消息,陛下并未生气。"

    "反而是相信萧贵妃,而且据小道消息,陛下过些时日,要准备立太子,如今在征求满朝文武的建议。"

    "立太子?"傅泠夜眉头微微一蹙,转而笑道:"不错,看样子信王出手了。"

    "立太子只是个幌子而已。"

    墨萧蹙眉。

    "幌子?"

    傅泠夜英挺的眉眼微挑,嗓音淡淡道:"请君入瓮的幌子。"

    "从京都可传来其他消息。"

    墨萧点头。

    "有,不过是给苏三姑娘的,青凰传过来的信。"

    墨萧把信给了傅泠夜。

    “你先下去吧。”

    “是。”

    傅泠夜拿着信,转头看着床上熟睡的苏凝,唇角勾起一抹薄笑。

    微暖的阳光透过窗户射进来,光影摇晃之间,苏凝缓缓睁开了眼睛。

    傅泠夜慵懒的坐在椅子上,深邃的眸子静静的看着她,带着一丝戏谑。

    "啧啧啧……阿凝昨夜是梦到了什么?"

    "流好多口水就算了,一直抱着我不放。”

    “要亲我,要抱我,还撒娇,嘴里还喊不要。"

    “我看你也没喝醉。”

    "有吗?"

    苏凝愣了一下,看着傅泠夜唇角露出的一抹薄笑,面色绯红。

    "泠夜,你胡说八道什么,谁喊不要了。"

    "我可是亲耳听到的,你喊得可大声了。"

    "傅泠夜。"苏凝被他逗气了。

    "你又哄我。"

    "我没喊不要。"

    傅泠夜眉目微挑,走过去,将唇凑到她耳旁,嗓音低沉磁性。

    "啧啧啧……喊了不承认是吧?嗯?"

    他伸手宠溺一般的擦掉她唇边的水渍,嗓音迷人。

    "瞧你,睡个觉流这么多水。"

    "口水。"

    见面前这个男人这般无赖,苏凝伸手推开他。

    这人,怎么就,这么贱兮兮的。

    傅泠夜身子往后仰,从袖口中拿了一封信,朝她张了张手。

    "要不要?"

    "什么?"苏凝侧头看他,那人眉峰微挑,眼眸深邃,一抹薄笑。

    偏偏一张脸蛊惑人心。

    "京都来的消息。"

    苏凝伸手就要夺,傅泠夜的手骤然移开。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