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样小说网/重生六零:山村生活美滋滋/ 第1章 我不上学了(2198字)
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章 我不上学了(2198字)

    “柱子,娘想求你个事儿。”

    “你能别去上学了不?”

    面带菜色的牛红花站在炕边上,眼圈红肿,满脸愧疚。

    火炕的另一边,刘老汉正满脸愧疚和沮丧的抽着旱烟,但烟锅里却不是什么烟草,而是构树叶子揉碎后做成的,味道很涩。

    炕上刚睡醒的刘二柱,则是用手揉着略微发疼的太阳穴。

    什么上学不上学的,我都快七十了上什么学?

    还有这小土炕,四处漏风的茅草屋,是什么破地方?

    我不就因为发愁孙子买房的事儿,多喝了两杯。

    这是给我干哪来了?

    刘二柱本能的摇摇脑袋,想让自己清醒一下。

    旁边牛红花却误会他不愿意,顿时哭出声:“柱子,娘知道你喜欢念书,但咱家真扛不住了啊。”

    “你爹没日没夜的干活,就这咱家还欠队上30个工分,现在还摔断腿了,短时间肯定干不了了。”

    “你大哥跟你大嫂养两个娃儿已经拼了半条命了,就算是累死也养不住我和你爹。”

    “娘求求你,你别上学了行吗,那上学有啥用啊!”

    听到这痛苦的哭喊声音,刘二柱身体一僵,不敢置信的抬头看向面前苦苦哀求的女人。

    这是一个满脸沧桑的妇女,被晒的皮肤很黑,脸上满是皱纹,头发也都白了不少,尤其是那满脸菜色,一看就是常年营养不良导致的。

    可就是这张脸,刘二柱熟悉无比。

    他曾经无数次在梦里跪在女人面前,嚎啕大哭着忏悔。

    这是他娘,牛红花!

    再看看周围那陌生又熟悉的环境,还有旁边一个劲儿叹气的父亲。

    刘二柱瞬间明白了,自己这是赶上穿越的快车……不,能把自己送回1960年的今天,这是赶上穿越的高铁了啊!

    他永远忘不掉这一天。

    老爹刘福生在队上干活时,摔断了腿。

    母亲牛红花把他从县城喊回来,哭着求他别念初中了,去队上干活赚工分。

    说实话,在这大饥荒的年代,刘二柱又出身农村贫困家庭,能念到初三已经是很多人不敢置信的事情了。

    对于农民来说,儿子可是家里的劳动力,不赚工分念啥破书啊?

    可惜,前世的刘二柱拒绝了,哭着求母亲让他念书,觉得念书才会有出路,才会摆脱农村!

    最后是老爹看不下去了,拍板让刘二柱继续读书。

    事实证明,刘二柱错了。

    读书确实能摆脱农村,他甚至去了四九城的大学!

    可他老爹却因为拖着一条断腿干活,生生累死在田地里。

    母亲为了不让他担心,甚至将这件事一直瞒到他读完了大学。

    家里的大事小情都是大哥咬着牙硬撑,最后因为太累了,导致修水库的时候昏迷在河水里淹死,连尸体都没找到!

    家里两个女人养育两个孩子,自然是养不住的,导致两个孩子一个病死,一个饿死。

    婆媳俩连续遭受打击,最后也是实在扛不住了,偷了生产队的老鼠药,一起自杀了。

    至于刘二柱的逆天改命,其实也不算太成功,因为家里曾经是地主,虽然被规划为贫农了,还是大学毕业生,却也没人敢用他,只是在四九城则是当了一辈子的工人。

    虽然后来国内大环境好些了,但大学生也不缺了,再加上他没有人脉,也不太会经营关系,导致升职加薪没他的份儿,分房子没他的事儿。

    他努力好多年,终于娶了个寡妇,又生了个孩子,然后又开始给孩子打拼房子,打拼娶媳妇的钱,最后又开始给孙子操劳赚钱,然后因为醉酒而死。

    刘二柱想考读书搏出头,结果搏了个家破人亡,搏了个一生平庸!

    所以,还读书?读书真救不了他自己啊!

    “行了,哭哭啼啼的烦人!”刘福生恼火的一摔烟锅:“不就是断条腿吗,老子当年被人抄家都没怂过,我还能继续干活的!”

    说着,刘福生走下炕,断腿一碰地顿时倒吸一口凉气,一个趔趄差点摔在地上,黝黑的脸也白了好几个色号。

    “他爹!”牛红花顾不上哭,惊叫着跑过去搀扶住自家男人。

    看到自己爹那样,刘二柱朝自己脸上狠狠来了一巴掌。

    前世的自己可真自私!

    这清脆的巴掌声惊呆了二老,不知道这娃抽什么疯。

    “爹,娘,你们不用担心了。”

    “我不上学了!”

    刘二柱做出了保证,又上前搀扶着老爹回炕上躺下。

    听到这话,牛红花先是欣喜,随后又红了眼圈:“柱子,娘对不起你啊!”

    刘福生也是一脸复杂,似乎是想逞强,劝刘二柱回去读书。

    可刚才腿疼那一下,让他知道自己干不动了,最终还是没有劝说,而是满脸痛苦:“柱子,是爹没出息,耽误了你!”

    刘二柱看到二老竟然还给自己道歉,脸色很是复杂:“爹,娘,你们别说了。”

    爹娘越愧疚,刘二柱越觉得自己前世不是个东西。

    前世咋就认准一条门路,非要读书呢?

    书读不好,一辈子平庸,比种地也强不多少。

    书读好了,等过几年起风了,能不能扛住都是个事儿!

    “不说了,娘不说了。”

    “你刚从县城回来肯定饿了吧,娘去给你做饭。”

    牛红花生怕儿子生气,不敢再多嘴,抹着眼泪出去哭了。

    刘福生则是看向刘二柱,保证道:“柱子,你放心,爹好的快,等爹能下地了你赶紧回去读书,我儿子脑袋瓜聪明,是个上大学的料子呢!”

    “您夸我聪明这事儿我不跟您抬杠,但上学就算了,我想谋些别的出路。”刘二柱笑道。

    上学没出路,当农民更没出路。

    累死累活干一年,最后还倒欠钱,上哪说理去?

    好不容易回来了,必须想个正经出路才行。

    刘二柱正寻思着,牛红花已经捧着一碗暗绿色的糊糊走进来了。

    那是这个时期人们的主要食物,野菜糊糊。

    有点存粮的人,还能往里面放点棒子面或者高粱面什么的。

    但大多数人就是野菜加水熬到粘稠,相当于喝个水饱。

    看到那碗一言难尽的糊糊,刘二柱脸色复杂。

    牛红花见状,有些尴尬的开口:“柱子,家里的饭食肯定比不上你们学校,你先吃着糊糊,娘去隔壁给你借俩窝头吃。”

    “不用了娘,我不咋饿,喝一碗糊糊就够了。”刘二柱伸手把碗接过来,一饮而尽。

    毫无调料味道,只有一股子苦味儿,真是难以下咽。

    但刘二柱强忍着喝下去后,竟然发现自己爹在偷偷咽口水。

    这都馋?看来是真的饿了,家里不会就这点野菜了吧?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