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358章 宅基地,邓老师果然回来了

    过完年能吃的菜就是地里的油菜了。

    绿油油的炒一大盘,纯天然绿色蔬菜,喜欢的人爱的不行,不喜欢的就只能捏着鼻子。

    要不就是地里的萝卜,清甜清甜的,可口的很。

    中午就他们几个人,炒了油菜,又炖了萝卜排骨汤,还炒了一盘小河虾。

    大冷天的也难为阿进去河里摸这个了。

    三个孩子们不在家吃,他们去三婶家吃去了,毕竟哥哥姐姐还有弟弟都在那边,六个孩子三婶给他们炸鸡腿呢,于知夏他们自然没管。

    反正回到乡下,无论去谁家都不会饿着肚子。

    我还想吃……

    隔壁大黄拉的屎你吃不吃你别折腾了,让人家阿进吃点东西吧。

    也就于知冬的师父这么直接。

    于大海在一旁憨笑,能让老四这么吃瘪他看着挺解气。

    于知冬不乐意了,一脸委屈:

    师父!

    喊我祖宗都不行,安安静静的吃饭,要是饿着我大孙子看我不好好收拾你。

    爸,你就让人这么欺负你姑娘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我顶多算是你二爹,你亲爹说你,我不敢开口。

    老于同志的话让于知冬的师父那是相当满意啊。

    老铁走一个。

    嗯,走一个老铁!

    拜托,老铁你们真是……无语!

    师父,金叔,我没啥的,知冬害口呢,想吃啥都行,知冬,你想吃啥

    于知夏看着两位老人那警告的眼神想吃的东西终究吞了下去。

    吃泡菜总行吧

    行,我去拿,今儿才捞起来的。

    要淋辣椒油。

    这么喜欢吃辣椒莫不是姑娘

    姑娘好啊,姑娘贴心。

    二娃,你给把把脉看看男孩还是女孩。

    老于可好奇了。

    于知冬的师父也是一脸好奇。

    可于知冬则把手捂住。

    不行,等出来才知道,现在要保持神秘感。

    姐,你可不能出卖我。

    傻丫头,二姐每天给你把脉估计早就知道男女了,你还躲什么。

    到底是于知秋聪明呢。

    于知夏的确早就知道了,可没人问她自然也没说。

    这会儿她对着于知冬那恳求的眼神自然道:

    爸,叔你们放心,孩子只要健康就行,至于男女都可以。

    不说就不说,有什么了不起的。

    果然是老小孩呢。

    一家人正吃着高兴,老村支书来了。

    哟,你怎么来了,吃饭了么

    吃了,吃了,我来是和你们说个事儿,别忙乎了,我说完就得回去呢。

    啥事儿啊,还要你亲自来一趟。

    年轻的支书不知道这里面的道道,所以得我来一趟。

    咱们村儿以前的知青你们还记得不那个邓老师,就是那个苦命人后来失踪那个

    邓老师谁不知道啊,他们家就更知道了啊。

    怎么了他有啥事儿

    他失踪这么多年咱们一直以为当年的变故他受不了打击出了意外。

    如今才晓得是去了国外,做生意还发财了。

    他说想回来祭拜一下,顺带感激咱们村儿这么多年的照顾。

    还说要给咱们村儿捐个学校。

    那他必然不知道咱们村儿如今的情况。

    谁说不是呢。

    老支书抽了一支烟一脸的与有荣焉。

    咱们村儿如今可家家户户都是万元户不差钱的。

    学校还真不需要,真要有那个心就捐给山区吧。

    是这个道理。

    可老支书这么找来必然有事。

    那您来和咱们说这些是……

    哦,是这样的,他还有个事儿呢,说是想把早年间他住过的知青点儿给买下来盖一套房子。

    按理说他不是我们的村儿的人是没资格享用宅基地的。

    可您忘记了他去了的媳妇当时是咱们村儿的,他那两个孩子当时是有资格分宅基地的,孩子没了,按理他是能继承的。

    虽然他前头媳妇他们家当时就迁出了村儿,可这地儿还的给。

    但村里如今把知青点修成了村办公楼,这不,需要大家伙儿一起出个主意,到底是重新批地呢,还是按照市价把地钱折算给他。

    哦,原来是这么回事。

    老于啊,你是一家之主,你们家就你去,每家每户得去个代表。

    结果老支书说完,于大海就道:

    我们家现在二娃做主,她去,以后家里的事儿都她做主!我一会儿和二娃一起去,顺便和大家都说一声,以后有事儿找我家二娃。

    老支书笑了笑:

    行,也就你老于有这魄力,不过你们家二娃也当得起。

    那是,我二娃可是我的主心骨,我们都听她的。

    老支书说完就走了。

    于知夏则看了一眼于知秋,几乎是下意识的。

    然后于知秋就说了。

    二姐,我没事啊,你不用顾忌我,他如今要回来祭祖可能也和自己的病情有关系。

    那你……

    我不回避,我又没做错事儿,再说了,即便有什么那也是他的问题,我总不能因为他连自己的家都不待了吧

    这话说得对。

    总不能因为他自己的日子都不过了吧。

    下午于知夏和于大海一起去参加了村上的会议。

    不记名投票,大家都觉得等价将地皮钱给对方最好。

    当然,如果对方不买账非要闹,那这事儿就有的闹。

    这事儿没法追溯,因为已经修成了村委大楼,总不能因为你告我,我就把办公楼拆迁了,这事儿闹到最后也会以赔钱了事。

    即便被人说仗势欺人也没法,你又不是村里原住民,又过了这么多年了,要告就告,他们还真不怕。

    所以全票通过就给钱。

    不过村支书也说了,即便将来打官司即便闹到最后非要赔地皮那也在村外头批一块地,毕竟他们这里是特殊部门管辖了,你有海外关系还要住进来根本就不可能。

    所以,邓老师要么拿钱走人,想要住在村里那就是不行。

    这事儿就这么定下来了,回去后于知夏和于知秋说起这事儿于知秋也觉得即便将来闹,邓老师想要住回村里也不可能。

    不过让于知秋没想到的是,同学聚会居然通知了她。

    你不去

    去啊,我为什么不去,我也正好见见那些老同学啊,机会难得呢,再说了,好些当年考上了中专或者大专大学的,大家都是各奔前程,十多年过去了也该聚聚了吧。

    那邓老师

    不是说还没回来吗他就算回来也没啥啊,叫他一声老师呢,他就是老师。

    而且他当年的事儿没人不知道,所以即便他真要对我做什么,同学们也不是傻子啊。

    哎哟,我的好二姐,我真没事,我也不害怕。

    人格分裂可也是那个人啊。

    法治社会,这可是大国,他真做不了什么。

    行吧。

    但晚上我去接你,你不许自己回来。

    还真当她是小孩呢

    行了,就这么定了。

    行吧,于知秋换上了一身藏青色的长款连帽双面呢大衣,里面是一件白色的高领毛衣配一条阔腿裤和小白鞋。

    这打扮成熟中又带着一抹青春。

    于知秋戴着一副金丝框眼镜她是家里书读的最多的人,在这个时代研究生也是很少见的。

    所以,当于知秋收拾好坐上小强回城的车时,她也跟去了。

    老三参加那个什么同学聚会他们那些同学有没有单身的

    听蒋春花这么八卦,于知夏笑了笑:

    妈,这个年纪即便单身估计也是离异更多一些!

    哎,也是,老三可都三十多了,这将来得找个什么样的呢

    见蒋春花发愁,于知夏只能宽慰:

    其实……

    行了,我知道你要说什么,无非是其实单身也好对吧

    呵呵,本来就是。

    我不和你说,你和老三是穿一条裤子的。

    单身的确舒服,可是那年轻的时候,这要是年纪大了呢你们都有自己的家庭,那万家灯火谁给她留啊

    我留啊!

    你留个屁,她看你们两口子恩恩爱爱的,她一个人孤苦伶仃的那不是更难受

    这老太太一天天的一会儿一个样。

    那您给介绍一个吧。

    真的

    还当真啊

    嗯,如果她看得上就行。

    哼,你就是不靠谱,我来就我来,你给我瞧好了。

    见老太太真去打电话了,于知夏无语一笑,但还是给于知秋通了气。

    而另一头,并不知道又要相亲的于知秋来到了县最大的酒楼。

    他们县其实是发展的极好的,因为有飞行学院和医学院以及药厂这三个重要单位,这就导致机场啊、交通啊极其便利,所以发展迅猛,堪比一些二线城市了。

    这酒楼是县里最好的酒楼,装修的并不逊色省城星级酒店。

    于知秋到的时候已经来了好些同学了。

    多年不见好些人已经快要不认识了。

    大美人,我们的大美人来了。

    我的天啊,十多年不见你是一点没变啊,不仅没变还越来越漂亮了。

    就是啊,知秋啊,你真是越来越好看越来越有气质了呢。

    一看到于知秋所有同学都围了上来。

    和他们不同的是于知秋身上永远都有一股书卷味儿。

    和大家身上难免有的烟火气儿到底不同。

    于知秋看到大家也很高兴。

    知秋,你现在在哪里高就只知道你当时考去了北京,现在呢

    就是外交部的普通公职。

    外交部我的天啊,知秋你可太厉害了。

    对啊,我们高中的同学可真不得了啊,知秋在外交部,刘洋如今也是县长了,哦,还有几个同学也在政府部门,还有海关,对,我们还有同学在海关。

    岂止是同学啊,你们知不知道咱们的老师,就是邓老师他也回来了,他如今可是国内首屈一指的百货业大亨呢。

    邓老师他之前不是出事儿了吗

    对,就是出事儿了一走数年,哦,今天他也要来呢。

    果然,邓老师也要来呢……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