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万俟新月摘下了面纱,露出了如玉的容颜。李皇后看了一眼,说了一句确实美丽。
单从容貌上看,这个新月公主就比梁紫玉强了不少,只不过没有梁紫玉那种坚毅。
当初崔定邦和梁紫玉定亲的时候,京都不少姑娘心碎,他们都自认比梁紫玉出身好,而且相貌好。
“犹忆当年一相逢,万世此心与君同。雪夜化作蝴蝶去,人间比翼笑春风。这是当初崔将军送我的定情诗,我至今不敢忘。”
新月公主的声音轻柔,却坚定无比。
有人倒吸了一口凉气,这件事真的太过诡异。
催定邦已经战死沙场,如今这个敌国公主千里迢迢前来投奔,还说要完成约定好的婚事。
大庆皇帝这是要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一个死人,直接就是寡妇……
若不是真的,哪个父亲会如此狠心,主要是多此一举。
这件事让宫宴变得尴尬,所有人都以为这是一场胜利者见证败者来求和的低姿态的,结果现在败者告诉他们,他们奉为英雄的人,还有另外一面。
“安南侯!”
皇上直接让萧让出列。
毕竟他在边关待过,应该知道崔定邦的行踪。
“臣在……”
萧让忍着内心的激动,终于可以毁了崔家,毁掉崔安如狂妄的根基,让她在京都寸步难行了。
说不定,皇上一怒之下,还会直接褫夺她郡主的封号。
之前她得罪了那么多人呢,就等着他们前来算账吧。
“你在边关跟着崔家父子共事两年,期间崔定邦真的消失过?”
大臣们也都期待的看着萧让,这个答案真的太重要了。
萧让很郑重地回答:“启禀皇上,臣初到边关的时候,职位并不高,国公爷为了避嫌,也很少会过来探望,更没有直接把臣放在大将军跟前,故而臣见到大将军的机会并不是很多……因而,大将军若是中途真的消失过,臣也没有办法觉察……只是中间确实听士兵们说过,有一段时间没有看到大将军亲自练兵……”
萧让的回答很聪明,强调了他并没有借镇国公父子多大的力,对于崔定邦的下落也没有办法证明,反而给了大家更多的想象空间。
作为镇国公的前任女婿,甚至有人会觉得他是在避嫌,不想实锤崔定邦的事,已经算是仁至义尽。
果然已经有些大臣在那里点头,似乎是认可了萧让的人品。
若是这一幕让崔安如看到了,一定觉得讽刺。
“安南侯夫人。”
皇上又询问了林知音。
林知音这段时间状态并不好,被崔安如盯上之后,做任何事都没有顺过。
成也孕肚,败也孕肚。
孩子让她成功地彻底俘获萧让,也让她被钉在耻辱柱上。
若不是温家的地位,想必她都没脸出来见人。
结果这个孩子又因为崔安如和陆景霖之间的争斗死了,她已经把人生所有的恶意都给了崔安如。
“启禀皇上,臣妇在边关之时,确实有段时间没有见到崔大将军……”
林知音的话,让人更加浮想联翩。
皇上的脸已经有些黑了。
李皇后看到皇上的样子,想着这个时候自己不拱火,都对不起崔安如之前对自己的顶撞。
“皇上,无论这件事是不是真的,如今镇国大将军已经死了,只怕这一次公主是白跑一趟了……”
说话间,她已经默认这件事是真的。
既然崔定邦中途离开过军营,而且还是潜入了大庆国都,最后为什么还会战死?是他探听了错误的信息,还是出卖了他们的军情?
一旦怀疑的种子被种下,后果就会无限发酵。
毕竟,每个人的想象力,都很卓越。
没想到万俟百里并不放在心上,主动说道:“我们也知道镇国将军战死的消息,不过我们大庆是个重视承诺的国家,父皇说过了,他也敬重崔大将军的为人,即便是他已经不在,他仍旧愿意承认这门亲事,故而这次让我送了皇妹过来。还希望大夏皇帝陛下,能够成全这一对有情人。”
万俟新月表情伤悲,没有再说话。
“不可能,镇国将军绝对不是那种人……他已经成亲,而且有了小世子,即便真的为了大夏,潜入大庆国都,也不会跟公主说那种话,即便说了,也是逢场作戏,为了骗取信任而已。”
有人为崔定邦鸣不平。
有这个人牵头,不少人都开始发声,他们都不愿意承认这是事实。
这个时候万俟百里很从容地说道:“我知道这件事你们轻易不会接受,毕竟崔大将军在你们心里是个那么完美的人。不过,我这里有他的庚帖为证……”
第125章
公报私仇
万俟百里的话,让众多的人更加沉默了。
庚帖,生辰八字,这个并不是轻易就能拿到手的。
即便是亲近的人,都未必有机会,更不要说敌国的皇族了……
刚刚还在帮忙说话的大臣们,都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
他们太清楚,庚帖的意义。
万俟百里从袖子中把庚帖拿出来的时候,眼神淡定,从一开始,他就稳操胜券。
大臣们的态度,还有如今的情况,都在他的预料之中。
新月公主脸上还是一副浓得化不开的忧愁,心事重重。
内侍把庚帖传到皇上手里的时候,皇上直接简单的翻了翻。
他知道,大庆三皇子这种时候能够把庚帖拿出来,就一定不是假的。
大臣们同样明白这个道理,所以都保持了沉默。
直到皇后那边的官员开口:“既然大将军曾经去过大庆国都,而且跟新月公主有这种关系,为什么不直接叫停这场战争?”
马上有人附和:“没错,两国打来打去,劳民伤财……”
这个时候万俟百里看到了大家的情绪,之后才慢慢开口:“其实这个也是我不理解的,大将军的意思是,他想停战,但是父命难为……”
他一开始就已经表达过,两国之间旷日持久的战争,都是因为镇国公一直不肯停手,哪怕是大庆确实有停战的意思,镇国公也从来没有跟皇上转达过,而是一直在屯兵。
朝臣们好像是在听天书,这个跟他们印象之中的镇国公,实在是不同。
镇国公父子的英雄形象,已经大打折扣。
“所以这么多年的战火,都是因为镇国公一个人的私欲导致的?”有人小心翼翼地提了一句。
李存忠看好戏的样子,刚好被陆景尧看到了。
“李大人也这样想么?”
陆景尧的话,把李存忠吓了一跳,也把李皇后吓了一跳。
众人的注意力,瞬间都被吸引了过来。
李存忠有些紧张,试图开口却总是觉得自己没有办法措辞。
二皇子陆景荣同样感兴趣,刚刚他可是一直都在看着。
这些人都是什么反应,谁和谁在交头接耳。
“我更愿意相信镇国公。”陆景荣这个时候开口了。
相比较刚刚没有闹出那些事的时候,那些发言的大臣,此时陆景荣更加需要勇气。
不过身为皇子,原本就该承担更大的责任。
皇上看了他一眼,问道:“如今百里皇子和新月公主已经拿出了证据,皇儿还是愿意相信镇国公么?”
陆景荣没有任何惧色:“是,父皇,儿臣还是相信镇国公。”
他的声音在大殿之上回荡,充满力量。
配上他坚毅的目光,甚至让人震撼。
“当年儿臣曾有幸跟随在镇国公身边一段时间,跟崔大将军朝夕相处,深知道他们是什么样的人。”
陆景荣这句话,是盯着皇上说的。
当年皇上和镇国公兄弟相称,如今却是这样的局面。
皇上没有第一时间保护那个扶持他上位的人,反而跟别人一起怀疑镇国公。
“二皇子果然是义薄云天,不过这个并不是二皇子不认,就不存在的。”
萧让知道,这次是自己的机会。
只要让崔家的名声毁了,他就可以彻底从之前的流言之中站起来。
他忘恩负义的罪行,就会变成了不跟崔家同流合污。
只要想到这里,他就觉得激动。
“安南侯还真是着急,即便镇国公避嫌,没有一开始对你委以重任,还是愿意把你带在身边教导,你能有今日,不要告诉我,完全是你自己的努力。至于你说的,不清楚崔大将军有没有离开过,到底想要引导大家什么,谁都听得出来。都已经背叛了崔家,如今还装作大义凛然的样子,就不觉得脸疼么?”
萧让被说得有些下不来台,可是不继续下去,他不甘心。
林志远也出来帮腔:“皇上,大将军就连庚帖都给了,这件事还能是假的?想必百里皇子和新月公主说的才是真的,崔定邦早就存了两国和解的心,可是镇国公为了自己的军功和地位,始终不肯放弃,故意制造两国的矛盾,给百姓带来了无尽的战火。”
温继礼根本不用出手,反正这些已经足够让崔家彻底倾倒。
他这个丞相,此时袖手旁观,并没有落井下石,已经算是仁至义尽。
“皇上,臣也认为镇国公不是这样的人。”
没想到,温如风竟然在这个时候开口了。
温继礼愣住了,这个儿子,怎么不像是自己一样稳重?
这个局面,他还没有看懂么?
就连陆景尧都迟疑了一下,温如风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开口?
二哥既然想要把事情揽过去,就让他承担后果就行了,他这个时候逞能,不是把自己也带上了?
皇上眯着眼睛,看着下面的大臣们。
渐渐地,又有几个头铁的人站出来,也表示愿意相信镇国公的为人,也相信崔定邦一定没有不忠大夏。
万俟百里看着这一切,只觉得这些人都是在挣扎而已。
毕竟坐实了崔家父子的行为,那他们所有人的信仰,就是一个笑话,他们大夏的风骨都会崩塌。
随之而来的,崔家还活着的人,也会遭遇灭顶之灾。
若是有幸活下来,也会生生世世被人唾弃。
“二皇子和小温大人再怎么一厢情愿地相信镇国公,似乎都没有用,毕竟证据就在眼前。”李存忠艰难地压下去自己的得意。
他看着万俟新月,又说道:“大庆的新月公主已经跟崔大将军交换过庚帖了,不知道各位还在坚持什么……”
这句话,让有些想要跟着一起支持崔家的大臣都低下了头。
李皇后这个时候故作为难地说道:“皇上,臣妾倒是在想另外一件事,若是两位远道而来的客人说的是真的,我们真的要拒绝大庆皇室的一片诚意?可是崔将军已死,而且他有妻有子,若是新月公主执意跟崔将军完成婚事,这个身份……”
李存忠马上说道:“皇后娘娘,按照礼数,公主身份尊贵,又是和亲而来,自然是要居正位的……那位梁氏,本来就出身不高,让她去做妾室即可……至于小世子,自然可以记在嫡母名下。如此,也算是我们大夏全了公主一番赤诚,也不至于让她将来老无所依……”
第126章
让她进宫
这种说法,马上就让很多人侧目。
李皇后看出来很多人都有所不满,也没有马上答应。
“这件事还是要问过皇上,而且如今梁氏和小世子都在太后娘娘身边,自然不该谈论这些。”
皇上看着李存忠,知道他是想要打压崔家,更是要断了崔安如的后路。
毕竟这位新月公主并不会给崔安如什么面子,而且按照崔安如的个性,一定会跟这位公主闹得非常难看。
“臣愿意帮小女做主,答应这样的安排……”
已经被梁紫玉宣布断绝父女关系的梁大人从群臣之中走出来,大声说道。
之前他想要趁着镇国公父子战死,从崔家夺取好处,最好是全家搬到镇国公府去住,而且要霸占他们的家产,没有想到梁紫玉这个逆女,嫁出去之后就不认娘家,心里只有婆家,完全没有给他们机会,不但教训了余氏,还跟自己断绝了关系。
这个女儿,就活该被人欺凌。
如今听到大庆提出这件事,他想都不用想,就想着用父亲的身份,帮梁紫玉定下来。
群臣看到他站出来,其实都有些鄙视。
这个人到底有多大的本事,大家心里有数,之前因为什么被梁紫玉断绝关系,大家同样清楚。
皇上看到他的时候,面色同样凝重。
“你同意?”皇上确认了一下。
“是,臣作为梁氏的父亲,自认有资格替她做主。她是大夏的子民,也是崔将军的夫人,既然崔将军自己跟大庆公主约定了终生,她就该遵从自己夫君的意志。臣身份低微,不敢为女儿求一个跟公主同等的身份,只能让她退到妾室的地位……既然她是妾室,小世子放在她名下同样不合适。故而,臣认为李尚书所言极是。”
梁大人这段话,就连温继礼听着都觉得恶心。
他根本就不配当一个父亲。
萧让这样无耻的人,都觉得汗颜。
皇上的表情看不出来是同意还是不同意,总之很难看。
“这是镇国公府的事,总该让镇国公府的人给个回应才是。”
陆景荣开口,这是他能够争取的最后一件事了。
相反,一直都在观察的陆景尧,却始终保持了沉默。
他知道,这个时候谁开口,将来都是一样有错。
温如风看着二皇子,心中不禁多了一丝钦佩。
刚刚支持镇国公府的人,也都反应过来。
虽然梁紫玉和崔琅不在京都,可是崔安如一直都在,而且非常活跃。
这件事关乎到镇国公府多年的声誉,无论如何她都应该过来。
若不是因为孝期,今日她原本就应该出现在这里。
跟崔安如不和的陆倾城,在听到万俟百里和万俟新月那些话的时候,就已经在幸灾乐祸了。
若是的如他们所讲,这次镇国公府要废了。
将来,崔安如就不是什么英雄的遗孤,而是奸佞留下的祸害。
“皇上,如今安国郡主正在守孝,怕是不太方便入宫吧?”李皇后说道。
“都已经这种时候了,自然是要就事论事。”皇上的话,有些不耐烦。
李皇后这个女人,有时候目光确实短浅了一些。
不过皇上也是因此更加放心把她放在那个位置上。
“是,皇上的意思,臣妾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