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陆景琛状态好了不少,看着没有那么病娇。“已经让了那么多,还是有人触碰我的底线,不如发疯。”崔安如的回答,并没有出乎陆景琛的意料。
“嗯,今日来见我,应该是有事相求吧?”
陆景琛没有什么血色的手,轻轻放下茶盏。
“听说太后娘娘准备出宫一段时间,原本暗示过我跟着,我考虑再三,还是嫂子和琅儿比较合适。”
“或许我可以帮忙找个武功厉害的师傅,教导小世子。”
他的聪明,确实异于常人。
“王爷果然想我所想。”
陆景琛笑了:“郡主想到求我,而不是跟皇祖母说,是知道我身边有这样的人?”
“若不是有可靠的人,王爷这些年又怎么躲过太妃和另外一个王府公子的算计……”
陆景琛没有回答,而是认真打量着她。
两个同样聪明的灵魂,在这一刻相互吸引。
崔安如并没有着急,她有的是时间。
“好……”
陆景琛的回答,同样没有出乎崔安如的意料。
“那就先谢过王爷。”
李家和温家昨日丢了脸,那几个帮凶也被翻了出来,言官上朝的时候特意弹劾,导致他们在朝堂上都被训斥。
崔安如这次没有进宫认罪,反而让皇上轻松了不少。
毕竟崔安如那种认罪,就是在提醒他,没有善待功臣之后。
李皇后对崔安如不上道的行为固然生气,却也因为李家人在学堂做出来的事掣肘。
这些族人还真是,不帮忙还要扯她的后腿。
“娘娘,那个崔安如如此不识抬举,将来必然会跟娘娘作对。”
身边的嬷嬷看着李皇后的脸色,都知道她在想什么。
“就凭她?也要有这个资格才行。”
嬷嬷马上点头:“娘娘说的是,其实这几次的试探,娘娘也该明白,太后娘娘和皇上都会看在镇国公父子的军功上照顾她一二,若是娘娘这个时候找她的麻烦,反而会影响大皇子……”
李皇后一听,表情变得格外严肃。
没错,如今庆国战败,马上就要到达京都议和。
既然没有外忧,自然要考虑内患。
夺嫡之争,才是她如今应该深思熟虑的方向。
“幸亏有你提醒,本宫不能在这个贱人身上浪费时间了,没有国公爷,又没有兵权的镇国公府,不足为惧。”
嬷嬷松了口气,皇后娘娘在镇国公夫人的事情上,总是会格外介意。
崔安如再次入宫的时候,直接去了太后宫中。
“娘娘,之前是安如考虑得太少。”
太后娘娘把她扶起来,慈祥地说道:“哀家看你这个样子,并不是想通了要跟着哀家一起走。”
“是,还请太后娘娘带着大嫂和琅儿……臣女一定会尽心尽力治好翊王殿下。”
太后娘娘半晌没有说话,笑意盈盈地看着崔安如。
崔安如也有耐心,并不觉着急听太后娘娘的答复。
“唉……”
太后娘娘叹了口气。
“哀家确实有离开一段时间的想法,最初的本意是带着你和琛儿,三年之后方归,刚好你也能治好琛儿,不过你们两人倒是都很倔,没有任何犹豫就拒绝了哀家。琛儿没有什么牵挂,毕竟翊王府之中,没有他在意的人,所以也不怕被人拿捏,只不过哀家那个时候忘了你的情况,你是放不下梁氏和崔琅的。”
崔安如点头:“太后娘娘的体恤,安如铭记于心。曾经安如也以为,凭借自己的本事,可以保护好他们。”
“这个世上没有谁能永远保护谁,你强大并不代表你的敌人就会示弱,一旦你保护的人成为了你的软肋,敌人总有办法赢过你。如今,你是想把软肋放在哀家身边,至少让他们能自保,是吧?”
崔安如直接承认,并没有拖泥带水。
“太后娘娘果然慧眼如炬。”
“也罢,镇国公一家为国为民,功劳甚大,保护小世子的安危,哀家愿意出一份力。”
崔安如重新跪在地上:“臣女感激不尽……”
“你若是真能治好琛儿,哀家应该感谢你才是。哀家倒是有另外一个疑问。”
崔安如想了想,已经明白太后娘娘想要问什么。
“是关于贺家那个老太爷?”
太后娘娘点头。
“不错,医仙这些年在京都出现的传闻,都是围绕着温家,若是之前,哀家只当做医仙对他们刮目相看。如今出了安南侯和林知音的事,医仙竟然还会愿意给温太师的岳父送药,这个倒是让哀家好奇了。”
崔安如并没有紧张。
“翊王殿下同样有疑问,不过师傅的决定,臣女这个做徒弟的自然要遵从。不敢欺瞒太后,那枚药还是臣女让人送去的,只是隐瞒了身份而已,不然他们未必敢给贺家老太爷吃。”
太后娘娘仔细观察了一下崔安如的表情,知道她并不是在说谎。
“哀家这一去,也要三年。”
崔安如点头:“三年的时间,相信嫂子在太后娘娘身边能学会很多事。”
“你倒是激灵,梁氏虽然母族出身不高,终究是镇国大将军的夫人,还有诰命在身,在京都贵妇之中,必然有一席之地,待人接物也该有自己的风骨。”
太后娘娘顿了顿,又说道:“至于小世子……”
“还请娘娘恕罪,臣女私下里求了翊王殿下,请他帮忙寻一个师傅教琅儿功夫,若是将来再有人欺负他,侮辱镇国公府,臣女希望他用自己的方式解决。”
太后娘娘叹了口气,提醒了一句:“三年的时间,哀家不在京都,就少了一个能护住你的人。安南侯府,温家,李家,应该都会对你不利,说不定还有别的人家,也会对你出手。你父兄这些年功高权重,却从未结党,在朝中没有什么真正的朋友,那些文臣更不会在意他们曾经的功绩,你一定要多加小心才是。”
“太后娘娘只管放心,臣女定然不会出事,大嫂和琅儿在太后娘娘身边,臣女格外放心,这边也就没有什么顾忌。”
“也是,软肋不在了,出招自然快狠准。哀家另外提醒,既然你要医治琛儿,那就不得不防翊王府的人。”
第53章
梁父提亲
太后娘娘能够说出这句话,已经算是把皇室的秘辛直接展开在崔安如面前。
“臣女明白,初遇翊王殿下的时候,他那个毒肯定不是自己凭空中的……”
两个人都没有就着这个话题说太多,毕竟事关皇家威严。
“哀家会在庆国皇子到来之前离开,你回去通知一下梁氏,让她准备准备吧……”
“拜谢太后娘娘。”
崔安如知道,太后娘娘一走,宫中就少了一位能够帮自己说话的重量级人物,不过这样至少可以保梁紫玉和崔琅三年的平安。
她要做的事太过于危险,他们不在身边更好。
从太后寝宫出来,崔安如并没有去见皇上,更没有想到要去皇后那里转一转。
这两位如今都不太想见到崔安如。
“这几日就要走?”
梁紫玉听说要跟着太后娘娘出去静养,而且这几日就要走,十分诧异。
“是啊,吃了败仗的庆国皇子而已,还没有资格让太后亲自接见。”
崔安如调侃了一句,表情轻松。
梁紫玉心中不忍:“安如,你自己留在京都,我总觉得对不住你哥哥。”
“嫂子,照顾好琅儿,就足够了,其他的事情交给我来做。若是你真觉得想要帮我做些什么,这三年就在太后娘娘身边跟着她多学一些本事。”
若不是丹青来报,梁大人前来拜访,他们本来还有很多话要说。
“他来做什么?”梁紫玉脸色顿时就不好了。
即便是自己的生父,那又怎么样?
“说是听闻小世子在学堂的事,作为外祖父的必然要来看看。”
丹青的回答,十分清晰。
梁紫玉当然不相信梁大人有这个好心,不过是借题发挥,想要看看崔家到底还有什么是他可以占有的。
“让他在前面等着吧。”崔安如吩咐了一句。
她看了看梁紫玉的表情,对她说道:“嫂子,涉及你娘家那边的事,我就不出面了,我难以保证自己的态度。”
梁紫玉有些意外,她觉得自己处理不了。
不过她转念一想,总不能一直依赖小姑。
“好,我去跟他说清楚,若是再胡搅蛮缠,我就让人把她打出去。”
梁紫玉让人把崔琅带过来,让他一起跟着。
有些事他也该面对了。
看到梁紫玉带着崔琅出来,梁大人臃肿的脸上浮现出满意的笑容。
当他看到崔安如并没有跟着出来的时候,就越发得意了。
“琅儿,快让外祖父看看!”
他伸出手,冲着崔琅呼唤。
结果崔琅并没有如同他期待那样跑到他身边,而是戒备地看着他,紧紧地跟在梁紫玉身边。
梁大人心中不舒服,想了想前些天的事,并没有当场发作。
“这孩子,怎么受了伤连外祖父都害怕了?紫玉,你小姑呢?”
他一边说着,一边像是大老爷一样坐下去。
梁紫玉让崔琅先在一边站着,自己则是慢慢走到主座,端庄地坐下。
“郡主今日进宫见过太后娘娘之后,有些乏累,正在后院休息,你找她有事么?”
梁大人一听,这个态度是跟亲爹说话?
他姑且又忍了。
“这些日子,爹也反省了,之前确实对你有些严厉了,不过若不是当初的磨砺,你也不会被崔家赏识,总算是因祸得福吧。如今镇国公府只靠着你撑着,肯定有些事情多有不便,我们也想过了,你小姑既然回来了,总要有个归宿,不然蹉跎了岁月,会耽误她自己的青春。你弟弟年纪也不小了,要不然……”
梁紫玉听了之后,气不打一处来。
就梁正南那个德行,还敢肖想崔安如?
“梁大人是仗着跟我有一丝血缘,觉得我不会把你打出去么?”
梁紫玉的话,让梁大人火气更大了。
他隐隐有些压不住内心的怒火,问道:“紫玉,前些日子你对你娘和妹妹的态度,我姑且不跟你计较,如今我亲自登门,你还跟我耍横,你眼中还有我这个父亲么?”
“琅儿,记住了,这种落井下石之人,无论什么时候,都让他滚远一点,无论他是你什么人。”
梁紫玉对崔琅说过之后,又对明显被激怒的梁大人说道:“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之前我已经告诉过你们,我跟你们没有任何关系,你非要逼着我进宫求一份旨意,砸在你脸上,让你那张肮脏的老脸无处安放,才肯罢休么?父女一场,我已经给你留足了体面,你却蹬鼻子上脸,梁正南那种货色,也配在太后娘娘亲封的安国郡主面前露脸?你是轻视镇国公府,还是不把太后娘娘放在眼里?”
梁大人被她的急言令色吓了一跳,从来没有见过梁紫玉这样的一面。
“你就是这样跟自己的父亲说话?你这个没有教养的白眼狼,当年就该直接让你去陪你那个迂腐的娘。”
梁大人的话,彻底惹怒了梁紫玉。
“你别提我娘!你不配!”
她的眼神像是要吃人一样,梁大人甚至咽了口唾沫。
“我娘当初到底是怎么死的,你心知肚明,这些年你跟余氏又是怎么对我的,你同样一清二楚,既然你早就不想要我这个女儿,也不想跟我娘有什么关系,我成全你。日后若是相见,记得叫我一声将军夫人。慢走,不送!”
崔琅站在梁紫玉身前,脸上的伤还没有好,胳膊也是使不上力气,却不影响他像是一只小鹰一样保护着梁紫玉。
“我娘让你走!”
梁大人满脸通红,想不到他们竟然是这个态度。
“我真是白养你这么大,你这个忘恩负义的东西,我倒是要看看,你教出来的这个大逆不道的小东西,又是怎么振兴镇国公府!”
“来人,给我打出去!”
崔安如突然出现,严厉的声音不容置疑。
梁大人一愣,打出去?
“你们怎敢……”
崔安如却说道:“姓梁的,你给我记住,我们镇国公府的大门,并不朝你敞开。你宠妾灭妻,早晚会有报应。诅咒我们镇国公府,我没有直接进宫告你一状,已经是给了你脸,若是继续撒野,我保证你们梁家几辈子的脸,都让你一个人丢尽。”
第54章
意外之敌
梁大人被怼得脸都变了颜色,半天没敢说话。
“滚……”
最后这个字,是崔琅说的。
梁大人瞳孔瞬间放大,这个小崽子!
他再也没有颜面赖着不走,只能放下一句狠话:“将来镇国公府落魄了,记得不要到梁家门前乞讨!”
梁大人离开之后,梁紫玉脱力一样坐在椅子上,慢慢给自己顺气。
崔琅安慰着她:“娘,琅儿不要外祖父了,只要娘和姑姑。”
梁紫玉的眼泪还是没有忍住,伴随她多年的梦魇,她的包袱,终究还是卸下去了。
当太后要离宫三年,下旨让镇国将军夫人陪同的消息传开,整个京都又是一片哗然。
有人在猜测,是不是跟之前崔家小世子在学堂被人欺负有关。
这几日李家和温家都被百姓们议论,说是家风不正,那几个走狗的家中更是遭了殃,不但李家和温家不领情,百姓们更是各种谩骂。
那三个挨打的妇人,也成了家族的众矢之的,不但在自己儿子跟前丢了人,在家族之中也抬不起头。
对此崔安如并不关心,毕竟这些对于她真正想要对付的人来说,只是炮灰。
安南侯府这几日没有崔安如的捣乱,过得相对平静,最主要也是他们没有主动去寻崔安如的晦气。
眼下萧让正在积极准备接待大庆三皇子。
毕竟战场上是他立了功,让他出面,也算是大夏给他们的一个下马威,时刻提醒三皇子,他们是战败国。
“这个崔安如,还真是好本事,竟然哄得太后娘娘出门都要带着镇国公府那两个累赘。”老太夫人没有好气的说道。
杨氏这些日子因为雪莲的事情被发现,解释了好些日子才用她也需要好身体才能伺候好婆母的借口搪塞过去。
她心中对崔安如自然也是充满了怨恨,她保持了这么多年的名声,也要被崔安如毁了。
她想了想,终究没有插话。
反而是林知音冷哼了一声,鄙视地开了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