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西北和东北两个方向的部队还没有结束战斗,朕准备发信给各地藩王,进京议事,各位觉得如何?”“嗯?”
此言一出,在场的诸多官员全都眉毛一挑,心中暗叹陛下这招简直妙极!
各地藩王现在估计心里都在打鼓,面对势如破竹的秦明部队,他们跑也不是,抵抗更犯不上。
就缺一个往下走的台阶,秦明的信件便传下去了。
“各地藩王之位……需要动一动吗?”
这时,陈世茂问出了个重要的问题。
藩王的剔除或保留,对整个王朝的影响很大。
秦明既然主动提出召集各地藩王入京,想必也考虑过这个问题。
“留。”
秦明淡淡开口,随后继续道:
“藩王的部队不变,但归属权收归朝廷,每年各地驻守部队互相轮替!”
“嘶!”
兵部的几个官员,包括陈世茂在内全都倒吸一口冷气。
这个动作实在是有点大了。
人家到现在为止,都还没有说是否臣服,您老人家倒好。
咔嚓一刀直接砍在大动脉上。
驻守的部队在各地轮替的意思,是这些藩王只有这些部队的指挥权,但归属权却全都收归朝廷。
而他们手下的部队在这个制度下,就没有了跟藩王培养感情的机会,因为每过一两年,他们手下的部队就会被安排到别的区域。
甚至是调回京城。
再由秦明和兵部商议决定后,给他们安排一批新的部队过去。
这个命令若是下达,估计以后各地藩王就再也没有自己的私兵了。
“陛下,现在可是多事之秋,您确定要这样吗?”
兵部侍郎脸色凝重的开口,说实话,他们都预料不到这种政策在实施后会不会引起藩王们的激烈反抗。
“确定。”
秦明认真点头。
藩王也是朝廷中的不稳定因素。
削藩是可以的,但不能影响藩王手中的力量。
乾帝此前直接将秦明手中减员的办法,便落了下乘。
“陛下说的对,现在虽是多事之秋,却也是革除藩王私兵的最好机会。”
陈世茂忽然开口。
他的目光放在了遍布北方的诸多兵团上。
秦明能说出革除藩王私兵的底气就在于此。
他可以给对方台阶,让他们进京大家好好商量。
但若是对方不同意,秦明仍有充足的兵力,可以按着他们的脑袋让所有藩王点头!
“我支持陛下。”
兵部的一名官员跟随陈世茂一起站出来,表达了自己的意见。
随后是第二个,第三个。
很快,现场大半官员都支持了秦明。
在军机处将北方的兵力再度部署了一番后,秦明带着陈世茂一起来到御书房。
路上,陈世茂对秦明问道:
“陛下,您觉得他们会来吗?”
“没感受到压力之前,大概不会。”
秦明耸了耸肩,这种事并未超出他的预料。
“您有给他们压力的办法吗?”
“算有吧,除了给北方各藩王发信之外,朕也给南蛮、西域、西蜀和南洋诸国发信了。”
“再过一段时间,他们可能都会前来祝贺。”
秦明淡淡开口,说出了自己的第二重筹划。
他给北方诸多藩王带去的不只是强大的军力重压。
还有资源和人脉的压制。
北方部落已经被打退,他们背后空无一物。
但秦明联通多国,登基继位后多朝来贺!
这就是双方之间的区别。
得知这个消息后,只要那些藩王不是傻子,便知道该如何选择。
……
另一边,北方燕云城内,数十架极为豪华,镶金带玉的马车缓缓停在了一座王府门口。
统帅燕云十六城的阎王,在燕云城内召集了北方的诸多藩王。
每个人的脸色都极为凝重。
燕王和秦明的关系不远不近,当初秦明还在朝廷当太子时,便亲自坐镇燕云城,率领数十万兵马击退过北方部落的入侵。
名头甚至盖过了在这里盘踞多年的燕王,明王和肃王等人。
不过这并未让他们心生不满。
毕竟秦明的实力,大部分人都明白。
但这次,秦明所做的事实在是超出了他们的认知。
夺走帝位,召集藩王入京……
这么大的动作,放在史书里估计都要写整整好几页。
“各位,你们接到京城来信了吗?”
王府之中,燕王坐在主位上,目光扫过明王,肃王等人。
众人都迟疑的点了点头。
“太快了。”
肃王声音极为沉重。
“登基不过几日,书信就送来……”
秦明能这样快的将命令送达,就意味着盯上他们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
肃王的话顿时让所有人心中蒙上一层阴霾。
明王接话道:
“从东山港北上的部队已经从东北港口进入,正在接管城池。”
“我给了奉天城,他们还要祁连城,被我拖住,现在还在等候。”
“奉天城!?”
此言一出,就连燕王的脸皮都抖了抖?
【第409章
多国道贺,国宴风波!】
奉天城可谓是战略要地。
这也是明王手下的几个较为重要的区域。
现在却被朝廷接管驻防。
这意味着明王已经自断一臂,只为了保持和朝廷明面上的和谐。
可在场所有人都明白,这份和谐极为脆弱,只要秦明想,随时可以让士兵扑上来将众多藩王撕碎!
而他们却没有任何反抗的手段。
“我没办法,各位若是有,还望不吝赐教。”
面对众人的凝视,明王嘴角露出一抹苦涩。
他自是不想这样。
可朝廷来北方的第一站便是明王的封地内。
换做是其他人过来,说不定还没有明王处理得好。
燕王叹了口气,并未责怪他直接将奉天城交出,接过话茬道:
“各位都是怎么想的,这里也没有外人,大家一起聊聊。”
“我先起个头吧!京城我不想去。”
燕王知道众人坐在这里,都担心隔墙有耳。
作为本地势力最大的藩王,他肯定要先表明出态度,当那个恶人。
只有这样,他们才有可能畅所欲言。
“我也不想。”
肃王立刻跟上。
明王点了点头,并未多说什么,却也坚定地举起手。
诸王见状,顿时开始议论。
“拒绝陛下很容易,但他的大军如何处理?”
“我觉得还是拖住他算了,现在朝廷内部诸多琐事缠身,他真敢花大力气对咱们动手?”
“就是,咱们镇守北方多年,每个人都是劳苦功高之人,杀了咱们,陛下该如何对天下交代?”
他们七嘴八舌的越说越激烈。
可就在这时,一名侍卫忽然从远处跑进门。
“王爷,曹川来了。”
“曹川……陛下身边那位将军,刚从燕朝打完仗回来那个?”
燕王眉毛一挑,周围正在议论,满心都是对朝廷怨念的藩王们,霎时间安静。
没有一人敢再说关于秦明的事。
“是,就是那位曹将军。”
手下人再度帮他确认。
闻言,燕王的脸色顿时变得很难看。
明王直接拍桌子站起来,怒视燕王道:
“您这事儿办的,不太地道吧?”
“我们冒着风险跑来您的燕云城,转头却被出卖到朝廷?”
肃王也冷哼一声,站起身抱拳道:
“既然燕王还有要紧事跟曹川相商,我就不打扰了,告辞!”
在场所有人都很愤怒。
他们觉得是燕王将他们议事的消息透露给了曹川。
这才有曹川直接上门,在如此敏感的时期将他们一口气逮住的场面。
虽然曹川不会直接在这里将他们杀死。
但却已经足够告到秦明那,给他们落下一个结党的罪名!
那样所有藩王只会更加被动!
“各位,这是我的王府,我为何要做这种事?”
燕王被众人误解,连忙站起身拉住要走的肃王和明王。
“有没有一种可能,是朝廷早已对我等布下暗桩,只要有动作便会被他们知晓?”
“就像肃王此前所言,陛下很早之前便已经开始注意我等,这种事他真的有可能做出来。”
“这……”
所有人的心中,都萌生出一股恐惧。
原先的愤怒已经消失不见,他们只觉得脊背发凉。
当年朝廷里很多人就说秦明有帝王之相。
朝野上下都这样觉得,只有乾帝不信。
现在秦明接手帝位,真正做事的时候,他们发现当初的判断真的没错。
自家这位陛下简直深不可测。
更让他们胆寒的,是曹川进来之后事。
“你们说……曹川来干什么?”
这时,最为胆小的幽王忽然开口,提起了这个极为重要的问题。
现场的气氛顿时更加死寂。
很奇怪,尽管秦明和他们相隔千里,可众人却都觉得如鲠在喉,心跳都沉重了几分。
“先让他进来吧,一直在外面也不是个办法。”
燕王深吸一口气,作为主事之人,他还是选择面对。
“是!”
很快,几名卫兵就将曹川单独带进王府。
“末将曹川,见过诸位王爷。”
曹川手上拿着一张黄色的圣旨,想必是秦明让人送来的。
过来时他没有丝毫怯场,跟随秦明多年,他已经见过太多大风大浪,极为大方的跟众人打了个招呼。
燕王等人全都满脸严肃的盯着他,似乎想从他身上看出一些端倪。
奈何曹川只是静静的站着,只有他手上的圣旨,似乎在预示着即将发生什么大事。
“不知曹将军今日前来,所为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