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275章

    

    【第381章

    拖后腿的北朝,大将之怒!】

    这天清晨,秦明看完了前线的情况报告后,缓缓叹了口气。

    他已经集结士兵,在今天作为第二批进山的部队支援到前方。

    因为没有开路的任务,每个人身上带的东西都格外多。

    这本是一件能令人安心的事,奈何前线主战场上,却频频传来不好的消息。

    截止到目前,秦明部队准备的天量火药,已经用掉三成。

    但燕广寿的部队数量却只是减少了七万左右。

    按理说在战斗中,损失如此之多的部队,整个部队上下必然会军心涣散。

    可燕军不会。

    他们全都是由奴隶组成,整个燕朝阶级分明,就算是被安排到战场上当炮灰,他们也没有任何怨言。

    这就导致燕广寿的余力还剩下不少。

    但接下来一直在西山安稳对峙的朝廷部队,竟和燕广寿一起展开进攻!

    前线面临的压力却更大。

    “陛下,兵工厂已经超负荷运转,要不……先把内燃机的事停下吧?”

    临走前,宋定升找到秦明专门说明了情况。

    各大工厂募集银子的票据,加上秦明此前的积累,已经有足足数千万两银子。

    但这些银子建设工厂花掉不少,维持整个王朝运转也花掉不少。

    紧接着又是和北朝的战争。

    更是让他们花钱如流水。

    任何地方只要展开战斗,便是几万银子打底的成本。

    宋定升眼看这种局面,便准备先停下最花钱的内燃机研究。

    这样能多出更多余力给前线部队供应。

    “不行,内燃机一定要继续。”

    秦明立刻摇头,斩钉截铁的做出决断。

    他知道很多人可能会不理解这个决定。

    但这关乎着他们后面的发展和坦克的出现。

    就算是做不出坦克,做出一些小型战车,也能给战场带来巨大变化。

    “可是陛下,内燃机每个月都要花掉咱们几十上百万两银子,微臣觉得现在的技术已经足够了,只是暂时搁置一段时间……”

    果不其然,宋定升这边开始支支吾吾的辩驳起来。

    “那我问你,火车原先几个时辰的路程,搭配内燃机后,是不是可以缩短三成时间?”

    “是啊……”

    “继续研究,会对咱们的各个方面产生重大影响,不管花多少,都绝对不能停。”

    “好吧。”

    宋定升点点头,跟秦明说好了后续的计划后,便将他送进太平山脉。

    太平山脉之中的一座座山林上,都覆盖着茂密的植被。

    杂草灌木丛生的情况下,会影响大军的行进。

    为此秦明才会安排出先遣队,将道路清理出来,方便后续进军。

    而他们的效果很不错,仅仅几日时间,便已经清理出足够他们前进的道路。

    “出发!”

    汇聚数千名士兵后,秦明对众人下令。

    满载物资的部队开始横穿太平山脉。

    秦明的部队是分成三波。

    第一批开路,第二批带着物资赶上去,和他们交接并补充物资。

    最后一批则是带着所有物资,再度进行补给,配合热气球的支援,能让他们安稳横穿山脉的同时,在出山之前还能将火器全都配备上。

    秦明进山的消息,被按得很深。

    到现在为止,除了留守在原地的大批风字营士兵之外,就是一些亲信将领才知道。

    就连燕广寿都还觉得,自己正在和秦明对弈。

    另一边,西山战场。

    武清野已经放下了手头的主战场任务,前来此处带兵。

    朝廷的部队,似乎接到了燕广寿压迫秦明战线的合作的要求,将兵力倾斜在此处。

    短时间之内,竟然一改此前遇到南朝士兵必然败退的势头,将武清野安排的前线部队打的节节败退。

    “将军,西山孙氏矿场、乌龙岭、红鳞山、太和潭等地全都被袭击。”

    西山和中原不同,此处位于西北区域,有很多天险可守。

    武清野刚来到此处,便命人占据了各个优势区域。

    但因为兵力限制,顾头不顾尾。

    一些并不算关键的区域,却被北朝的部队拿下。

    这让北朝的一众将领更加振奋,都觉得占据出现了逆转。

    “将各处险要之地的士兵抽离,把那些重要的,不重要的被夺走的地方全都拿回来。”

    武清野沉吟片刻,直接下达命令。

    “将军,抽走士兵,咱们很可能失守啊。”

    “放心,他们不敢。”

    武清野记得秦明跟自己说过朝廷部队当下的状况。

    他们的人数众多,但能挑大梁之人却没有。

    现在马上被他们打出气势,一旦给了北朝部队信心。

    届时将会出现一些敢于跟自己硬撼的将士。

    那才是麻烦事。

    因此当务之急,便是将他们的气势打灭!

    只要在战略上领先,让对方感受到压力,他们便会越来越走下坡路。

    “是!”

    很快,武清野的部队开始动作。

    朝廷部队不像是燕广寿那般,能有那么多奴隶炮灰可以用。

    只是一晚上时间,乌龙岭、红鳞山、太和潭等地便全被攻破。

    武清野亲自带队和敌军展开缠斗。

    一口气将整个西山要塞的火药用掉两成,杀掉北朝士兵数以万计。

    不出他所料,天还没亮朝廷的部队就全部远遁。

    借助这个机会,武清野重新巩固西山防线,将其打造的固若金汤。

    前来探查的北朝部队,发现各处要塞的碉堡数量,以及战壕的深度,都比之前要强太多。

    消息传到燕广寿耳朵里,燕广寿直接被气的暴跳如雷!

    “混账!混账!!”

    “到底是什么神人!能打出来这样窝囊的仗!北朝数十万大军,只是损失了不到一成便需要后撤五十余里?”

    “你们的命就这么金贵?”

    愤怒的燕广寿不断咆哮着,用力地拍着桌子发泄愤怒。

    只是这几日时间,他的部队便超额完成任务。

    陈皮的炮火已经消耗大半,就连和燕广寿交手,都开始逐渐出现白刃相搏的情况。

    但西山战场,却给他来了个透心凉!

    怒不可遏的燕广寿,直接提笔写下一封信交给北朝的信使。

    “把这个送给你们的皇帝!告诉他,再这样打仗,老子立刻回燕朝!”

    

    【第382章

    一进一退,府兵支援】

    京城,御书房中。

    几位军机大臣正站在乾帝面前被其怒斥。

    “连外来之人,都能看出你们打仗不行,把状告到朕这!”

    “你们能不能要点脸!非要把大乾最后的颜面败光,让祖宗蒙羞吗!”

    面对乾帝的怒斥,几名军机大臣全都站在原地不吭声,低着头,白眼却要翻到天上。

    又是这样,熟悉的情况再度出现。

    每一次失败的时候,乾帝都会将所有过错仍在他们这些军机大臣,以及各个环节的官员身上。

    自己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对他们点评的同时,置身事外,仿佛一朵洁白无瑕的白莲花。

    若不是吃着皇粮,保不齐还有砍头的风险。

    在场的人早就啐乾帝了。

    在咆哮了一阵子后,乾帝终于冷静几分。

    骂也骂了,但不管如何,事情终归是要解决的。

    “都哑巴了?”

    “前线溃逃严重,各位出个主意吧!”

    这时,众人连忙七嘴八舌的讨论起来。

    “陛下,不如让他们去将那些逃窜的士兵抓起来,杀鸡儆猴!”

    “微臣觉得还需要提高军饷和抚恤金,让这些部队能有所保障。”

    “有些将军府的府兵……要不也弄来吧。”

    大乾的军队招募有很多种。

    在和秦明连番大战后,他们以前训练出来的精兵都已经损耗殆尽。

    现在战场上的部队,都是在民间募集过来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后投放到战场中的。

    这样的部队,作战能力不会太强,但胜在人数多。

    除了这种招募士兵的方法之外,便是各大将军府的府兵。

    这些府兵是职业化的部队,不像是募集而来的部队那样,里面掺杂九成以上的农户。

    他们不事生产,每天的任务便是训练,战斗力自然有所保证。

    不过这批人的情况有些特殊,人数少不说,很大一部分还被安排到了京城。

    没办法,乾帝太害怕了。

    经过上次秦明强闯皇宫的事件后,他虽然嘴上不说,可心中对南朝的恐惧却在日益加深。

    只有将最精锐的部队放在皇城守卫自己,他才能心安。

    “只能给三成府兵,其他的各项条件,以及杀鸡儆猴的策略你们可以随便用。”

    乾帝冷哼一声,狠狠地瞪了他们一眼。

    给三成人,这是给他们的交代,也是对他们的警告。

    谈事情就谈事情,但若是敢将手伸到乾帝身边,那就别怪他不客气!

    兵部尚书和几名军机大臣全都闭上嘴再不多言。

    很快,朝廷最新的政策传递到西山前线。

    各大营地内的逃兵被抓住后,拖进军营当着数万名直接被斩首。

    “这便是逃兵的下场!”

    各级将领杀到手发抖,却还是强装镇定对手下部队宣告。

    几日时间,整个部队便开始风声鹤唳。

    所有人都将不满藏在内心深处,不敢多言。

    但这个消息,却很快被武清野得知。

    这天下午,几个前去探查的部队回到武清野帐下,对他报告道:

    “将军,北朝已经开始肃清那些逃兵。”

    “这是干什么?”

    武清野愣了一下。

    战争时期搞这种大动作,也不知道乾帝是怎么想的。

    “可能是逃兵太多,他们受不住吧,对了,各大将军府的人似乎要在最近支援而来。”

    “将军府……倒是个麻烦事。”

    武清野知道将军府的情况。

    乾帝这步棋走的倒是不错。

    只是那些将军府……

    “唉,若是叶大将军在这里就好了。”

    各大将军府的兵,都是朝廷的将领们多年训练出来的。

    但若说训练他们时间最长的人,那就只有叶守疆了。

    可惜现在叶守疆开辟了海外战场,甚至还分走了秦明两万部队。

    这也导致现在他赶不过来。

    “将军,咱们要不要趁这个时候进攻?”

    这时,几名手下试探性的开口问道。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