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吴史钟连忙询问,他现在很有做事的热情。秦明笑着道:
“我要各位在中原,岭南,湖西,江南这几个地方,成立多处学堂。”
“免费培养学生,宣传只需花费一年时间,让他们掌握一些基础技术。”
“若是能通过学堂的考核,会有工厂、工坊等各类职位等着他们。”
说到这里,秦明顿了顿,又抛出了一个惊天炸弹。
“当然,他们也可以在学堂中参加为期两年的深造,两年后若是通过除了技术外的一些文化课程,便可进入官府当官!”
“什么!?”
此言一出,陈世茂三人纷纷倒吸一口冷气。
上完学堂,通过深造后的考核便能当官!
这消息一出,北朝的读书人岂不是要疯!
【第362章
百万书生尽南渡】
“陛下,这样进行筛选,说不定会让天下间的读书人心里不舒服。”
陈世茂面露担忧。
寒窗苦读多年的读书人,知道别人来秦明的学堂中上学后便可当官,心里必然会不平衡。
闻言,秦明道是没有太过于担忧,他淡淡道:
“在学堂头一年学技术,后面深造时,学的便是文化知识,以及管理知识。”
“读书参加科举,考的便是策论和文章,那些读书人若是过来,在深造时可谓是占尽优势。”
“届时天下贤才汇聚,共同历经深造后的考核,谁说这不是另一种科举呢?”
秦明的解释,让三人全都放下心来。
若真如秦明所言,那他们的选择范围就拓宽很多了。
这个年代的很多读书人,都绕不开脱产读书的问题。
一旦家里有个读书人,不只是缺少了一个种田耕地的劳动力,还要多一张嘴供养。
而这些人只要开始读书,便需要很多年才能有所成就,甚至多年没有任何成绩的也不在少数。
正是因此,秦明这般缩短了教育年限,将技术学习,和文化深造全都压缩到了两三年时间,快速培养人才的手段,对他们的吸引力是巨大的。
甚至一些普通家庭,也可承担一些风险,将年轻人送来学习。
就算是不能当官,经过学习后,在秦明的工厂里当一个小组长之类的,也是件美事。
“陛下,这件事也登报吧?”
宋定升已经有些迫不及待,自从占据半壁江山后,南朝境内一片百废待兴,急缺人才。
秦明的计策若是能行,一年时间,他们便能先培养出一批技术人才堵上缺口。
三年时间,便能培养出一批地方官员,帮他们分担压力。
这算非常快的了。
“登报,昭告天下。”
秦明缓缓点头,第二天清晨,报纸上便宣布了一件重要的事。
洛城学宫成立!
与此同时,岭南学宫、江南学宫、湖西学宫等各个区域的学宫也相继成立。
相比于秦明其他的大动作,建设学宫简直是小事了。
但很快,眼尖的百姓便看到了报纸上的惊天消息。
“上三年学堂,通过考试便可当官!?”
“就算是不深造,上一年学堂,通过考试便可进入工厂做事,在学堂中表现好的还会被直接提拔!”
“这也太舒服了吧!那我还读个屁的书!考什么功名啊!”
“走,上学堂去了!”
很快,各地学堂都开始排起长龙。
他们报名后,便会被喊进学宫里考试。
这种考试,主要是看他们认不认字。
若是连认字都不行,那就不能浪费学宫的资源了,回家花几个月时间认字了再来才行。
好在因为秦明的报纸普及率越来越高,很多来报名的年轻人都是认字的。
而在他们紧锣密鼓的招募之际,北朝的读书人不干了。
光是接到消息的这几日,请求朝廷批下通关文书,搬迁原籍的人就有数千之多。
“陛下,不好了!”
“南朝反贼竟然建设学宫,再也不按照原先的科举制度选贤举能,而是……”
这天,礼部和吏部的官员全都冲进御书房之中,他们找到了乾帝,将秦明建设了好几处大型学宫的事,汇报上来。
“那又如何?”
乾帝脸上写满了不耐烦。
建设学宫这种事,对北朝造成不了什么伤害。
他甚至都不知道秦明在这个马上就要开始战争的时候,专门做了这样的事目的何在。
礼部和吏部的官员愣了一下,他们发现乾帝到现在好像还没有反应过来,秦明这一招是在断绝北朝的根基!
“可是陛下,现已有很多读书人准备迁移。”
他们无奈之下,只好主动提起了现在民间的乱象。
“他们都说,现在是百万书生尽南渡……”
“百万书生尽南渡!?”
这个说法让乾帝的声音都开始颤抖。
任何时候,门阀士族都是一个王朝的根基。
而门阀士族之中,因为条件优渥,读书人是最多的!
现在秦明却给他们开了一个口子,吸引了那么多读书人前往。
这必然导致北朝国力再度衰弱!
“不准!”
没有任何迟疑,乾帝大手一挥,斩钉截铁的对两部官员下达命令!
开玩笑,要是让他们都走了,自己就成为光杆一根,还当什么皇帝?
“可是陛下……现在难道要用士兵镇压他们的离去吗?”
“镇压就镇压!国难当头,若有逃窜之人,抓到后一律按照投敌论处!”
“你们现在就去抓人,找几个领头的,夷三族!!”
乾帝最大的痛点已经被秦明把握。
他绝对不能允许任何人,将自己王朝内的中坚力量给挖走!
很快,无数士兵开始从京城的大营之中赶往了各个关口。
围观的百姓全都吓了一跳,在私下里议论不止。
“咱们是要跟南朝打仗了吗?”
“可朝廷连个通知都没有发过,为什么突然就动手了?”
“不对……我觉得这应该和南朝前两日发布的那则公告有关。”
“他们难道是想扣下那些读书人,不让他们投奔南朝吗?”
乾帝的风评在民间本来就不太好,而现在他所做的事更是将自己再度的推向了风口浪尖。
无数百姓都在背后不断的对其唾骂!
很快,大批的读书人便被乾帝安排的士兵堵截抓获,带回京城。
随即便将他们拉往刑场,当着数万名百姓的面逐一斩首。
这样的行径很快就引起了北朝内部百姓的躁动。
除了那些读书人之外,很多百姓也都希望自己的后代能读书识字。
乾帝此举,却彻底断绝了他们的可能性。
而这件事很快就传到了秦明的耳朵里。
“不好了陛下,北朝开始大肆屠戮那些想要南渡的读书人了!”
陈世茂很快来到了秦明面前,将情况全都跟他说了一遍。
“这不只是自觉坟墓,还是在断绝咱们大乾的气运!”
秦明顿时皱眉。
这些读书之人,都是他们多年来积累下来的宝贵财富。
但乾帝只为了不便宜了自己,就要把他们全都杀掉。
这种行径已经和暴君没有什么区别!
“以此为名,让陈皮出兵救援。”
“陈皮?”
听到这个名字,陈世茂顿时愣了一下。
“他不是在江南港口吗?怎么从这么远的地方调兵啊?陛下。”
【第363章
佯攻之策,消耗战开启!】
秦明之前为了稳定江南港口,在曹川离开后就把陈皮喊了过去。
刘闯和武清野,则是镇守在中原境内,防止北朝入侵。
陈世茂对秦明的安排有些好奇。
“这是我提前和他讲好的事,中间还牵扯到了热气球以及对方的一些新型武器。”
“原来如此,那我现在就去给他写信。”
“这一趟我亲自过去坐镇。”
秦明为了礼贤下士,这次也敞开了对北朝的接纳。
甚至要亲自过去主持这场战争。
“行。”
陈世茂知道秦明的心思,于是立刻点了点头。
当天晚上便在报纸上发布了秦明要攻打北朝关口,营救那些读书人的消息。
三日后。
中原北部,陈县境内。
秦明和陈皮,刘闯,武清野几人坐在营帐内,制定着作战计划。
秦明先把目光放在了刘闯和武清野身上。
“这次你们的任务很简单,只需要对他们的关口不断进行攻击,但你们的进攻并非正面进攻,需从侧翼进行包夹,避开他们的主力部队。”
“至于你……”
秦明将目光落在了陈皮的身上。
“让你节省材料做出的那些劣质的热气球都弄好了吗?”
“已经差不多了,完全可以投入到战场之中,我做出了上百架热气球呢。”
这个时候陈皮笑呵呵的开口。
上次秦明从江南离开的时候,就交给了他一个任务。
让他做出来一批劣质的热气球,最好是将原材料节省到极致。
只要能升上天就可以。而这些劣质的热气球刚好就可以用来消耗敌方的弹药。
根据陈皮他们安排过来的人,经过了几轮的试探过后所调查到的结果来看。
北朝的高射炮,虽然是好几节炮管连在一起,能飞得很高。
可效果确实像秦明所说的那样,精准度差的太远。
如果要对付他们的热气球,就只能通过火力覆盖的方式将一整片天空用大量的火药来进行铺盖,这样才能把他们的热气球击落。
可这样的攻击每进行一次,都像是在烧钱,没个几千上万两银子都下不来。
秦明他们为了尽量的将对方的火器消耗殆尽。
就在他的安排下,制作了一批中看不中用的热气球。
里面装上炸药,只要靠近对方的城墙,就算是被击落也没关系。
热气球里面的炸药会从天空之中直接掉落而下,砸在战场之上。
几次不行就十几次,早晚能将他们的城墙炸开一个大窟窿。
“陛下,您这想法可真是天才!”
刘闯在听完秦明的安排后,都忍不住竖起了大拇指。
在他看来,用这样的办法可以很轻松地解决掉敌军的高空火力。
不过秦明却并没有一条路走到死。
“这种佯攻持续不了太久,还是要将真正的热气球混进去。”
“有了这上百架热气球,我会将各个关口的兵力排布,以及他们手中所掌握的资源给探明。”
“届时确定耗光他们的对空武器后,便可安排真正的热气球混入军队中进攻。”
秦明的话,让现场几人都愣住了。
他们自己都觉得已经想到了整个计划,可在秦明主动开口之后,却发现他们只是想了一步,但秦明却早就已经想出了十步百步。
“还是陛下有办法啊,那我们现在就过去。”
“对了,最近可能会有一大批士兵支援过来你们的压力会有些大,如果士兵数量不够或者是手下无兵可用,可以跟我提前说,我会提前带兵过来支援的。”
这个时候秦明在一旁开口对他们提醒了起来。
海外来增兵三十万,对他们而言压力是极为巨大的。
毕竟中原地区是一片旷野,无险可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