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在中午时分,正当众人看着秦明的银子越来越少时。常白山忽然又来了。
这次他带了一列数十驾马车组成的车队,从远处的火车轨道处缓缓赶来。
“陛下,又送来了五百万两白银!”
还没靠近他的呼喊声,便传到了在场所有人的耳朵里。
“撤!”
没有丝毫犹豫,剩下还没有兑换的本地大家族扭头就走。
太稳了!
自家这位陛下,稳得让人害怕!
这么多银子,还愁不够换?
和北朝的票据完全不同,他们南朝的票据,是真正值钱的!
甚至还能稳定拿分红。
那现在还换什么呢?
只有脑袋有问题的人才会继续换。
很快现场的人就走得差不多了,秦明把剩下的十几号人换完之后,便坐在这里等待了起来。
他们都没有走,而是拿着这些白银守在闹市中。
人们都是喜欢看热闹的,很快他们的行为就传遍了洛城周遭。
再也没有任何人质疑秦明的票据。
而这时,秦明将陈世茂喊到了身边。
“老师,再发售一次吧。”
“可以,不过陛下,您要这么多干什么?”
陈世茂想了想,觉得没什么问题。
这次他们守住了信用,那能赚到的钱就是海量的。
“建设兵工厂。”
秦明低声开?
【第356章
兵工厂和内燃机】
“现在便要建设兵工厂?这可是个大工程。”
陈世茂有些迟疑。
秦明从京城去而复返,已经过去一个月时间。
陈世茂他们已经建设了工坊和纺织厂,还建设了制盐厂和石油厂。
却唯独没有建设出来兵工厂。
兵工厂的概念,秦明很早之前就已经和陈世茂说过了。
这是专门制作武器以及重型战争器械的设施。
有了它,秦明可以尝试着制作搭载着基础版内燃机的车辆,甚至是坦克!
当然,他们的技术现在还只是刚进入到蒸汽时代。
尽管有着秦明的引领,可现在的内燃机研发进度,却一直都没有太多推进。
因为材料的限制,工坊研究出的第一代内燃机,热效率非常低。
甚至都比不上他们研究了好几代的蒸汽机。
这距离将内燃机投入使用,还差了很远的距离。
而秦明建设兵工厂,就是想让他们依托炼油厂,开始进行大规模的试验和制作,争取将内燃机做的像样。
“是啊,所以咱们可以发售票据,将这个大工程办起来,顺势投入大量白银,展开研究。”
秦明笑着开口,陈世茂从他的脸上看不出任何压力。
“陛下,若是如此,怕是再发售一批票据所得到的银子,将会有一大半都投入进去,甚至还不够……”
“这是跨越时代发展的必由之路。”
秦明眼神坚定,缓缓确定了自己的想法。
他的目标很明确,就是尽量提高技术,拉开和大乾的差距,从而应对海外即将进犯的燕朝。
“这次咱们发售多少票据?”
陈世茂知道秦明的心思后,便全力支持,准备开始进行下一个步骤。
秦明思索片刻道:
“一千五百万两银子。”
“陛下,没那么多。”
方青远这时跟了上来,刚听到秦明所说的数字,就连忙摇头。
他们前面发售了两次,已经有一千五百万两银子。
这么大的数字,几乎要将中原和南方的几座州府内百姓的储蓄拿走大半。
而秦明一开口,就又要募集一倍的银子,给百姓的压力太大了。
“朕知道,但这次咱们的眼光可不应该只是放在南朝。”
秦明目光望向北方的天空,幽幽开口。
“您的意思是……把票据发售到北朝?!”
方青远和陈世茂都愣住了。
这是要把乾帝往死路上逼啊!
“既然是双方交手,你来我往才说得过去。”
“他们都安排细作潜入,拉着南朝百姓一起闹挤兑了,朕岂有不对他们还击的道理?”
方青远点点头道:
“陛下所言极是。”
很快,秦明要开始建设兵工厂的消息,便宣告了天下。
这种事情瞒不住,还不如自己大大方方的说出来,顺势宣传发售票据,给百姓分红的消息。
洛城门口,不少百姓都聚集在此,好奇的议论着。
“什么是兵工厂啊!?”
“不知道,看样子应该是某种工厂吧……”
“净说屁话,我能不知道那是工厂?关键是能赚钱吗?”
“哎你这才说的是屁话,你看看陛下办的这些工厂,哪个亏钱了?”
“说的对啊,我感觉就是越没听说过的,比较新的东西,越是能赚分红。”
他们的议论,也说出了很多百姓的心声。
随着他们对秦明的信任愈发高涨,像是这些票据发售之类的简单问题,他们根本就不需要过多的怀疑,便会直接参与其中。
这便是信任建立之后得到的好处。
与此同时,京城中竟然也开始流传出了一些消息。
他们这边的情况,和洛城内如出一辙。
很多百姓眼看乾帝已经靠不住,便将目光全都放在秦明身上,想要弥补一些因为乾帝欠钱不给,所造成的损失。
“各位,我最近会去一趟南朝,你们需要帮忙代买吗?”
街道上,一些镖师早早的被孙渺和万纾的人买通,来到京城之中做宣传。
像是一些普通人,如果帮别人代买,很容易出现带着银子跑路的情况。
但是镖局不会,他们本来就是吃运输这口饭的,多年的名声摆在这里。
所以让他们出马,很容易便能带动整个京城百姓的心。
“真的吗,你们收多少银子?”
眼看有人能帮忙去秦明那边购买,不少百姓又心动了。
和他们同样心动的,还有京城周遭的各大家族,以及朝廷中的官员。
“不多,一百两里面,我们只收一两!”
几个镖师大手一挥,给他们报出了一个惊人的价格!
“什么!?”
长途运输经常会遇上打家劫舍的人,镖局会收很多钱。
可这次却像是发善心一样,只收了这么点。
这让所有人都激动不已。
其实他们不知道,京城内的几个大镖局,原本要价都是很高的。
只不过秦明自己给他们补了一部分,这才让价格直接降低到了一百两票据,只收一两银子的地步。
很快,各大镖局便接到了不少委托,而他们也将汇总后的数额,发信给了秦明。
几日后,一直飞鸽进入秦明的书房中,秦明将其拆开后,却微微皱眉,脸色有些诧异。
正在旁边玩刺绣的关月和万纾见状,便走上前道:
“怎么了,陛下?”
“京城的镖局发来信件了,汇总后,那边的百姓和各大家族也只有三百多万两银子。”
“什么!?”
万纾顿时满心的不理解。
秦明的南朝发展稳定,人员极多,工厂更是脚踏实地的在建设。
按理来说应该是不会这么少的。
可大乾境内最为富裕的京城区域,竟然才只是安排了三百万两银子过来。
按照这种进度,想要达到一千五百万两银子的规模,估计是不可能了。
“怎么会这样啊,难道是他们不愿意过来,或者是朝廷出手阻拦了吗?”
万纾连忙追问,秦明沉下心思索片刻后却摇了摇头。
“不会的,北朝理亏,现在还经常被砸皇城,根本就不敢再出手去管任何票据的事。”
“但朕确实低估了他们的警惕心。”
秦明微微叹了口气。
正当万纾以为他要放弃对京城的计划时。
秦明却忽然耸了耸肩道:
“幸好还有后手,小月,你去一趟纺织厂吧。”
【第357章
原地分红,信心暴增!】
“啊?纺织厂吗,去那边做什么。”
关月有些奇怪的看向秦明。
秦明笑着道:
“当然是分红,把赚到的钱都分出去。”
秦明他们自己出力和技术,占据三成分红。
剩下七成,全都会给人分出去。
“原来如此。”
关月和万纾都恍然大悟。
最难解决的,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
但若秦明能将他们承诺的分红,全部发放给百姓们。
有了这样的先例,那些远在京城的人便可以信任秦明,并从他手中购买票据了。
“今日分红,大家来排队!”
很快,关月就带着一批人汇聚在南城门前。
无数百姓蜂拥而至。
这个月纺织厂赚了几十万两的银子,每个人都能分到一些银子。
虽然不算多,但却能照顾到所有拥有票据的百姓。
只是一天时间,他们便给数千人兑换了收益。
街头巷尾都是一片欢腾。
有不少人甚至已经开始打兵工厂的主意了。
而这时的秦明正坐在陈世茂的面前,看着他亲手写下的三篇文章。
“陛下,这是我们写好的三份即将刊登在不同地区的报纸上的文章,都是对咱们分红的宣传。”
自从报纸发售的范围越来越大后,方青远便和陈世茂商量,将这个报纸交由专人负责,每一个区域都专门设置一种报纸。
就像是岭南那边,就是宋定升来管控。
这样能方便他们更好宣传的同时,还可以确保每个地方的报纸都可以自行发售,速度会更快。
“京城那边,写的狠一点。”
秦明想了想之后,还是准备回归最早期的“震惊体。”
“狠一点……?”
陈世茂愣了一下。
他曾经和秦明讨论过报纸的问题。
作为官方的报纸,他们需要有更多的权威性。
为此就不能整天搞一些花边新闻,或者是狗血标题。
可为了短期内能达到最好的宣传效果,秦明还是选择了这一招。
“对,您可能不太会,不过我已经请来了一位神人。”
秦明笑着看向楼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