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行,我一定过去。”知道秦明离开时,他就已经很心痛了。
可工部毕竟派系林立,他也不敢表露出来。
只能在深夜里辗转反侧。
想帮殿下,可他人微言轻,还不知道从哪里帮。
今天秦明主动找上他,杜升忽然有了一种使命感。
这就是自己回报殿下最好的机会啊!
中午,迎春楼中。
秦明没有喊太多人。
结党营私的罪名,大乾王朝中是很重的。
官员们都很注意。
秦明今天倒是无甚在意,他对外只是宣称这是自己的送别宴。
只是没钱,所以请的人不多。
为此他甚至还跟都察院和大理寺的人报备了。
当然,面对一个已经要去岭南的前太子。
都察院和大理寺都没太给面子。
甚至连回都没回。
“唉,本王真是失势了啊。”
坐在马车上,秦明听着常白山的报告感慨起来。
这种落差感并未让他伤心,反倒觉得有些好玩。
常白山连忙安慰道:
“殿下,大理寺和都察院仗着势大,狗眼看人低,您可千万别放心里去。”
“没事,反正以后见不到他们了。”
穿过京城的十几条街道,来到了迎春楼。
熙熙攘攘的声音在耳边就没停过。
终于到地方,秦明进入房间,便看到了陈世茂和钱材两人都坐在这里。
他们身边坐着杜升和方青远。
“怎么就这么点人。”
钱材心有疑惑,但很快就脑补出了秦明被孤立的境况。
想都没想,他就直接开骂:
“他们是不是不来?这群王八蛋,势利眼……”
“不是,我只喊了你们几个。”
秦明现在去岭南,还不需要多少人脉帮助。
最重要的是先招一批工匠,去建设岭南。
他喊来的人自然不多。
其实只有陈世茂和钱材、杜升三人。
却没有想到,方青远竟然也来了。
“哦,这样啊。”
钱材愣了一下,随后笑了笑掩饰尴尬,没再继续骂。
秦明对陈世茂问道:
“老师,你怎么把老方也带来了。”
当下正是多事之秋,方青远已经被萧淑妃盯上,很容易出事。
秦明担心,方青远会因为见自己而受到牵连和针对。
陈世茂和钱材倒是无所谓,两人和秦明的关系谁都知道。
况且他们身居要职,谁敢动他们,自己都得掂量掂量。
陈世茂喝了口茶,缓缓道:
“青远最近不能在京城待了,你带走吧。”
这两日上朝时。
十几封弹劾方青远的奏折,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出现在乾帝面前。
好在陈世茂据理力争,帮秦明保住了方青远。
可有句话说的好,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
根据陈世茂的了解,萧淑妃现在已经开始托关系,找都察院的人翻旧账了。
方青远当年私自开仓放粮,赈济灾民的事秦明也知道。
闻言只好叹了口气。
“老方,委屈你了,要跟我走。”
木讷的方青远,腾地一声忽然站起来。
“殿下,我跟您走最安心,这朝廷真没什么待的!”
“那行,你一会去我的军营报道吧,过两天我给你找个事做。”
“知道了。”
看他们聊了半天。
杜升尴尬的坐在原地,已经喝了三杯茶。
他跟陈世茂没太深的交往。
户部尚书钱材,因为杜升多年来的要钱,更是懒得搭理他。
“殿下,我呢?”
杜升没忍住,开口对秦明问了一句。
“你……帮我偷点人怎么样?”
“偷什么人?”
“工匠,我需要一千个。”
“什么!?”
得知消息的杜升现在头皮发麻。
殿下真是不开口则以,一开口惊人……
“陈丞相会帮你的。”
秦明耐心地解释着。
秦明在京城中搜索了一圈,最后还是把工匠瞄准在了工部。
没办法,市面上的工匠良莠不齐,素质不足。
还是工部的人秦明知根知底,用起来也顺手。
钱材在旁边冷哼了一声道:
“帮殿下把这件事办了,三年内你们工部的开支,我能批的都批。”
“要是不办……没了太子,看你这老小子还能要来钱不?”
杜升嘴角微微抽动,他看到钱材在这,还是有点怂的。
对方话都说到这份上了,还用谈吗?
自己好像都没什么选择的权利。
罢了。
这可是帮了自己那么多年的秦王殿下。
做人要有良知的。
深吸一口气,杜升低声道:
“殿下,你那边事情怎么安排?”
“很简单,陈丞相最近会去工部视察,找点问题批评你们,你顺势将过错推到工匠身上,把这些人开掉,我再派人招来就行。”
说话时,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
一个壮硕的汉子推门进来。
秦明对杜升介绍道:
“这是武威营的将军曹川,我走后,他会留在京城,负责跟你私下运人。”
【第34章
成立岭南建设兵团】
前两日在武威营中,曹川的表现已经让秦明很放心。
他秉持着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原则。
这次考验过后,秦明就对他不再设防。
将一些重要的任务都交给了他。
不过秦明安排的这一切,都要等他走之后,才能偷偷推进。
他是要闷声发大财的,这样不会引起太多人注意。
“杜大人。”
曹川很有礼貌的跟对方问候了一句。
杜升也点头笑着跟他示意。
“我明天就走。”
看最后的事情已经安排好,秦明就这里跟他们做了最后的道别。
钱材放下筷子,快步走到秦明面前,抓住他的手道:
“殿下……你会回来吗?”
“以后等你告老还乡,可以去看看我。”
秦明笑着推开他,转过身离开。
却听着后方忽然传来了一道老迈的声音:
“孩子,有事就跟我写信。”
仔细听下来,这声音中还有几分颤抖。
“知道了,老师。”
秦明没有回头,摆了摆手离开酒楼。
楼下,常白山一直在等着。
秦明刚坐上马车,他就将脑袋探进来道:
“您今天见这几个人的时候,来了六波探子。”
“正常,现在本王可是风云人物,不少人都怕我走之前跟他们翻旧账呢。”
秦明知道很多朝廷秘闻。
也就是前些年为了朝廷稳定,他不想公开。
要是有这个心思,三两天就能弄出来一本百官行述。
“接下来去哪?”
“去买点种子吧,以后就要自力更生了。”
秦明去了岭南,粮食是个大问题。
除了要让工匠开展建设之外,就是回归这个小农时代的主旋律了。
耕地!
只是这耕地,也有讲究……
忙活了一圈,让人继续把东西搬进武威营后。
刘闯和武清野忽然来到了秦明的府上。
“殿下。”
“你们俩来干什么?”
“我们……是想来看看您的。”
刘闯绷着脸,但还是掩饰不住尴尬。
他原先都是常年在战场中混迹的,跟着武清野出来跑关系,就觉得束手束脚。
“有什么话就直说吧。”
秦明看出来了他们心里有事,于是摆摆手让他们开口。
一直有些局促不安的武清野,这才组织了语言开口道:
“前两天我们争论军饷发放的事情,您是不是都知道了?”
“是。”
“这个……我们今天过来是想认个错的,既然跟了您,就不该怀疑您的心思。”
他们俩不如曹川,当初发放军饷时,也有点歪心思。
只是最后被曹川压了下去。
秦明这几天重用曹川,就是看准了这是个值得信任的人。
但武清野和刘闯一看自己没什么任务安排到手上,顿时就有些不安。
又看到秦明是真的在筹措物资和工匠,送往军营。
这下他们也很懊悔,觉得自己把殿下想的太坏了。
人家明明在前面一心为武威营着想。
他们倒好,反倒在后面害怕秦明拿着钱就不管自己。
辗转反侧之下,才有了两人今天来见秦明的行动。
“你们俩今天能来主动跟我说这件事,也算是有点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