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41章

    两人来得晚,吃完得也晚,慢慢地,店里过了客流高峰,沈韶光松一口气,喝点清茶,过来这边招呼。

    两人本在聊些近况,见沈韶光过来,邵杰笑道:“每来沈记一次,某就得些启示,只恨不似逐之一般住在坊里,可以常来。”

    沈韶光玩笑道:“邵郎君这话莫要让我们庖厨于三郎听到,不然该得多伤心?小店吸引郎君来的竟然不是饭菜的味道”

    邵杰笑起来,“味道也好得很,小娘子的经营之法更妙。”

    沈韶光笑道:“到底前者为实,后者为虚。”

    虽不算很熟悉,但也知道这小娘子不是那一味“老实”的,邵杰笑问:“这是怎么说?”

    “若只务虚,或能得一时之名,终究难以持久;若只务实,也有些太实在,恐怕难以做大。”

    邵杰击掌:“小娘子说得真好!”

    自己家的糕作坊做得大,传承几世,难道只是因为做糕的手艺好吗?手艺固然是不错,却也跟当年祖父由此入赀为员外郎有关,虽然这员外郎虚得很,但作为一桩逸事,流传各地,谁来了不想尝一尝这员外郎的花糕?而那些与祖父同时代只一味老实做糕的,还有连老实做糕都做不到的作坊,早就湮没无闻了。

    就连杨竞都道,“小娘子所言,颇合‘言之不文,行之不远’的道理,又有时人韩公所谓‘文以贯道’”

    看朋友有长篇大论的架势,邵杰做痛苦状,抹一把脸,“逐之,逐之,你放过我吧。”

    杨竞笑起来,只得停了布道。

    沈韶光咧开嘴笑,现实版学渣与学霸好基友相处日常。

    邵杰却又正色道:“说实话,以本酒肆的菜,以小娘子之才,这样小的店面有些屈才了,小娘子可曾想过去东西市开间大些的酒肆?”

    谁不想去CBD开豪华酒店啊?但是沈韶光笑道:“儿固然又馋又饿,但也只能一口一口地吃啊。”

    邵杰领会她的意思,非是没有此志,只是目前还不能够罢了。小娘子又聪慧,又谨慎,他日保不齐真能成为这长安城富商大贾中排得上号的人物。

    三人聊了几句,看他们喝得差不多了,沈韶光问:“给二位郎君上一钵甜香八宝饭吧?”

    两人自然无有不同意的。

    八宝饭是后世常见的席末甜点。沈韶光小时候去吃酒席,哪怕吃饱了,这八宝饭也要再吃两口的。

    八宝饭蒸起来不麻烦,碗底下抹一层油,把煮过的莲子、银杏和桂圆、葡萄干等干果子铺在碗底,然后放煮了八成熟的糯米先煮再蒸,是为了这饭更粘糯软烂,米上放用猪油和糖拌过的豆沙馅儿,豆沙上再覆糯米,如此把碗填平,上笼屉蒸。

    蒸好后在屉子里熥着,什么时候要吃,端出来倒扣在大盘子里,再浇上一层酪浆后世多是浇冰糖汁子,也有浇蓝莓酱酱各色果酱的,总之,香香甜甜。

    沈韶光把八宝饭端上来,拿大勺小碗替两人分饭,邵、杨二人只道自己来,让她莫要客气。

    沈韶光正要离开,却听邻座几个喝高了的在讨论天气与时政。

    “去年天旱,护城河的石头瑞兽都露出来了,听闻圣人去圜丘祭天祈雨,许下了大愿,这才降下雨来,谁想今年倒是不缺雨,只是也太热了,我看啊”说话的人撇嘴摇摇头。

    “天气异兆,不知以后会如何。”另一个颇有些感时伤事地叹了口气。

    再一个道:“你们没听说吗?城西北蛤蟆沟子的蛤蟆都不叫了,街上有童谣,‘蛤蟆懒,天下反’”

    “听说先帝末年的时候”

    杨竞要站起,被邵杰一把拉住,沈韶光已经先一步走了过去,笑问:“本店有极好的八宝饭,几位郎君要不要尝一尝?”

    那个感时伤事的笑道:“可是呢,合该吃些饭了。我们今天扰了八郎,下个月,某从汴州回来,还在这里还席。”又微眯醉眼,对沈韶光笑道:“小娘子做得好饭菜。”

    沈韶光笑着道谢。

    这几个人果然点了一钵八宝饭,舌头都喝木了,哪里还吃得出什么,胡乱吃了些,便摇摇晃晃地离了席。

    沈韶光站在门口笑着送走这几位,回来便听杨竞道:“圣人受命于天,与蛤蟆何干?简直岂有此理!若不是你拦着,我定要与他们理论清楚。”

    邵杰道:“你与那些醉汉有什么理论的?便是理论赢了,他们该如此说还是如此说,见识和脑子这东西不是人人皆有的。”

    沈韶光“嗤”地笑了,这邵郎君讽刺起人来也厉害得紧。

    见沈韶光笑,邵杰正色道:“听说开元年比这更厉害的天气还有呢,沃野千里干旱成灾,地里都裂了缝,但是怎么样?照旧有后来的太平盛世。”难为这位不太爱读书的郎君竟然引出了史实。

    沈韶光点头,说出自己的推测:“这谣言后面怕是有幕后推手呢。你们想想鱼腹藏书,篝火狐鸣,这种事不绝于史啊”沈韶光是不惮以最大的恶意来揣测谣言制造者的。

    杨竞、邵杰俱是神色一变,思索半晌,杨竞站起身,对沈韶光郑重一揖:“小娘子见微知著,非我等能及。某定禀告李相公,仔细查探此事。”

    沈韶光赶忙避让,又还礼客气回去。

    有这样的事,两人茶也不喝了,结账离开,沈韶光送他们出去。

    站在门口,邵杰对沈韶光笑道:“还未多谢小娘子,自学了小娘子卖花糕的办法,敝店的生意提升了许多。众兄长管糕店时,从未有这样的劳绩,因此某在祖父、众叔伯、弟兄之间很是长了一回脸。”

    沈韶光笑着道喜,又正经着脸道:“这主要还是郎君眼光好,‘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啊。”

    邵杰哈哈大笑,再没见过这样爽朗又促狭的小娘子,“是极,是极。”

    便是满腔忧国忧民之情的杨竞也让他们逗笑了。

    林晏散了衙,又与白府尹、负责舆情的赵参军商量了会子事儿,坐车回来,行到沈记门前,习惯地往这边看,一眼便看到沈小娘子咧嘴眯眼笑得正欢,旁边两位有一个是那日见过的东市花糕店的郎君,也正在笑呢。

    林晏微皱眉,也带了点笑意,他们这是说什么呢如此欢畅?

    ※※※※※※※※※※※※※※※※※※※※

    参照梁实秋先生《八宝饭》,还有网络上的食谱。

    忘了说更新的事,30日更2章,31日更2章,1号更3章,就差不多没有存稿了,接着裸更。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浩淼

    30瓶;氧原子

    20瓶;16瓶;楚天阔

    15瓶;米米、嗒哒、东君

    10瓶;不只是猫ii

    9瓶;......

    8瓶;锦瑟明明

    6瓶;叶婷

    5瓶;露水兰花草

    4瓶;墨墨、李雪

    3瓶;EvaSylvia

    2瓶;巴黎、妖妖、密室游鱼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今晚的月色

    沈韶光端上一碗腊肉酸笋排骨汤,鲜香不腻口,

    带着腊肉独特的香味儿,

    让酒客们本来有些木了的味觉一振。

    “真香!”

    沈韶光最是闻夸则喜的,听了这话眯起笑眼:“那客人就多喝些,

    酸笋解酒的。”

    客人连连点头。

    最近店里添了不少咸鲜口儿的粥品汤水,

    比如前两日让林少尹蹭了一碗的鱼茸粥,比如刚才大受客人欢迎的腊肉酸笋排骨汤。天热,

    甜粥甜汤未免嫌腻,喝点咸鲜口儿的,

    补充盐分,提提胃口,一碗下肚,出一身透汗,

    痛快!

    沈韶光把托盘放回厨房,

    看阿圆站在大案旁,面前一碗汤,

    一手拿根胡瓜,

    一手拿个芝麻饼,

    狼吞虎咽,吃得正香。

    “何至于此?你慢慢吃。”厨房里有高脚胡凳,

    沈韶光给她拽过来。

    阿圆摆一摆拿着芝麻胡饼的手,

    “站着吃得多。”

    沈韶光:“”

    面对那么多东西都没胃口,

    这会子倒让阿圆的吃相勾起馋虫来,

    沈韶光欠着身子看一看,

    汤里冬瓜球、混着星星点点绿意的肉圆,没放清酱汁污了颜色,汤色很清亮,“芫荽肉圆汤?”

    阿圆点头,“三郎给我做的。”

    沈韶光看看于三的后脑勺,别看平时总掐,其实还挺有阶级兄弟姐妹情的。

    “我也来一碗!”沈韶光笑道。

    阿圆笑起来,阿昌也笑,便是于三也莞尔,正经吃饭的时候不爱吃,看见别人吃饭却馋这是什么毛病?

    沈韶光让他们笑得有点不好意思,但也许于三郎这富有兄弟姐妹情的芫荽肉圆汤格外好喝呢?沈韶光突然觉得自己这行为似乎有些眼熟,琢磨了琢磨,林少尹!头一回来就抢了自己和阿圆的粥菜

    沈韶光有样学样地云淡风轻着脸,盛了一小碗汤,拿了个胡饼,去外面柜后慢慢吃。

    还没吃完,刚才还念叨的那位林少尹的侍从就来了,“这回又要麻烦小娘子了。”

    沈韶光擦擦嘴,笑问何事。

    “我家太夫人今日胃口不开,午食、暮食都没好生用,阿郎说上次在店里吃的鱼茸粥好吃,不知可否请小娘子再熬一钵?”

    不是什么麻烦事,沈韶光答应下来。

    刘常又笑道:“听太夫人身边的人说,自上回小娘子送了粥去,太夫人时常念叨小娘子。”

    沈韶光挑眉,所以

    刘常再次恭敬地行礼,露出些求肯的神色:“拜托小娘子了。”

    沈韶光还能说什么?笑道,“郎君莫要客气,等熬好了,我送过去。”

    熬粥是个耗工夫的活儿,更何况还要先煮鱼汤,再用鱼汤熬粥。等粥煮好,店里客人已经不多了,有于三他们照应着,沈韶光拎着装宵夜的提盒走出去。阿圆本想陪她去,沈韶光摆手,外面纳凉的人多着呢,这么几步,没什么事。于三瞥她一眼,没说什么。

    却不想刚出门,那位刘姓侍从便迎过来,“劳烦小娘子了。”又接过提盒,笑道,“我家太夫人等着小娘子呢。”

    沈韶光微笑点头。

    江太夫人果然在等着她,同时在的还有林少尹。

    江太夫人客气道,“这么晚了,还劳烦小娘子送来。”又嘱咐身边人,“一会儿着人送小娘子回去。”

    林晏微笑道:“阿婆放心,我会安排。”

    仆妇阿素便把到嘴边的回答咽了回去。

    江太夫人点头。

    仆妇们摆开食案,盛粥布菜。江太夫人就着小菜吃了半碗粥,点头笑道:“这个味儿好,一点也不甜腻腻的。”

    沈韶光微笑道:“夏日出汗多,体内容易缺盐,缺了盐就会没胃口,乃至头晕乏力,故而适宜吃些咸鲜味儿的粥品汤水。只是也莫要太咸了才好,那样于肺肾不利。”

    江太夫人点头:“果然最近有些没胃口,懒怠动。大郎请了郎中来,给了几颗丸药,吃了也不觉得怎么样。”

    沈韶光笑道:“今夏实在太热了,太夫人慢慢调养着,早晚凉爽时在庭院略散一散,活动开,兴许能觉得舒爽些。”

    “大郎也是这么说的。”

    江太夫人笑道,又嘱咐林晏,“你每日晨起练剑,出那么些汗,也喝一碗这样的咸口儿粥汤,再去上朝。”

    林晏微笑点头:“是。”

    沈韶光低头喝口茶,难怪那日觉得他臂膀腰身如此紧致有力本朝果然盛产上马能砍人,下马可赋诗的强人啊。

    “适才听小娘子的话,似是颇通医理?”士子们读书杂,不少都知道些医理,甚至还能诊些简单脉象,但小娘子们通这个的却少,故而江太夫人有此一问。

    内教方博士通医术,于饮食坐卧都很讲究,沈韶光前世是个在熬夜脱发和保温杯泡枸杞之间来回横跳的,对这样讲究的方博士很是羡慕,半吊子地跟着学了些,但距离“通”却有不短的距离,更遑论“颇通”,当下笑道:“不少东西都是医食同源,当庖厨的,都多少知道一点,倒让太夫人见笑。”

    听她自谓“庖厨”,江太夫人正色道:“兰草是生于玉阶朱栏,还是生于涧底溪侧,都是兰草。小娘子洛下沈氏之后,切勿太谦。”江氏林氏俱是河东旧族,江太夫人大半生繁衰荣辱,于有些事情已经看淡,有些却难以抛舍。

    沈韶光站起身,郑重施礼:“太夫人说得是。”

    江太夫人松了神色,笑道:“小娘子珠玉一般的人物,老妇着实喜欢,多嘴了几句,小娘子莫见怪。”

    沈韶光微笑道:“儿多年未闻尊长教诲,今日听了太夫人的话,感激得很。”

    江太夫人点头,想来是尊亲大人都不在了,那么好的一个小娘子,也是可怜可叹

    林晏轻咳一声:“孙儿也觉得有些饿了,祖母匀给我一碗粥吧。”

    一句话便把有些严肃哀伤的气氛冲散了,尤其他一向庄重寡言,这时候突然说出调皮小儿语,众人一愣,都笑起来。

    江太夫人笑道:“都给他!都给他!难得他这么挑嘴,有想吃的东西。”

    沈韶光只抿嘴微笑。

    林晏微侧头看看她,见她神色安闲,放下些心来。

    别人吃着东西,沈韶光不好告辞,等他们祖孙都吃完,沈韶光才站起来:“今日天晚了,改日再来叨扰太夫人。”

    江太夫人从榻上下来,拉着她的手,慈祥地笑道:“一定要来。”并亲送到屋门口。

    林晏也辞别祖母,“我去安排人送小娘子。”

    沈韶光对江太夫人福一福告别。

    仆妇前面提着灯,沈韶光与林晏一同往外走。

    两人的背影,颇有一对玉人之感,再想起刚才阿郎的作为,阿素看看太夫人,到底没有说什么,只轻声道:“吃粥出了些汗,您去宽宽衣吧。”

    江太夫人点头,扶着她的手,慢慢走回室内去。

    院门处,刘常接过仆妇手里的灯为前导,林晏回头吩咐:“关门吧。”

    仆妇福一福,应声是。

    三人穿游廊,经院落,一路往外走。沈韶光本以为他让侍从送自己,但看这样子

    沈韶光微笑道:“郎君请留步吧,其实这么两步路,儿自己回去就好。”

    林晏温言道:“我正好出去走走。”

    沈韶光抿抿嘴。

    林晏则对她微微一笑。

    前面的刘常真是恨不得自己成为传奇上的隐形人。

    一出了大门,刘常便笑道:“阿郎,小娘子,奴先把这食盒送回去吧?万一酒肆里要用呢?”

    沈韶光:“”莫说酒肆,这会子街上都没什么人了好吗?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