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 章 中风的爹,没牙的娘,狸猫换太子的假儿子……
老爷子问,医院那边有说检查报告什么时候出来叶三秋,最快也要到明天了,林院长说了,他明天下班会顺带将报告带回来。
老爷子点了点头。
心想,明天得给小林打个电话了解一下情况。
孙子没事皆大欢喜,要是有事……
老爷子眸子沉了沉。
对了,有件事爷爷要跟你跟小年说一下。
陆思年人在厨房削土豆,耳朵却是高高的竖着,听到老爷子有话要对他跟媳妇儿说,手里的土豆就削不下去了,奶奶,土豆我待会回来削,我先去听听爷爷要说的事。
老太太看了眼巴掌大的土豆被他削的只有拳头那么大了,心疼的直抽抽,迫不及待的摆了摆手,你去忙吧,土豆奶奶来削。
赶紧走吧,别再嚯嚯粮食了。
家里有多少粮食够他造的啊。
孙女婿有学习做饭的心思是值得表扬的,可就是费粮食啊。
为了粮食着想,老太太决定以后不让陆思年进厨房了。
现在想想,一个大男人进什么厨房
会做针线活就够了。
针线浪费就浪费了,不值几个钱,可粮食有时候就是拿着钱和票都买不到。
老太太是挨过饿的,看不得浪费粮食的行为。
陆思年还不知道老太太已经打消了教他做饭的心思,走出厨房,正好看到高前进从楼上下来了。
前进,去厨房帮奶奶削土豆。
高前进咧嘴应了一声,路过老爷子和叶三秋的时候,笑着跟老爷子打招呼。
陆爷爷,你回来了
老爷子再一次怀疑自已眼花了
小高这孩子怎么是从楼上下来的
叶三秋解释,村里有事,李大队长先回去了,马上要过年了,我想留我奶奶在帝都过年,我奶奶怕给我添麻烦,不愿意在帝都过年。
为了留下我奶奶,李大队长把高前进一并留下了。
高前进一个人住招待所有些不合适,家里有房间,我就让高前进来家里住了。
不好意思爷爷,事先没给你打招呼,我……
老爷子摆手打断叶三秋,你是陆家的儿媳妇,家里的事你做主就行,不需要跟爷爷打招呼。
亲家跟小高能留下来过年,爷爷很欢迎。
不瞒你们说,自从亲家几人来了,家里的气氛都好了。
亲家想在家里住多久就住多久,就是不回去,一直住在家里,爷爷也没意见。
小高,你别拘束,就把这儿当成自已的家。
高前进提着的心放下了。
这个家,他最怕的人是叶三秋,比叶三秋还要怕的人是老爷子。
老爷子身上不怒自威的气势,高前进每次跟老爷子说话的时候都要斟词琢句,生怕用词不当,说了不该说的话。
陆思年走过来,一屁股坐到媳妇儿旁边,爷爷,你也觉得奶奶他们来了之后,家里的气氛变好了
老爷子点了点头。
不仅家里的气氛变了,大孙子也变了,变得开朗了,变得懂事了。
陆思年,那你想不想家里的气氛一直这么好下去
老爷子抬头看了孙子一眼,什么意思
陆思年打算将他跟媳妇儿的决定跟老爷子说一下,我跟我媳妇儿打算以后让奶奶跟着我们一起生活。
陆思年将老太太在乡下的情况跟老爷子说了下。
老爷子听后赞同道,你俩的想法爷爷支持,亲家一个人在乡下生活确实不适合,跟着你们一起生活爷爷也放心,反正家里有住的地方,索性这次就别让亲家回去了。
陆思年发愁道,就怕奶奶不同意。
老爷子,那就想办法让她留下。
就凭孙子和孙媳妇的心眼子、留个老太太还不简单
让老太太留下的事不着急。
叶三秋多的是办法让老太太留下。
这会儿也不是讨论让老太太留下的时候。
叶三秋将话题拉了回来,爷爷,你不是有事要对我们说吗什么事儿
老爷子,王晓云,陆钊,李铭扬一家三口的处理结果出来了。
陆思年眼睛一下子亮了,什么处理结果
叶三秋也激动,但她面上不显。
老爷子,今早就去农场报到了。
陆思年,陆老抠也去了
按理说,陆老抠的身体状况是不能去农场的,难道是老爷子特意安排的
老爷子,去了。
陆思年撅着屁股,探着上半身凑近老爷子,欠欠的,让他们一家三口都去农场改造,该不会是你故意安排的吧
老爷子推开凑到眼前的大脸,一本正经道,都是组织公平公正的决定,与我没关系。
关系肯定是有的。
但他只参与了陆钊的处理结果。
王晓云和李铭扬的处理结果他没参与。
管老爷子有没有参与,听到陆钊一家三口去农场了,陆思年就忍不住的开心。
中风的爹,没牙的娘,狸猫换太子的假儿子……
想想就特么的激动。
他都忍不住想去农场看望看望他们了。
爷爷,他们去那个农场了
老爷子,河省下面的一个农场。
陆思年一听乐的牙花子都露出来了。
河省离帝都不远啊。
坐火车一天就能到。
他跟媳妇儿可以当天去当天回。
陆思年在心里暗戳戳的做着计划。
老爷子看着孙子嘴角的那抹笑,到底什么话都没说。
陆思年心里开心,晚上吃饭的时候,多吃了一碗饭。
老爷子吃完饭后被陆思年赶去房间休息了。
老爷子眼底的红血丝看得人心惊。
陆思年跟高前进在厨房洗锅洗碗,叶三秋坐在客厅陪老太太聊天。
明天我带你去见见隔壁的婶子,她挺有意思的,跟你应该能聊的来。
老太太一天闲不住,叶三秋就想给她找点儿事儿做。
打入院里婶子们的内部,再加入她们,这才是老太太这个年纪的人应该做的事情。
喇叭婶就是带老太太入门的关键人物。
说起来,有几天没见喇叭婶了,还怪想念她的。
一听明天要去拜访邻居,老太太就坐不住了,我去收拾点儿带来的山货,明天去拜访邻居的时候带上。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老太太想跟邻居搞好关系。
以后孙女孙女婿遇到事儿了,找邻居帮忙也好开口。
叶三秋跟在老太太身后,是得带点儿东西过去,我跟陆思年还去她家蹭过饭吃呢。
老太太往篮子里又多抓了一把山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