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555章

    出了正月,下起了蒙蒙细雨,今年比之前面两个年头好了不少。收音机上还总是哪里哪里抗旱,但咱自己知道,这一片的旱情缓解了。今春播种,庄稼必能活。

    桐桐站在河边,看着被剥了皮的树木从根部重新顶出了苗,两场雨之后,这树苗就会重新窜起来,要不了几年,一样能绿树成荫。

    河水满满的丰沛起来,干涸的河道有了三四米宽的河水缓缓的流淌,这无一不证明较为平稳的度过了一段难熬的时月。

    正看着呢,高迪带着美美远远的过来了:“树根还活着么?”

    活着呢!

    “活着就行,回头组织学生沿河植树。”

    桐桐就笑,刚才自己也正想这个呢,没想到高迪也往心里去了。学生有一半的实践课,植树挺好的。

    之前给树剥皮,剥皮之后这不是就难活了。到了冬天,没啥可取暖的,这种被剥皮的树木就被砍伐了,拉回家取暖用了。

    所以,放眼看过去,光秃秃一片。

    植树嘛,老树的树根没死,重新长上来了。像是杨树、柳树这种的,一截树枝插芊就能活,而且长的特别快。像是泡桐,有一点桐树根埋下去,一周时间就能长的越过墙头。

    到了跟前了,桐桐把茅根递给美美:“能吃不?”

    美美接了,往嘴里塞。

    高迪都稀罕:“还能找到茅根?”这两年旱的,都以为死完了。没死的也都被挖干净了。

    桐桐指了指还没完全被水遮盖住的河床:“这是都挖过一遍的,才冒出来的野菜,就被人挖了。”

    眼看灾情能过去,但是今春依旧难熬。

    高迪也拿着小铲子,要是能碰上野菜,也是打算挖回去下锅的:“想着荠荠菜洗了扔到小米粥里,而今吃香嫩的很。”

    是呢!桐桐也想揪几根,可惜没碰上。

    两人正说话呢,有来往的人两人也跟人打招呼,直到金花一转弯,走了过来:“大伯娘”

    桐桐点了点头,指了指远处:“近处没有野菜了,昨儿有人连雨的挖了。要找得走远些,忙去吧。”

    “嗳!”

    金花一双半放不放的小脚,还是那么缠着。从县城走到农场就不近便,还得下河床,这上上下下的,走平路都费劲,这还出来挖野菜了。

    才过去,金雀也转过来了:“婶儿,你也出来了?”

    “出来转转!”

    金雀就笑:“我把孩子放我姐那边去了,走远点看看能不能找来!要是找来了,我给您送家去!”说着就到了跟前,见金花走的慢,自己三两步就追上了,于是,她不急着走了,站在边上聊上了:“这个月的配额粮是白萝卜,萝卜都糠了”

    都一样,全县都这样,大家领的都差不多。

    金雀用下巴点了点金花:“金花可是难得的好媳妇,萝卜给婆婆和男人吃,她吃炖萝卜皮。”话语里满是讥讽,“前儿非拉着我带她去医院,说是怕是怀上了。结果去了一趟,哪里是怀上了?就是营养不良。结果回来给她婆婆一说,她婆婆说,城里哪有营养的东西,叫她回娘家养着去。”

    高迪一脸的鄙夷,但是也没言语。离婚了,不做亲家了,她也乐意看对方的笑话。

    那样一个媳妇子,老太太是称心了,可王友呢?

    “青黄不接二八月,城里怎么样?乡下怎么样?还不是一样没粮食。”

    这么说了一会子话,等金花走远了,金雀才走的。下半晌的时候,金雀又回来了,进了喝了一瓢水,抓了一大把在河里洗锅的鲜荠荠菜,“婶儿,我先回了。”

    桐桐把地瓜干给塞了一碗,这算是主粮了。

    金雀都要走了,突然想起了:“金花晕倒了!下河床的时候从上面滚下去了,脚骨也扭伤了,摔的还不轻。前几天王友他姐来过,听那哭声是借钱了。这会子去医院拿不出钱来,怕是还得借,您心里有个防备。”

    行!知道了。

    桐桐没太往心里去,她把荠荠菜洗了,小米粥快好的时候放进去,滚了一滚就得了。

    四爷回来的时候饭都上桌了,他拎着一筐子的鲜野菜:“凉拌一盘?”

    嗳!这个好,“从哪弄的?”

    “上河滩农场去了。”四爷去洗手,“那边草场上这玩意最多。”

    桐桐就笑:“你是去看亲家的笑话去的?”

    四爷笑难自抑,这两年张庆生把那农场干的,都快干废了。反正是不叫职工饿死为宗旨,上面要肉,没有!但他们农场总是因为各种原因,牛羊就病死了,意外死了然后自家也能跟着见点肉。

    想想,老这么死牲口,不仅没繁殖,牲口群还锐减。

    自家这边是要用奶,所以只是控制族群数量。张庆生一着急,可去逑吧,啥都没有人要紧,先顾眼前,以后以后爱咋咋去!

    当时真把问题解决了,可而今灾情一缓解,尴尬了:一边没增加也没减少,一边都快成了光杆司令了。

    桐桐把菜洗了,下开水锅焯水,捞出来挤干水份,然后蒜蓉放上,辣椒面,盐,热油一泼,香气扑鼻。

    四爷夹了一筷子,真饿狠了,竟是觉得这个堪比龙肝凤胆。

    桐桐将饼子递过去,问说:“还是想吃下河滩农场?”别亲家再做不成?

    “所以嘛,跟老张商量看看他想不想去林场。”

    “北山的林场?”

    嗯!四爷低声道:“这是高升!林场不归县里管,是地区直属。”

    “”先把对方抬走,再合并那边的农场,这农场的规模大了,区里只怕也会直管。

    “林场是张庆山的老窝,他当年游击的时候,主要就在林区。”他乐意回去!

    桐桐:“”所以,你们俩亲家今儿嘀咕了半天,就是谋划这个去的?

    是的!接下来这五年至关重要。养殖、肉联、乳业、农产加工,如果连成一体,这企业的规模就大了了,上面的婆婆也就少了。

    真到了这一步,农场的领导就能送走两拨了。

    民以食为天,就是到了特殊年月,跟吃的相关联的企业,是受波及最小的产业。别的其他都能说不要生产要革命,可事关大家吃饭问题的企业,不要生产是想干什么?

    牛羊能不喂吗?都等着吃肉呢,不屠宰成吗?孩子要吃奶粉,咱不生产?

    所以,得打造一个不能停摆的企业,安稳的度过特殊时期。

    四爷把蒜泥荠荠菜给桐桐夹了两筷子:“放心吃吧!”自然灾害过去之后,物质上是绝对亏不了你的。

    桐桐指了指上面:“还有三个罐头,咱开一个带鱼罐头?”

    开啊!没了再买。

    可桐桐放下碗,才要去取,就听到敲门声。

    桐桐:“”关着门就是正吃饭,一般就不会敲门呢。金喜和小蝉要是不想单独吃,会提前过来的,他们俩做饭,在这边搭伙。

    今儿没说过来吃,那就不会这个点来敲门。

    这肉吃不成了,桐桐问说:“谁呀?”

    外面没有应答声,四爷就起身去开门,结果门一拉开,是王友妈!

    一个拄着棍的老太太,开口就喊:“亲家,在家呢。”

    四爷:“”他回头喊,“桐桐,家里来客人了。”

    老太太脸红了,太臊的慌了。这么大的年纪,孙子都到了上学的年纪了,咋还叫名字呢?真真是老不正经的。

    桐桐从里面出来,就看见王友妈。她催四爷:“你赶紧去吃,趁热。”

    “快点回来。”

    嗯!

    王母看看站在门槛里的林桐,袖子卷着,露出一接白嫩嫩的手腕。一看那手,就不是常年干活的手。一到跟前,就一股子香脂的味道。

    “亲家母”

    桐桐:“”不是正经的亲家母,压根就没来往的必要。她不等对方说完,就直接打岔说:“咋了?想美美了?不放心孩子?要看看?还是单就给孩子送点吃的?”

    说着,她就往出走:“你要不好意思上门,我帮你问问?”

    王母:“”不是这个意思!她赶紧说:“是金花,这孩子摔了,伤的不轻。”

    “哟!咋摔了的?下台阶没看脚底下?”

    “不是是这孩子呀,挖野菜去了河沟里”

    桐桐的声音一下子就大了起来:“金花可从没下过地!她那小脚也下不了地。你咋能让她出来挖野菜呢?大旱后说不得雨水充沛!要是上游下了大雨,这大水下来

    别人还能跑,她跑的了不?你这婆婆当的,也太狠心了!这万一要是怀个娃娃,这一摔还得了?你来是几个意思?要想道歉,那你犯不上来我家,我也不是人家亲娘;要想找人去伺候,那更不犯不上来我家。”

    “我是说家里最近有点紧”

    桐桐的声音更大了:“这是给你们家干活伤了人了,叫娘家出钱瞧病?”她一副要往外走的架势:“我得王友的单位领导去,旧社会磋磨媳妇也没有这么磋磨的。”

    王母赶紧拦住了:“不是的!她伯娘,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家里的鸡蛋有些紧,我这里有些钱,想着咱农场谁家养鸡,我买几个鸡蛋,给金花补补。”

    “这样啊!”桐桐就吆喝附近住的人家,“有鸡蛋没有?这边有人给病人找”

    有人在不远处答应了:“大姐,我家有。”

    桐桐就给指了地方:“去吧!后头那一家,门口有个泡桐树的。”

    王母只能去了,半句都不敢多说。

    鲁立站在她家门口,贴着门站着,听了个全场。她想起婚前林姨告诫自己的话其实,还是自己笨,处理不了复杂的家庭关系。婚后只觉得好累呀!

    哪累了?枝芳觉得一点都不累!

    她取了包裹回来,哼唱着打开,是公婆寄来的奶粉。前几天,她给公婆寄了两双胶鞋回去,结果公婆又寄了吃的回来。

    她想了想,便拿着奶粉找妈妈,把奶粉给爸妈放柜子里,嘴上却问:“还能弄到自行车票吗?”

    你已经有自行车了,够你们两口子用了。

    枝芳摇着母亲的胳膊:“我想给我公婆弄一张票!”

    [1425]世俗烟火(94)一更

    世俗烟火(95)

    自行车票?

    桐桐把信打开,里面掉出一张自行车票来。

    这是金寿的信,自从金寿结婚之后,再没有他的亲笔信了。语气是他的语气,但是执笔的是枝芳。

    在信上说了他们的近况,枝芳在实验室,而他一半时间会去试验站,今年开始抗棉铃虫的研究,一切都按部就班。又说了生活上的事,比如科研人员有补贴,实验室有试验补贴,去试验站有野外工作补贴,虽无结余,但足以温饱。

    叫家里不用操心他们,也不要给他们寄粮食,留着自用便好!若是有困难,他们会主动给家里提的。若是不提,就是暂时不需要。

    而后又说自行车票,有车可减轻赶路的辛苦,他们认为应该有一辆。学起来并不难,应该可用。

    落款是金寿、乔枝芳。

    桐桐将信收起来,把准备好的羊皮褥子打包好,回头给寄去。金寿既然去试验站,那向来乔教授也常在试验站。做农业实验的地方,住宿环境跟农村没区别。这羊皮褥子出门带着,冬天保暖隔寒。

    才给这个儿子寄走了信和包裹,回头金福的信也到了。

    信也不是金福写的,满纸张的拼音,是长缨写来的。应该是在父母的注视下写来的,涂涂改改,橡皮擦了许多,但完全的写了一封信来。

    没什么事,就是写信问家里好,告知一声他们都好就完了。

    金禄现在几乎不写信,他打的是公务电话。今年一开年,他被调到省粮食局,给领导做秘书去了。全省的粮食统购统销,他们就是主管部门。

    四爷在会议室接的就是金禄的电话,那边的声音不高,说话声音也快:“农场若是能自给,还是得自给。开了几次会,今年的粮食情况依旧不容乐观。大部分地方旱灾继续,极个别的地方出现了缓解,可专家也提醒,大旱之后得防大涝”

    “嗯!”四爷打断了他说话,“知道!饿怕了,都不敢冒险种植其他。”红薯苗子已经育好了,“你认真工作,家里不用操心。”

    “好!您跟我妈说,我们都挺好的!过几天领导可能下去调研春耕的情况,如果时间允许,我会回家。”

    “知道了!”

    说了几句话,把电话挂了。

    褚卫东点着其他人:“听见了吗?今年的粮食形势不容乐观。”说完就跟四爷夸:“金禄这小子行啊!”

    四爷摆摆手,论起钻营,金禄是一把好手。会说话,有眼色,自然是有人喜欢。通世故,会办事,必然是好用的。

    所以,放在身边用一用。而这自来就是一条极好的晋升途径。

    粮食统购统销,像是省内的粮票,他们单位就负责发行。粮站、棉站这些都属于他们单位直属的辖下单位。

    这么一个系统,他在省系统的一把手身边做秘书,这怎么可能没用呢?

    大家都去粮站买配额粮,八点上班,金喜一般会在七点五十左右到,然后去后面买。配额这个东西,主粮肯定是能搭配一些的,只是很多人拿着粮本也买不到。金喜拿着两家的两本,能买到小米和苞米面。

    金喜胆小,专门打电话隐晦的问:“要紧吗?”别为了这个耽搁你的前程。

    那边大声说话:“大踏步的错误不能犯,但也不要谨小慎微。凡是掌握一个度就好!大家都是为了吃饱饭的,都一样!都一样!不要过度紧张。”

    金喜:“”这肯定是身边有同事,话不好明白的讲。但大概意思也懂了:只要不过分,这都不叫事!因为大家都这样,咱并没有比谁特殊。工作是为了一家子吃饱饭的,要不然工作的意思是啥?

    这话说的,金喜没法再言语:“那我挂了。”

    那边‘嗯’了一声也挂了电话!

    金喜腹诽他二哥:别人是真进步,我二哥是假进步;别人是真积极,我二哥是假积极。属于投机派!

    心里腹诽的不要不要的,却把家里的主粮拿了一些,找他两个大舅子,“再有‘意外病死’的羊,给我留半只。”

    张家也知道,这是给省城送的!

    正是春耕的时节,金喜弄到一只羊腿,还不敢叫人知道,坐火车都怕被盯上。跟小海两个人,借了马车,连夜的给送到省城。

    半夜被敲门,金禄一开门就看见姐夫跟小四,然后看见筐子里的羊腿。

    “天慢慢暖和了,不能放。”金喜递过去,“要送人就抓紧。”

    放了一条羊腿,给孩子捎带的奶粉。

    润叶披着衣服起来,一看就‘哎哟’了一声,“姐夫,小喜,进来,我这就做饭。”

    “二嫂,别忙了!姐夫下半晌还要上班,我们得马上走。”

    润叶从柜子里取了洋碱、洗衣粉、润面油、牙刷牙膏、毛巾,乱七八糟的啥东西都有,塞到篮子里给放到车上,又给灌了水,拿了几个红薯面窝窝头,“都是残次品,能用,回去分分。”

    行!拿了。

    等人走了,金禄看了润叶两眼:“这次倒是大方起来了。”

    润叶端详羊腿:“你的面子换来的这么大的羊腿,等闲可弄不到。”然后指了一块,“从这里片半斤肉下来,看不出来吧。”

    “干啥?”馋了?

    谁不馋?润叶看了看炕上的姑娘:“前儿大嫂跟人干仗了。”

    为啥?

    “他家隔壁有人在沪市,寄了肉干,孩子拿着舔的吃。你姑娘嘴馋,问人家吃的是啥。那孩子没说了,孩子妈回来了,说了些难听话。大嫂没说到底是啥难听话,可她那脾气都没忍住跟对方干仗了,那说的得多难听。”

    金禄:“不能去大哥家!”想把那邻居比下去,那倒是大可不必,容易惹事,“咱弄些肉,上老三家包饺子去。”

    老三家吃点啥好的都没人奇怪,他老丈人补贴高,有特殊津贴。

    润叶:“”行吧!

    半夜三更的,两人取着刀,从羊腿上削了一斤左右的肉下来,这熬汤还成,能喝羊汤吃饼子。

    金禄收拾好,半夜扛着羊腿就走,天亮之前给领导送到家里,不能叫人瞧见了。

    桐桐和四爷压根就不知道金喜往省城去了,直到回来看见这么些东西了,两人才知道的。

    “你们可真能折腾。”桐桐一样一样看,这必是县里百货公司库房里的东西。他们想领好点的粮食,就找关系找到润叶。润叶当然用的是金禄的关系!属于交换来的好处。

    洋碱是那种被蹭掉角,被摔成几块的。牙膏又蹭掉图案的,毛巾的花色印重叠的多多少少都有些瑕疵,还真就残次品。

    分了分家用是够的!

    总之,今年春天依旧是年景不成。农场栽的全部是红薯,可红薯苗才成活,已经有人开始摘红薯叶吃了,可见饿到了什么程度。

    农场的保卫科,不得不日夜巡逻,绝对不能损失一棵苗。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