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546章

    他没再拦着,由着妻子出去了。

    鲁立抱着个瘦小的女孩,“妈”

    高迪接了外孙女:“美美!”她怜惜的摸外孙女的小脸:“咋又瘦了?”

    鲁立跟丈夫调到一个单位了,方便分配房子的,这是便利。可一个单位的弊端就是,有些事来了就是一起来的。

    如今伙食跟不上了,问题就出来了。

    之前大伙儿随便吃,婆婆把外孙就接来了。大姑子嫁到乡下,有六个孩子。都说粮食高产,也不知道为啥,大姑子说穷的饿肚子,真的连野菜都没得吃了。婆婆做主,把两个大外孙留下,就这么养着。

    吃集体的饭,也没觉得养俩孩子怎么着了。

    可集体的粮食不够了,单位上就有人说,除父母和子女,其他人都不许在单位吃饭。

    那这两个孩子怎么办?

    婆婆说送回去也是饿,可留下总有饭吃。就是这顿带这个孩子,那顿带那个孩子。给不能带的孩子偷偷带点饭回去。

    前几天还能偷偷带回去,可这几天,人家不叫带了。大人倒是勉强没饿着,可孩子真饿了大半天了。

    鲁立一边说一边哭:“妈,我没办法了能把美美放你这儿么?”

    高迪火冒三丈,“她王友是干啥吃的?叫自己姑娘的饿着?”

    “他有啥办法?”

    高迪:“”

    “难道看着那俩亲外甥饿着?他昨儿一天没吃,给人家说了,把他的那份拿回去给孩子。那你说,还要他咋办?”

    高迪:“”她抱了孩子转身就回,却‘啪’的一声将大门给关上了。

    鲁正儒看着被抱回来的孩子,他:“”这孩子自从生下来,他就没去看过。可隔壁的孩子人家胖嘟嘟圆润润的,这孩子瘦弱,头发稀疏,无精打采的靠在大人怀里。

    他到底不忍心,伸手抱了:“你去问问林大姐哪怕是奶粉呢,先借点回来。”吃大锅饭,家里真没吃的。

    蔬菜倒是有,可做了孩子也不爱吃。

    高迪端着碗出去了,敲响了桐桐的门。

    桐桐很惊讶:“孩子饿着呢?”

    高迪的眼泪就下来了:“这个糊涂东西,可算是吃了苦头了。本来婆婆就不喜欢她,生了个姑娘,更是连正眼都不看这娘俩美美见了她奶奶就吓的不敢说话。”

    桐桐:“”她给取了奶粉,又拿了十个鸡蛋。如今只能养两只鸡,饶是伺候的精细,可能攒下的鸡蛋也不多。但这个都是用开水一重,孩子就能吃的东西。

    也才不到两岁的孩子,不吃这个给吃什么呀?

    她低声说:“用瓦罐放在火堆上,把碗放在瓦罐口,给上面盖上碟子,能蒸鸡蛋羹。”这个喂孩子也成。

    说着,就又问:“家里还有盐吗?”

    “有!这个还有。”

    “那你赶紧回,孩子还饿着呢。”

    把高迪送走,回屋的时候,四爷正拍霜天睡觉。金喜和小蝉两口子夜里不闲着,夏天,又是摸知了猴,又是逮蚂蚱,就是知了也不放过。

    知了一块硬盖下面有一块指甲盖大小的肉。

    这些东西可以吃,小时候逮了在火上一烤,就这么吃了。现在一晚上逮上一些,烘干磨粉留着。

    所以,孩子暂时放在这边,他们一般凌晨四点左右才回来。睡两三个小时,上班去!上班时间窝在啥地方睡一觉再一觉的。

    四爷和桐桐对于这小两口的行为没有言语,这俩因为没真的脱离父母,所以,他们没长出别的心眼来。这也说不上是好还是不好!

    两个都是搞畜牧的,说实话,他们想吃肉太简单了,叫牲口‘生病’之于他们俩来说,叫事吗?

    诶!结果人家不,人家摸知了猴去,都不动别的心思。

    桐桐问四爷说:“打深水井,行不通吗?”

    “理论通,但只理论通还不行。有了电机,得有钻头。想要钻头,得有好钢。有了好钢,还得有好的工艺!”这是一系列的东西,因为工业体系的不成熟,这东西只是理论而已,做不成,至少短期内是做不成的。

    桐桐:“”其实也不算是意外吧!她也说:“理论上,只是淡化水的盐碱度,用酸调解就行!但是”

    化工上暂时生产不了这种酸性化学品?

    桐桐点头,是的!学生们的理论都是对的,可就是没有这种产品。也没有相关的生产设备!

    因此,想法很好,但是实现不了。

    两人坐在炕上,吹着干燥的夜风,白晃晃的月光打进来,照在孙女酣睡的脸上,这就是:人力有时尽!

    无可奈何!

    桐桐给孩子摇着蒲扇,心说:这个还不知道怎么养呢,可千万别再添了。

    润叶急着要孩子,金禄就不。

    “你是不是有外心了?”润叶蹭的一下坐起来,“说!你个王八蛋是不是在外面胡搞了?!”

    “小点声!生生生!生下来,咋养?”金禄指了指睡的正好的开颜:“你没见孩子吃一口那饭,当时委屈的你看看,是不是比之前瘦了?”

    润叶看向姑娘肥肥的胳膊腿儿:“瘦了吗?”

    瘦了!

    [1410]世俗烟火(79)一更

    世俗烟火(79)

    骄阳当空,热浪席卷。

    四爷蹲在地头,看着打着卷儿的苞米叶子,再用木棍戳了戳苞米根。挑水浇灌,啥作用都没起。

    苞米生长初期长的是极快的,三五天不看,能窜出一大截去。可这一株苞米他已经连续看了一周了,就没见长。

    其实已经没有救的必要了。

    鲁正儒从小路上过来,“别瞧了!半死不活的今儿开会说的不就是这个么?不行就割了青储算了,这玩意别指望了。”

    但都长到这个份上的庄稼,只要不是真的死了,谁又能说就这么铲了?万一明儿下一场雨呢?

    真的!只要一场雨,下的透透的雨,这庄稼就算是活过来了。

    四爷起身看看天,用草帽扇了扇:“走吧!”开会!

    果不其然,大部分都反对割掉青储,认为这是极其不负责任的。

    但谁也不敢笃定的说,这旱灾已成势。大家只盯眼前这一片,想着就算是咱都受灾了,可其他地方呢?调不来粮食吗?

    问题不就在这里么?都放开吃的结果是,仓储还有多少可调动。

    褚卫东私下跟四爷说:“还得是抗旱保墒”哪怕是徒劳的,也得干,“要不然,闲着就出事了!”怕乱起来。

    四爷‘嗯’了一声,“调人!咱自己的库房得看紧。”

    褚卫东一脸的侥幸,咱自己偷摸的存了一下救命的粮食。

    等金福和金寿回来的时候,食堂的饭连窝窝头都没有了。是用红薯叶伴着一点点的包谷面蒸出来的菜窝窝。青黑青黑的颜色,甜涩甜涩的古怪味道,极致粘牙的口感,当真是难以下咽。

    职工对伙食队的怨气越来越大,他们开始要求工会清查伙食队的账目,认为他们中饱私囊,贪污了大家的口粮。

    闹闹哄哄的,这还怎么吃饭?

    桐桐带着孩子回去,在院子里点火,把新土豆抓了七八个扔到火里,慢慢的烧着。土豆是自家筐子里种的,长的好,早早的挖出来,这不就能吃了吗?

    烤过的土豆外面一层黑皮,这哥俩蹲在边上,一边剥皮一边默默的吃着。

    大门外,是苏大民跟四爷说话的声音。

    “金主任,粮食还得催咱们真的接不上了。”

    “怎么催?要是有,这不就给了吗?没运来就是没有。”话说的还不清楚?

    “那是啥原因导致的,这总得有个说法,给咱们个通知说明也行,叫咱们好跟职工交代,要不然这怎么弄?我发誓,我没有私藏一颗粮食”

    四爷:“”这脑子,叫人咋说?他只能说,“粮食部门的门开着呢!要不,你拿着介绍信和工作证明,再去试试?”

    苏大民:“”为啥每个领导都开始推脱?连金主任和林大姐都这样。

    他啥也没说,转身走了。

    四爷这才转身,桐桐递了板凳,又把剥好的土豆给他递过去:“这个品种好,粉糯。”

    四爷:“”这玩意也能把你吃的满足?他说:“快了!很快就能自己做饭了。”弄不来粮食了,过两天就得白水煮红薯叶子,大家就该自己想办法了。这大锅饭自然也就砸了锅了。

    吃着手里的土豆,四爷这才看金福和金寿:“实习的事怎么安排?”

    金福先抬头:“我会留在学校学生处实习,实习完了之后看情况。”

    留校实习?

    金福:“”有些事他之前一直瞒着家的!说到这里就有些露馅了,他不好意思的笑,“现在读大学的同学,大多数家境都挺好的。”

    桐桐:“”那当然,要不然谁念得起!像你们这样的,属于少数中的少数。

    “因为家境好,所以,生活上来说,比较宽裕。”金福自嘲的笑了笑,“咱吃过啥苦咱知道,咱啥条件咱心里也有数,我也不在乎啥面子不面子,就在学校弄了个助学处,废旧的东西给我送来,我给大家卖了,然后换些纸张、墨水之类的东西,大家一起用。”

    四爷和桐桐:“”两人之前并不知道这些。

    金福就笑:“反正这几年,我也没花钱买过学习用品”虽然麻烦了一些,但是开销上来说,算是省下了,还省下不少,“本来是存着俭省的心思的,结果这件事被我们校长偶尔知道了,他说这是好事!

    因为认识了,碰见了我就老打招呼。期末考试完,又在食堂碰上了,校长问我的实习意向,我把我的情况跟校长说了,他说很欢迎我留在学校学生处。他认为崇尚节约的校风这很重要”

    四爷听懂了,留校也在学生管理上,而非搞学术。

    他问说:“你怎么想的?”

    “我想在学校里过度一下。”金福考虑的是:“先得考虑家庭情况,能在实习期间就愿意调动家属工作的不多。我能尽快的把牡丹和长缨接走!上下班的时间固定,肯定不会有加班的情况,能照顾到孩子。再就是学校是保障性单位,就是再难,给学校的保底保障不会缺。”

    桐桐问说:“牡丹调动过去是?”

    “宿舍管理。学校的后勤人员。”

    桐桐沉吟了一下,觉得其实也还好!就算是高校里,真正受影响的是学术大拿。

    “会分宿舍吗?”

    “会!有筒子楼,够住。”

    桐桐就看四爷:“你说呢?”

    四爷点头,其实还行!有家庭的男人嘛,想尽快把老婆孩子接到身边,一家子守在一起,能这么想就很好了。

    桐桐也是这么想的,他能首先考虑家庭的安排,这一点尤其叫人欣慰:“收拾收拾就得走?”

    “嗯!今年招生工作还是需要人的。”金福看向爸妈:“不过一放假我们就有空了,寒假我们尽快回来。”

    看情况!不管在哪里,只要过的好就成。

    牡丹呢,工作一直在换,她是跟着金福走的,金福一说要接她走,她啥意见都没有!只操心家里零七八碎的东西该怎么归置。

    四爷又问金寿:“你呢?”

    “我去研究所。”金寿看向爸妈:“我的老师一直在研究杂交抗病虫害的棉花品种,他希望我去研究所帮他。因为研究需要持续性,所以,实习在研究所,以后工作也会在农业研究所。应该不会在动了。”

    四爷:“”

    桐桐看了这孩子一眼:“有试验田吗?”

    “有!我可能会长期再试验站。”金寿说着,就忙解释:“那个结婚的事,等毕业之后。”

    啊?哦!这是说有对象了,但是没毕业之前先不结婚。

    金福看了老三一眼:“谈好了?”

    金寿摸着后脑勺:“我老师的女儿!”

    金福微微一愣,然后拍了拍金寿的肩膀,没再言语。

    四爷看了金寿一眼,也没有言语。总的来说,这几个孩子里,还就属金福的心眼少。金寿这个结婚对象,不排除看对眼的情况。但这里面有没有别的私心呢?

    金寿被父亲看着,他坦然的抬起眼睑,笑了笑却没再解释。

    四爷:“”那就这样吧!按照你们自己的意愿生活去吧!

    这哥仨好歹还回来了一次,像是小意,压根就没回来。一放假就下连队实习去了。部队里有纪律,这是没办法的事。

    金寿在家呆了三天,走了,直接去研究所去了。留下了新的联系地址和电话,有急事能找到他。

    金福是给牡丹办理工作调动的事,前后也不过一周的时间,把家里带不走的都拉回来,放在这边院子给他们留的卧室里。然后把长缨一带,这也就能走了。

    金禄在暑假期间,一直来往于省城和家之间,差不多八月底,他才过来说了一声:“我去粮食局。”

    所以,不是金禄的实习单位难确定,而是他给自己挑了个去处,且办成了。

    办成了就成了,多余的四爷和桐桐也不问。

    直到润叶哭着来,“爸妈,你们管不管?他要走,不带我跟开颜!说到底,是嫌弃开颜不是个小子。”

    还抱着孩子了,孩子能听懂话了,瞎说啥呢?

    桐桐把开颜抱在怀里:“咋了?好好说话!别管啥事都能说到开颜不是小子上去!这家里除了你说开颜不是小子之外,谁说过一句开颜不是小子?霜天也不是小子,怎么了呢?”

    开颜憋着嘴,从奶奶怀里到爷爷的怀里,好不委屈!

    润叶擦了眼泪,低声说:“他要走”

    “他没毕业,可不要走吗?”

    “那我咋办?”

    桐桐:“”这是牡丹走了,怕上晚班没办法接送孩子吗?开颜都这么大了,特别好管,“你把开颜给我扔着吧!在农场上一年托儿所。”省的没人接孩子,孩子可怜。

    金禄急匆匆的追进来,“妈,不是这么回事!”他看了润叶一眼,这才说:“工作可以解决,不过是去粮站的库房”

    粮站的库房,接触的是粮食,活稍微有点重,再加上粮食这东西,还是有土。整天也是尘土飞扬的。

    “我在百货公司,业务能力是最好的!为啥让我去库房?我不去!”

    金禄:“”可百货公司的工作,是一个萝卜一个坑!省城不是小县城,谁不知道这个工作体面,但越体面越是轻易轮不上的。

    润叶把脸扭到一边:“啥都围着你转,为你牺牲!我的工作就不是工作?你有没有考虑过我的情况?!你大学生,但我的业务也是我花了工夫辛苦练出来的叫我放弃?凭啥?说到底,不就是觉得我没给你生儿子,你处处没把我往信上放。”

    金禄额头上的青筋直蹦:“粮食局我非去不可!你也别来闹爸妈,也别拿姑娘说事!你你要是不愿意去,我带开颜走!我们爷俩能活!”

    说完,伸手把开颜一抱,转身就走。

    润叶跟着追了出去,两人一边往出走一边叨叨。

    在院子里收南瓜的小蝉戳了戳金喜:二嫂闹这一场,是为了叫爸妈给她往省城调动工作,还得是指定单位指定岗!

    金喜‘嘘’了一声:“爸妈不会再管的。”

    是的!桐桐假装不懂儿媳妇闹腾的意思,爱咋咋去!

    [1411]世俗烟火(80)二更

    世俗烟火(80)

    润叶还是跟着金禄去了省城,在粮站的库房工作。

    不是她舍得离开她的工作岗位,而是形式严峻到,她觉得只有守着粮食才安心的程度。各个单位都等着粮食配额下来,大家好吃饭的。

    结果呢?左等右等等不来。

    眼看第二天没有粮食可以下锅了,结果拉了一架子的红薯藤和一捆子半干不干的苞米秸秆回来,这就是分配回来的粮食配额。

    一共只十几个人的单位,拉了一车这个玩意,还不是一天的量。

    这咋吃?当饭吃?

    这种情况下,再怎么舍不得工作,都不得不舍弃!因为省城定下的‘低标准’,哪怕标准再低,饿不死人。可现在这情况还真有点怕了。

    然后利索的办调动。这一调动,大家都只要恭喜的,羡慕、嫉妒,什么样的都有,就唯独没有觉得不好的。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