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538章

    她低声问金禄:“我没给你生儿子,你不会有啥想法吧。”

    儿子!儿子!儿子!你真是魔障了:“小意是个姑娘,咋了?她的出息不比谁大?因为她,爸妈以后是军属!”一样的光宗耀祖,“孩子慢慢能听懂话了,不许总把把小子咋了,姑娘咋了说给孩子听!”

    润叶:“我就是问问。”

    “少瞎寻思!你就记着,品德要是不过关,就得被开除。我好不容易走到这一步了,我就是舍得你,我能舍得我的前程?”

    那不能!

    “那不就完了?!”

    两个成家的儿子拿着录取通知书回来,四爷和桐桐对视一眼:都想给咱自己颁发个奖了!明知前路坎坷曲折,但还是尽心了。圈题画重点能力在线,文科突击猛补,临阵磨枪是真的有用的。

    瞧!磨的又快又光。

    “好事!但是得低调。收拾收拾,准备上学的事。”

    自家是想低调的,但是老家金大发可不低调,听金巧说了这个事,然后金大发在金家的坟茔里放起了鞭炮:我金家一连出了四个中榜的。

    这要是放在过去,这叫啥?这就叫考中进士。

    一门四个进士老爷,祖坟里冒青烟呢!

    这鞭炮声一响,金大财当时就给了王翠枝一个耳光子:蠢婆娘!蠢婆娘呀!

    有人故意来磕碜他,喊道:“老叔,恭喜了!儿孙有出息!听说小意那丫头考的最好,去处最好光荣的嘞!”

    金大财维持着笑脸,叹了一声:“大丈夫难免妻不贤”

    大丈夫难免妻不贤子不孝,他把‘子不孝’这话压下去,只说妻不贤!

    金花听得见,她看着自己的脚,重重的拍了几下,然后撕扯裹脚布,看着畸形的双脚,声嘶力竭的嚎哭了起来

    [1396]世俗烟火(65)三更

    世俗烟火(65)

    孩子们读大学去了,九月之后,家中一下子就空了。

    除了金喜在家守在父母身边之外,真的都走了。先是小如把北国接走了,孩子不在农场的保育所保育了,因为她调到政府机关食堂了。

    政府单位有保育所,也有羊奶和牛奶供应。关键是孩子的饭是她亲自做的,跟后勤食堂是挂着的,他们两口子来回到城外接送孩子并不方便,干脆就把孩子放在自家的单位。

    紧随其后,牡丹也把孩子保育走了。自从县城通了自来水,自来水公司就属于富裕单位。有单位为职工考虑,有保育。那么有了钱,自来水公司也有自己的保育所,就在单位内部,接送太方便了。

    然后长缨也被牡丹接走了,天冷之后,来回跑不好。

    牡丹说:“爸,妈,周末要是天好,我就带孩子回来了!”怕公婆想孩子,一直在公婆跟前放,现在要带走,咋都得告诉一声。

    桐桐给孩子把外套穿上:“去吧!有啥紧事,还把孩子送过来。”

    “嗳!”

    润叶更懒得跑了,路上那么远,她想看看政府的保育所能代托还是自来水公司的能代托,结果政府那个可不好进,小如觉得这个弟媳妇不好打交道,她怕塞过来,来回都得她管。

    管侄女这没啥,可孩子难免有个小症候,吃的不消化了,见了凉风又咳嗽了,这种事难免。自己哪里照管得过来。

    关键是自己有时候早班有时候晚班,得孩子爸接送。开颜是女孩子,小海只是孩子姑父,她可不能接手这个事。

    因此,她没真心给问,只说是:“我才调来,也不人得啥人!要不,你再等等,等我熟悉之后帮你问问?”

    牡丹是真的帮着问了,人家看在孩子供应的羊奶还得农场足量的供应,答应的很痛快,“行!咋不行呢?托管来吧。”

    小如之后的时候问牡丹:“润叶调到后勤了?”她不也有早晚班?以前两口子替换,放在农场,好歹有金喜和爸妈替换,现在托到你们单位的保育所,她的时间就得准点。除了后勤,百货公司晚上整了货下班可不早。

    牡丹不在意:“一个是接,两个也是接。管她几点下班,回不来孩子就跟我,开颜乖,好带。”

    小如:“”我该说啥?我能说啥?

    她给自家妈说:“您别看不顺眼又去说!牡丹得吃点亏,要不然她老这样。”

    桐桐:“”知道了,“你们兄弟姐妹的事我跟你爸不掺和”越掺和越乱,她把鸡蛋分了两份,“少的是给北国的,多的这一份都给牡丹,给开颜和长缨的。”

    家里的母鸡再少,自己喂的好,这鸡蛋一顿一人一个,这也能积攒下来。况且,偶尔吃点就行了,不是天天都必须有个鸡蛋的。紧着孩子吧!

    小如回来给浆洗了一次,又带了二斤猪油回来:“前儿我爸去县里办事,那天食品厂送了点心叫尝新口味,我爸吃了两个。我很少见我爸吃啥吃的那么香,叫我爸盘个烤炉,下周我回来给我爸烤点心吃。”

    都能烘干蔬菜,笑烤炉还盘不了?其实就是一个东西。

    这玩意絮烦,今儿为了这一点猪油,来的迟了。下周吧,下周一大早就来。这个猪油炼化了放着就行!食品厂咋做的我去看了,保准比他们做的好吃。

    回头弄一斤白糖来,给我爸做白糖馅儿的点心。

    桐桐就笑,行!你想做那就你做。

    然后四爷就吃到了包着白糖的酥的掉渣的点心,小如等在边上:“咋样?”

    “好吃!”确实是好吃。

    小如就笑:“好吃以后常做。”自己在食堂吃饭,家里的口粮其实是能剩下一个人的量的。一个月挤出两斤细粮,给爸妈烤个点心还是能的。比买的点心划算多了!

    桐桐在喂北国吃,孩子吃的也香。

    孩子吃一口喝两口羊奶,桐桐就问:“老师给不给喝奶?”

    “给!”

    小如就说:“大孩子了,给喝小半杯是个意思就行。谁家这么大也可以断奶了。”

    但是奶确实对孩子的成长有好处。

    四爷把孩子接过来,“那姥爷给你做奶粉,好不好?”

    桐桐:“”烘干蔬菜之后,做脱水之后的奶粉,纯正的奶粉?

    四爷点头,资历浅,朝上的路越走越难。那就得咱自己走!你搞你的养殖,我做深加工,从无到有的价值,官靠咱自己升,用不上别人。

    奶粉这玩意,谁不缺吧?

    连北国在保育所都只能喝一点羊奶,那自来水公司可以吃饭的孩子基本就断了奶了,所以,开颜和长缨也是奶不够喝。

    北国抱着玻璃奶瓶:“喝neinei”

    “行!想喝到十八岁,咱就喝到十八岁”四爷自嘲的笑,“也就这点本事了!”叫你们都吃饱穿暖,不受恓惶吧。

    小如点了点孩子的鼻子:看姥姥、姥爷把你们一个个给惯的!有几个跟你们似得,吃的好穿的暖。

    要走了,她问说:“妈,我们单位有人给金喜介绍对象?”

    啊?

    桐桐看向在外面正拾掇烤炉边灰烬的金喜:“金喜还不到十八。”

    “今年冬天说亲,明年满十八结婚,刚好。”

    桐桐看四爷:“是不是太早了。”

    四爷指了指金喜:“问他自己。”

    金喜红着脸:“我不管,我听爸妈的。”

    桐桐:“”

    四爷:“”

    小如:还就数这小子福厚!就这么守在父母身边,哪也不去!人家学校给安排实习单位,可以在市所属农场,结果他不,他要回来,自主选择实习单位。

    宁可拿着实习单位的各种证明到学校一趟一趟的办手续,都绝对不去别的地方。

    结婚的事,人家也轻描淡写,我听爸妈的。

    桐桐可不说介绍:“你自己看!”别这边听话了,回头长大几岁,又碰上合心意了,回头埋怨我叫你结婚太早。

    她说:“你想找,你就找!你不想找,我跟你爸绝对不催着你结婚。你十八结,可以!你八十结,记得去我跟你爸的坟头烧张纸,告知一声。”

    金喜:“”他就笑:“烧张纸能知道?”

    “滚蛋!这事你自己拿主意。你要是觉得想找,问你姐情况。愿意见面,你就去见面。你姐能叫你见,那至少是大的方面上不差。至于其他的各有各的脾性,谁没缺点呢?”

    人家背后叨咕我跟你爸的人也不少,还真以为我们没缺点?

    金喜不急着见:“那先不见吧。”

    那就不见!好好的把你的专业能力提一提,养殖之后是奶粉加工,你就是一辈子能活在我跟你爸的庇护下,至少自己是有真本事的。

    于是,桐桐对金喜一点也不放松。

    他能给牲口打针,练手的机会算不好,他们重实践,但想熟练起来,那且难着呢。养殖场有兽医,桐桐假装跟兽医学,然后现在都是自己动手给打针,喂药。

    金喜拿着针管先比划,桐桐看的:“”她伸手拿了针管,告诉他诀窍,然后针快速的扎进去,把药推进去了,“看懂了吗?记住了吗?”

    嗯!记住了。

    今年秋天刚买了两头牛回来,来了不适应,胃胀气还很严重,今儿得给牛放气,兽医站在边上,说金喜:“不要紧,上手试。”

    大牲口金贵,轻易没机会练手的。

    桐桐在边上,指了指地方:“上手。”

    金喜:“”牛两眼水汪汪的,就那么看着我,这玩意可灵性了,学校养的那只实验用牛,智商跟小孩似得。所以,他感觉这不是牛,就是个人。

    他看着自家妈:“我不敢。”

    兽医在边上就笑:你妈啥都敢,见一次就干上手,人家是一看就会。你倒是上了两年学了,这一不敢,那也不敢的。早知道这样,你上啥学,跟着你妈啥学不会。

    桐桐看着这越长好似越倒回去的孩子:“有啥不敢的?你以前胆子多大的?!”

    “”金喜心说,那我以前不是没办法吗?总害怕你们活不到我成年,我不自己胆大,我能怎么办?

    但现在呢?你跟我爸欢实的晚上能撵兔子去,我怕啥?不着急嘛,慢慢来是可以的。

    饲养场就他是有学历的,正儿八经的上学了,所以,给他机会别人没意见。但是他老这么胆小,咋办?

    桐桐拉着他的手,亲手带着他把这个活干了:“怕吗?”

    金喜就笑:好像牛也没咋!

    他怜惜的摸着牛,一下一下的顺着。

    桐桐:“”倒是不忍心训了!对动物能心生怜惜的人,心都特别软,“那你照顾着,回头按摩按摩还会吗?”

    “会!”

    桐桐转身跟兽医去看其他染病的牲口了:“草药还是要搭配的,买来的就爱生病,咱自己繁育出来几乎就不生病。”

    说的就是啊!

    现在的养殖场规模大了,已经有羊二百多头了,一开年,羊群就上三百了打眼看去,乌泱泱一片。

    四爷想搞奶粉,靠自繁,这太难了。她觉得得想办法跟河滩那边的养殖场合伙,他们本来就是为肉联厂而存在的,他们的肉是主业,奶是辅业。

    那咱把公母交换呗,但这种的吧人家也未必乐意干。

    先谈谈吧,要是能资源置换,这最好。

    要是不愿意要是不愿意哎呀!你最好还是愿意吧!要不然我越想越馋,河滩是天然的牧场,比农场的饲养条件可好了太多了。

    置换不了,我就想着整合!你最好别叫我整合吧,事干的大了,容易冒头,冒头的话,将来会有大麻烦。

    所以,好说话一点吧!我男人要搞奶粉,我急着找奶源别惹我!

    [1397]世俗烟火(66)一更

    世俗烟火(66)

    这咋还是个急性子呢?

    四爷看桐桐:“奶粉的生产对现在而言是个极其困难的事。”咱们连电都没有。

    “我知道!”桐桐说他:“都是最原始的办法,咱们再如何也没有那么大的产能。最开始原始的办法就可以,辐射周边几个县就不错了。”

    是的!叫人家为了一个小奶粉生产,专门给你铺电线,现在是做不到的。

    没有电,但我们就是得生产奶粉,怎么办?

    其实,最原始的奶粉生产方式就用平底锅,不过是厂里用的会更大一些。一个锅至少不放两桶奶?

    把奶放到锅里蒸馏,把水分蒸发掉,就是烤,烤成不粘锅就行了。这就成了一坨一坨的固体硬块。把这些硬块用碾子碾碎,然后过滤,成了粉末的样子,这就是奶粉。

    理论上是很简单,就像是红薯洗淀粉,沉淀之后,得到的还不是固定的硬块淀粉,反复的沉淀,最后也是碾碎,然后过滤,这才能成为粉末状的淀粉。

    这个后面的工艺家家都会做,但问题是:“你这个锅,得有什么锅?糊底不行,锅的材质,至少得选给铁锅镀一层锌吧?”

    嗯!

    “还有包装!”四爷就说,“再粗糙,也得有容器。透明塑料袋,这得上面给指标。”上哪弄塑料袋去?多紧俏的东西呀。罐头瓶更别想了,装罐是需要一整条生产线的。

    总不能生产出来,还放木桶或是铁皮桶里一放,直接投放到供销社,谁来都端着碗,或是拿个小布袋子?奶粉也怕潮!

    小包装的家庭装,开了袋就是有需要,几天就吃完了。

    这要是散装的放在供销社,就那个环境,要是大桶的半月卖不完,会怎么样?潮湿凝固成块,窜味,各种细菌滋生。

    光是这个锅,就得需要时间。灶具厂生产铁锅,但没有锌的指标,且未必有镀锌的工艺,他们生产不了。还得找有锌的企业,看看走什么途径能批到锌,再请人家的师傅,去灶具厂联合给咱把锅生产出来。

    要不然,你先弄回来那么些奶,我得有那么些锅呀?

    “可你要先不弄回来,回头那边牧场就敢跟咱学,也生产这个奶粉。”他们啥规模,咱们啥规模?太原始一学就会,对吧。

    四爷看她:“”你这个脑瓜子!

    他朝上指了指,“指挥棒在上面,上面一明晰生产任务,下面就只能配合。”这又不是搞企业竞争,干嘛针尖对麦芒?朝上用力就行了,“天冷了,瞎跑什么?”肯定是想骑马去河滩,“呆着!陪着你的羊羔子玩去吧,剩下的事不用你操心。”

    桐桐:“”还不用我操心?还是我操心吧!咱这第一批奶粉,还是我来吧!你去找人谈,没有成品不行吧。

    也别平底锅了,咱家不是有这个做酿皮子的铁皮盘子吗?用这个试一试能不能做成奶粉。

    酿皮子类似于面皮,面皮需要洗面,把面里的面筋洗出来,剩下的糊糊倒进铁皮的圆盘里,放在开水锅里,熟了倒出来就可以了。

    酿皮是少了洗的过程,不洗面,给面粉加水调成糊糊就可以了。

    圆盘就是洋铁皮做的,平时挂在厨房,而今这饭能做出几个花样?细粮也不是天天能吃的东西,像是荞麦酿皮倒是自己常做的,换花样吃饭呗。

    桐桐往出走:“我买半桶奶去。”

    四爷:“”这玩意得另外搭个灶,还得防着灶膛下的灰进锅,这又是谁的活呢?咱就非得今儿弄吗?

    真成!

    任命的起来找土坯子砖块,然后给弄个简易的灶来。

    等桐桐带着金喜回来,这都弄的差不多了。

    金喜拎着半桶奶:“三个孩子也喝不了这么多?”放的久了就坏了!哪怕九月份了,但这天还是存不住的。

    桐桐叫他把奶放下:“去抽着麦秆,豆杆来”不能用大火,这可真是个细致火,比在鏊子里摊煎饼还考验技术,真就是小火一点一点的来。

    还有这个搅拌,拿啥搅拌呢?筷子不行,铲子是铁的,铁铲子碰铁皮,那声音可真的是美妙呢。

    四爷又在边上,心说:你就说你离了我行吗?

    他转身把后院靠着的一截竹子扛来了,当地不产竹子,这是部队那边用的竹梯子损坏之后,他叫叶进宝扛回来的一节,本来是想着用工夫了,把竹子劈开,给孩子做个秋千。这种软,编个围挡,坐着能安全些。

    现在嘛,削竹铲子。

    看看!回头还得订购大号的竹铲子,这玩意还得定期更换。

    金喜蹲在边上,把才摘的西红柿在衣服上蹭了蹭,就开始往嘴里塞:“这是干啥呀?”到现在都没看明白。

    “等着慢慢看。”

    然后他就看见自家妈跟熬羊奶一样,熬啊熬啊,麦秆都是几根几根的往里塞,小心翼翼。

    他蹲的都想打瞌睡了,才看见盘子里的羊奶成了坨坨。

    “快!把咱家的大锅烧热。”

    嗳!这就去。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