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1章
对!就是那个长缨。牡丹的月子坐的,单位上的人谁不说老天厚待牡丹,这么一个实心人,遇到的都是实心人。
桐桐早起五点半给把汤煨上就不管了,金寿起来给装罐子,金喜给送过去。金福只管去上班,小意在伺候大嫂月子。给做饭,给孩子洗尿戒子。
金喜拎了罐子来,金福还没走:“妈又炖汤了?”
“今天的汤好,一斤重的老鳖。”金喜递给小姨,“妈说叫嫂子把肉也吃了,不用反复的炖。”
于是,牡丹一睁眼,就一碗浓浓的奶白的汤。
昨儿是鲫鱼炖豆腐,前儿炖的母鸡,大前儿是黄鳝,“我这福享的,老天都要看不过眼了。”
“这不是刚好赶上我们放假了么?”小意把烙饼递过去:“泡汤。”
吃的好,身体养的好,奶水旺的呀,孩子一吸就往出冒,喷到孩子脸上了。现如今,孩子都是饿的哇哇的叫唤,谁像是自家这样?
才吃了一只鳖,第二天又炖了泥鳅来,“妈说产妇吃泥鳅最好。”
给牡丹月子里是这样吃的,但也不是说全不给小如和润叶。小如是月子里吃的好,但出了月子,正常的饮食就很好了。像是老鳖只一只,那就牡丹吃。像是泥鳅,有多余的,炖了分三份,都给吃点。
就像是有弄到猪蹄,四只,那就用猪蹄炖黄豆,给三个一人一只。要是弄到猪肝了,不多,那就紧着牡丹吃。
润叶抱着孩子来看牡丹的时候,就见金喜在给挑水,小意在给孩子洗尿戒子,孩子正睡,大嫂子坐在炕上吃饭。
“二嫂”
“二嫂”
牡丹看见润叶,心虚了一下,最近吃的太好了,她不敢叫润叶知道!不过今儿运气不错,吃的是小米红糖粥,里面放了枸杞和嫩玉米粒,枸杞是野生的,路边就有,嫩玉米更不值钱了,小米还是杂粮,值钱的就一勺红糖而已。
其实,碗下面还有个荷包蛋,她不敢翻出来叫润叶看见。
婆婆给了润叶钱,这个自己知道。但现在都拿工资的时候,钱还罢了!有工资就能拿出钱。最难的其实是踅摸这些,然后做好炖好,再给自己送来。
润叶看了一眼,从篮子里取了红糖:“我和我家那口子的同事去看望,带的都是红糖!我给你拿了二斤熬粥放一点。”
“我这边也有不少,你留着自己吃呗。”
“没事!我还有。”润叶探着头看长缨:“大嫂,你是苦尽甘来了!这儿子一生,心里稳当了?”
牡丹看着开颜也稀罕:“咋这么白呢?我还总说长缨白,放到一块再看,还是开颜白。长的这么稀罕人呢!”
“也乖!不哭。”
小意忙完,过来看了开颜,就又去外间忙去了,舀了面粉,挖了一勺子猪油,和面。
润叶就问:“早饭还没吃完,咋就又做午饭。”
“大嫂昨儿闻见隔壁蒸包子,说是闻见就香!那有啥难的,今儿蒸几个就是了!我把面活上,叫醒发着。现在天热,发的快。”
嫁过来的时候是个小丫头,这两年长的成大姑娘了!高挑的身材,梳两根大辫子,干干净净的,做活利利索索的,就在这里忙进忙出。
金喜在外面劈柴,给摞好,临走了,进来看孩子,“那我先回了!今晚摸到知了了,明早炒好了再给大嫂送”说完才问说,“二嫂能吃不?我怕你不爱吃。”
“我咋不爱吃,我啥都吃。”
“行!我今晚就摸去。”金喜往出走,都到门口了又退回来,“大嫂,我的新鞋得放几针,我觉得有点夹脚。”
“又长了!那小了就别穿了,回头我穿!这次给你放几针,开学穿新的。”
叔嫂商量了几句,金喜才走了。
牡丹又问小意:“你的要放不要?你长抽条了更瘦了,脚长了个窄板板的样子。”
“不要放!刚好。”
牡丹才有跟润叶说:“姑娘越长越秀气,小子越长越粗!前两年老四的脚比女娃的都秀气,这两年我给放了再放,听听,还是夹脚。”
润叶:“”
回去的路上,她抱着闺女,突然想起一件事来:大伯子、老三、老四、小意除了帮着搬家的时候去认过门之外,他们都没去过自己家。包括大姑子都是,从没去过家里。
便是公婆也只在自己生孩子之前额外的多去了一次,其他的好似真的再没去过。
可小意在妯娌那边能当家,吃啥喝啥,啥东西放什么地方,她自己就决定了,啥活都干,伺候嫂子月子。金喜不见外的在那里说鞋大鞋小的事。这些事他们是可以跟牡丹沟通,从没有把牡丹当外人。
其实远近亲疏一直有吧,只是之前自己没看见?没察觉?还是没在意?
她突然觉得拿两斤红糖好似不合适,同事来看望都会拿个一斤半斤的,亲叔婶给两斤红糖,这是不是就有点不对了。
等第二天金喜过来送炒好的知了,顺带了一碗鲫鱼汤的时候,润叶取了一丈棉布递给金喜,“你给大嫂子捎带过去,就说这是库房金水了,多洗几遍多捶几遍就能用!我昨儿把这个给忘了,今儿给开颜做夹袄,想起来了,你给捎过去吧。”
金喜没多想,给捎带过去了,回去给自家妈一说,就问:“都不像我二嫂了!以前可没这么大方。”
桐桐:“”
金喜又问:“是不是因为开颜是女娃娃,她觉得腰杆不硬?”
桐桐:“”
金喜就叹气:“要是因为这个,岂不是更可悲?”
桐桐:“”看看!一个个的,心里都有尺子!可人心呀,就怕尺子量。
[1384]世俗烟火(53)
世俗烟火(53)
天气阴沉,秋雨绵绵。
桐桐把放小鸡的筐子挪到暖和的地方,然后用手电光照着,这玩意才出壳公母也没没那么难分辨吧。
一共二十三只鸡崽子,怎么瞧着有十八只是公鸡呢?
看错了吧?
金巧端了一碗处理干净内脏的小鱼来,在院子里就看见自家这婶子蹲在堂屋门口不知道在干啥,“婶儿?”
桐桐关了手电筒,扭头看过去,“巧儿?弄点鱼咋还给我送来了?”
“河水流到沟里,满沟都是这么大的鱼,我先拾掇了这么些给您和我叔送来,回头我烘干了,给您拿干的来。”说着,就低头看,“这鸡崽子孵出来了?”
嗯!孵出来了:“你帮我看看,是不是公鸡多?”我眼神不济事了吧!都怪天太阴的缘故。
金巧放了碗,蹲下来跟着看,然后就:“婶儿,明年春上,我家母鸡孵蛋的时候我给您捎带的孵些吧。”这咋弄的,一窝大公鸡。
桐桐死心了,证明没看错,就是公鸡占了绝大多数,“算了,就这么养吧!明年过年咱杀鸡吃肉。”
金巧放了碗,问说:“雨就没停,我叔呢?”
“县里叫开会去了!估摸着晚上才能回来。”桐桐说着,就抓了一碗的干蘑菇给金巧,“泡了熬汤放点。”
行!
金巧冒着雨的,这就又走了。
桐桐看那一碗鱼,也不是金贵东西,但就是有点啥都想着你。想吃炸鱼没有油还想吃点油渣。
然后四爷回来拿了一吊子五花肉,浑身拎的湿透了。
“咋回来这么晚?”桐桐给他打热水,叫他去西屋洗漱去。
“开会开的迟了。”
“有老褚去就得了,你去干啥?”
泡在热水里,四爷舒了一口气:“能烘干,就下了任务来。从明天开始,陆续有萝卜送来,今冬有的忙了。”
“烘干?”
嗯!
“没有电切,就是有手动机切,这也够费劲的。”
今年女工全上一线,做烘干蔬菜的任务。
洗漱出来,四爷胳膊一伸,感觉不一样,一看:新做的夹袄。
大男人家,哪里就单的是单的,棉的是棉的,夹袄是夹袄,你把你拾掇利索点吧。
“知道!我这不是还有夹袄穿嘛!”
四爷:“”他抬头看她,脸上不见皱纹,头发越发黝黑,一双手保养的细腻绵软,除了穿的不鲜亮,一切都很鲜亮。
于是,手动机切的机器一出来,这个图纸就被农具厂采纳了。这东西安全系数高,一般轻易不会切刀手。
一被采纳,只要还造这个东西,农具厂铸造厂就给四爷发一份技术补贴。当月的就在农具厂领到了,四爷去县城的百货大楼,买了一件女士的高领毛衣,一件列宁装棉袄,一双牛皮鞋。
这衣裳不太好卖,除了女干部穿以外,在这小县城里,很少有人能这么穿。
男同志来买,就更加少见了。
润叶倒班的时候来了百货公司,比起在布店上班,她更喜欢百货公司。布店就那么几个人,来来回回的就那么点东西。但是百货公司就不同了,能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那是特别体面的事。
之前卖布的时候认识一个大姨,她就在这里上班。对方是给家里年迈的老母亲做寿衣,自己还帮忙给裁剪了,一来二去的,这才认识了。
她听说这大姨的姑娘订婚了,便买了个背面,想给大姨送来。结果就看见公公在挑皮鞋,女士的皮鞋一共就那么几种样式,公公挑了能护住脚腕的小靴子,“要三十八码的。”
“黑的吗?”
对!黑的。
“这一双只有单的,没有棉的了。”
“有羊毛袜吗?拿两双。”
“哦!这么穿确实不冻脚。”
再看看边上的几个纸袋子,灰色的羊毛衫,这个最好看,特别贵。
那个是列宁装,女干部都爱穿,一般人都不敢买。
正看着呢,要找的大姨出来了:“你来了?”
润叶赶紧转过来,在这地方碰见公公也挺尴尬的,她只笑笑,都没敢出声。
那边只剩下一双羊毛袜了,喊道:“苦里还有吗?这位男同志得两双。”
这大姨点头:“有!去取吧。”
润叶就听着,边上的几个售货员在闲聊,压着声音说话。
一个说:“你找对象找的太急了,看这个照着这个找又体面又稳重。”
另一个说:“年纪得在三十上下吧?”
“最多三十一二。”
“三十一二这都老夫老妻了,还能给家里的女人买?肯定是结婚晚,媳妇年轻。”
润叶看着公公结账之后,拿着买来的东西走了。
她心里直敲鼓,办完事就赶紧回,金禄在家看孩子呢,一进门就趴在金禄耳边说了:“爸给谁买的?”
“啥意思?”
“妈来县城来的少,爸别是认识啥小妖精了吧。”润叶看金禄,“你倒是长点心呀!这事要是叫我逮住了,我撕了那小妖精的皮。”
金禄推了她一把:“你就是不着调!爸是那样的人吗?管住你的嘴,别胡说八道。”
我哪敢呀?润叶接了孩子,“你赶紧的!家去看看爸要是没直接回家,这指定是有事。”
有啥事呀?
金禄到家的时候,自家妈穿着灰色的高领毛衣,外面是双排扣的列宁装大棉袄,穿着黑裤子,搭一双黑色的小皮鞋。
“怎么样?儿子,好看不?你爸给我买的。”
金禄失笑,吭哧一下给笑出来了:吓死我了!整啥西洋景呢?
他连连点头:“好看!好看!今年您这么穿,等明年了,儿子的日子过的好起来了,儿子给您买更好的。”
行!等着呢!我儿子这牛皮吹出来了,早晚能兑现的。
她指着两篮子小苹果,“你家一篮子,给你哥那边捎带一篮子。”
“这可稀罕,哪弄的?”
“不是给你们的!是给开颜和长缨的,放上一冬,明年春上给孩子蒸着吃。你姐那一份你姐夫接孩子的时候都带回去了这是你们两家的。”
“您跟我爸还有吗?”
“别打听!有没有的,不能告诉你。我怕你们再惦记。”
金禄:“”自家这妈真是,以前许是身体不好,没那么开朗!现在可不一样了,要是没啥事,她可真是个乐子人,“得!您藏着吧!”
他踏实了,这才看自家爸:“您好好的咋想起给我妈买衣裳了?”
“我给你妈买衣裳,还得个理由?算个黄道吉日?”
“那倒是不用”可县城就这么大,认识您的人也不少,还有我们的同事,这关系套着关系的,猛地一听,这不吓人吗?
“少见多怪!跟你媳妇过你的日子去,我们的事你少管。”
嘿!真成老来俏了。
衣裳真是好衣裳,穿上咋就那么好看咧?
可不是羊圈就是猪圈的,也没机会参加呀。
农场忙,到处都是送萝卜的车,还有那么多的人,外面路上都挤满了。摊子铺的那么大,上面也开始调干部下来。
第一个来的是个女干部,矮矮的,但看起来很利索的样子,她是副场长,叫刘南生。听说以前叫难生,是出生的时候生的艰难,就叫个难生。
她一搬来,就住到了桐桐的隔壁。她丈夫在当年已经牺牲了,她一个人生了三个孩子,只活了一个儿子。
而今就是母子俩都过来了,住了进来。
她搬家,桐桐正好要去食堂,食堂里叫了,说是萝卜烘干之前,要清洗,清洗完了,萝卜的两头都的削点一些,这东西是可以吃的,食堂问能不能泡泡菜腌咸菜。
四爷还管着后勤,叫他们去问林大姐去。
于是,桐桐打算抽空去看看,把这给泡上。
老朱给两人介绍,桐桐打了招呼就要走:“等我回来,我帮您收拾!食堂那边还等着。”
刘南生就看着人走远了,听说是都有了孙子的人了:“这就是林桐?”
“是!大家都叫她林大姐。”
刘南生笑了笑,“真是个标志的大姐。”
老朱哈哈大笑,“林大姐爱听这话。”
“我看呀,国庆汇演,可以叫林大姐去!”
“我去?”桐桐看刘南生,“我的领导呀,您难为我呀!”我哪得罪你了?
“诶!能者居上嘛。不要推辞!”
桐桐:“”领导第一天上任,也不知道人家就这个作风呢,还是对咱有意见?或者就是干脆看自己不顺眼?她就说:“领导,我得提意见,您这个工作作风一点也不民主。”
“你可说对了!该一言而定的,就不用讨论!这件事,我觉得我能定。”
桐桐摇头,寸步不让:“您这样,可不公平!对我也不公平!积极参加,也是应该的!但这得奖了,什么奖励,这得说清楚。”
“你这个林大姐,觉悟是不高嘛!争取荣誉,是应该的!为了奖励争取荣誉,格局不高了。”
桐桐:“”这是新官上任三把火,要拿我立威的意思吗?难道我像个面瓜?她就说,“领导,我得给您提意见,您呐,脚还没站稳,还不了解情况,就布置工作任务,这是不合适的!这个月份,羊得配种了,猪也到了配种的最好季节,这关系到明年的生产任务。作为一线的技术人员,我离不开。”
她就又说:“这样,您是领导,您推荐了,我得去!年底吧!年底我这边稍微能腾开手,领导安排的工作一定会去完成。”
所以,您指挥不了我!想立威,您换个人。
说完,朝对方笑了笑,而后慢悠悠的拍了身上不存在的灰尘,“我看您这里也不需要我帮忙,那我就先去忙了?”
老朱看看这乱糟糟的院子:不需要帮忙?哎哟!我留下也不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