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483章

    当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无人给这个母亲做主!

    [1298]归途漫漫(105)一更

    归途漫漫(105)

    大雪铺天盖地,街上熙熙攘攘,阳历年来了,到处都是喜庆的气氛。

    出月子了,得上班了。

    桐桐包裹的严严实实的去上班!唯一麻烦的是,她必须每天把母乳挤出来,给孩子送回来。也因着如此,她现在用的是房车。

    李娜每天开车接送她,该到了挤奶的时候,桐桐就往车库跑。上了车,寄了奶,李娜再换辆车给送回去,回头再来这边等着。

    她可太喜欢这个工作了,没啥操心的。除了来回的路上以外,她就在房车上看电视,看书,真的要多清闲有多清闲。

    “说实话,老板!要是家家的男人把后勤保障做到这个份上,大部分女人还都是乐意生孩子的,想生几个就生几个,多多益善。”真的一点罪都不受的。

    瞧瞧人家这月子做完,压根就看不出生了个孩子。身材没走样,脸蛋莹润莹润的。大冷天的不光是怕挤奶不方便,更重要的是在这样的房车里呆着舒服自在,中午还能下来舒展的睡个午觉。

    午饭也不用吃食堂的,毕竟还有孩子吃奶,产妇的饮食还是要注意的。她十一点给孩子送了奶,顺便把饭拎来。中午下班在车上吃自家带的饭,吃完大衣服一脱,舒舒服服的回房车的卧室睡觉。

    咱就说,这样的后勤保障,不耽搁孩子,也不耽搁女人的事业,就是有条件的,也难说支持事业到这种程度吧。

    桐桐把大衣穿好,对着镜子照了照:“你知道我们同事背后怎么说我吗?”

    不知道!

    “说我是有福不会享,瞎折腾。”

    李娜:“”人家没说错!我也这么觉得。

    桐桐就笑,开了车门下了:“两小时以后我下来,你自由活动吧。”也别总在车里闷着,出去溜达溜达,商场转转,咖啡馆里坐一坐,都是可以的呀。

    李娜摆摆手:“”走你的吧!我不出去受冻,也不出去消费,我会兢兢业业的,这个工作我愿意干到退休。毕竟,金总把我挂在他们公司,还给我交了五险一金。你休息我就放假,你休息多久,我就放假多久。上哪找这种好工作去!

    我很珍惜现在的一切!

    “早!”

    “早!”

    “小林来上班了!”

    “是啊!您早。”

    “林老师来了,早啊!”

    “早”

    “林老师,恢复的也太好了,一点也看不出来生了个孩子,怎么保养的?”

    “真的呀?”

    桐桐的心情明媚了起来,跟所有碰见的同事,不管是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只管打招呼。

    这么明媚的心情直进了电梯,以抬头看见个撞衣的姑娘,这其实没啥,桐桐向来也不在意这个。结果对方一抬头,她愣了一下,对方也愣了一下。

    两人认识,好几年不咋见了。这不就是当年一起选主持人的时候,那个欺负大美妞的那个黄佳妮吗?

    大美妞也在这栋大楼工作,叫凌冰,现在主持一档益智类节目。

    而康园则不同,她做的是晚间新闻,在一套。康园是读研后才进来的,当时她就比自己高两届,传媒的,学的就是播音主持。

    加上江海在体育频道,当年那一拨里,她熟悉且大家处的不错的就他们四个呢。

    结果一进电梯,碰见了当年那个心眼贼多的黄佳妮。

    她往里走,只假装没认出来。

    黄佳妮看一眼林雨桐,再看一眼林雨桐,也觉得好倒霉:撞一起了。

    一样的灰色大衣,一样的高筒靴,一样都戴着围巾。自己拎着个小包包,她也拎着个小包包:呵!

    到化妆间的时候,时间还早。桐桐给康园发消息:我见到黄佳妮了。

    康园在采访车上,年底了,开各种大会。她最近在跟随采访各种大会。这会子靠在座椅上,打着哈欠,给她回复:一档什么娱乐快讯的节目。

    桐桐:“”行吧!直到是干嘛的就行了。她又问康园,“干嘛呢?”

    康园困的呀,不停地搓脸:我这边虽然累,但没人跟我们比收视率!但是,你们的节目却不一样,是有收视压力的。

    桐桐:“”你说的对!

    “相比较而言,严肃的沉重的节目,没有别的节目招人喜欢。不管是凌冰的益智类,还是黄佳妮要做的这个娱乐快讯,收视率都是有基本保障的。而你做的这个很难!你要有这个心里准备。”

    是啊!有收视率压力。

    挂了电话,桐桐也在考虑这个问题。这一部分已经剪辑完成,完全是叙事的模式,将这个案子的始末说清楚。

    但是总是这样,人难免疲劳。

    她在琢磨,是不是从下一个开始,她就以刑侦悬疑的剪辑手法来做这个节目,这就需要拍摄的时候抓镜头。

    能不能用真实的案子,真实的案发场景,真实的办案探案过程,真实的罪犯,拍摄剪辑去刑侦剧来。

    观众追的不是纪录片,追的是真实的刑侦剧。

    因着确实存在收视率压力的问题,她开始关注起了收视率。

    台里给桐桐配的副手是个叫王文的老大哥,四十多岁了,做的一直是法律板块的案件。还有一位大姐,属于技术那一挂的,叫卢艳。

    一个节目的制作,幕后挺复杂的。从制片到导演、编导、记者、上镜人员,撰稿、剧务、化妆、美术设计等等,这都是非技术岗位。

    而技术岗位包括的更多了,摄影、灯光、音响、录像、编辑、字幕、设备管理维护细数来,就说哪个不重要吧。

    这还不包括技术指导、法律顾问等等非常驻人员。

    大家指着这个节目领奖金呢!要论起工资,真不高!出境的有置装费,有化妆费等等,这还算是有些补贴,看起来收入还算是可观。但其他人真没有想象的那么高,都是最普通的上班族而已。

    王文苦大仇深的,对着做好后期的节目在反复的看。见桐桐进来了,指了指边上,“我觉的不错,节奏很快,不拖沓。”

    “案情复杂,拖沓了好几期都讲不完。”

    “你的状态也不错”好的形象对节目当然更好,“不浮肿,看不出来才生了孩子。”

    桐桐扫了屏幕一眼,坐在边上就跟王文说这个事:“剪辑成悬疑剧的模式我觉得”

    王文眼睛一亮:“悬疑剧?”

    “嗯!悬疑剧。”

    “早不说?”

    桐桐:“”谁也没这么干过呀,“我也是才想起来,想着从下一个”

    “别下一个了就这个。”

    “来不及了!”

    “还有一周,怎么就来不及了?”王文喊人来开会:“咱加班,能做出来!要是实在做不来,还播这个。”

    桐桐:“”

    “你不能辛苦,我知道!你主要把控案情的推进,回家你就能做,我们加班做其他的。”

    “不是!这工程量很大,连字幕都得换。”

    “我知道。”王文一边说着,一边又喊外面的人:“快点!开会。”

    桐桐坐在原地,看着一个个的进来,然后开会。

    她就:“”过意不去呀!没人爱加班。

    王文喊着:“收视率有保障,节节攀升,广告收益大,咱们创造的价值高,这就意味着奖金丰厚。”我们拼事业是假,我们拼钱是真的。

    做成了,你林雨桐成了招牌了。但你需要团队呀!只要你的招牌能带来更好的效益,初期加加班怎么了?

    他伸出手来,放在下面:“齐心协力!”

    一只只手搭在一起,桐桐只得搭了上去:“齐心协力”

    “齐心协力”

    一上班,就开始疯狂的忙碌了起来。

    李娜的工作量都跟着增加了,她会在晚上的时候给加班的人送宵夜。去馆子里买好菜好饭,给买热腾腾的汤,给大家加餐。

    凌冰出来喝咖啡,专门跑到这里看了一眼,跟桐桐说:“听说你们要疯,播出前大改。”脑子搭错弦了,受什么刺激了?

    桐桐的手在键盘上,两个跟她好好说几句话的功夫都没有:“看见一条鲶鱼,瞬间就有了斗志跟活力”

    啥鲶鱼?谁是鲶鱼?

    “你说她呀?”人家那娱乐快报的收视率确实可以,“昨儿在食堂看见,跟食堂师傅说”她掐着嗓子在哪里学,“我要减肥,粉丝说我上镜脸太圆了给我蔬菜沙拉水果沙拉就好”

    桐桐被逗笑了,“你没冲她翻白眼?”

    “那我能不翻她吗?”凌冰端着咖啡,一脸苦相:“我昨晚没睡好,脸水肿了,这是我今儿的第三杯黑咖了。”说着就又问:“你上次送我的那个黑咖,那个好喝,不酸。”

    “明儿我再给你拿。”桐桐手不停的瞧着键盘,这才看凌冰,“走你的吧!没眼力见,我这正忙着呢。”

    凌冰端着杯子要走了,想了想又站住脚:“人家的收视率还会往上升,听说黄佳妮建议,请明星做客”你想想,同时间段,你有胜算吗?

    桐桐:“”

    凌冰都出去了,又退回来:“嗳你小叔子是不是演了个什么电视剧的男N号?”

    “嗯!怎么了?”

    “周导要拍公益广告,我给举荐去了。”说着摆摆手走人了,“不白喝你的咖啡。”

    “好!回头请你吃饭。”

    这个关怀完了,回头江海买了很多的零食来:“来来来兄弟姐妹们吃点喝点,需要啥告诉我,我给大家跑腿去”

    王文都笑:“你怎么也来了?”

    “在咱们台里,你们大都是一个学校出来的!你们都是校友,我俩呢?我俩这我得指着我师妹关照我呢!”

    嗯!看出来了,你们私下关系是挺好的!

    上个节目,她自己没紧张,你们有一个算一个的,比她紧张!

    [1299]归途漫漫(106)二更

    归途漫漫(106)

    这一档《记者调查》的节目,一听名字都知道会是啥样的。

    也就是放在新闻之后,又是黄金时段。

    好些人家这会子都是一边忙着别的事情,一边开着电视听声呢。

    “我是林雨桐,这件案子得从我弟弟林雨果丢失案说起。我以为找到林雨果,就算是一个终点。可找到之后再回头去看,好似这才只是一个起点而已!

    李三妹说,她抱走林雨果只是顺手的事,买林雨果只得了两百块钱而已!可是,孩童的价格如果是这样,那请问,她是靠什么牟利的这靠着公路的精神病院,这盖起来的教堂,这桩桩件件都是花费不菲开销,是靠什么支撑的?

    她真的只拐卖了那么几个孩子吗?这背后到底藏着什么?我想知道真相,我想揭开这一层面纱但我怎么也没想到,这会牵扯去八零年的一家十三口妇孺的失踪案,更没想到,这不是失踪案,这是十一口人被杀的杀人案惨绝人寰,令人发指”

    电视机前说闲话的人不说了,眼睛投向了电视。要换台的人暂时停住了,这是个什么样的案子。

    镜头不是在演播厅,不是林雨桐出现在画面上,对着镜头开始讲述故事。

    这是监狱的大门,是记者拍摄的角度,一步一步的办了手续,进入了监狱内部进行采访的视频。

    然后画面里出现了林雨桐和李秀,是监狱内部监控的视角拍摄下来的,对话情绪。

    技术处理的时候给了李秀一个镜头,停顿了一下,旁白介绍李秀的具体情况,她为什么被关在这里,而林雨桐又为什么来再次见李秀,以采访的名义探究案子背后藏着什么。

    与犯人的对话,是高质量的交手。

    李秀如何的自述可怜,如何的表达她的不容易,同时,她又是怎么不肯配合的,就这么直观的放在了观众的面前。

    这是真实的!真实的案子,真实的犯人,真实的交锋过程。这玩意对男女老少都有极大的吸引力。

    当然了,对一些无辜的人,像是李秀的儿子吴海,名字会处理一下。观众听到的只是:“吴”字幕也用号来替代。

    观众真的见识了罪犯的那种狡猾嘴脸,就是有罪,口口声声都是认罪,但就是拒不交代。

    然后看着记者跟专案组的人在一起,记者的身份能叫对方放松,一个高明的记者如何能在跟对方的谈话中抽丝剥茧,甚至用一些似是而非的话术,达到一定的目的。

    这个东西,之前从没有人以任何一种方式展现过。

    而后,又有神婆,神婆的那种神神叨叨的,对他人的话充耳不闻的态度,真的看的人恨不能上去扇一巴掌。拿这种东西还不能动刑,得一切依法依规而行。

    执法人员在法律的范围内怎么去办案,他们的劳动强度有多大,也在片子里展现了。案子不破,难免有民怨。

    那大家就看看,钱组长都是怎么安排的。这边才抽出一条线来,那边就马不停蹄。

    这不是警察找不到这些线索,而是他们的身份在面对犯罪分子的时候也有一定的局限。两方在配合着,尽最大的努力来侦破案子。

    怎么谈话,怎能寻找共同点,然后找到了曾在J院里的经历。

    这个剖析能力,就问谁能想到这个地方去。因为这个,将两者早就可能认识的事给刨了出来。

    正看的得劲呢,却在跟李三妹谈话完之后,结束了这一集。

    这一集的末尾,是桐桐那一句:“没必要问了!如果一大家子甚至于周围的乡邻中,都有女性和孩子在差不多的时间同时失踪了这种案子不多见,过多少年都能查出来。那你,可能不在犯罪嫌疑人中,而是在失踪的失踪人口里”

    在预告中,是钱组长的声音:“查过了,八零年N省M县姚家村姚报案,他的妻子,连带四个儿媳妇,八个孙子,突然失踪”

    然后这一集就完了!

    完了之后,开启了讨论案情。

    果果在宿舍,听着大家讨论。他知道案情的始末,不言语只听着。可大家不是呀,热情高涨,都在分析这个案子。

    一共十三口,李三妹是大儿媳妇,她是失踪人员,也是嫌疑人。

    所以,姚家的其他人是十二口,而之前就说了,死了十一口,这里面有个侥幸没死的,既然没死,为啥没报警。

    还有,她那么瘦小,是怎么把十几口子给弄没了的。

    引发了极为广泛的讨论!四十五分钟,一集电视剧的长度,叫人看的极为投入。

    开播之后,收视率没掉,还一直在往上走。一直到节目的结束,收视率都没掉。这就证明把观众给留住了。

    好事啊!

    白天有重播,收视率比晚上的还高。到了第二天晚上,收视率就比昨晚上升了一半,彻底的把人给留住了。

    大家被案子吸引,紧跟着就慢慢发现:这个调查记者是真的很牛!

    她是谁呀?哦!想起来了,她就是那个林雨桐。

    因为引子就是林雨果被拐卖的案子,那个孩子是她弟弟。

    于是,乔家,来子镇、洼子乡,就这么再次被大众关注了起来。

    乔家的人出来了,联系不上老四了,院子也没有了。老两口租住了民房来住,乔聪和乔慧都离婚了,也没有公职了。

    但这俩姐妹也还过的不错,都是把孩子留给前夫,然后转身嫁给年长的男人。乔聪嫁的男人都马上五十岁了,市里拆迁能拆迁到老头的院子。

    这老头离婚了,有儿有女的,且都成年了。以听说要拆迁,这老头飘了,P娼被抓了。老婆要离婚,老头也给离了。夫妻俩一人一个院子,本来说好的,将来这院子一个归儿子,一个归女儿。

    可谁知道一离婚,就有人给乔聪介绍了。乔聪都没有犹豫,三天的时间,跟老头领证了。

    领证了,拆迁的就有她一半。

    当然了,现在还没拆迁,那地方仍然是城郊。

    乔慧嫁给一个倒腾二手车的,属于老来都在社会上混的男人,看起来人五人六的。

    老两口子找两个大女儿,这俩管不了他们,泥菩萨过江呢。都是说:等以后有了钱就怎么怎么样,这样的话。

    老三乔贤倒是没离婚,但是老公被开除公职了,家里整天吵吵嚷嚷的。

    本来事情慢慢都平息下去了,时间长了,大家就都忘了这件事就算了。谁知道突然间,这个节目开始播了,播了就火了,追个纪录片就像是追剧一样,急切的想知道最后的结果。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