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461章

    [1258]归途漫漫(65)一更

    归途漫漫(65)

    有些事,跟小孩该怎么说呢?

    “我都要上大学了,是大人了。”干嘛总是小孩小孩的。

    “行!大人了。”桐桐把花生米往嘴里一扔,慢慢的嚼着:“你知道对于女性而言,相对自由的时间有多长吗?”

    果果摇头,不明白为什么会这么问。

    “大学毕业,如果不考研,工作一稳定,家里就催着结婚,结婚了又催着生孩子可以说,从二十二三岁大学毕业,到二十八九这几年的时间里,要把人这一辈子最重要的事情全部完成!

    立业、成家、繁衍子嗣,剩下的时间就是按部就班,抚养子女,赡养老人要照顾家庭和孩子的话,几乎是不可能太久的远离自己的生活圈听的懂吧?”

    嗯!能!

    “要是在结婚之前,不给事业夯实基础,往后的事业发展很受限。像是我们这样的职业,好容易拿到一个不错的职位,这一结婚,一生孩子,位置就会被人取代。之后,再想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那可太难了。”

    果果:“”好像有些明白了!就像是哪个电视台的主持人,结婚怀孕之后,节目没法主持了。等生完孩子,没恢复之前上镜不好看,然后就慢慢的找不见这个主持人了。

    除非是非常著名的主持人,人气高,那却不是谁都可以轻易取代的。

    他不停的点头:“懂了!”

    桐桐没动地方,却听见卧室那边的方向有轻微的动静,她也没回头,只装作不知道,继续道:“那你说,为了给以为打好基础,在结婚之前,是不是得把地基夯实。”

    “要是再去有疫情的地方,那可不行!”果果喝了一口酒,然后一脸嫌弃的表情,好似不明白为什么这么难喝的东西还有人痴迷一样。

    “想啥呢?”桐桐摇头,“我是想驻外,一年就回!”

    “驻外?”果果就觉得,“驻外挺好的!”去国外而已,涨了见识,还是公派,好事呀!

    “一是不确定会驻外去哪个国家,二是得出国一年,怕爸妈担心不同意出去”

    她是这么给果果说的,话是留下活扣了。

    张舒默默的回房,没有再听。

    回去她就睡不着,等听见孩子们都睡了,她才把丈夫摇醒:“给你说个事”

    林耀军睡的迷迷糊糊的,非把人给折腾起来:“咋了?”

    张舒就把刚才偷听的话学给林耀军听:“你说不叫桐桐出去吧,她想出去。工作上的事,咱们帮不上,也不懂里面的深浅,万一拦了,耽搁她的前程,这也是一辈子的事”

    林耀军揉了揉眼睛,也跟着睡不着了。一直也不抽烟的人,今晚上突然就想抽根烟。

    张舒又道:“可这出去了,一是安全不安全听说国外乱,治安不好”

    说的是啊!外面有啥好的。

    “二是她不长心眼,你说跟小金谈了这好几年了,她这一走就是一年。像小金这样的,多少姑娘往上扑呢。寸步不离的看着,都未必守得住。她倒是好,还想着大撒手,出去一年,也不怕人飞了。说实话,错过了这个,可真就找不到第二个了。”

    林耀军:“先不提这个,她有事业心,这是好事!事业要是成了,要名气有名气,要经济能力有经济能力,那就不存在守着谁不守着谁了?你也说了,那样的小伙子,那样的家庭条件,想攀上的人多

    咱的家庭条件是这样,爹妈又不由她选。本来这个就比不上人家,这要是她自身再不过硬你说,就桐桐那自尊心强的人,就是结婚了也不自在觉得不匹配。”

    张舒:“”照你这么说,倒是不该拦着?

    拦不住?你能拦住?

    林耀军往下一躺,闭上眼睛:“这些年,咱也没顾上管她,她也样样都拔尖了。现在,她也不需要家里管了,咱反而管起来了是不是也没有道理。”

    张舒:“”

    这一晚上,林耀军躺在床上,没睡着。

    张舒睡不着,一个人去了厨房。在厨房轻手轻脚的腌制鸡蛋,好似这么忙碌着,就能排解心中的那股子不安。

    直到第二天一早,四爷到了。

    八点半,桐桐还没起呢,就听到四爷的说话声。她掀开被子光着脚就往出跑,四爷正站在客厅里跟张舒说话,林耀军也才进门。

    店离家近,张舒一个电话,林耀军三五分钟就回来了。

    四爷跟林耀军打招呼,张舒扭脸说桐桐:“好好把衣服穿上去!”穿着个睡裙就跑出来,脑袋跟鸡窝似得。

    桐桐随手抓了抓,昨晚睡前还打了电话:“你没说要过来呀?”这个点到,只能是早上四五点的航班,“是有啥急事?”

    “没急事!要睡就继续去谁,要洗就赶紧去洗”

    洗!洗了就出来。

    桐桐在卫生间刷牙洗脸,然后听见四爷说话,“我是来征求阿姨和叔叔的意见,我们要是毕业后就订婚,您看您还有什么要求没有?房子我之前就买好了,跟我父母离的近,我想作为婚房用您要是觉得不合适”

    “合适!合适!”结婚啥也不缺,这就很好了。

    四爷又说:“其实,我跟桐桐商量过以后的打算,但这得等果果高考之后,看果果的意向。听说果果考的不错,报的学校在京城,根据历年的录取情况,问题不大。”

    桐桐点头,是问题不大!若是第一志愿不能录取,第二志愿都能录取的。

    “既然如此,其实可以考虑把生意挪到京城”

    张舒:“”这还真没想过。

    桐桐漱口,成名带来的东西其实很复杂。家里的生意难保不受影响。这个影响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正面的是,可能有很多喜欢你的人去照顾你家的生意;负面的是,将有很多人拿着放大镜甚至于显微镜看你们。

    “桐桐这次算是以险求胜,出头了!一旦出头,这就是公众人物。越是受关注,周围的细节越是会被关注到。”所以,一直由你们来经营店铺,并不是一个好主意。

    林耀军明白这话的意思,但接下来该怎么办,就又不知道了。

    桐桐从卫生间出来,见果果也光着膀子出来了,就直接说:“其实,咱自己经营,是小打小闹。”

    他们从来没有觉得这个东西是可以做大的!但其实,它真的可以做大。

    有些话四爷不好说,那自己说好了:“其实,你和我爸只要拿着核心一部分就可以了,其他的可以委托给他人打理。”

    其实,林家该持股持股,自己只要把自己的那一份股权委托给四爷,四爷代为经营,这就可以了。

    这也是最安稳,最保险的手段。

    要不然,在林耀军手里永远都是一个作坊一个铺子,虽说收入稳定,但也意味着小富即安。这种的如果再一受关注,就问怎么应付?

    今儿有人说:你们雇佣的人健康证是不是过期了?

    明儿那个爆料:他们家用的辣椒怎么怎么了他们家的油又怎么怎么了

    关注过多都会有这种那样的问题,更何况你要是再得罪人,那可就精彩了。这根本就不是林耀军和张舒能应付的。

    四爷虽然不愿意自己去做战地记者,但非要去,他还是能做到帮自己促成的。

    比如,林家不同意。

    他来了,给了主意:都去京城,一是可以一家子守在一起,分开只是短暂的,从长远来说,还是盼着能守在一起;二是,家业整个挪走,老家这边留一套房子,随时能回来就可以了;三是,不要有别的顾虑,我们可以先订婚,不存在什么变故。

    这个太突然了,不管是哪个都突然。

    林耀军就说:“你们要订婚这个事,我们没有意见!其他的得商量商量。”哪里是那么容易的?说走就走?

    没事,您慢慢想。

    桐桐喊果果:“赶紧呀!洗漱完咱出去玩去,晚上接爸妈出去吃饭。”

    得咧!

    出去玩半天,林耀军跟张舒也不知道怎么商量的,晚上一块出去吃饭,吃饭的时候,四爷就跟林耀军聊:“出国见识见识,这是必不可少的一步!您看那新闻,领导人去国外开会,新闻媒体哪有不跟的?况且,派出去的,安全呀!哪怕是派出去做战地记者的,您听听去,哪个没安全回来?”

    林耀军两口子对这些个真不懂,但又十分渴望了解女儿的工作内容,因此听的格外的仔细。

    四爷说的那些,他们就觉得特别真。

    “语音是最基本的,在这个之外,你得能独立的采访、写稿、编辑、摄影还得了解当地的法律,要懂当地的政治形势,要知道当地的社会文化和风俗”

    两人听着都觉得难。

    四爷也是这么说的:“这是咱为了以后的发展,想走这条路。但说实话,只这些就足够难了,想被选上,难上加难。在之前得进行针对性的培训,身体素质,交际能力都是需要考核考核不过,谁都没有办法。”

    感觉就是一般人选不上!

    四爷点头:真的!一般人也不去。

    两人觉得不能那么好运,真给选上!也不能那么倒霉,真就去打仗的地方或是非洲特别艰苦的地方。

    因此,真的松动了,认为可以去试一试。

    果果拿着筷子戳米饭,他听出来了:姐姐就是要去做战地!说了那么多,都是糊弄人的。真正的目的就是为做战地记者做铺垫的!

    也因此,他一眼一眼的剜姐夫:你不心疼我姐,就别娶呗!没见过你这样的,还没嫁你呢,你就把人往战场送的!

    靠不住!

    [1259]归途漫漫(66)二更

    归途漫漫(66)

    四爷来了一趟,把林家的人和亲戚都见了,包括奶奶二叔姑姑小姨他们,就是再见见,也初步定下来,想在八月份,找个周末把婚事给订了。

    现在这新事新办的,两家又离得远,倒也不会讲究什么老礼,一切以年轻人的意愿为先。

    事办完了,四爷还忙着呢,直接走人了。

    桐桐没急着跟他走,再家呆着呢,等着果果的高考成绩。

    期间也是应酬不断,像是邵维,约了就出去吃饭。也是见了不少人!更是有来挖人的,愿意花极高的年薪,叫她去卫视频道去。隔三差五的应酬这些事。

    直到下旬,高考成绩出来了:623.

    这个成绩比历年的录取线高出近四十分,几乎是毫无悬念的会被录取。

    林耀军和张舒那个兴奋,真就无以复加。其实都知道,一旦考进去,这就是一辈子端上铁饭碗了,稳当。

    咱就说,两孩子都稳稳当当的,他们还要考虑什么。

    在这个基础上,那真的就觉得去京城真的是个特别好的选择。

    到底怎么决定什么时候去,桐桐不知道。她得回京城了,既然要订婚:“我还没正式登过他们家的门。”

    林耀军:“啊?你没有见过金儿的父母。”

    没有呀!跟他弟弟妹妹吃过饭,其他长辈都没见过。

    张舒:“”这孩子,看你们这个事办的。她又叮咛:“也不用买太贵重的东西”姑娘家金贵,礼数到了就行了。

    “好!记住了。”

    “穿的要得体一些,别穿短裤要么套裙,要么连衣裙,长裤都行”就是太短的短裤不行,你看你这一天天身上穿的,短裤那么短,T恤那么长,不合适。

    “我又不是二百五,正式上门穿那个?”

    张舒千叮咛万嘱咐的:“他们家要是喜欢你,那就好!要是有人不喜欢你你也别上赶着”

    桐桐还没说话呢,果果在边上接了一句:“他们家的人也不是二百五,干嘛不喜欢我姐?”

    张舒:“”她一下子就笑了:闺女怼我是常事,儿子怼我却新鲜?

    她戳了林耀军一眼,林耀军笑着看儿子:“就是!你妈就爱唠叨些有的没的,他们有啥理由不喜欢你姐?”

    桐桐就笑,扒拉果果的头:“我先走,这边面试一结束,你就订机票,我去机场接你。”

    “回头我去找小飞玩?”

    嗯!找小飞玩。果果现在交友还是谨慎,跟同学保持着友好的同学关系,但就是不肯进一步交朋友,除了小飞。

    等上了大学,警校也好,军事化管理,既是同学,也是战友。能治愈之前留下的伤疤!

    桐桐飞京城,打算跟四爷回家,正式拜见。

    “要来吗?”韩英看着儿子,“周末?这个周末?”她一下子就笑出来了,“欢迎呀!有什么忌口的?爱吃什么?你都告诉我,我去采买”

    “她不挑,您看着准备。”

    好!准备!准备。

    儿子一上去,她就给小姑子打电话:“这次得准备礼物吧,子豪说想订婚。”

    “是哪个疫情的时候在重症采访那个姑娘?”

    “对!就是那孩子。”

    “没看见脸,啥也看不清楚。”但是,这可是肯上进的人,有事业心,这是好事,“准备吧!既然要订婚,那就隆重!贵重的首饰准备几样等订婚的时候,我们都回去。”

    好!

    完了又给妯娌打电话,说这件事:“等见了面,我们是不是应该去一趟L省,上门拜访一下人家父母。”

    “应该的!应该的。”那边说:“家里要是有长辈,礼物准备齐全些。家里人口也算是简单”至少比咱家要简单些。

    “是!听说找回来那果果,今年考上GONG安大学了。”

    真的?

    “真的!”

    “阿弥陀佛,这是好事呀!”最近那新闻上,好似也有一家找到了,但是无奈,见了一面,确定了之后孩子就跟亲生父母断了联系。

    那孩子今年都二十三了,父母是城里打工的,当年丢的时候都七岁了,现在是找到了,可惜,买家在南边开的小作坊,做些小物件,一年总还有十来万的收入。

    可父母依旧在城里打工,从这个工地辗转到那个工地,年轻的时候是大工,现在年纪慢慢大了,大工干不动了,小工干着,工资也低,之前好几年,常常碰到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事,也因此,日子过的很艰难。

    那孩子十三就不读书了,在小作坊里帮忙,有调节人员上门去做工作,这孩子说:那你说,我要是认了他们,以后靠啥生活。

    人得实际点,哪里能搞到钱,叫我生活的好点,那自然就在哪里生活了。

    跟这些事比起来,不管是咱家还是林家,都是幸运的。

    聊了很久,叫人忍不住唏嘘。

    晚上了,她跟金运达又说这个事,然后对着镜子恍惚:“我脑子里全是儿子小时候,带着他住宿舍,他扒着床沿学走路的样子这一晃眼,就要结婚了?”

    镜子里的人添了岁月,她再回头去看,看着丈夫花白了的头发,她这发现,这么些年,她第一次重新认真的看丈夫:“你的头发白成这样了?”

    金运达放下报纸,顺了顺头发:“可不白了吗?”

    在金运达顺找之后,韩英认真的看丈夫,手轻轻的触摸着白发这么这么些年忽视了太多!

    寻寻觅觅长大了,丈夫白了头发!等着的儿子回来了,都要结婚了。

    可恶的人贩子,偷走了自己的十八年!

    何止是自己的十八年,还有老金的!有寻寻觅觅的!

    寻寻觅觅从出生到成年,她作为母亲其实是缺席的吧。

    第二天,安排了保洁大扫除,安排家里的阿姨出门采买。

    一回头,看着寻寻要出门,她喊住了:“去哪?”

    寻寻站住脚,看向妈妈:“跟朋友去玩,怎么了?”

    韩英看看那穿着的破洞牛仔裤:“非穿这条裤子?”

    裤子怎么了?

    韩英问说:“你学这个体育教育,要不然去哪个体育俱乐部,或是哪个夏令营去做教练,实习实习?”

    寻寻指了指自己的鼻子:“我去做教练?”

    “不想吗?”

    “我就是一混学历的,您干嘛呀?家里也不缺我挣的那三瓜两枣的!”说着,摆摆手,“您在家准备吧,我跟人约好了。”

    车一开,人走了。

    一回头,女儿从楼上下来了,穿着的衣服又肥又大,是亚麻的?身上那么些画画蹭上去的颜料,然后背着硕大的一个帆布包,看起来就有些另类。

    “你这是又是去哪?放假了,大热天的,非跑出去?”

    觅觅一边戴遮阳帽,一边道:“有一条艺术街,都是前卫的涂鸦,我去看看”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