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
“杏子下来了,医院的伙食里估计没有杏子,今儿就算了,明儿给你送杏子来”不一定能送进来,别折腾了呗。
四爷回去就把拍的照片上传,然后发给果果。
果果在Q号上接收,点开叫父母看:“瘦了!脸成了那个样子了”
瘦点没关系,脸上那个伤,过段时间自然就好了。没染上,这是万幸了。
专门找地方把照片打出来,给老太太送去,省的挂心:看!小伤而已,问题不大。
老太太也瘦了十斤不止,吃不下去饭,操心的:“看不见,不得踏实!给我买个车票,我过去照看去”
结果在电视上看见了,是各级领导上医院来慰问,除了慰问医护人员之外,还去了隔离病房,看望了隔离的一线工作人员。
像是桐桐,就属于特外特别的一线人员。在最危险的第一线坚持工作那么长时间,看望慰问。
二婶唐小华对着电视,给老太太递了:“桐桐这性子,是个有韧性的!之前还是实习那么些实习记者,像她这样能在没毕业就把‘实习’去掉的有几个人?这就算是上过战场了,属于火线提拔。”
这可是正式编制,吃一辈子稳当饭,且高收入的体面工作。
“您呀,给孩子一点时间。等将来,孩子站稳脚了,再接您去京城去!现在嘛,您走了,谁给玫玫做饭?到了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桐桐一忙,您出门连东南西北都分不清,不是给孩子添乱吗?”
愣是说的老太太不嚷着去了,但在家,一天给桐桐打好几个电话,说东说西的。
又问缺什么,能不能托人买到。
“什么都有”桐桐看着病房里的花篮果篮,“等出院了,果果高考之前,我就回去!您给我炸个肉丸子,炸个带鱼段,再做个排骨粉蒸肉”
“能回来呀?”
能!
安全的从医院出来,都已经是六月了。
六月,天真的热起来了。
于飞之前是大胖脸,这几个月下来,胖脸也不见,只是稍微有点圆他本来就是圆脸。脸上的皱纹特别明显,显得特别沧桑。
两人一出门就相互握手,于飞重重的握着:“好好的就好!好好的就好。”
“于哥,咱也算是战友了吧。”
“战友!必须是战友!同生共死过了。”
从里面出来,四爷在外面等着,于飞的老婆也开着车,过来接了。领导打了电话了,给两个人两个月的假期,好好休养身体,等八月份了,再去报道。
而这段时间,正好桐桐也毕业了。
相互打了招呼,这才上车离开。
公寓被四爷加装了两层玻璃,也给地上铺了厚厚的地毯,这是防噪音的。早前四爷就没打算叫她在这边住,结果人家非犟着。没法子,考虑到林家人还会过来住,干脆再加装了一层。
一回来,觉得是比之前安静多了。
桐桐把鞋一踢,就往地毯上一趟,眼睛一闭,就那么摊着。
四爷把东西给放好,才坐到边上:“难受?”
“我在医院有帮忙没露馅!病人有时候会很难受,我会帮着揉一揉,尽力呗”其实到了重症的程度,是很麻烦的!不仅需要药物,还需要针灸等其他手段。
针对性的刺激穴位,只有辅助的效果。
四爷‘嗯’了一声,对大夫来说,这确实很煎熬。
“但是卢大夫他们这些医护人员,我反而无法靠近”桐桐叹气,“他们太懂了,病程到了哪种程度,他们心知肚明”
四爷一下一下的顺着她这乱糟糟的头发,给她打岔:“吃什么?最近还是少在外面吃,在家做!你躺着,我做去?”
桐桐用额头顶了顶他的腿:“熬点粥,拌个黄瓜,炒个青菜就成了。”
四爷:“”成!去做。
熬粥小米?嗯!这个好!慢慢熬着。放点大枣还是蜜枣?蜜枣吧!蜜枣没核,还能补气养血,健脾养胃,缓解疲劳,挺好的食材。
然后取黄瓜和青菜:“这菜是白小飞那孩子种的,这孩子种的我都买回来了”
桐桐被吸引了注意力,静静的听他说话。
“给你切个馒头片,裹着蛋液炸了,你尝尝。馒头是周芳和小飞送的,鸡蛋是周芳养的土鸡下的还送了两只土鸡,切点鸡胸肉和莴笋丁给你炒一下?”
行啊!
然后再简单,也摆出了四个菜。
黄瓜、小青菜、莴笋炒鸡肉,还蒸了个蛋羹。甜糊糊一样的小米蜜枣粥,炸的特别焦脆的馒头片!每样都不多,必须赏脸呀,桐桐说是没胃口,但还是给吃完了。
四爷:“”行了!没事了!吃饱了,睡一觉,再多的不舒服都就过去了。
他去厨房,收拾碗筷。
桐桐靠在门边上,看一眼四爷再看一眼四爷的。
四爷把水龙头一关,回头看她:“想干什么?”
桐桐嘿嘿嘿的笑,进去从后面抱他的腰,贴着人家:“这次去了之后,怎么安排后续的工作,领导一定会问我的意见的。”
然后呢?
“我还是想去做一年战地”
四爷:“”今年三月,M国Y国对伊国发起军事行动,这是海W战争的延续,又称为第二次海W战争。这一场战争会持续七年多,今年才开始,是最凶险的时间段。
他转过身来,看桐桐:“这一次你已经攒够资本了,今年这种情况下,你是有卓越贡献的!稳扎稳打,就很好了。况且,你也要考虑家里人的想法。”
桐桐:“”其实做战地,没有那么危险的。
“那你试着跟家里说,看人家怎么说。我都行!肯定支持你。”
桐桐:“”可不去做战地做铺垫,我能去做什么能允许我顺着案子往下调查?
她用下巴蹭他脖子:“资历是硬杠子!没有扎实的底子,就不可能有我自己独立的栏目”而资历熬不上去的话,就得靠硬功夫!
[1257]归途漫漫(64)三更
归途漫漫(64)
果果要高考,桐桐买了不少东西回家的家。
林家这两年变化确实挺大的,辣酱卖的好,现在不是菜市场的摊子,而是在菜市场外面租了个铺子。铺子卖货的区域小,后面透明的操作室空间大。大家都能看清是怎么操作的,是不是干净卫生。每天都有人排队买,也有人买的多,是不是批发的也不知道,但真的是一开门就不愁生意做。
所以,只两年的工夫,林家在省城买了大平层的房子,也都装修好了。给桐桐在京城买了好地段的六十平的房子能安家。
为了进货,还买了小卡车。
为了果果上学方便,还是租住在学校附近,而今高考前放假修整,那就直接回家里。考场距离新家更近一些。
桐桐下了飞机,将遮阳帽往下拉了拉,这才慢慢的朝前走。还是没叫人接,她自己回家。
新小区绿化的不错,只是树木还没有长的葱茏起来。里面环境和设施算是特别好的,住的这栋楼位置挺好,相对来说是比较安静的。
到楼下的时候,排着长长的队。一眼就看到果果排着队,手里拿着书在等。
近前一看,哦!在发消毒液。
她看着果果笑,果果只管看书。前后排队的都被她吸引,没见过呢!这姑娘长的这么好看,又高又瘦,拜白白嫩嫩的。
后面的大娘就说果果:“是不是找你的?”
果果已经长成一八五身高的小伙子了,穿个背心短裤人字拖,在人群里格外的显眼。被人一说,抬头一看,就见自家姐姐拖着个行李箱,在一边等着呢。
“姐”他一蹦一跳的过来,抱起来就转圈圈:“爸才说你哪一天休息就哪一天休息,去接你你咋又不提前打招呼”
“我自己认识路,能回来!”
人家排队的塞了一瓶消毒液过来,“拿着了,不用排队了”
“谢谢!谢谢!”
两人忘家里去,一边等着电梯,桐桐一边问:“妈呢?你咋下来排队了?”
“妈去买土鸡去了!”
“儿子要高考,得补补!这一笼都是土鸡,保真!拿去吧。”
“倒是不敢叫儿子总是补,是我姑娘”张舒还没法说自家姑娘是谁,关注多了不是好事,“嗐!孩子今年毕业紧跟着就上班了,能在家呆几天?给补一补”
“上班了?在哪上班?”
“留在京城了,也不知道具体干啥,还没问呢。”
“其实现在都是回来好,回来有个编制,这就稳当了。”
张舒:“”她指了指鸡蛋:“是真土鸡蛋不?”
“肯定是真的!咱自己挨家挨户收的蛋。”
“都给我!下次再收上来,你给我打电话,我想给孩子腌点鸡蛋!这工作一忙,怕是顾不上好好吃饭。”
“这还真是的!这腌好,回来就是现成的菜,不比外面卖的那些安全健康。”
张舒有一搭没一搭的应着,买了好些个。这些东西还都不好拿,又喊店里干活的小伙子,蹬着三轮车给往家里送。
菜市场距离现在的家才两站路,挺紧的。
不等进门,就听见里面说笑的声音:这孩子,又是不言不语的就回来了。
桐桐给开门,看见那么些的东西:“这啥时候吃的完呀?”
“你在家得呆二十天吧?”
桐桐:“”好的!我一定呆够二十天。
张舒欢欢喜喜的进厨房,林耀军回来又搬了几箱子水果:“在家养着,吃了睡,睡了吃啥心都不要操。”
桐桐:“”
倒是不好提别的了!
她抽空去看奶奶,行李箱里多是带回来的礼物。给二婶和玫玫的最贵重,就是一看就很贵重的那种。
给姑姑家,小姨家,都去看望,送了不少。
姑姑说:“我跟你姑父都没敢告诉人,说那个谁谁谁就是我侄女怕我俩这样的给你丢人”
桐桐就笑:“那是我还不出名!等我出名了,人家都知道我了,你就跟人家说,你是我姑。”
你姑又不傻!告诉人家这个人家干什么?
这两年,林耀军和张舒挣钱了,家里的账也还完了。姑姑、姑父买房的时候,添了一部分钱给买房了。姑父现在在建筑工地上,给人开工程车呢。姑姑在家做饭,做好拉到工地门口,卖给工人。实惠就行!
反正两人挣的,就是这城里大多数人的样子。能过,但绝对不算是富裕。
小姨家也差不多,没买房子,在批发市场买了个铺子。铺子上下两层,一般上面当库房。他们家是上面一半库房,一半住人。
铺子是自己的,生意相对好做一些。当初买铺子的时候,张舒也是拿了些钱,相互的帮衬着,如今瞧着也不错。
小姨一边忙着生意,一边说桐桐:“毕业了,工作也稳当了。这会子多怕人,你也是贼胆大!以后不许这么吓人!”
桐桐只笑,也不搭话。
“光知道笑!笑啥笑?能结婚,就早早把婚结了。你跟小金谈了四年了吧?还准备谈几年?那孩子不错,条件也好,咱家没有谁能挑出毛病了。姑娘家,长的漂亮,早早把婚事定下来,这就稳当了。”
说着,又喊丈夫:“把冷藏的杏拿出来吧,叫桐桐捎带回去。”
姨夫利索的去取去了:“你小姨听金儿说给你专门送杏,才知道你爱那一口!水果不缺的,你姨给你存了好几箱,有坏的,你回去挑挑,放冰箱里”
真就搬了五箱子杏子放到车上,“以后不许瞎花钱给我买东西”
“行!回头给您个大红包!”
这个可以!挣了钱,给你小姨个红包当零花钱,你小姨还就真能接。买些衣服啥的,都那么贵,你也不看看你姨干的这个活,是那干净活不?
家里就是这样的态度,在果果高考前,家里问以后的安排,她都含糊其次的应付,没有给个正面答复。
直到果果考完了,说是发挥正常,一家子聚在一起说志愿的事。
果果想考警校,这是提前批次,之后还有面试。果果的体检合格了,也过关了,成绩只要可以,在之后就需要面试和政审。
亲生父母这边没啥问题,包括上一代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都是工人。
其他的社会关系上,干净清白,本本分分的一家子人。
张舒呢,她觉得治安学好,治安也相对安全。她还指着一个专业:“这个刑事科学这个好!”
这应该就是电视剧上那些只做检验的人,这没啥危险的吧。
而且:“你这成绩好!这是理科好的学生才能报考的,你们老师也是建议你学这个。”一辈子稳当饭碗。
果果:“”他其实对学什么没有什么执念,只是单纯的想当警察,大概是小时候太渴望有个警察能出现,他就不会有那么些遭遇了。
于是,他先看姐姐:“姐,你说呢?”
其实都好吧,“看你!技术这个学的好了,确实很紧俏,且很难被替代。”这也是事实!
二叔更好看警务指挥与战术,朝上走学学这个专业不挺好的?咱确实是没这方面的人脉,但是小金那边还是有些关系的,只要果果学了这个专业,其实是有上升途径的。
但是,几次张口,到底没说出来。因为在你指挥之前,是不是得跟着去执行任务,这都是有风险的。
自家真的承担不起孩子再出什么问题了,所以,安全永远是首先要考虑的。
既然如此,那确实没有哪个比刑事科学更合适的专业。
他也就说:“我也觉得这个专业更好一些。”
然后果果就按照家里的建议,在学校的选择上:“我觉得公AN大学可是作为第一志愿。”成绩是可以的。
这个学校在京城,还离我姐更近呢。
一家人都觉得可以,就这么报吧!第一志愿就是刑事科学,第二志愿是治安学。
至于面试,也没有必要紧张,坦诚一点。因为被拐卖,所以,迫切的想成为警察,这就可以了。
总之,今年的事特别的顺。
二叔就笑问桐桐:“怎么样?你呢?下一步怎么打算的?依咱们桐桐这长相,往主持人上走,也没什么不可以吧。我瞧那些主持人也未必都比咱家桐桐漂亮!”说着,还问唐老师,“是吧?”
唐小华就笑:“我也觉得,做个电视台的主持人挺好的!”很有前途!有名气了,这代言之类的,也很挣钱的。
玫玫在边上吃水果,搭话说:“那些人主持,还拍戏,挣老些钱了。”
林耀军和张舒心里就觉得安稳:要是能这样,那还有啥可操心的。
这态度叫桐桐一肚子话,彻底没法说了。
等晚上了,林耀军睡了。他今儿跟二叔喝了点酒,睡的沉了。
张舒洗漱完,也早早的回卧室了。
果果偷偷的开了冰箱,取了啤酒,敲姐姐卧室的门:“姐,睡了吗?”
没呢!进来吧。
果果跟做贼一样,手伸进来荒着易拉罐:“喝点?”
小样,想学着喝酒了?
桐桐往出走:“走!去餐厅,家里有炸的花生米。”别干喝呀!
两人偷摸的去小厅里,开了灯,盛了花生米,坐在地上喝上了。
“提前去京城也好,家里装修的时候当初就规划好了,除了我的卧室,还从客厅里隔出来三平米的地方,够放一张双人床,那是给爸妈住的!书房下面是桌子书架,上面是床铺,跟阳台连在一起,空间不小,给你住。”
果果抿了一口酒,低声问:“姐,你到底想干啥呀?你跟爸妈可没说实话。”
桐桐:“”就你小子精!
这孩子,在乔家练了一身察言观色的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