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8章
归途漫漫(60)四爷是个有耐心的人,他惯常喜欢片叶不沾身的玩法。
于是,尹厚禄一家就安安稳稳的在南边呆了两年。
是的!两年一晃而过。
这两年里,桐桐并没有再做更多的事情。之前,因为飞车的事情,她再一次确认了,当你未曾到达一定高度,没有一定影响力的时候,很多事情它就是不如人意的。
就像是飞车事件的报道,《法制三十分》这种级别的栏目,也确实是报道了。然而结果是,凡是飞车的受害者家属,都已经接受和解。在和解的基础上,对方又犯了什么大罪吗?
违法了交通法规,接受处罚然后然后就结束了。
处罚的人是不是主导者,这个她并不确定。也许会存在主导者轻轻放过,有人为主导者顶罪的情况。
而唯一的好处是因为此事,当地确实大规模整治了,没有人再去飞车。
这就是自己忙了一场,贴了一套的设备钱然后得到的。
后来,在开学前正式去跟邵维告辞的时候,邵维其实心里是有数的。
那天,是邵维请的客,两人喝了点酒。邵维这才说:“谁没年轻过?我也年轻过!我刚入行的时候我何尝不想做我以为我能做到的。但其实呢?我拍到了一个煤老板带着未成年的姑娘”
桐桐给她倒酒,听着她往下说。
邵维轻笑一声,“可结果呢?我差点出了车祸而那女孩的父母拿了三十万,便反口说他们家是自愿的但是,女孩不满十四岁人家随后又拿出了证据,证明孩子满十六了,是他们对孩子不上心,报户口的时候弄错了但是周围的人都知道女孩不小了”
桐桐:“”
“证人、证词、证据齐全完整。”邵维看着桐桐,“是当时领导力保,才得以跟对方和解,对方才没有再追着我骚扰。所以,这些年,我报道的都是小事,属于新闻混子。多夸一夸,拉着赞助在单位也算是如鱼得水。”
桐桐:“”她举起酒杯,“敬你。”
“不值当你敬我。”邵维摆着手,“这一行,说好干也好干,说不好干也不好干。高中的时候,那时候被混混骚扰,报警但那时候不理解,觉得民警在糊弄事,在敷衍了事,在和稀泥。
我就觉得,那样是得不到正义的。我想当记者,我觉得我能把所有的黑的、灰的,都掀开,正义的阳光就会照下来我读传媒,学新闻,然后做记者再人后折戟沉沙,成了现在的我”
邵维把酒干了:“你敢想!也敢干!但是,别步了我的后尘。说到底,我们都是小人物!小人物有时候的想法,格外的可想。我当时的想法,现在回头去看,就像是蚂蚁试图与大象较量,不自量力。所以,我给你的忠告是,除非你自身足够强大,足够庞大,足够的有声量,否则谨言慎行,不要莽撞。”
“谢谢!必谨记。”
邵维就笑:“我知道,你心气高,毕业之后必不会回来。但是,若是不顺利,随时欢迎你回来!我给你兜底,想回来工作,省台能有你的位置。”
“您这是?”
“托你的福,之前做的两个系列报道都不错。”邵维叹气:“所以,台里组建新媒体,我被调过去了所以,姐承情。以后别管什么事,需要用得到你姐的地方,你只管找我。包括将来工作的问题,若是不顺,回来从省台做起,也不错!”
“好!到时候我若在外面混不下去了,就回来。”
那天两人聊了很多!桐桐是个听劝的人不急!咱不急!
不急!不急的!一眨眼,两年过去了,大四了。
大四了,四爷就不去学校了。同学去实习了,有些在准备考研,但是他属于创业成功,这几年又一直在宣扬创业,他算是创业先锋。
早就有了自己的公司,自己的品牌,甚至于在南边有自己的厂子。打印技术的更新,设备就会迭代更新。这是消耗品,且是会走进普通家庭的消耗品。
又是一年九月,四爷从鹏城回来。
家里静悄悄的,金运达上班着呢,寻寻和觅觅读大学,大学开学了。
这俩孩子的成绩都不算好,寻寻参加体考,考了一所二本师范学院的体育教育专业。觅觅学绘画,也是考到一所二本综合类大学的美术专业。
韩英和阿姨在家,她也不是没事干。之前四爷和桐桐做的那个寻人网站,韩英接手了。她可是77年高考,78春季入学的那一拨大学生,学习能力很强,网络这些东西学一学自然就会了。
她自己在家,多是搜集各类消息,然后设法联系对方,将各种信息补充到网站上。因着这个网站,去年一个十九岁的姑娘找到了父母,当年她是被熟人带走的,这个熟人没孩子,带走是自己养的。
孩子以为父母不要她了,后来越想越不对,就在网上试着搜,结果搜到了网站,在网站上发现了她幼年的照片和父母的联系方式。
她还怕上当,联系了网站,又联系了父母,再报警,几方面对面,然后做亲子鉴定,确定就是亲生的父母。
这一找到,韩英就真的把这件事当做正事在办。
四爷回来的时候,四爷还在一楼的书房里。书房的门开着,韩英戴着眼镜,盯着电脑屏幕。屏幕滚动着,上面是留言。还有些是匿名提供线索的!她一条一条的回复,一条一条的跟对方确认各种信息。
这是一个需要耐心的活,且得是无偿的。
当然了,也有一些自愿帮忙的,像是周芳,她会在晚上闲下来以后上网。Q号在屏幕下闪烁着,证明她又跟其他的志愿者在频繁的沟通。
自从弄了这个之后,她的情绪稳定多了。有很多同病相怜的人跟她交流,也不会只把自己放在那个走不出来的痛苦阶段里了。
他笑着走进去:“四十分钟就该起来活动,去院子里走走”
韩英一下子就笑了:“儿子回来了?”
四爷主动过去,跟她拥抱。
韩英把手拍在儿子的脊背上,瞬间就踏实了:“路上都顺利?”
顺利!
四爷答着话,便从公文包里取出一张报纸来,然后递过去:“您先看,我上楼洗澡,换个衣裳就下来”
韩英看着儿子的背影,笑道:“神神秘秘的,什么呀?”
报纸打开,第二版有一则报道,上面有一则报道:警惕商业机密被盗取。
她愣了一下,什么意思?
再一看,上面有‘归途’的字样!归途是儿子公司的名字,也是他们产品的名字。更新迭代,都是在这两个字的后面加各种字母和数字。
也不过才两年的时间,儿子把对面的那栋别墅买下来了,他的车没换,但是寻寻和觅觅名下,一人有两辆车,都是自家儿子买的。
进出也有助理和司机跟着,公司的总部就在京城,跟他爸的公司在一栋楼上。
因为这个名字,她急切的看了下去,怕是机密被窃取了。靠技术研发做产品的公司,就害怕的就是技术被人盗用。
技术确实是被盗了,她才一急,可一想,孩子回来挺高兴的,还专门告诉自己。他向来是报喜不报忧的
再往下看,下面是说,‘归途222TT在原有技术上升级,尽量减少损失’。
能报道出来,就证明已经升级了。也就是说,被盗用的其实是旧技术。
盗取技术的主谋是谁,没有报道!但做不过是同行。不过这种的,很难抓住把柄就是了。亲自动手盗取的,那问题可就大了。
再往下一看,嫌犯尹厚禄高引娣夫妇。
韩英瞪大了眼睛,他们怎能可能?
楼梯上传来脚步声,韩英从书房出去,看见儿子从楼梯上下来。白色的大T恤,黑色宽松的居家休闲裤,大毛巾一边走一边擦着湿漉漉的头发,看起来乖了许多。
她举着报纸,看着儿子:“这个”
“厂子里的管理出了一点问题!您知道的,我忙着管技术这一块,核心零件的生产我是不管的。”四爷说的毫不心虚:“当年村里的人确实帮过无,他们想打工,我就让厂里松松手。能上生产线的人需要年轻的,年纪大了保安、保洁、库管都是可以做的。厂里可能不知道我跟这一家的关系,所以,招进去了”
韩英:“”
“这两年,做库管,对方累计盗取了大约价值三十二万的原材料”
韩英:“”三十万到五十万,这属于盗取金额特别巨大,判处有期徒刑在十年以上。所以,为什么留对方两年,那是因为时间短了,累计不够三十万吗?
四爷拉着她过去坐:“盗取商业机密,这个三年上下,并不会判很重!但他盗取机密,确实是我没有想到的。”
韩英:“”对方不知道厂子是自家儿子的,但是竞争对手却一定对子豪了解的很清楚。所以,对方一定告诉尹家,这是谁的厂子。
尹家鬼迷心窍,想赚个大的。为啥呢?因为自家儿子把他们留在厂里两年,没有赶走,这就证明不是完全没情分。
他们要赌这个情分!
这两口子知道,要从儿子这里要更多的,那绝对不可能!最多就是留他们在厂里干活。可有捷径走,为啥不走呢?既然还有情分,想来也没事。
所以,胆大包天,盗取机密。
两年联系被盗,一直不报警,这是情分,这是可以弥补的损失,给公司上下好交代。可机密就不同了。
闹大了,罪责不算大!然而若是拔出萝卜带出泥呢?两罪并罚,除了要追讨赃款之外,怕是得判刑,刑期估摸在十五年上下吧。
韩英:“”让老鼠去看着粮仓,老鼠势必要偷吃粮食,偷吃的多了,被人发现了,自有人去打死老鼠。
这与我儿子有什么关系呢?
我儿子是有情有义的,以德报怨的!
她笑了起来:我儿子果然最聪明!
[1254]归途漫漫(61)三更
归途漫漫(61)
秋风起,天渐渐凉了。
桐桐裹了大衣,挎着包出门。
研三几个学姐打电话问说:“你跟我们一起走吗?”
“不了!你们租车走吧。”
“那你路上自己小心。”
好!
挂了电话,桐桐把手机收起来,急匆匆的出门。今天要去考记者证!九月份报名,十一月份考试。
这个资格证的考试一直在改革,各地还都有些才差别。
而今,要求也挺多的。首先是学历,大专及以上学历,含应届生。
她现在是大四应届生,有这个资格。
而后是新闻、传媒等专业,或是在新闻媒体单位工作一年以上,签订了劳动合同的。
也就是说,她当年要是不走双专业路线,可能还得多花费点时间。等毕业了,找新闻单位,工作满一年,才有资格报考。
现在省下这个时间了。
除此之外,还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新闻从业经历和与新闻相关工作的经验,并且能提供相关的证明。
这个补充要求,其实就把应届生给打回去了,很少有应届生能拿到这个相关证明。
桐桐从八月份开始,就去了国家台农业军事频道,实习去了。
这个实习的机会争取的也不容易,但如果你有丰富的军事知识和农业知识,那就另当别论。当别处没有机会的时候,这个机会就不错!
起点不错。
有台里给开的证明,桐桐又找了邵维,在市里的电视台开了证明材料出来。还怕这种地方电视台的实习经历这边的考试中心不认,这不又找了在京城电视台的张老师,她确实在假期给这边做过配音等工作,算是能开出来。
又有江海主动联系桐桐,证明她在体育频道实习过,做过他的助理。这个也有过,去过他工作的地方,也见习过他们的工作流程。
她手里拿到了四份证明材料,交上去之后资料要审核,审核通过之后,才算是有资格。
今儿是周末,周末笔试,笔试过后,还有面试。面试放在下周六的晚上,方便有工作的人员晚上来考试。
只这个报名资格,就能琐碎死人。咱就说,有几个本科应届生能事先准备出这么多东西来。这次一起考试的都是研三的,他们准备的充分了一些。
四爷是觉得桐桐身上这牛劲儿,是真成!
他摁了摁喇叭,打了打车灯,桐桐才一边整理包,一边急匆匆的过来了,拉了车门子上来,就看表:“应该迟不了。”
迟不了!
开出地下车库,四爷回头看了一眼这栋高楼,林家给桐桐在这栋楼上买了房子。一到四层是商铺,房子在第五层,六十平的面积!以林家的经济条件而言,全款买下这栋房子来,其实是挺吃力的。
林家在老家的房子二百平,慢慢还着贷款。可京城的房价涨的快呀,当时不建议全款买,但人家的意思是不想叫姑娘还贷款,就全款买了。将来房子涨价之后,桐桐参加工作了,若是工作还可以,那就可以考虑把小房子卖了,这个钱给大房子交首付,慢慢还。
所以,这地段也就别挑了。买下来简装之后,桐桐七月份就搬进去住了。楼下就是大型商场,可以想象住在楼上是什么感觉。
桐桐打着哈欠:“商场关门以后还得理货”一折腾就到半夜了。
看吧!就是这样,还不如那套老破小呢。
但是又没法说,家里也是觉得谈的对象条件好,怕被人小瞧了去。反正是房子、车子得给买好,要是再有个体面的工作,之后,再谈其他。
要不然,男方的条件再好,人家不提其他的。
四爷想说给桐桐买辆车吧,桐桐考虑林家父母的想法,不敢接。知道家庭条件之后,林耀军和张舒就一再说,谈恋爱就是谈恋爱,不许收人家贵重的礼物。
这么教女儿是没有错的,桐桐在这个方面就很听,要开车,也是开最早买的那一辆破面包车,能代步就行。
四爷问说:“考完,多久能拿到证件?”
“面试过后,一个月就能拿到。”
下周之后,再一个月差不多就是四十天之后。
四十天之后,已经是十二月了。
这一天,桐桐查询了成绩,她的成绩出来了,也考过了。只等着公示之后去领证件了。
最近天冷,四爷不叫她坐公交,那旧车没有空调,开着并不舒服,因此另外叫司机按时接送她。
在这样的地方,开豪车,有豪车接送的挺多的!她在其中并不起眼,这辆车也不起眼。
能踏进这个大门的谁又是等闲之辈了?
挂着实习证,急匆匆的往里面赶。她实习的节目组是《农业科技》,领导姓董,五十三了。这位老大姐没别的,就是上班贼积极了。每次紧赶慢赶,还是比她晚。
提前五分钟到的时候,董大姐说,我也刚到。
提前十分钟了,董大姐还是说:我也刚到。
今天桐桐看了一下手表,整整提前了十六分钟,进去一看,董大姐还在位置上坐着呢,说了一句:我也刚到。
桐桐:“”彻底没脾气了!
她把包放下,然后把办公桌一收拾,外面报刊室的敲门来送报纸,桐桐顺手接了一下。
这大叔还问说:“小林呀,听说你考过了。证件是邮寄来,我帮你签收,还是亲自去取?”
“今年让过去领取。”
说着话,她扫了一眼报纸,然后把报纸展开,要去放在报刊架上,替换昨天的报纸。
这么一翻腾,就看见了一则很小篇幅的报道,说是互联网上的消息,南边发生了疫情。
篇幅不大,两百字左右。
是的!出现病例之后,为了避免恐慌,没有发布相关讯息。但是互联网传播迅速,各种消息混杂。她忙于整理农业科技的最新技术,还真没有时间上网干别的。
她打开电脑,搜了词条,还真就是各种消息满天飞。
桐桐:“”一旦开始,就很难遏制。这种不可避免!
但是,做新闻的有新闻的敏感度,在单位内部,都知道可能真是爆发疫情了。但是,在不知道具体情形的情况下,依旧是按部就班的派遣记者前去调查采访报道。
陆陆续续的都来上班了,采访任务也就分下来了。要去农林科技园区,桐桐跟组做实习,并没有多大的发言权。
记者证拿到,这对她将来入职是有好处的,但并不是百分百的那么笃定就能顺利入职。
可这个时候,谁管你记者证的事。
相关部门没有通报,但是网络的风暴不断的席卷。板蓝根这些东西都已经脱销!
家里不停的打电话:“先回来吧,不着急实习!咱们老家人口不密集,回来更安全。”
桐桐一再说:“没事!我备着板蓝根了。而且,我手里的工作交接不了,暂时走不开。”
林耀军和张舒一天一个电话,就问:“板蓝根按时喝了?”
桐桐买的是中药材,家里各种中药材都备着呢:“喝了,您放心吧。你们把果果照看好就行,我这儿不用心操心。”
说着,又想起来了,编瞎话说,“我这边看了一个中医,人家有个方子,我回头寄给家里,抓成中药放家里,一周喝一次就成。”
再是紧张,这个冬天安然的度过了。
过年的时候桐桐才回家,家里人也笑,紧张过度,其实啥事都没有。
桐桐只笑没言语,能咋说呢?真正的风暴还没来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