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457章

    “去!必须去!”准备一千万,把这个学校的全部翻新一遍都可以。

    不为别的,就是叫人看的!看看我儿子原本应该过的是什么日子,结果这些畜生害我儿子过的又是什么日子。你有什么脸面在我儿子面前提养恩!

    飞机落在机场,因为要捐款,而且数额这么大。所以,车辆是教育部门安排好的,又有相关负责人来迎接,一切都不需要额外的安排。

    甚至于市里的教育部门为了造势,惊动了许多的媒体单位。这孩子的真实情况,市里的高中是不可能知道的。唯一知道的是,这孩子家里穷,父母不是很支持读书。

    那这种情况下,学校给这个学生一路绿灯,现在拿出来看,真的就是幸亏了学校的领导和老师珍惜人才,从而真的打造出了人才。

    老师还都在,领导还是那些领导。

    当年真的很贫寒的学生像个贵公子一样回来,孩子自身争气,谁能想到人家家世真的极好。家里随随便便捐出来都是千万,说人家是贵公子,错了吗?

    学校准备的很用心,把以前的档案,得奖名单,领奖照片,只要跟原身有关的都搜罗了出来,甚至于照片还标上年份给放大放在相框里,作为礼物赠送给金家夫妻。

    有些试卷能找到的,也都裱起来,放在了一起。

    韩英接了过来,很认真的翻看每一张照片。虽然都穿着校服,但还是能看出差别来。人家孩子校服领子里要么露出来的是衬衫领子,要么就是POLO衫的领子。而自家儿子,脖子上空荡荡的,在深秋甚至于冬天,他里面没有暖和合适的衣裳才穿。

    再看脚上的鞋,人家运动鞋,这孩子穿的是布鞋,还是打着补丁的。

    夏天人家穿白短袖黑运动裤,他还是穿校服外套,脚上还是那双鞋。

    再看那一张张奖状,那一张张干净整齐成绩很好的试卷,韩英:“”太心疼了!他到底是怎么熬过来的。

    从学校出来,这才回了镇子。

    一到镇子口,四爷就说,“咱下去走走吧!”

    孩子的十八年都生活在这里,所有地方他都熟悉,那就下去看看。

    四爷扶着韩英出来,韩英拉着儿子的手不撒开。

    金运达站在边上,放眼望去,坑洼的路面,低矮的房屋,路边杂草丛生。农人在地头,在路上走着,男人多是光着膀子,穿着个大裤衩,扛着农具,脚上的鞋满是泥,应该是才浇地回来。

    城市里的变化是天翻地覆的,但农村这个差距真的是天差地别。

    这个季节,该是种玉米的季节。麦子收割完了,麦茬子还在地里。得一窝一窝的把玉米种子点在这样的地里。出头在前面砍出坑,后面跟着点种子,在把土盖回去。

    干过农活的就知道,这活都不算是重活。

    十八年里,自己的儿子就是四季轮换着,下地干活的。

    往前走,认识四爷的人就多了。第一眼没认出来,还是四爷叫了一声,才反应过来。本来挺能开玩笑的,一看这阵仗,倒是没法开玩笑了。

    四爷介绍说:“跟我爸我妈过来看看他们想知道我这些年是怎么过的?”

    这人尴尬的应着,然后不知道怎么接话了,也不管对方能不能听懂,只管夸:“这孩子懂事,也学的好!下地干活也利索,都没见过这么能干的小伙子”

    金运达叹了一声“我家倒是不需要孩子下地的。”

    听说了!听说了!光是捐款就捐了一千万,这是富豪人家的孩子。

    尹家那两口子也算是造了孽了。

    一路走着,一路跟熟悉的人打招呼。直到路上多了许多看热闹的人,高引娣霍开人群看过去,好家伙:人家这阵势,好大的气派。

    边上的人说:“看看,人家父母是这样子的,怪不得尹镇这孩子跟一般孩子不一样”

    “龙生龙,凤生凤,这还真就做不了假。”

    高引娣看看儿子的方向,往地上一坐,哭了起来:“我的儿啊我的儿啊我那养了十八年的儿啊你可算是回来了可算是想起你爹妈了我的儿啊想死人个了”

    这一哭,周围都静了,也都退了一步,把位置让出来了。

    韩英看着坐在地上的女人,矮冬瓜一样的身材,面饼一样的脸。大夏天的穿个布褂子,胸口跟挂着两个布袋子似得,垂到肚子上,那褂子隐隐能透出来。下面是一条黑裤子,裤腿卷着,露着满是泥点的胖腿,脚上是磨掉了后底的塑料拖鞋,脚后跟皴黑皴黑的。

    这会子坐在地上,地上是泥,是羊粪,是鸡粪,她就那么坐着,大岔开了腿,一边哭一边说,鼻涕下来,擤了一甩,在衣服上一抹

    看到这一幕,她眼前一黑:我儿子是现在的样子,这得是老天保佑。

    她的火气蹭的一下就起来了,几乎是毫不犹豫的就冲过去,拽住这女人鸡窝一样的头,拉着就打:“谁的儿子?谁的儿子!我叫你害我儿子”

    她不会骂人,半辈子了,都没打过人!这会子却像是母狼一样,不知道哪里来的那么大的力气,常年干农活的高引娣根本就挣脱不了。

    她拉着高引娣的头发,拖着人往边上的石墩子上去,把高引娣的头一下一下的往石墩子上撞。

    金运达吓了一跳,要过去,四爷给拦了:“没事!叫我妈打,把这口气出了。”

    那些围观的想上前拉开,四爷忘边上一站:我看今天谁敢过来。

    有人跑去叫尹厚禄,尹厚禄早看见了,那阵仗吓人的人,听说人家家里还是当官的,他哪里敢过去?

    韩英拽着对方的头发,颠来倒去的只那两句话,高引娣挣扎着,一滴眼泪没掉,可韩英那眼泪就像是决堤了一样,“都是女人都有孩子你抢人家的孩子你长没有长心你摘了我的心肝把我的宝贝当草我跟你拼命”

    那是真的跟疯了一样,要拼命的架势,真的没有人再敢上前。

    这里的每个人都知道原主过的是什么日子,在知道人家的家世之后,更知道这孩子遭受了本不该他遭受的太多东西。

    偏拿尹家这两口子没办法,送也送不到大牢的!而今一见面,高引娣唱念做打,这不是找打吗?

    这顿打,她挨的不怨。

    好些大娘婶子看着韩英像是疯了一样的样子,反而心有不忍,一个忍不住,眼泪先下来了。

    四爷站在边上看着,直到看到韩英像是脱力了一样,这才给抱起来:“妈妈过去了”

    韩英朝着金运达喊:“他们不得好死我不叫他们得好死”

    金运达:“”这种窝囊人,除了这个事,再无大恶,怎么叫人不得好死?

    韩英思及此,恸哭道:“她的孩子都不得好死!都死在她前面”这是她能想到的最恶毒的诅咒了。

    可无力的是,除了诅咒,拿这种人没办法。

    打了,骂了、哭了、闹了,不顾体面的诅咒了,跟个泼妇一样撒泼放肆了,到了车上这口气喘过来,满身的狼狈,压在胸口的东西好像有些松动了,反倒是轻松了起来。

    四爷把水递过去:“喝点。”

    韩英接了过来,咕咚咕咚的喝了半瓶子。

    金运达没有说话,只不时的侧头看一眼。

    韩英胸口起起伏伏,气息依旧不平。

    金运达:“”车上有司机,没法说什么。

    直到回了酒店,金运达才坐在边上跟韩英说:“你恨,我也恨!夜里睡不着,我不止一次的琢磨着这要讨不回来,我心里过不了这个坎儿去!我甚至都想着,得绝症的人多了,给一笔钱还要不了这些恶人的命!

    或是,国外务工的机会也有,想法子送出去,出去了就别想回来!我气上来,也动过杀人的念头!”

    韩英将脸埋在丈夫的脊背上,没有言语。

    金运达这才又说:“这家人要是像是那个乔家人,怎么拾掇都可以!可这家人就跟周芳孩子的买家一样,无能愚昧愚蠢到这个份上所谓的惩治”只能,“你就当那就是牲口,是畜生,是不通人性的东西人要是跟畜生较劲,人就是被气死,畜生还是不觉得啥,还是一样吃一样睡,一样跟畜生一样过日子”

    “非摁着头,叫认命!”可咋就这么不甘心呢!他们凭什么就无罪?

    金运达转过身,拍着妻子:其实想报复的手段有很多,他们家不是还有儿子吗?勾搭着一个孩子不学好,还不容易吗?只一个赌,就能叫这一家子万劫不复。

    但是,做不了呀!心里有个底线在,再是恨不能食其肉,依旧做不了突破底线的恶事。

    他安慰妻子说:“行善积德,必有余庆。以后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就比什么都强。这些人已经耽搁了咱们十八年了,再不能为了这个继续纠缠!你就当他们不值得你浪费时间吧。”

    四爷在隔壁的房间里,处理后续的事。高引娣伤的不轻,怕是有些脑震荡的。这打架要是报警,也是需要处理的。

    四爷还担心被讹诈,却没想到,高引娣没报警,悄悄的关门闭户了!

    当晚,高引娣做了噩梦,梦里有一头母狼撕咬着她

    [1252]归途漫漫(59)一更

    归途漫漫(59)

    去一些不叫人愉快的地方,见一些叫人恨的咬牙切齿的人,相当于去做了一次了结。

    真切的看了孩子生活过的地方,接触过的人,然后再看着孩子跟过去的人和事彻底的斩断和决裂这是一种叫人心理稍微踏实一点的安慰呢?还是因为心疼孩子而升起更大的憎恨呢?

    或许两者都有吧!

    前者是知道,跟买家的情分已断;后者父母心里会想,这可是十八年呢!十八年,得怎么对孩子,孩子才能决绝至此。这样一想,心疼孩子,可心中的恨意其实不消反增。

    就在一家子人要离开的时候,四爷接到村里那边打来的电话,说是尹小羊把尹厚禄和高引娣告了,罪名是遗弃。但是没有被受理,因为遗弃罪的追诉期是十年。

    尹小羊就是四花,其实跟原身同岁。下面还有个五花!

    原身到尹家的时候,已经三岁多了。这个时候家里已经有了满地跑的四花,还有已经出生数月的五花。

    因着要带个男娃回来,就把四花送给同族一户抚养,把五花送给孩子姑姑养着。

    五花十四岁就被姑姑一家子带出去打工去了,初中都没有上完。反倒是四花,一直被供养着念书。因着上户口有障碍,倒是上学迟了一些。

    今年考上了大专,得去省城念书。之前爱心捐赠的名单里就有这个姑娘,家里过的是挺难的。上大学必是要贷款的,她单纯的认为告了尹厚禄和高引娣,就能还自己和她一个公道。

    可其实了,过了追诉期了!

    遗弃罪,是不能将那夫妻怎么样的。

    韩英都好奇:“本村本族,不是送养的?”

    四爷:“”他摇头,“保养孩子也挑人呢!那夫妻俩的样子,便是姑娘也不是好送人的。那养家两口子是老实人,总把孩子扔到人家门口,孩子回家就撵出去,关了大门打一顿再给人送回去冬天,下雪不给孩子开门那两口子心软,这才把孩子留下了”

    这是上次回来,了解了尹小羊的情况之后,村里的大娘们才偷着说的。之前谁说这个!

    可便是没人提,尹小羊当时也有记忆了。别的记不住,但当年冷冻寒天,被父母关在门外,哭着闹着要回家这种受了大刺激的事怎么可能忘记?

    她一心想争气,想考出去,想挣钱给养父母,想叫亲生父母后悔去因受了恩惠,想还这个恩情,这才发现,其实很无力的。

    尹小羊不明白,守在派出所不走:“十年?十年前我还没成年,还不具有行为能力,我怎么告?我现在有了,你们告诉我告不成?凭什么?凭什么!”

    所长就哄孩子:“都这么些年了,你也好好长大了!你也出息了,还考上大学了!以后路长着呢,这事你冤屈那你问尹镇跟他父母去,他们冤屈不冤屈?

    乖!回去吧。谁叫咱摊上这样式的爹妈了呢?给出去也好,你挣脱出来了。要不然呢?你看看尹家其他的孩子孩儿,这是你的运气。”

    尹小这才是人家说的那个,‘生恩不如养恩大’!你爸妈不是亲的,可比那亲的强多了。再难都供你上学,没短你穿没短你吃的你这将来要是对你爸你妈不好,对你哥哥们不尽心,你才是丧了良心”

    养父蹲在外头,老实巴交的,不知道怎么劝孩子。

    好一会子,才打岔说:“都来了,顺便把户口迁了”学校要交户口迁移证明。他骄傲的不得了,“我姑娘以后也吃商品粮了。”

    尹小羊憋着嘴,咬着牙,跟在父亲身后,办这些手续。她又去开各式证明,贷款要用。

    养父拉了拉闺女:“走!不贷款”到学校人家瞧不起你,“爸找别人贷款。”

    尹小羊气的大哭:“贷私人的贷款是高利息,一年的收成不够还利息的。国家的贷款没利息,你咋这么不会算账呢!”坚持要用国家贷款!

    “你贷款得你还”你才多大,背一屁股债!

    尹小羊蹲在地上,看着佝偻着的养父,想起那面目可憎却无可奈何的人,胸口憋闷的无处可发泄,她把脸埋在双膝里,眼泪打湿了裤子。

    良久良久,她站起来,扶着父亲往回走:“爸,等我毕业了,我好好挣钱,我给你和我妈养老”

    “好!”

    “等我在城里买了房子,我就把你跟我妈接到城里。”

    “好!”

    “我给我大哥二哥盖大院子,一人一院”

    “好!”

    高引娣跳着脚的在巷子里骂,骂尹小羊没良心:“我生了你你吃我的奶水我哪里对不起你了?我是把你扔到荒山上喂狼了?还是把你扔到水渠里溺了我给你找了个好去处”

    太伤人心了!

    这人家可是千挑万选的,真给你送到福窝窝去了。当初送四花和五花,四花养了三年养出感情了,倒是五花才生下来才几个月,还是大花帮着照看的对四花的感情当然更多。你当把你关在外面我心里好过吗?

    我不也把尹镇在院子里扔着吗?他没冻坏,你就没冻坏。

    尹小羊瞪了她一眼,扶着养父进门,不搭理她。

    这一瞪,可把高引娣气坏了,这是女儿对亲妈的态度?她跳着高的骂这一家人:“心眼毒,给孩子教了些啥话你存的什么心”

    尹小羊本来都进门了,一听骂养父养母,转身拿了门墩边的半拉子转头,冲着高引娣就砸了过去,砸到脚面上了。

    高引娣疼的呀,还要骂,尹小羊恶狠狠的取了菜刀又跑出来:“你再敢欺负我爸我妈,我就把你砍了咱都别活了”

    可不给吓住了?

    周围的邻居赶紧过来劝,有那泼辣不怕得罪人,就骂高引娣:“你是欺软怕硬的!”尹镇那边有权有势,你不敢得罪,心里不舒服,你就捡了软柿子来捏,你多能耐呀!

    “口口声声的,都是你生了人家,你充啥当妈的!这样,孩子要上学,一年大概得花个六七千也不要你出六千七千的,就拿五千五千拿不出来,三千也成!”

    高引娣:“”我哪有钱呀?

    “那你就滚回去!在这里耍什么威风。”

    同村同族的人,欺负人没够了。这件事的恶在本乡本土就显得格外的叫人不能容忍。

    四爷跟村里的好些人是有联系的,要不然不能一有事就找他。

    原身本害死了,这是他的因果。

    因果嘛,总是要了结的。

    四爷给村长张志强打电话:“叔,别管我跟那边闹的好看不好看,咱爷们关系是在的!”

    张志强就叹气:“镇儿,咱不说这虚的。叔知道你前程大”

    “叔,大家都不知情,事在煤矿上!都知道我不是亲的,可也不知道是拐卖来的。大家不戳破,那是不坏一家人。家事不好插手,但是我上学的大事上,可都是大家伙做的主,我这心里有谱的。”

    “你看这话说的”

    “我跟人做生意,入了一股,不拿事,但那边招工是合规的,咱村这些年轻人想出去打工的挺多的,要是有想去的,告诉我,我联系。肯定不叫受骗,车票厂里报销,管吃管住”

    这个年月,在中原一些省份,打工还不是主流。敢出去的人其实还不算是多的!而出去的,很多碰到不靠谱的,还有走了就再没有回来的人口,这越发叫人不敢轻易出门了。

    且所谓的打工,都是在本省的省会。知道南边工资高,但老家那一片,他们去的南边,不是真正的经济开发区,没找对地方。

    张志强就赶紧问:“工资又多少?”

    “工资计件,大概在四百五到五百之间。”现在的工资大致就这样了。

    张志强就觉得是好事,现在当地根本就找不到啥工作,“我儿子在粮站工作,不发工资,必须给人家卖出去多少面粉,面粉销售出去,这才有工资四五百,还管吃管住,那一个月给家里寄四百块钱,这是稳当的。”

    是啊!就是这样。

    “叔知道了,明儿就大喇叭问问。”

    “叔,最好别提我!就怕人家管理的时候,难管理!不知道我有股份,大家自然也就服从管理了,反倒能安生的干活。但是有啥事,咱的人被欺负,那您联系我,我来处理,不叫咱的人吃亏就是了。”

    “哎哟!这么大的人情”

    “等过些年,大家的日子都真的好过了,他们干的时间也长,自然就能知道”

    也有道理!

    又说了几句闲话,四爷才把电话挂了。

    要生产打印机,确实是需要在南边建厂的,也确实是需要工人。管理工厂又不是自己亲自去做,招工招哪里的工人都是一样的。

    第二天,张志强又问:“年龄多大能要?要多少男的?多少女的?”

    “叔,年纪大的嘛,肯定要的少。但也总少不了招收一些库管,保洁要是谁家有困难,四十五岁以下的,能做流水线的工人;四十五岁以上,五十岁以下,要是还想去,我给想办法安置。可能工资也就在三百五到四百,稍微少点。”

    那这也行呀!咱这半老不老的,挺多想去的。

    尹小羊的养父母和哥哥都想去,四个劳力呢,一月加起来小两千块钱,供个大学生并不难。咱今年贷款了,明年就能还上。

    尹三花也说:“咱都走吧!”反正走出去人家都指指点点的,“尹宝初中读的费劲,回回都倒数,也都十六了,够打工的年龄了”

    张志强看着报名的尹厚禄,心里咯噔一下,他问了一句:“你去?”

    “种粮食不挣钱,饿不死而已!咱这闹的也没法呆。”

    张志强:“”尹镇那小子,那脑瓜子活泛的很!他怕是正憋着要找你晦气呢!

    [1253]归途漫漫(60)二更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