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张舒一边拖地一边看自家姑娘:“穿短裤?实习”不该穿的正式点?桐桐摆摆手:“拜拜!第一天去,不确定几点回来,要是太晚我会打电话的。”
张舒指了指鞋柜上的钱:“拿上!去了请人家喝饮料,跟人家搞好关系,别舍不得花钱。”
桐桐:“”行吧!那就拿上,足足给了两千。这是想着给以后铺路吧!
早起的公交站人特多,挤死人的那种。
她挤上去得侧着身子,司机师傅才能关上门。到下一站了,后面有下车的,司机喊着:“都往后挪!都往后挪后面空下来了,往后走”
桐桐跟着往后走,前面的门才打开,继续有人往上冲。
站在过道里,她个子高,穿着运动鞋,抓着高处站的很稳当。边上一个穿高跟鞋的姑娘,二十四五岁的样子,抓着手环都有些费劲。车子一动,她就站的不稳,前后的摇晃。
桐桐朝后退了一点,把身前的位置上出来,扶着椅子的靠背也行呀。
这姑娘连连道谢,扶住了。
又一站,桐桐顺势朝后挪,那姑娘好容易占据了有利的位置,就侧着身子,先叫人家过,她就暂时不朝后挪了。
司机还喊着,桐桐尽量侧着站,不挡路。
这么推推搡搡的,桐桐的注意力都在外面的街景,记忆里的跟看见的还是有差别的。又走了三站路,桐桐都挪到后门口了,站在这里就能不动了,再一会子就下了。
结果正站着呢,刚才那姑娘又挤过来了,哭丧着脸,低声跟桐桐说:“能不能还叫我站在你的前面。”
桐桐让出位置来:站吧!
这姑娘站好了,从包里掏出纸,不停的擦着腿。
桐桐低头一看,气的够呛:这姑娘上身是短袖,下身是一条包臀的牛仔裙。这会子牛仔裙下面湿了一片,应该是滴答到腿上了。
桐桐取了纸张,低声道:“没事,我给你擦。”
这姑娘脸红的,连脖子都红了,真的是又羞又气,都快哭了。
“没事!没事!”桐桐故意说:“谁的水没拧紧,一会子就干了。”说着话,就朝前面看,谁干了不要脸的事一眼就能看出来,前头有个五十来岁的男的,前门还开着呢。
桐桐看这男的,结果边上一个又黑又瘦的大妈狠狠的瞪了她一眼。这大妈穿着黑丝袜,高跟凉鞋,脸涂的白,化着一瞧就脏兮兮的浓妆,还穿着吊带和超短裙。
说实话,现在的年轻人打扮挺前卫的,满大街都是穿吊带的姑娘。但是像是五十岁上下的这么穿着和打扮,属实是不太多见。
她正不知道这大妈瞪自己干啥,结果人家推搡那男人,嘴里嘀嘀咕咕骂骂咧咧的,她就:“”这是两口子!
老伴儿跟着呢,还敢干这种事?这大妈也是够呛,你老伴儿不要脸,你也不说拦着,这会子又是瞪眼,又是‘管教’的,有个屁用呀!
这会子前面上人了,两人也跟着朝后面挪。
车动了,前面的人还在朝后挤着挪动呢,车子一转弯,都大浮动的晃动了起来。桐桐脚下一绊,这男的一个没站稳,就朝下倒了下去。
这个踩了这男人的腿,那个踩了这男人的胳膊。桐桐也假装没站稳,要倒了一样。趁着乱,‘无意’撞了那大妈一下。
大妈站里不稳,去拉别人,脚下胡乱的倒腾,桐桐再顺势一晃,撞了大妈的肩膀,大妈正找地方迈脚好站立,这会子由不得她,一脚踩到这男人的裤裆里去了。
好惨的叫声呀!
男人骂女人是故意的,女人解释不清也就不解释:“别不要脸了,赶紧起来。”
本来司机还挺紧张的,结果一听是两口子,也没搭理。
车上的人不知原委,早起要上班就够烦了,谁管他们的事。桐桐只觉得可惜,要不是怕连累司机、公交车公司,还有这一大早就急着要去上班的其他乘客,就该设计叫这大妈用鞋跟踩上去,非踩爆不可。
这会子脚掌踏了一脚,疼是真疼,但稍微恢复恢复就可以了,问题不大。
桐桐下车了,那姑娘专门跟下来,挺小巧玲珑一姑娘的,倒霉透了,全当狗撒尿蹭身上算了。
“嗳小妹儿,谢谢你!”
桐桐摆摆手:“没事!走了。”
走了就是走了,到的时候不早不晚,孙组长也刚到。
这是个关系户,属于广告商塞来的人,随便塞哪里,叫跟着就成呗。这姑娘要不是自己家里有钱,就是榜上富少了。
咱管不着这个,谁能带来广告,谁就是咱的财神爷。
因此,孙组长不算是很热情,但也不冷淡。只道:“正要开会,跟上。”
小隔间办公室里已经坐了五六个人了。
孙组长指了指桐桐:“这是”
“林雨桐,R大社会学、新闻学,假期实习生,请多关照。”
“对!林雨桐。”孙组长指了一位三十多岁的女性:“邵,跟你的组吧。”
邵维一边给手上涂防晒霜一边道:“来!小林,坐我身边来。”
桐桐坐过去了,顺势把她面前的防晒霜盖子盖上,给她放到一边的小包包里去了。
也没人在意她,就开始开会。
孙组长总结:“‘小刚说事’收视和反馈都是正向的,提出表扬,再接再厉;‘有事找王姐’也还可以,但是事情太琐碎,不吸引人眼球,在事件中尽量找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总体还是需要改进的”
四十多岁的王姐点头,严肃的做记录。
桐桐在电视上都看见过这些人的面孔,在当地算是明星主持人吧。
整体的栏目是由几个单元组成的,‘小刚说事’、‘有事找王姐’都属于其中的一个单元。
然后孙组长就点名批评:“邵,‘都市发现’问题很大了,这已经连续两个月,一到都市发现,这个收视率就走下坡路,得找大家关注的都市新闻不要总是这里的绿化没搞好,那里的广场夜市管理混乱,这不足以引起大家的兴趣”
“那有什么发现”
孙组长就说:“你是哪里阴凉哪里去?太阳下山才干活不要凑数!”
会开到后面,很不高兴,然后散会。
邵姐白眼一翻,起身踩着高跟鞋嗒嗒嗒的往出走。
有个五十多岁的摄像大叔跟着,一个戴黑框眼镜的实习生拿着本本紧随其后,桐桐自觉的帮这位邵姐拎了包,然后去各自的地盘开小会去了。
邵姐问眼镜妹:“杨晓,你看这就是你实习的成果。”
杨晓:“”行吧!是我就是我吧!
邵姐扭脸看桐桐:“小林是吧?你有什么建议?”
桐桐低声道:“能去公交车上拍咸猪手吗?”
啊?
“暗中拍,然后报警处理,再打码播出”真要是你能叫播出,还愁收视率?她故意道:“不过,这容易惹来官司,也会有人觉得这是不尊重他人的隐私,必然会有很多其他的声音”
邵姐一拍桌子:“我会怕?”
桐桐:“”这么牛气哄哄的,身后必有人呀!要不是你这种有背景的,我也不找你提了,现在嘛:“姐,你敢下令,我就敢执行,我都听你的!”
[1243]归途漫漫(50)一更
归途漫漫(50)
邵维朝后一靠,这有什么不敢的?不过是看老孙敢不敢播罢了。找到好的素材,不敢播总不是我的问题吧?
她打量了这个实习生一眼:个高肤白,条顺盘靓,至少也是中上之姿吧!关键是脸小,头肩比绝了,上镜好看。
再看衣裳,简单的好像满大街的姑娘都在穿一样,但其实这可都是品牌服饰,价格不算特别贵吧,也属于大众消费不起的。就脚上那双简单的小白鞋,没个七八百是买不来的。
身上的香味不是洗发水或是面霜、擦脸油的味道,像是很高级的草木香型的香水。手腕上一款手表,偏运动款,看不出什么牌子的,没怎么见过。
不过随身背着的包她真的认识,三千五上下,自己都没舍得买。
她就问说:“小林,就是咱们S市的人吧?怎么来的?路上还顺利?”
桐桐:“”这是盘道?她点头,“对!本地的。也不算是远!”
“别人放假都在玩,你这出来干这个外面可热了,受得了吗?别半天没下来,就又不想干了。”
“那不能!”桐桐站到边上,“我在学校周末也兼职,我们大部分都在外面兼职。要不是家里非叫我回来,我们就在外面主持商业活动了。在B京,一场商务活动下来,一千七八,要是连着大会议,三五天,小一万就挣出来了。”
“真的呀!”邵维心说,那人家这衣裳包包应该就是她自己赚钱买的。不过这么些个钱都不去挣,家里的条件本身也不差,“行!能坚持干就行。”
说着,指了指凳子,“坐!都坐。”
几个人才坐了,邵维觉得这个素材关注度绝对高:“女性关注,这是肯定的!男性呢哼!他们的关注度会更好!也许各个都不是好东西,但各个又会窥探我觉得能搞。”
说着就看摄像:“老赵,你说呢?”
老赵:“”我说?我说啥呀?“这玩意扛着个摄像机,能拍到吗?这是需要申请器材的。就咱们现在这大设备,不行。”
邵维往本上一记,“器材的事是小事,我去借。咱们整个栏目没有,那就去台里借。台里要是没有,就去别的台里借,不是障碍。”
杨晓扶了扶眼镜:“这个能做成系列,也不是说每天都能碰上。只能说咱们积攒一段时间的,然后做成一系列的节目。但在这个积攒期间,至少一周内,咱们还是需要别的素材。要是素材不好,组长还是会骂的。”
稍微看向三个人:“对今天的新闻题材,有什么想法。”
说着就看杨晓:“你去热线组看一下,看提供的新闻线索还有哪些没有人跟。”
杨晓马上去了,一会子就拿了几页纸来,简单的记录着新闻线索。桐桐扫了一眼,什么楼下的狗晚上总叫,打搅了整栋楼的休息呀;什么哪个小区有蛇出没呀;哪个哪个老社区没有物业管理,卫生堪忧
这种的新闻,记者能气到作用?
有狗扰民,请报警,查一查养狗的证件;夏天绿化好的小区有蛇,这是正常的事。一般没有毒蛇,就是菜花蛇,不进居民家,不会在大路上出没;老社区是企业倒闭后的,多住的是外来务工人员,物业的问题那得业主解决
邵维嘴上嘀嘀咕咕的抱怨:“这都什么线索?”毫无报道价值。
然后呢?
“今天我先去借设备,你们先去寻找新闻线索,保持与热线组的联系。遇到有价值的,给我打电话,我开车过去”
杨晓应着,看桐桐:“你跟吗?”
“跟啊!”桐桐说着,就先一步:“我帮着拎东西。”
老赵和杨晓都表示不用,老赵怕设备出问题了,他得负责任;杨晓本身就是实习生,不敢欺负这种暑假能来这地方实习的小萌新。
于是,桐桐就是跟着。
采访车是一辆破旧的面包车,外面喷绘着节目组的‘标识’。桐桐一瞧,就忙道:“我有驾照,也熟悉道路,我开车?”
杨晓把车钥匙给桐桐:“慢点,稳当最重要。”
“先去哪?”
杨晓想了想,“我其实想好两个方向,一个是生鲜市场的‘鬼影手’,一个是医院门口的虚假医疗宣传。”
桐桐把车发动了,看了看时间:“生鲜市场这个时候人少了,要想拿这个新闻,至少得在九点以前。这个点多是大爷大妈们,他们去的早,多有排队的情况。人一多,就有做手脚的机会。而且,不能扛着摄像机过去”
杨晓‘嗯’了一声,“那就医院。得多跑几家医院,凡是三甲以上的医院都跑一边”
“好!”桐桐马上规划路线,然后打开交通广播,哪个路段堵车,广播上会随时更新消息。
然后整整一天,桐桐都陪着跑这条新闻。
杨晓采访,但全程是不露脸的。间隙的时候桐桐问杨晓,“要不要提前去联系一些医院的专家主任,对这些虚假的宣传做一个回应报道。”
但是专家不好约呀!专家号特别难挂,找人家得预约,随后可以看看邵姐有没有关系,反正自己肯定是找不到这样的人的。
桐桐:“”医生其实也没有那么难采访吧。
她没言语,只出去买了几瓶水拿进来,医院的大厅比较凉快,在这里还歇一歇。
杨晓喝了几口,想了想还是得叫邵姐知道,摸了电话打过去:“姐,您看,今天应该就这一个素材了您最后做个专家专访”
那边邵维就炸了:“杨晓,你有没有脑子?那种虚假宣传正常人都不会上当,上当的都是没办法死马当活马医的再说了,报道这个干嘛?地级市的电视台和县里的电视台,他们的广告收入主要途径是什么?要是没脑子,就多吃点核桃,长长脑子!”
然后把电话给挂了!
杨晓:“”她看着手机,咬着牙。然后摘了眼镜,被骂的出汗出的,留海都贴在额头上了。
桐桐看了看时间,扭头看老赵,人家护着他的设备,默默喝水,事不关己。
杨晓用衣角擦了眼镜片,又把眼镜给戴上,大踏步的往出走,看出来了,这位是有脾气没处发。
外面三十七度高温,车里热的跟个烤炉一样。
车在城里面跑是跑不起来的,也就没有风能吹进来。一瓶水灌进去,还是口干舌燥的。
桐桐看着前面就是路口,就又问了一句:“去哪?”咱也不知道人家的制作流程,也不知道以剩下的时间,到底能去哪不能去哪,因此,并不多话。
杨晓想了想就又道:“在附近找个学生补习班,采访一下接送学生的家长,看看补习办的安全设施到位不到位,消防各方面做的好不好”
桐桐点头,想起路过的时候看到过的补习班招牌,打了方向盘就过去了,只两站路而已,这个补习班这个时间应该是在阴面,比较凉快,家长也愿意接受采访。
眼看都到了,桐桐看着去停车,结果杨晓的电话响了,是邵维:“在哪?什么素材?”
杨晓就说了,那边邵维又吼道:“杨晓,你出门带脑子了没有?安全措施的问题,消防的问题,这都是有相关部门主管的。你能不能先打个招呼,请人家协同完成这次采访。
你这猛的这么报道,不是给人添麻烦吗?懂不懂人情世故?就算是做新闻,你想做的有价值有意义,那也是请职能部门重视,这是目的!不是总憋着要去曝光谁!”
杨晓:“”她只能问:“姐,今天再不交就来不及了。”
“这样去孤儿院和敬老院,有人善心企业家在做慈善,你们开车过去,我从单位出发,尽快”
杨晓:“”孤儿院和敬老院在哪?远不远都不知道。
桐桐知道,马上就上路,避开车多的主要干道,好些路老赵都不知道:“小林可以呀!路况这么熟悉。”
“还行!还行。”桐桐说着,越发不爱说话了。要么说,还是要实习接触呢,这里面有很多外行没有办法摸到的门槛。
行业里一定是有很多忌讳的,不入这个门真的是想不来的。
杨晓这样的实习生,怎么做都是错,太正常了。就像是这次的选题,但选无可选的时候,就选这种赞扬褒奖性质的,它的意义可能不在于收视率多高,而在于这样的正面宣扬之后,这些善心企业家会给这个栏目带来什么好处。
车子到的时候,邵维的车子已经到了。她妆容精致的从车上下来,拉着一张脸。
杨晓赶紧过去,递了话筒。
邵维只把车钥匙塞给杨晓,转身就走了。
杨晓从车上给拿了遮阳伞和水,又把钥匙塞给桐桐。
桐桐:“”邵维并没有多等,车还在太阳下面呢。她上去给把车挪到阴凉的地方,这才下车,又去买了两箱子矿泉水,叫人家小卖部的人给送到车上。面包车上一箱,邵维车上一箱。
这种采访就没有看的必要了,她又买了些零食搁在小面包车上,今儿出来连午饭都没来得及吃。
这个职业别人瞧着光鲜亮丽的,记者呢!其实内里啥样咱自己知道。
喝了水,借了人家的厕所用了用,那三人就出来了。
桐桐把车钥匙给邵维,又给把水拧开递过去,邵维借了,小口喝着,然后点着桐桐:“杨晓犯的这些错,你也记住。干这一行的,不是说不能曝光。
有良心的媒体人可以当,但是目的一定要搞清楚。发现情况,一定得通过有关部门不要给自己捅娄子,也不要给节目组捅娄子,更不要给单位捅娄子,办事是要讲方式方法的”
[1244]归途漫漫(51)二更
归途漫漫(51)
跑了一天,晚上桐桐说请客吧,邵维不去:“你们去吧!今儿那几个企业老总,跟人家说好了,也跟台长约上时间了”说着,拎着包就要走,走到一半停下来看桐桐和杨晓,“不是不带你们,小姑娘家家的,这种场合少去为好。”
桐桐伸手给把门打开,目送邵维离开。
这才问老赵:“赵叔,撸串,去吗?”
老赵摆摆手:“年纪大了,这一天下来扛不住了,先回!你们去吧。”
杨晓看桐桐:“我请吧!”今天喝了人家小孩买的水,吃了人家给买的零食和冷饮。
别抢谁请了,先去吃饭,真饿了。
坐下先叫上一盘烤包子,垫上肚子了再慢慢吃。
桐桐问能喝点吗?
能!
“那就来点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