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林耀军和张舒不言语了,姑娘是漂亮的,但是咱知道人家不仅漂亮能力不差,人家的爹妈应该是比咱有能力。非叫孩子去挤那一条窄道道,万一孩子把路走偏怎么办?漂亮的女孩子没有背景,有时候真的得付出点什么,才能朝上走。因此,顾虑孩子一条道走到黑,那就是逼着孩子犯错呢。
张舒就说:“那就回来!只要稳当就行,有手有脚有脑子有学历的,哪里就找不到个稳当的工作了!实在找不到顺心的,回来呆着,咱开两家分店,守着店就把钱挣了。”
对!我们没有执念,非得叫你们有多大的出息。
桐桐就笑,“那也不至于到那个份上!那个方向太窄,那就往后退一步。我双专业,以后做记者应该问题不大过几天我就去咱们市里的电视台实习,没有钱拿,就是去外面跑跑新闻”
“记者好啊!”在两人的认识里,记者就是做采访的,有啥危险的吗?稳定,体面,这就很好了。
于是,他们觉得跟孩子说好了,挺欢喜的。
而且,市里的电视台也很好呀,在咱看,脸能出现在电视上,那就很出息了。那样的单位有啥不满意的!实习能进去,那以后能在里面工作,他们就已经很满意了。
林耀军说:“回头买了大雁,在家聚一次,这是好事啊!”
桐桐:“”行,这么想挺好的。她顺势转移了话题,“养殖的吧?”
肯定是养殖的,都尝尝。
桐桐:“”这玩意吃过!并不会比家禽更好吃。凡是早早被驯养当家禽的,那味道没的说!
后人总是不相信先祖们!先祖们真的尝了,然后没养,因为没有比鸡鸭鹅更好吃!
说着话琐碎事,又不免提起节目组要做这个案子,来采访需要准备什么。
这种记实类的,什么都不用准备,是什么样儿就是什么样的,这就可以了。
果果考了两天,可以直接放飞了。
一出考场就嚷着要吃冷饮,要吃冰镇的西瓜。能满足的都给他满足了,出门吃了顿火锅,桐桐把游戏机给他了不算,还带着他去电脑城,买了一台台式电脑。
这台电脑只能放在客厅,还得联系人家安装网线,又是电话拨号,但不管怎么说,家里添置了一台电脑。
电脑买回来了,林耀军才知道的。没叫闺女掏钱,咱家买的起的。在家上网多安全的,总好过孩子去网吧叫人放心吧。
想买就买,每周适量的玩一玩就成。
日子欢欢喜喜热热闹闹,直到节目组的到来,那些过往不得不直面和重提。
这次的栏目叫《法制三十分》,是法制频道的节目。
来的是一位三十多岁的男记者,叫楚兵。这个记者是个熟面孔,一直做的是这个节目。
也是在这个采访的过程中,林耀军才坦言,这些年在寻孩子的路上遭受过的各种事端,好心人很多,但也难免各种磨难。
被偷过钱,在山沟沟被抢过摩托车,有人故意打电话说有孩子的消息但其实只是单纯的恶作剧,因为这个恶作剧,他在雨季冒雨奔了六百多公里。
最叫人难以接受的就是,有人打电话叫在哪里哪里放五百块钱,然后会告诉孩子的地址。明知九成九会被骗,可还是不敢错过孩子的消息。
被狗撵过,被人打过,被扭送过派出所,一路寻,一路的心酸,那真的说三天三夜都说不完。
“就是觉得,谁都对不起!找不到果果,孩子在人家家里不知道受什么罪;对不住爱人,这些年没有一天的日子是顺心的;对不起父母,因为孩子的事,父亲自责而亡,母亲挂心孙子,没有一刻放下,没有给父母尽过孝;连家里的弟弟妹妹都对不住,没少受牵连。最对不起的就是我姑娘”
果果坐到边上,静静的听着父母谈及这些年的过往。他的手指一下一下的扣着裤缝,那种痛苦与折磨就这么直接的呈现在了他的面前。
在记者问到他的时候,他说:“我就想知道,我爷爷的这条命谁来赔?不杀伯仁,伯仁因他而死,他就不算是杀人犯吗?如果这条人命要人贩子来赔,那乔家呢?乔家算是非法拘禁吗?
我说了我的来历,报警必能找到。就因为我年纪小,说的不清楚,他们就不够成非法拘禁吗?若是非法拘禁,他们还得多判三年。若是在非法拘禁期间,对我警醒虐待,最高可判十年。
我还想问,在我的老师知道我不是乔家亲生的情况下,处处协助乔家,这算是协助乔家侵犯我的人身自由吗?
我长到十四岁,这整整八年里,但凡周围的人有一个肯帮我,我早回来了。那些视而不见,假装糊涂的人,他们算从犯吗?
我就想问问,法律如果公道,法律如果保护的是无辜的良善的好人,是不是能还我们一家一个公道?假使法律总是让好人受委屈,保护了坏人使他们免于受处罚或是少受了处罚,那法律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楚兵没有打断,听着少年一声声近乎于犀利的提问。
而到了这家的姑娘,这个案子至关重要的人之一,可以说没有她,这个孩子未必能找回来。她将这个案子挖出来晒在太阳下,而今能公之于众,都是她的功劳。
结果她没有提家里的事,没有提她这些年因为家庭的变故成长的有多不容易,也没有提在这个案子的侦破过程中她惊艳的表现,而是忧心忡忡的谈起了:对违法视而不见,纵容违法行为。
“这件案子里最叫人觉得可怕的是,买家乔家三代,从当年还活着的老人,到已经成年的乔家四个女儿,尤其是这四个女儿。他们都受过教育,甚至于高等教育,可结果呢?他们成为了犯罪者的帮凶,甚至于主动去犯罪。
周围所有的人,所有所有的人,他们视违法而不见。这说明什么?说明法在他们眼里是没有威严的。他们不遵法的前提是,他们不尊法!若是法失去了其威严性,人人皆可践踏,那该是多可怕的一件事情。
我觉得我们将要面临的问题是,如何能维护法律的尊严。而让每个违法者受到严惩,这就是维护法律尊严最有效的方式!”
[1241]归途漫漫(48)二更
归途漫漫(48)
接受了采访,配合了节目录制,这就算是完成了最近最重要的事。至于什么时候能播,咱也不知道。
总之,这一茬事算是扔过去了。
又有周芳带着白小飞来,也没有在外面吃饭,而是来家里做客。
果果玩电脑,叫白小飞一起。他把位置让开,“你来!”
白小飞动了动鼠标,然后就起来了:“我不爱玩,你玩吧。”
“游戏机呢?你玩呗。”
“没事!我看你玩就行”
大人坐在沙发上说话,周芳无奈的看了一眼,这孩子就是这样子,好像对什么都不感兴趣。问他喜欢什么也不说,沟通是很有障碍的。
桐桐端了水果出来,瞧那边看了一眼,就喊果果和小飞:“那就别玩了!帮忙削姜剥蒜”
果果:“啊?”来客人了,干嘛干那个呀!
张舒才要说话,桐桐摁住张舒的肩膀,给果果使眼色:“快点!趁着小飞在,咱利索的就干完了。”
炒辣酱需要的配料多,姜就是比不可少的。
其实平时这些食材都直接拉去那边的库房处理了,今儿是有客人,时间紧,林耀军直接给带回家来了,就在玄关边靠着呢,整整一袋子生姜。
小飞果然就来帮忙了:“我来!我来!”
一大袋子,跟桐桐直接抬到了餐桌边。桐桐去取盆儿,他跟着取了筷子,用筷子上有棱角的部分刮生姜的皮,手脚特别麻利。只干活不说话。
果果就跟着过去,学着帮忙去了,手脚也很利索。他主动说起了安县,说起了来子镇。乔姑姑就在来子镇,他每年都会去几次来子真的。
所以,对来子镇他还是知道的。
于是,他说镇子里的河:“那里的水蛇多,我还吃过那河里的水蛇”
“夏天多,下了篓子能还能捞到黄鳝”
话也跟着多了起来,从蚂蚱到小鱼泥鳅,什么都能说。
一会子河流,一会子水塔,一会子麦子,一会子苞米,说的活灵活现的。又说起了,巷子里谁家的狗,谁家的猫,谁家的狗叼了兔子,谁家的猫会抓老鼠。
周芳不时的朝那边看一眼,桐桐朝卧室去,给周芳使了眼色,然后道:“周姐,您来看看我买的防晒霜,这些成分伤皮肤不?”
周芳一起身,小飞就赶紧看过去。等进了桐桐的卧室,小飞就不时的盯着看一眼再一眼。
张舒偷偷戳了戳林耀军:你看!这孩子操心他妈妈。
周芳的生活环境是优越的,从小到大,她都是在相对来说比较好的家庭环境中长大。这跟小飞的成长环境有云泥之别。
这个差距大到,她便是再体谅,可能也无法做到共情。
桐桐低声跟周芳说:“孩子不是不爱玩游戏,而是游戏机太贵了,万一弄坏了怎么办?孩子也不是不想碰电脑,但真的什么也不懂,怕露怯了给你丢人。甚至于在家里不是不爱看电视,而是电视一直开着,会浪费电的。”
周芳:“”她几乎是愕然的抬起眼睛看看着桐桐:“你说什么?”
桐桐朝她点点头,就是这样的:非必要不开灯,省电;每天洗澡这热水从哪里来?废柴火都是大事,更何况在城里,这得多费钱呀!所以,他可能会等到你催他,叫他洗澡的时候才会去洗澡。家里每一件电器,都是他没用过的,他害怕弄坏了。不管到谁家,不轻易碰人家的东西,弄坏了陪不起。
他就是这样长大的,你不能明白他的缩手缩脚是因为什么,就永远也无法做到真正的靠近。
周芳的嘴微微张着,眼睛瞪的大大的。
“买家告诉孩子的是,他的父母没本事,万一弄坏了什么咱拿什么赔?出门不惹事,打不还手骂不还口。教孩子的是勤俭叫懂事,俭省是美德,多干活不招人讨厌,得有眼色,多干活,少说话要是说错了,还不如不说”教育了十多年了,都是这样教育的。
这种又是你不能想象的,对吧?
周芳:“”
桐桐看着周芳,“其实,你的决定是对的,不是非要去上学的!学业什么时候开始都不算是迟,学历而已,再过些年,真的想要,国外也有拿学历的地方。”这家的经济条件应该是相当可以的。
周芳不住的点头,是的!是的!不逼他。
“所以,我建议在京郊租一套农家院,承包二亩地。你们每天能开车来回于城区和郊区的地方就行。你不懂没关系,听他的。他说种啥就种啥,他说养啥就养啥照顾他,他不自在。他照顾惯别人了照顾的好了,买家会夸他能干,夸他靠得住”
周芳捂住嘴,不敢哭出声来。
“你得叫他‘照顾’你,照顾着,情感就有了。”桐桐递了纸巾过去,“你也就慢慢了解他了,他也能放下心理负担,自然的跟你相处只有真的熟了,以后才好办。试着把他放在他熟悉的环境里,用他的生活方式先生活,也许三年,也许五年熬过了之后,手艺学成了,再做打算”
周芳擦了眼泪,这是她听过的最靠谱的分析和建议。
事实上,按照她的方式,小飞活泛了。他麻利的干活,跟人说话有问有答,与人交流是没有问题的。
她利索的擦了眼泪:“回去就这么办!”
“回头等到周末,我们去你们家做客。”
好!说定了。
吃饭的时候,桐桐就提起这个话题,说一说河呀水的,就觉得要是能种两亩地,悠闲的住到农村就好了。
周芳赶紧接话:“我也这么想的!沪市那房子,单位有一套,后来自己还买了一套,就这两套房子的租金,足够我们母子过的很好了。我想着白天开车给小飞去学烘培,学完就回郊区院子,养点鸡鸭,种点菜但就是没弄过。”
桐桐就笑:“小飞会呀!你怕啥?”
小飞抬起头,先说:“农村我妈住不惯。”
周芳鼻子一酸,眼泪差点下来。
果果左看看右看看,就有点明白了,然后说小飞:“农村的房弄的好了,可舒服了,我都想住郊区了。”
他就说县城的民房,其实也是老院子,跟农村的自建房是一样的。但是改造了以后,真的特别舒服。
他一边吃,一边跟小飞比划着说:“冬天只要柴就能供暖,屋里穿秋衣秋裤都不冷”
小飞认真的听着:“柴火容易,硬柴秋里攒一攒,就够一冬烧了。”
“夏天就是蚊蝇多嘛,你妈妈就是药剂师,还不会灭虫吗?”
“鸡鸭有味儿呢!”特别臭。
“每天打扫,只三五只养着下蛋,能臭到哪里去?”果果用筷子的另一头在桌上给画,“还能给院子里搭个塑料暖棚,里面种小葱香菜青菜”
桐桐就在边上算账,在京城租一套房多少钱,在郊区租个院子带菜地多少钱。这省下来的钱足够生活了,家里又啥都种点,足够吃了。吃不了学着做干菜腌菜这么一算,真的就觉得只要在农村,就可以过无忧无虑,再不用为生活担忧的日子。
周芳就说:“我也是这么算的,就是怕小飞跟着我吃苦”
“不吃苦!”只是一点菜地,吃什么苦?“那咱就住郊区吧,郊区啥都便宜。”
周芳抬头摸了摸儿子的头:“你要不怕跟着妈吃苦,不怕妈到农村什么都不会干,那咱就去!”
“不要紧!我会!”小飞主动给妈妈夹菜:“不怕!我都会。”
周芳本来打算带孩子多玩一些时间的,但过了一晚上,小飞就说,既然要住郊区,那就趁着夏天去租房子。要是房子不好,赶紧粉刷,过一个夏天,有个三个月也就干透了,不耽搁住。要不然怕是没时间拾掇房子。
从来都觉得这个孩子没有主见,她说什么是什么,从不反驳。可现在,他竟然自己开始谋划了起来。
于是,她决定听儿子。
然后积极的问儿子的意见,咱回去是坐飞机还是坐火车,飞机票多少钱,火车票又分卧铺和坐票,分别是多少钱。
小飞说:“坐票便宜,省下的钱都够咱给房子上一层大白了。”
“你还会刷大白?”
“会!我跟着泥瓦匠师傅给人家当小工,会刮腻子,会粉刷。”
周芳:“”这是从来不知道的,孩子也从未说过的。她强忍着心疼,夸道:“真能干!行,那就听你的,咱把这个钱省出来。”
然后她又说,从这里去火车站,坐出租多少钱,坐公交多少钱。
小飞马上接话:“坐公交!能省十来块钱,省的钱买点泡面香肠面包,咱路上吃。”
好!听你的。
然后她不在包揽一切,而是假装什么都不太懂,带着孩子去坐公交:“该坐哪一路”眯着眼好似看不清站牌的样子。
小飞过去帮着看,他观察了十多分钟,才明白了车牌,然后指了指对面:“妈,去火车站得去对面坐车。”
周芳心里猛松一口气:对的!只有这样才能慢慢融入城市,学会接触社会。
孩子拉着她,拉的紧紧的,紧张的看着红绿灯。然后过马路一路小跑,就怕不等过去,灯色就换了。
然后在火车站,跟着孩子手忙脚乱的检票,又去找那个入口上车,孩子从没经历过,周芳全程跟着,看着孩子胆怯的去问路,说话声音都抖,但还是不时的来安抚她。
直到汗湿完了,坐到车上,她的眼泪忍不住了,只能趴在桌上将脸埋到胳膊,任由眼泪下来。她感觉到了,孩子的胳膊揽着他,应该是说往行李架上放的人:“包里的东西掉下来会砸到人的你把袋子绑紧”
车慢慢的动了,周芳给桐桐发了个短信:谢谢!非常感谢。
桐桐扫了一眼手机,放回去了:磨吧!骨肉终是会长在一起,再也无法分割!
[1242]归途漫漫(49)三更
归途漫漫(49)
一睁眼,五点半。
桐桐起床了,她有早起运动的习惯,改不过来了。
林耀军已经出门了,辣酱再是能冷藏,但食物永远都是新鲜的更好吃。张舒半夜起来在家里把主要的调料在家里调配好,林耀军拿着出门,店里雇用来的人准备其他的,最后的作料林耀军整包一放就成。
所以,两口子起的都挺早的。
桐桐要出门的时候,张舒也要出门,她要去菜市场采购作料,还不敢在一个菜市场买,都是分散着,这个菜市场买这个,那个菜市场买那个。所以,几乎天天都往出跑。
其他的像是辣椒之类的,都找到专门的供应商了,一个电话人家就主动送,不需要人亲自跑了。
桐桐愣了愣,“我今儿得去实习报到,不能陪您去了。”
不用你们陪!大夏天的,瞎跑什么?在家呆着吧。桌上放着钱,买早饭吧。
桐桐:“”她问说:“香料还非要赶在早上买?十点以后就不新鲜了?”
不是啊!咋了?
“那你为啥不等果果起来,带果果一块去呢?半大的小伙子了,放假在家,舍不得用?”你是亲妈,该惯就惯着,该管还得管着。
他要是不想去了,别勉强,要是乐意就带着呗,他对这个城市也没有太熟悉。
张舒愣了一下,‘哦’了一声,“那早起吃点啥?吃了早饭再去报到?”
“馄饨,再摊两个鸡蛋饼不要抹酱,出门办事老喝水不方便”
行啊!这就给你做。
然后一个出门跑步了,一个轻手轻脚的下厨去了。
果果睡觉轻,动静稍微大点他就醒来了,隐隐约约听见了,然后就再翻身睡去了,姐姐说可以睡到八九点再起来,并不误事。
桐桐在外面给四爷打电话:“不是说过来吗?怎么耽搁到现在。”
四爷站在露台上伸着胳膊踢着腿,楼下连阿姨都没有起来了,他也就不下楼了,本来前两天都该走了,结果韩英想跟着,说话又小心翼翼的。
又有寻寻觅觅放假了,想顺便过去玩。觅觅是小姑娘,刚好赶上例假期,出门不方便,那就等两天。
“明天看能不能走吧。”
属于出门就拖家带口的,确实是利索不了:“有人接送的话,我就不管了,今儿报到了。”
嗯!去吧!这大热天的,愿意遭罪你就去。
而今家里租住的地方,距离市里的电视台不算多远,坐公交大概十站路左右。
桐桐把早饭吃了,重新洗漱。然后换上白短袖牛仔短裤,白色的运动鞋,再加一顶帽子。背一个不大的双肩包,肩带很窄,背包藏在身后从前面看是看不见的。
确认把该带的都一一放在包里,这才背着准备出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