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441章

    电话那边的声音好听,说话的腔调像是广播里传来的。

    “大红枣?”四爷问说:“货运过来?”

    “我姨夫去山里收枣,碰上一片百年老树,有十几颗枣树,枣子特别好。全给包圆了!枣子各个都跟小鸡蛋似得,肉多核小家里留了点,都给运过去。”

    桐桐就说:“我那边得给老师准备,你不也得送人吗?你看着给家里留点,回头送了吧!给老师送礼,贵的老师不能要,便宜的又不像样,这东西难得,拿这个送吧。”

    四爷‘嗯’了一声:“行!明儿下午我去运回来。”

    桐桐一听那说话,就觉得:“你在哪呢?”

    “车上!开车去吃顿饭。”

    大年下的肯定是团圆饭,那车上就不是他一个人。桐桐就说:“你的胃有些弱,别管元宵还是汤圆,一两个就行,尝尝味,别多吃。”

    “好!记着呢。”四爷打岔问:“果果怎么样?还适应?”

    “慢慢来吧。”桐桐靠在楼下的树上,“乔家那边要打官司,他们在赌当年那个司机抓不到。虽然说澡堂子那里是个窝点,但他们只‘销赃’,把果果带走的女人是谁,果果醒来,带了果果一路的司机又是谁?毕竟乔家没有跟澡堂直接接触,他们是从司机手里买的人。缺了一方当事人,乔家又咬死不是买卖,只是收养,问题就卡在这里了”

    “那现在怎么处理?”

    “果果去还原了一次人像,对带走他的女人印象很淡,他还没有反应就不知道什么了。但是对司机的印象还是很深刻,看他拼凑出来的人像能不能有帮助,把这个人‘司机’先找到再说。”

    四爷就问:“买刘树的那一对夫妻没说个什么?”

    “就是澡堂子那一户,那一家的女人叫李秀,今年四十三了。她丈夫就是当地人,成长轨迹就在当地,几乎没离开过,属于当地的地痞流氓。

    后来娶了这个李秀,李秀的娘家说是距离来子镇不太远,但其实她是跟着她母亲改嫁过去的。她母亲早几年在她继父死了之后,又改嫁了,说是断了联系而今正在查,正在找”

    四爷懂了她的意思:“母女两个一起犯案的嫌疑极大?”

    “对!我怀疑带走的果果的是李秀她妈,按照年纪算,这个人都应该六十多岁了。找到她就知道这个司机是谁”

    四爷问说:“李秀这个丈夫是个突破口?”

    “不是!这个案子复杂就复杂在,李秀的丈夫在娶李秀之前,因为娶不到媳妇,说是捡了一个女人回来,精神上有些不正常。以前常在家里关着,后来,还先后生了两个孩子没两年,说是这媳妇带着孩子偷跑了,这才娶了李秀”

    车上的人都听愣了,四爷问说:“先买了被拐的妇女,生了两个孩子,而后又转手把女人连带孩子都买了,娶了一个回来。所以,在婚前,这两人可能联手卖了那个女人和两个孩子?”

    “对!就是这样。所以,这就是三口人了,再加上刘树,这就是拐卖妇女儿童四人,三人或是三人以上,这属于情节严重。这里面不仅牵扯到买,还牵扯卖,很可能判的很重。所以,几乎不可能主动交代。不仅不交代,还有可能隐瞒了李秀母亲的去向,因为这个人了解他们的罪行,坚决不能叫对方落网。”

    四爷:“”这案子复杂了,他说桐桐:“这已经是要案了,你就不要再过去了,没有什么用处。这案子得些年呢!一个老年妇女,很容易藏身。你要有这个心理准备。”

    “嗯!”桐桐一边说着,一边掏出兜里的照片,这是从老钟那里弄来的。这个人已经通缉了,网上也能找到。

    此人叫李三妹,照片上看,此人一双三角眼,吊梢眉,长相实在普通。但这是五十岁上下的照片,六十多岁会变成什么样子,跟照片上还像不像,可就不好说了。

    八十年代的黑白照,拿着这个找人,挺难的。

    再说了,真要跑到小山村里,找个老头一块过日子,山里消息闭塞,远不是网络发达的时候,谁关注这些消息?这种的,你怎么办?

    或是拎着个破蛇皮袋子,在城市里拾荒。过来过去的,谁还注意这些人?人家一样就避开了。

    真的,大海捞针都不足以形容这其中的难度。

    前面眼看就到了,四爷才说:“人找回来的,其他的都是其次。”

    “嗯!”桐桐抬头,果果已经趴在窗户上看了几次,“那你忙着吧,我去吃饭。”

    “我也到了!等回去了我打给你。”

    “好!”

    挂了电话,四爷看了被挂的电话,打了方向盘,拐进了一处不起眼的大门,然后里面都是一水的青砖老式别墅。

    金运达问说:“这就是那个自己个找到她弟弟的姑娘?”

    “对!后续很麻烦”四爷说着,就问说,“哪一户?”

    “左拐第三户。”

    左拐第三户,车还没停,门便开了。老老小小的都从里面出来了。

    车缓缓的停下来,金运达先下车:“爸,魏姨,你们怎么也出来了?”

    魏兰满脸的笑意:“孩子回来了,我跟你爸一样,在家里坐不住。”

    正说着话呢,看着后面那母子三人下车了,寻寻觅觅绕过来,喊着‘爷爷’‘奶奶’。

    魏兰应着,一回头的工夫,副驾驶上下来个大小伙子。这一下来,惊了人这一下:“这是子豪?”

    四爷就笑:“您好。”

    “好好”魏兰拍老爷子的胳膊,一下一下再一下,一下比一下重:“看见了吗?这是咱的长孙,这是子豪!”

    说着,就指着老爷子:“这是你爷爷!你长的比你爷爷年轻的时候漂亮多了!”

    这话说的,一家子都笑。

    老爷子拐棍重重的往地上一点,然后才上下的打量:“平平安安的,回来就好!人这一辈子总有难要过,你把这一辈子的不顺都过完了,剩下的就是一马平川”

    “借您吉言。”

    魏兰又指着斯斯文文的中年男人,“这是你二叔”

    边上一知性的女性,“这是你二婶。”

    后面还有一对夫妻,便装,但应该都有军职,“这是你小姑和姑父。”

    四爷一一认了,又有一家一个孩子,两个都是十三四岁的女孩,睁着眼睛好奇的看着。一家子这才簇拥着往家里去。

    家里很素朴,摆件家具都很陈旧,四爷被摁在老爷子身边陪坐着。

    魏兰坐在一边,递了水果,然后才道:“把你弄丢了,一大家子都有责任。当年,你二叔在沪市读大学,你小姑在部队,年纪都还小。

    你爷爷刚恢复工作,在西部省份任职。我当年是陪着领导南下了,也不在京城双胞胎的月份是找妇产科大主任看好的,可谁知道就”

    胎盘脱离了,那么危险的情况就刚好给赶上了。

    再加上是继母,运达心里对他父亲存着怨气,当年宁肯一边上学一边带孩子,也不肯把孩子送回来。后来他父亲给他调动工作,他宁肯辞职下海也不愿意接受以至于诸多巧合一下,一个没看住,把孩子弄丢了。

    “所以,很对不起!”真的很对不起!

    [1223]归途漫漫(30)二更

    归途漫漫(30)

    四爷跟桐桐这种级别的大夫过了不知道多少辈子了,自诩能做个太平医的。

    像是产妇在大月份胎盘脱离,这种状况是极其危险的。而且,发病急,病程发展快。这是跟死神抢时间的,要是产妇在家里突然出血,路上稍微慢一点,赶到医院,就可能母子皆保不住。

    而这个情况,在发病之前,是没有一点症状的。一旦发病,看剥离程度,若是轻度,那就有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之间的抢救时间。

    这是谁也无法预知,谁也无法干涉到的。当晚能救回来这母子三个,已然是侥幸了。当时的情况,一定是就近。就算是在熟人的医院,可大夫不能等着你突发状况。若是大夫不值班,这种情况,大夫接到电话,都赶不到医院。

    况且,八十年代初期,大夫家里哪有电话?

    那时候谁还管你是谁的家属,遇到哪个大夫,赌命呢!进手术室家属签字,人家才能做手术。又需要大量的血浆,各种的搭配,可以想象有多忙乱。

    所以说,谁有过错?真不至于。要是没有人贩子,所有的孩子都会安全。不能因为东西丢了,不去责怪小偷,先自责自己没看好。

    怎么看呀?钱放在钱包里,钱包放在兜里,贴身放着,结果裤子给你划拉了,都要把钱包偷走那问题是,钱不这么放,该怎么放才对。

    人贩子的罪就是人贩子的罪,相互埋怨,自责,都可以过去了!

    回去之后,两个小的去睡觉,四爷跟金运达和韩英在客厅里。

    金运达这才说:“你如果有需要的地方,家里的关系你可以用。”

    四爷:“”明白了这么安排的用意了,是怕自己有借力的地方。但是,金运达应该是跟那边走的并不亲近,“爸,您争气了半辈子,要不是因为找我,应该也不愿意麻烦人家。我也没有麻烦人家的必要。”

    金运达看了韩英一眼,就跟孩子苦笑:“其实,人家也没怎么样。你爷爷跟你奶奶分开,后来选择魏兰魏主任这不是人家魏主任的错,对吧?”

    韩英也跟孩子解释:“不要觉得别扭!男人变心了,这是男人的错,你爷爷不是因为魏主任跟你奶奶分开的。迁怒人家,这是没必要。事实上,你爸爸跟魏主任处的不错,只是对你爷爷不满而已。”

    “你爷爷当年喜欢一个广播员”金运达跟孩子说起了家里的事,“就要反对包办婚姻,跟你奶奶离婚,闹离婚的时候我应该不到两岁。

    后来,当时族里的长辈找到城里,人家那个广播员便跟你爷爷分开,但是,婚还是离了。你叔叔比我小六岁,也就是你爷爷你奶离婚三年后,他们才结的婚。”

    四爷点头,父母的婚姻造成了父子之间的隔阂,跟亲老子置气,不愿意受他的照顾而已。

    “他再婚之前,每月给家里一半的工资,作为抚养费。再婚之后,工资的级别升了,依旧是每月一半工资按时寄回家。后来,大运动来了,他们两人都被打倒了。魏主任的问题严重一些,你爷爷曾要跟魏主任断绝关系,后来你奶奶做主,把你二叔和你小姑接到家里去,你断绝成。”

    四爷:“”

    “在老家有一年吧,你奶病逝了。魏主任妥协,认罪,才争取了一些待遇。我跟你二叔、小姑回到城里。我不回来不行,当时你二叔和你小姑还是孩子。

    你爷爷当年说好听点,是个中立派。不针对谁,但是对任何号召都极力的支持。就像是当年插队一样,我十七岁下乡,在城里呆了不足一年。

    按照你二叔和你小姑当时的年纪,都没有到插队的年纪,我是可以不走的。事实上,他忙,顾不上家,我一走,你二叔和你小姑就没人管了。但还是把我送去插队了。”

    金运达就说:“所以,看起来家里和和气气的,那是因为他真的老了。但从内心来讲,不管是你二叔还是你小姑,都跟他有些嫌隙。但我们私下走动的很频繁。”

    四爷缓缓点头,表示明白了。

    “魏主任呢,是对你妈有意见。她觉得你妈妈不够坚强,撑不起来,她也从不掩饰这一点。”

    韩英默默的低头:“这个我承认!”

    “你二叔在下面地市里任职,一地父母官,不能擅自离开。找到了,知道了就好,回头总能见到,并不是说不关心。你小姑在南边,部队上纪律更严,这次能回来就是想见见你。”

    四爷:“明白了。”

    “魏主任没有离婚,是多方面的原因。所以,这也就是为什么我跟你妈有了你,却不送回去的原因。你爷爷靠不上,我怎么麻烦魏主任呢?

    人家也要工作,不能因为你奶奶照顾过你二叔和小姑一年,就赖上人家。但若是因为你二叔和小姑跟我之间差了个肚子,就刻意的疏远,也没有必要。”

    家里的这些关系要跟孩子说清楚,因为情况确实特殊,跟他以为的应该有些偏差。

    而且,“家里的很多关系,不是你爷爷的!魏主任关系网很广,她当年便是认罪,也只在自身揽罪,没有说过任何一个人的一句不对。所以,凡是当年的同僚、战友,都会看在魏主任的面子上。”

    四爷了然:“我知道底在哪了,您放心。”什么三代?不存在的!

    那就好!

    挨着枕头,金运达就鼾声如雷,终于睡踏实了。

    四爷第二天出门取货,要带连个小的去,问韩英去不去,结果韩英说:“你小姑和你二婶一会子就到,我就不去了,你们快去快回。”

    寻寻嘟嘟囔囔:“货运站有什么好看的?”一副不乐意去,但穿鞋的动作从来都不慢。

    觅觅拿了两顶帽子站在二楼问:“我戴着哪个?”

    寻寻撇嘴,头都没回:“左手的!”

    四爷却笑:“你戴给看看?”

    觅觅马上戴起来,换着戴。

    “米黄的。”

    觅觅看了看:“”还是左手的。

    四爷又说:“穿那件长羽绒服,货运站在郊外,风大。”

    “嗳”

    两孩子哪里来过这种地方?看什么都新鲜。

    寻寻下来要帮着搬货,四爷摆手:“看着就行!一个搬运师傅干一个小时,三块钱。这点活,三五块钱就有人干。”

    果然,找了个三四十岁的人,花了五块钱就搬下来了。

    四爷这才把寻寻塞到车上去:“走吧!少爷,今天的体验结束。”

    颠了一路,终于比在家里活泛了一些。

    寻寻坐在副驾驶上,问说:“哥,你谈女朋友了?能见见吗?”

    “下周吧!下周带你去吃烤肉”

    觅觅往前凑,问说:“漂亮吗?有照片吗?能看看吗?”

    四爷把钱包递过去,里面有一张晚会后台拍的。他当时给拿的外套,桐桐穿着礼服,学生会的干部顺便给拍了几张。他挑了一张放在钱包里。

    两人凑到一块,‘哦哦哦’的起哄:“这也太漂亮了吧!还般配!”

    会夸!四爷高兴了,说两人:“钱包里的钱,一人抽一张,但不许乱花。”

    这可太喜欢了。

    寻寻蹭的一下,抽了一张。

    小孩子的开心就是这样的,带着玩,带着吃,给点零花钱,能开心好久。其实玩什么不重要,吃什么也不重要。

    高高兴兴的到家,院子里停着车,便先给车上都塞了几箱子,这才一人抱着一箱子回来。

    二婶和小姑果然都在,四爷笑着问候,叫保姆去洗了枣送来。

    一打开箱子,觅觅就抓了枣出去:“看!这么大。”

    哟!还真是跟鸡蛋有的一比。

    二婶就喊:“洗几个拿来尝尝。”

    小姑说保姆:“蒸着吧,好剥皮。”然后招手叫侄儿:“来来来!正说你谈了女朋友呢”

    四爷还没到跟前,觅觅就先说:“可漂亮了!我哥钱包里有照片。”

    然后都起哄的要看,四爷把掏出来叫看。

    “哎哟!”是漂亮:端正、大气、亲和。

    就是小姑娘过的苦了点!

    二婶取了张名片递过去:“这是你二叔的同学,都是学法律出身的。你二叔走了仕途,但他这个同学一直做法律工作,要打官司,还是要找信得过的律师。这个人是可以信任的!回头叫你二叔给打个电话”

    四爷就顺手接过来了:“那得叫她来谢谢您和二叔。”

    “专程见见可以,谢就不必了。”再说了,“咱也不能白吃人家的枣呀!”

    小姑就跟着笑:“真的特漂亮。”然后逗侄儿,“好好谈,放假了带去南边玩,小姑给你们安排。一毕业,咱就争取结婚你妈这身体呀,养个三两年,将来给你们带孩子,那请好的”

    两人不问过往,就只当这孩子从没离开过。说学校,说创业,说生意,说以后的打算和发展,就是不提过往。

    听听这些,韩英的情绪明显好了起来,半天的时间笑了再笑。

    还偷偷的问妯娌和小姑子:“要不要给人家女孩子准备点小礼物”都吃人家的枣了。

    “逗孩子呢,你咋还认真?”二婶说,“钱给足!谈恋爱嘛,下馆子、看电影、逛公园,游乐场出去旅游,什么都行!”

    只要孩子高兴,他喜欢的你就支持,他不喜欢的你就别强迫。他不需要干涉,你就看着别言语。他需要支持,你撸袖子就上,只干活,别说话。

    以后会好的!缺了十八年又怎么样?

    二婶临走的时候给韩英宽心:“咱说句只咱们妯娌之间能说的话,老太太也没生大哥,可现在大哥回家难道是去看老爷子的?”

    这还不是亲生的呢!处着处着都亲近了。

    你这儿子可是亲生的,不问缺憾只往后看,便是有一些距离,时间也能拉平心得放宽,孩子回家才舒服。可千万别叫孩子迁就你了!

    [1224]归途漫漫(31)三更

    归途漫漫(31)

    呦呵!我这是傍上个富二代呀!

    瞧瞧,新车都开上了。

    四爷就笑,接她的包:“走!回家。”

    其实开学前只有这一天时间,收拾收拾就得去学校了。在回学校之前,四爷联系了人家律师,跟人家谈谈。

    这个律师就是二婶介绍的,是二叔的同学。

    四爷一打电话,那边就说:“你二叔今早才走,昨晚我俩喝到凌晨。过来吧,也别出去吃饭了,没那些虚的,上我办公室来。”

    也行!直接去了律师事务所。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