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380章

    桐桐:“”没错!此人才是这条花船上说话算话的人。

    那人本已转身了,此时又扭过头来,恶狠狠的瞪了桐桐一眼,眼里已有杀气。

    桐桐指着对方,嗤笑道:“那么个腌臜货色,留在姐姐跟前,当真污了姐姐的眼”

    美妇忙倒了酒来:“公子息怒!”

    桐桐一口气给喝了,美妇来劝酒:“公子再喝三杯,奴家就告知公子奴家乳名。”

    “三杯?”桐桐将酒推开,“再喝下去,今晚怎么陪姐姐?”她看对方,“观姐姐面如胭脂色,不若我管姐姐叫胭脂,如何?不管别人唤姐姐什么,姐姐只做我的胭脂便是了。”

    说着,便站起身来,将她往起一抱,便往里面去。

    小小的船舱一铺榻,美妇笑道:“公子容妾身沐浴,就来!就来!”

    桐桐这才撒了手,自己躺在榻上:“姐姐快些,我且等着呢。”

    这美妇果然离开了,桐桐感觉到了,船动了,比之前快的多。

    四爷在岸上看着,之前船不动,就停在这条街的河道上,而今能看见船驶出了河道,那边极黑。

    他问县令:“那船去往何处?”

    “拐出去,是河道分叉处,有沙州一座,上面有竹林十分宜人,常有文人墨客夜间去听风吹竹林声。再往前,便有湖泊芦苇,夜里极静,若遇雪天,当真是一处赏景的好去处。”

    四爷:“”那也是杀人抛尸的好地方。他问说:“这船明日便归?”

    “未必!也时常去别处,数日、十数日、数十日间隔皆有。”

    四爷了然,也就是上了花船的客人是不是安全下船,会不会安全下船无人得知了。便是说去了别处下船,也未必不可信。

    像是桐桐这样的‘客人’,不是本地人,便是客栈还有行李,只要打发个人来,说来取行李,店家也不会觉得这人就是失踪了。

    因此,官府都不能知道。

    而今这出门在外,遭遇意外的多了去了,家里有人寻还罢了,要是无人寻,真就是死了都没人知道。

    桐桐必是发现了什么,故意引的人起了杀意。

    时间一点点的过去,周围越发的安静。

    有一婢女进来,给灯里添了灯油。等人走了,桐桐看向那灯,这灯芯里被放了药了,一盏茶之后必昏迷。

    桐桐给嘴里塞了药丸,继续这么躺着。

    大致一盏茶之后,又有婢女进来,小声的叫道:“公子?公子?”

    桐桐一动不动,呼吸均匀。

    婢女又伸手推了推,桐桐还是没有反应,这婢女转身便出去了,隐隐的能听见说话声:“睡了。”

    而后外面的争执声稍微大了起来,那美妇低声道:“此人要往营里去,又是公子哥,必是京城大户子弟,去营里极易出头,此人留着笼络,大有用处”

    话未说完,便被一男人打断了,这人的嗓子似是破锣:“用处?怕不是你看上这个小白脸了?怎么?改名叫胭脂了?”

    “此人必有来历,若是失踪,家里必寻!彼时牵出萝卜带出泥,若是坏了大事,当如何?”

    “官府正在追查孩童失踪,金通判正陪着县令这么巧,此人便追来了!莫要忘了,上面可说了,那金通判身边有一高人,至今无人描摹出此人的相貌来你又焉知此人就不是那位高人。”

    “你就是找借口要杀了他”

    “杀他是他该死”

    说着话,脚步声便近了,门被拉开。有人伸手拉扯桐桐,桐桐睁开眼,反手拽住对方的手臂,措手拧住,抬手便卸了下来。不待对方喊出来,桐桐便卸了对方的下巴。人未起身,先抬脚勾住转身要跑的美妇的裙摆,将人拉了回来,“姐姐,怎生沐浴了这么许久?”

    这美妇白了脸,才要叫嚷,被桐桐用毛巾塞了嘴,只能哼哼而已。

    婢女追来:“小姐小姐”

    桐桐在美妇腰间一揉,本因练舞伤了的筋骨一阵酥麻,她忍不住呻吟出声,婢女以为是五短汉子与这美妇在舱内做什么了,便退了出去。

    人走了,桐桐将这美妇扔到榻上,脱了这美妇的外衣,盖在那汉子的脸上。

    那汉子双腿挣扎着,隔着纱衣,他看见这畜生正在解腰带。

    桐桐一边解腰带,一边踩住这汉子的腿:“算计小爷?嗯?”

    那汉子腿不动了,大口的喘着气,胸口起伏不定。

    “小爷在道上混的时候,你还不定在哪呢。”桐桐蹲下来,一边解领扣,一边跟这汉子说话,“这小娘们还不错,爷将她带去营里,孝敬上司,结好同僚。她呢?日日做新娘,岂不是好?哪一日厌了,一包哑药下去,卖了便是了”

    那美妇眼里便有了惧意,眼泪汪汪,好不可怜。

    这汉子不住的摇头,头开始甩动,将盖在头上的衣服甩开了,喉咙间发出不要不要的声音。

    “不要?”桐桐坐起来,痞痞的笑着,站在那汉子的头顶,用脚尖扒拉对方的脑袋,“你倒是个痴情的!男人嘛,长什么样不要紧!能护住女人,那就是条汉子。你要是早告诉我,这姐姐是你的,小爷也不至于就要她。”

    那汉子眼里满是哀求,喉咙间发出类似于‘错了’的音儿。

    “你们算计小爷,要将小爷装麻袋扔湖里,这是要小爷的命。而今想叫小爷饶你们,也不是不成。”桐桐坐在边上,低头俯视二人:“你们得想想,拿什么能换你们的命。”

    “金金”

    桐桐从怀里掏出银票来,展示给对方看:“小爷像是缺金银的?”说着,起身,将袖口解开,做脱衣状,然后看榻上的美妇,“姐姐,此人待你也不过如此了,那倒是真要委屈姐姐这般佳人了。”

    “要什么”这是一混江湖的恶人,并非公子哥。

    桐桐回头看这汉子:“我倒是想知道,你们说的这上面是什么人?”

    对方不出声了,眼睛一闭,一点反应都不给。

    桐桐哼了一声,过去果真去脱那美妇的衣裳。倒不是为了刺激那汉子,也不是为了羞辱人,一般有组织,她们身上会有记号。

    果然,美妇的肩头有一个‘卍’字符,血红血红的。

    桐桐眼睛一眯,心中了然,却故意一脸的惊讶:“佛王!”然后手脚麻利的给美妇拉上衣裳,“该死!该死!得罪!得罪!原来是佛王坐下,在下唐突姐姐了。”

    说着,取了美妇口中的帕子:“姐姐早说清楚,不至于大水冲了龙王庙呐。”

    那美妇惊疑不定:“公子究竟是何人?”

    桐桐‘嗐’了一声,“此‘卍’字符乃是先帝张太贵妃赐给亲孙佛王的,佛王幼年被送走,肚兜乃是张太贵妃亲手所绣,以自己的血染了白丝线,绣成‘卍’字吉祥符,为镇邪祟。此事,你二人当是有所耳闻的。”

    美妇看了那五短汉子一眼:不曾听过。

    那汉子亦迷茫,像是自己这般出来办差的,自是不知这般隐私之事。

    桐桐叹气:“不瞒二位,小子姓张。姑姑正是陈王妃,当年在下尚在襁褓,张家便因陈王事,五岁以上男丁尽皆被斩。我随母亲充作官奴,母亲不堪受辱,悬梁自尽。我被张家故人收养,假借孤儿之名养育膝下,细心教养此番去军中,亦是”

    说着,一副恍然模样:“原来,你我皆为佛王效命”说着,便抬手接上了那汉子的下巴:“恕罪!恕罪!险些误了大事!”

    [1125]红宇琼楼(67)三更

    红宇琼楼(67)

    这话能信吗?

    岂能轻易相信?

    只是此人手段着实了得,暗算不了,打也该是打不过去的。莫说将他扔下湖了,他能将这一船人都给扔下湖去。

    江湖嘛,干的过就强横些,干不过暂且认怂也不丢人。

    这美妇忙道:“原是自家呀,倒是妾身的不是了。”她服软了,“小妇人罗梅娘见过公子。”

    “张百胜这厢有礼了。”桐桐亲自扶了罗梅娘起身,在对方看地上的汉子时,才恍然:“对不住!对不住!”

    而后亲自将这孩子扶起来,将关节都接回去,连连致歉:“这位大哥,勿怪!勿怪!”

    这汉子站起来,戒备的看着桐桐:“公子奉命?”

    “正是!奉命去营里,到底为了甚么,倒是不大知晓。”桐桐看向两人,带着打问的语气,“听闻有佛王配合卢家扰乱江南,莫不是就是你们?”

    这汉子眼睛眯了眯:“这些公子也知?”

    桐桐一脸迷茫:“义父与一黑袍人在书房中言谈,我无意间听到的,难道不对?”

    这汉子跟罗梅娘隐晦的对视了一眼:此人不能放他走!不管他说的是真还是假,对江南之事知道的太过了详尽。

    罗梅娘便笑道:“既然是自己人,那倒是我们怠慢了。不如,请公子入府,小住几日可好?”

    “好啊!”桐桐笑道:“正求之不得。”

    罗梅娘笑着点头,看向那汉子:家里的人手多,倒是不怕他。他是真的倒也罢了,若是假的,必能留下他的命。

    于是,船入河道,驶向远方。

    芦苇荡里,有十数小船驶出。四爷就在小船上,雷夋低声道:“大人,看那个方向,竟是回姑苏的。”

    “走!跟上。”

    站在船头,桐桐抬眼往出,此时正在姑苏城外。

    而今,寺庙道观极其常见,城里便极多。大小道观寺庙分布在大街小巷里,而村舍之中自然也就有。有些日子艰难的或是鳏独之人,老无所依,便舍身出家,心未必诚,不过是吃一份供奉饭罢了。

    有些真就是两间土房,一个小院,这就是一个庙宇。

    因此,这建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寺庙道观,要么是靠着名山大川,有名有姓的名望的地方;要么就是大户人家在自家的地盘上建的家庙或是佛堂。

    两者要都不是的话,那就只能是供奉邪神野仙的地方,朝廷是不许供奉这些东西。

    而今,站在甲板上,能看见隐藏在林子里的道观屋脊。

    沿河往前,有个简易的野码头,隐在灌木丛中。船靠过去,马上有人从岸边的林子里闪出来。船上有人扬起了黑色的旗帜,立马便涌出数十人来,各个都是黑灰的劲装,手持棍棒。

    那五短汉子看桐桐:“张公子,请吧。”

    桐桐眉头一扬,从船上下去了。下面一大胡子汉子,从后面走上来:“老五,怎么带了生人来?”

    这个被称为老五的给使眼色:“见了道长自有话说,请客人入内。”

    大胡子上下打量了桐桐一眼,一挥手,这些人让开了路面:“那就请吧。”

    桐桐抬脚忘里面走,路极窄,只能同行一人,周围蒿草半人高。桐桐一边走一边观察周围的环境,半路上,在一根蒿草上看见一根红络子。这络子多是孩童缠头发用的。

    三五岁的孩子,头上绑着两个小犄角,用的就是这种红络子。这若不是扛着孩子,孩子头上的红绳被扯下来了,就是孩子自己个走的时候,被草挂下来的。

    她假装没看见,只管往前走。

    走了足有一里路左右,才看见一个不小的道观。道观匾额陈旧,早看不清楚上面的字了。一圈都是林子,林子里隐隐能看见墓碑。

    城外,却人迹罕至,只能是这里埋着很多横死之人,周围的人觉得这里不吉,因此,此处便成了一个鬼林。

    老五嘴角勾起,看着站在台阶下的桐桐:“张公子,请进。”

    桐桐朝他笑了笑,抬脚进去了。

    里面各个道士打扮,不言不语,冷冷的盯着桐桐。

    桐桐从这些人的脸上一一扫过去,然后看向在廊下站着的瘦高男子,指着他:“这个兄弟我们见过!”

    对方愣了一下,其他人都愣住了。

    老五嘴角抽了一下:“张公子在何处见过?”

    “在云县码头上,当时钦差回京,停靠在码头上。那天晚上,钦差的船只起火了”桐桐看着指着那瘦高的男子,“我绝不会认错。他当时在茶摊上,看着上下船只的人。当时我就觉得奇怪,这人的眼神好生锐利”

    说着,便一副恍然的样子:“原来要偷袭钦差的是你们呀!英雄英雄,当真是英雄!那场火烧的好,烧的好生热闹!有眼不识泰山,失敬!失敬!”

    那瘦高的汉子眼睛一眯,仔细打量认出他的人:此人生了好一双锐眼,当时已经是乔装过了,这怎么还被认出来了。

    事情过去那么久了,竟是还记得住。

    而自己却对他全无印象!

    这会子被夸了,他讪讪的挤出一抹笑意来,草草的拱手,便转了脸,不再看此人。

    此时正堂里走出一四十多岁的男人来,像个仙风道骨的道士,一脸笑意:“这是哪里来的英雄,快里面请。”

    桐桐也扬起笑脸:“张百胜有礼了。”

    老五在后面解释:“道长,此人声称陈王妃乃是其姑母。”

    道长脸上无息怒,只笑着将桐桐往里面迎:“贵客请!一夜赶路,饿了吧!”说着看向小童:“传饭。”

    桐桐一脸的歉意:“有劳了。”

    她进了里面,那道长并未跟来,想来是想听自己的来历。

    有一盏茶时间,老五陪着道长进来,酒席也摆了出来。桐桐被安排坐在上首。

    道长举起酒杯,桐桐端起来:“叨扰道长了。”

    “请”

    桐桐将酒放在唇边,然后变了脸色,将酒重重的放在桌子上:“这便是道长的待客之道?”

    道长放下酒杯,看向桐桐:“据说张公子是作为大家公子养大,悉心教养的?”

    桐桐便笑了:“既然是悉心教导,又怎么会真把我教成腐儒?若为腐儒,在下早该以死谢罪了,何以逍遥于世间。就在下这德行,便是有人告发小子为张家子,也需得官府信呐!”

    “敢问收养公子之人究竟是谁?”

    “道长,此事当问佛王,怎生问起我来了?”

    道长冷哼一声,“张公子当真是油滑的很呐。”

    桐桐叹了一声:“道长,在下知道难取信于人。但我敢来,自是不怕的。”他就指着老五说,“此人甚蠢,在船上便说孩童丢失了如何如何金通判如何如何而后又说什么陪着县令隔墙有耳,事有不密,如何能成事?”

    她说着,就站起身来,观察这大殿:“要是我所猜不错,那些丢失的孩童就藏在这大殿里。”

    桐桐一样一样的查看,然后拍了拍供奉的神像:“道长,你的眼神告诉我,这里有机关。孩童就关在底下,对吧?”

    老五面色大变,老道看向桐桐,脸上的笑意便再也没有了。

    桐桐拧了机关,神像缓缓的动了。不大功夫,露出洞口来。从上面看下去,不大的地窖里,藏着十二个孩子。

    这是又犯了案子,卷宗还没到四爷手里。

    但只一扫便看出来了,有好几个孩子跟卷宗里描述的对上了。孩子被绑着,嘴里塞了布团,惊恐的看着桐桐。

    桐桐面无表情,将嘴一撇,然后将机关又拧回来。

    “手艺太差了!”她叹了一声,“这种恐慌蠢死了。我要是道长,我现在就马上撤离,因为那金通判带着人只怕已经寻来了。”

    老五嗤的一笑:“张公子,你当我等是甚人?”

    “那你以为,我为什么敢跟你来?”桐桐笑看着他:“花船停在县城的河道里,边上的‘香再来’饭庄,二层的雅间里,金通判就在,他就在上面盯着你。

    在湖面上,芦苇荡里有野鸭惊飞,离的远,你未曾听见,但我听见了。那里必藏着小船,盯着你的一举一动。

    从那边走,对方一看就知道你这是往姑苏来了。姑苏城外就这么大点的地方,这么一个地方还不好找。要是我所猜不错,四面八方的围剿你们就在顷刻。”

    老五面色一变,他当真就没发现。

    桐桐看道长:“您要是信我,咱们马上就走。先离开这里再说!不过是要制造恐慌而已,这有何难?小老百姓叫丢个孩子,这叫恐慌?非也!

    大户人家丢了钱财,如此,不仅朝廷惊慌,当官的惊慌,小老百姓也会惊慌。弄些钱财孝敬佛王,又能顺便办事,这岂不是一举两得。”

    说着,她就一脸的鄙夷:“也不知道是哪个出的这个主意,处处透着一股子小家子气,着实叫人瞧不上。这人呀,怕只想用咱们佛王,却不是真为了佛王。道长也是,你们怎么就真的听了呢?

    合作而已,两边的利益都该兼顾嘛!达到他们的目的,咱们也得落点实在的好处嘛!”

    道长:“”

    “您要是还不放心我,咱们这就走!今晚,我给您递投名状。您跟钱财有仇?还是佛王不需要银钱?”

    道长:“”

    他正思量怎么杀了此人,便有人来报:“道长,有人朝咱们靠近,像是官差。”

    道长又看向桐桐,桐桐摊手,指着老五:“他的手艺太次了,看我干什么?我要是官府的人,我能叫你们跑?再说了,我是要跟着你们走的,今晚能不能弄了钱财来,一验证不就知道了?”

    回头离开姑苏,把除了姑苏之外江南所有大贪都给洗劫了,姑奶奶教你们怎么做江洋大盗!

    [1126]红宇琼楼(68)一更

    红宇琼楼(68)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