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326章

    结果这天都要出门了,有快件被送了来,是邮政的。

    老霍打开了,里面是一份手写的简历。

    检查了一下,确实没问题,才给递到正围围巾的大小姐手里:“这一份简历。知道您住这儿的人不多,能寄来”

    桐桐接过来看了看,然后就干脆不走了:“你打上面的电话,我见一下这个人。”

    电话拨过去,那边说十五分钟后就到。

    老霍专门去外面等着,结果等来一位穿着黑色羽绒服,拎着个黑色帆布包的中年女人。对方将黑色的围巾往下拉了拉,然后朝老霍笑:“你好,我叫韩弘道。”

    老霍上下打量对方:“请进,林董正等着。”

    桐桐看见进来的韩弘道也愣了一下:简历上没写性别。

    她起身跟对方握手:“我是林平康,请坐。”

    老霍主动伸手,“羽绒服给我,屋里有点热。”

    韩弘道把外套脱了,里面的羊毛衫已经明显起球。

    桐桐递了茶过去:“我很意外,你从哪知道我住在这里?”

    “我住在不远处的胡同里。”韩弘道大大方方的指了个方向,“我家就在这里!这个房子卖出去的时候我就听说了,我观察过这宅子,也看见过林董上下车,所以,我猜您应该是长居这里。

    我原先在体制内,后来下海了。创办过企业,赚过数千万,被骗了;后来借了几百万,创业,三年赚了七千万,前年被合伙人给坑了,不仅钱财没了,还入狱一年半,才出来三个月。

    我的优势就是,我什么都经历过,什么坑都踩过。人到中年,父母年迈多病,丈夫离婚再婚,子女教育需要经济支撑,不是不想再创业,是家里人陪着我折腾不起了。但林董是个能折腾的人,我觉得我行!”

    桐桐翻着简历,然后摸了摸鼻子:大姐这经历牛人呐!

    [1036]豪门风云(139)二更

    豪门风云(139)

    桐桐把简历再详细的看了看,然后才问:“你如果还想创业,可以做一份计划书,如果能说服我,我可以投资你。”

    韩弘道沉默了足有三分钟,才又摇了摇头:“任何一个成功的人,都欠缺不了一个机遇。时代的机遇到那个地方了,恰好就被遇上了,于是乘风而起。早一步晚一步都不成。

    而我熟悉的行业我其实是赶上风口了,却因为我识人不清,被人背刺。公司若是一直在我手上,我敢说同行业我能做到TOP。可在他们手中,也不过是发那一笔,最后要是能被人收购,那都是他们的运道。

    如果让我离开的熟悉的行业,拿着投资人的钱去折腾,是会有心理负担的!尤其是家人,更是如此。能找个容身的地方,挣一份安稳的钱,虽然忙碌,但老父母心里安稳;要不然,顾不上家就不说了,太操心了。”

    “那为什么会选择念华?”

    “我注意林氏很久了,在入狱之前就注意到了。等出狱之后,才发现念华零售已经铺开这么大的网络。而从港城媒体上了解到了一些,知道林氏零售出问题了,而负责任因为在华国犯罪,而被移交回X国。而罪名又是受贿

    说实话,这种罪名算什么?以林氏的规模,就不可能出这种事。便是出了,也一定有办法脱罪的!操作的办法很多,只要深谙这边的办事手段,哪有处理不了的?

    但是,哈迈就是出事了!这种没有第二种情况,一定是林董不容他了。这个人要么身上有大问题,没往出爆,只找了不大不小的事端将人拿下了;要么就是他跟您严重不合拍,或者说,他不听您的令,您指挥不动他,他站错了队。”

    桐桐:“”看看!这就是体制内呆过的!她是真懂道道。

    “那个时候起,我就知道,您要动林氏这一部分,我想过求职的事!为此,我还去拜师了。找的老师是曾经在供销合作社总社做过领导的,其实说起来,哪里还有比当年的合作社更大更完备的整套零售网络?

    虽然很多东西不同的,因为性质不同,管理自然也就不同。但相同的是,在零售这个环节出现的各种问题,以及配送配货、库存等等。

    说到底,零售铺满全球,跟当年的运输条件下,合作社铺满全国,很多东西都是相似的,也是可以借鉴的。”

    桐桐点头,这也是一个工作思路:“那你自己呢?如果用你,你有什么设想。”

    韩弘道就说:“我觉得有两点,是未来的一个发展趋势。”

    请讲。

    “第一,运输配货系统。如果能铺开,运输系统还可以承接别的运输订单。”

    桐桐面上不动声色,心里却有些讶异。

    韩弘道看不出这位的想法,紧跟着斟酌了再三还是道:“第二,我认为互联网虽然遭遇了泡沫,大批的电商创业者都倒闭了,好像才兴起的一个东西转瞬就进入了寒冬期。但我觉得随着网络的发展,电子销售,网络市场必然是有前景的。

    所以,念华不仅有实体的一个超市连锁规模,还应该有网络上与之配套的超市,以及完整的配送渠道。”

    桐桐这才真正的重视起了韩弘道:没错!随着M国九11,全球经济都受影响了。

    尤其是金融业,股市暴跌。甚至很多跨国金融公司都受其影响,当然包括林氏金融。但作为股东,自从将股份委托给林荣年之后,她再没见过林氏金融的任何报表,具体的她现在也不清楚。

    但是,自己和四爷有私产,一直在股市上放着呢,就是小打小闹,也不玩大的。这种金融大事,四爷怎么操作的也不知道,但肯定是偷摸的赚了一笔大的。

    反正这件事的影响不仅是M国,全球都跟着震了震。

    为什么说互联网泡沫跟这个事件有关呢?主要原因就是股票市场上的投机事件,股票高速上升,增长极快,这是买家炒作和投机的结果。

    新兴起的行业被霜打,能存活且继续往下做的,也都进入最艰难的时期。而扛过这个时期,最后都成长为大鳄了。

    而念华确实刚卡在这个时间节点上,若是线上线下连同运输一体,同时发展,将来这也是一只大鳄,这才是念华真正的价值所在。

    桐桐不想放这个人走了:“这样,总部要迁过来,我们有整栋楼作为办公区域。你先做我的特别助理,把这件事落实下来”这人的背景和过往得重新调查一遍,再做决定。

    她现在的状况应该是比较窘迫,那就先留下工作吧。

    桐桐取了包,从包里取了支票本,添了一张十万的支票递给她:“这是借你的,等你有了,连本带利的还我就行。不管将来咱俩磨合到哪种程度,这个钱都不着急,也算是咱俩的缘分。”

    韩弘道:“”她看着那一张支票,就露出苦笑:“说实话,我今天身上不到一百块钱了。孩子要交资料费,我答应后天给的。

    本来没想着这么快能面试,我还接了一个保洁的活儿,心想着,再不行还能开个保洁公司,这玩意投资不大,挣下来比工薪阶层高些。”

    大钱是真的见过,但是第一次生意失败,没钱的时候真的就是身无分文,那个时候还允许卖XUE,真就是卖了一次血,给家里买了一袋米一袋面,过了那个坎儿的。

    没钱的时候想挣钱,太难了。

    自从出狱,想的都是明天的开销得挣出来。这种钱上哪挣去,只有力气活能当天结算。什么送牛奶送报纸,扛煤气罐送水工,可挣点钱,又赶上京城的冬天,一家子五口缩在三十平的胡同平房里,取暖、添衣,老人看病,孩子上学,怎么挣都是捉襟见肘。

    因为坐过牢,以前的同事避而远之。

    因为成了穷光蛋了,以前做生意交下的朋友,几乎都联络不上了,怕开口从他们借钱。

    世态炎凉,不过如此。

    而今这十万,给的是救命钱,给的是信任。

    她起身:“林董,只要肯用我,这辈子必定鞠躬尽瘁。”

    说啥呢!桐桐起身,把支票塞给她,然后跟她握手:“你先安顿家里,给你三天时间。随后就联系老霍,你们相互留一下联系方式。”

    “谢谢!”谢谢给我这个机会。

    老霍客气的把人送走了,回头就着手详细的调查这个人。

    只要在体制内呆过,想了解这个人太容易了。科技大学毕业,学的是计算机,毕业后进入了招商局。后来结婚,三年生了两个孩子。

    生老二的时候是因为身体不允许,所以算是超生。

    即便是这样,丈夫也因为五年不得晋升,她会面临下基层,无晋升,还有就是那些年经济不景气,下岗朝,地方政府财政吃紧,工资不能全额发放,日子捉襟见肘。

    于是,她下海了,开始经商。

    当天晚上,老霍买了许多的礼品,找到了韩弘道的家。

    进了老院子七拐八拐的,老胡同里住好些人家呢。别看住的位置这么好,房子好像也挺贵的,但其实,大部分人的日子都只是普通人家的日子。

    有的用空调取暖,有的用电暖气取暖,但韩弘道家应该是要熬药,还用的是炉子,能看见烟囱在冒烟。

    老霍在外面喊:“韩总。”

    韩弘道打开门,愣了一下:“霍秘书,请进。”

    家里堆积的满满当当,腾挪都费劲。一儿一女俩孩子,都坐在床上做作业,小桌子放在床上,电褥子开着呢。

    父亲好像有些行动不便,她母亲正在给喂药。

    老霍心里叹气:“我来的冒昧了。”

    “嗐!有什么冒昧的?坐吧。”韩弘道叹气,“买过别墅,后来因为债务银行收回了。我们两口子离婚之后,前夫支援西部,挂职去了,在挂职的县里也结婚了。考虑到孩子上学,没把孩子带去,每月给抚养费的。

    本来孩子上学的费用也没那么紧张,可他们爸爸也不富裕,那边的新岳母确诊了癌症,要化疗花费挺大的,给我打电话了,说是可能抚养费得缓一缓”

    老霍:“”

    “为这个的,我能说什么?”自己也不是为那几个钱计较的人,只是觉得屋漏偏逢连夜雨吧,“幸亏遇到贵人的。”

    老霍‘嗯’了一声,也说她以前的情况,反正都不咋顺心,各有各的不如意吧!也别觉得不好意思。

    她就取了一张纸条:“这是一个中医的地址,你回头带着老人去看看!X国新党党魁的儿子就是这个大夫给看的,效果不错,也是林董给介绍的。林董吩咐我过来一趟,看看家里的情况需不需要大夫”

    并不是调查还要调查到家里的意思,而是不好平白的给你介绍大夫。

    “行!太谢谢了。”韩弘道接了:“我明天先找个房子搬家之后再去看大夫,保准按时上班。”

    好!那就告辞了。

    老霍从里面出来,踩着雪哈着气。

    其实她来之前听见林董跟尹主任说这个韩弘道了,她说:“等着吧,念华自身就能成为一只大鳄。”

    尹主任问说:“江河里的大鳄?”

    “嗯?不不不!它是一头能入海的大鳄。”

    老霍回头去看,韩弘道还站在大杂院的大门口,目送自己离开。她跟对方摆摆手,示意对方赶紧回吧。

    心里却道:这位就是林董找回来的鳄鱼饲养员?把小奶鳄养成大鳄鱼,也不是一般人就能办到的!

    [1037]豪门风云(140)三更

    豪门风云(140)

    桐桐和韩弘道经过了一次长谈,就在家里,几乎是从早上八点,一直讨论到第二天的凌晨四点多。

    最起码得叫对方知道你的理念是什么,想法是什么。

    而后,桐桐就得韩弘道会怎么做。

    于是,两人去随机去各个销售点去看看,全程桐桐都不言语,遇到事情,请韩弘道出面处理。

    这没有提前通知,就是跟普通顾客一样,去转转。

    见到了有些销售区的销售员靠在货架子边休息一下,店长就在边上训斥,韩弘道看了看跟军训过一样的店员,这都是知道换了老板,会面临裁撤人员的问题,于是,这些店长就严格管理。

    管理的结果就是,售货员就这么一直站着,不管有没有客人,都一直这么站的直挺挺的。

    这是不对的!

    林董的严格管理并不是这个意思!严格又不失人性化,这才是对的呀。

    那怎么办呢?你说可以休息,那又叫店长没法管理。这个度不好把握!

    所以,这就是林董说的:钱没到位!

    韩弘道没有批评,而是在交接班的时候,给提前来的这些员工开一次回。

    就一个意思,咱不是来上班的,咱是来当小老板的。村里或是社区里的小卖部,一个月忙着进货出货,守着店面,也就挣一千五左右,这还是生意好的情况下。

    但如果大家的服务好,超市的生意好,每月的盈利额里会抽出一部分来作为奖金。若是有服务不好的,被投诉三次以上,会被公司的调查员重点观察和调查,如果确实存在问题,会被开除,且录入系统,不管去任何一家念华超市都不会再被录用。

    反之,若是服务好的,优秀的员工,在奖金上会有表现。

    现在大部分人每天上六个小时班,月工资在六百到八百不等。从这个月起,就可以作为试点,按照天数分配奖金。这个月已经过半,那么做的好,奖金和工资下来,大家的工资应该在一千到一千二。

    店长看向林董:真的呀?

    韩弘道指了指林董:“大家都认识吧!从即日起,你们店就是试点。如果做的好,将推广开来!员工五险一金,严格执行劳动法,在工资的基础上,加盈利奖金,盈利越多,奖金越多。保证每个员工都有相当于小老板的收益。”

    大城市里面,现阶段在超市干活的,多是来打工的学历不高的人群。大部分是从农村出来的,也有城市中的中年下岗女性。

    招聘的门槛,也就是高中或是中专毕业。

    一般有哪怕大专学历,都会从事一些体面的工作,这个是真的很少有学历高的。很多大专学历都是民办中专升的大专,在其他地方,学历不被认可的。

    这也是一个淘汰的过程,确实存在本身素质不高的问题,无知却偏还自以为是。总以为发现不了她们的小聪明。

    要真的要打造好一个好的服务体系,工作人员的全方位素质一定得高。

    但是,并不唯学历论。

    韩弘道就说:“连着三年都拿最高奖金的销售员,会被重点培养。公司会择优送去进修,而后进入管理层。只要认真工作,肯上进,学历不是障碍,年龄不是障碍,性别不是障碍,婚育也不是障碍。看中能力,看中品行。”

    会议室内掌声响了一拨,换班了,都去上班去了。换下来这一拨,要是没有着急的事,那就留下来,一样的话再讲一遍。

    就是那句话:你们不是来给老板上班来的,你们是给自己看店面的。就是自己的生意,好好做,和气生财。只当咱人人都有一个小卖部,人人都有小老板的收入。不能大富大贵,但一定能过上小康生活。

    麦瑞跟大小姐站在一起,听着这位不知道从哪扒拉出来的韩总,说这极具煽动性的言语,她就:“”这是哈迈不会说出口的话,不会想到的事!就算是换上自己,自己也不会这么一套。

    做管理嘛,重要的是规章制度。只要指定好了制度,严格的按照制度执行就好了。

    说这么些的话嗯!这就是大小姐嘴里说的那些:“要让员工有主人翁精神。”

    什么是主人翁精神呢?

    钱给足,就是告诉你,你开个铺子,你守着铺子,也就收入这么多了。以大部分员工的能力,他们也知道,他们的能力就到那儿了。咱这也不操心,就是来兢兢业业、认认真真的上个班,态度好点,咱就拿着钱了。

    换个地方咱挣不了这么些,就是挣这么些了,也没这么省心。那不好好干,就等于是丢了工作了呀。

    人人把事当自己的事干了,老板把员工当人,大方的把该给的都给了,问题不就解决了吗?

    唯一的坏处好像就是:老板收入少了。

    可其实呢?态度好,质量好,那就是消费首选。尤其是大件,一定会选择念华。

    这一来一去,得长远的去看收益。

    换了一个超市,碰到个偷奶粉的宝妈,该报警还是让报警了,但韩弘道跟出警的民警也说这个事,如果调查的情况,确实是很困难,那念华不追究过错,还会捐赠给这个孩子直到三岁吃的奶粉。

    每个超市都有一个善款箱,她留意到了,里面都是毛票和小面额硬币,这是找给客人的钱,有些人带着一两毛的硬币装在钱包里不方便,干脆就放在善款箱里。

    她就提议,以后动善款箱,必须有多人在场,在超市的监控之下,倒出来,清理好,展示明白,账目列清,然后统一规范管理。

    就像是今天这个宝妈,就可以用这一部分善款,入股不够的,可以从念华每年的善款总额里调拨一部分。这个一定要向相关部门上报,且要向公众公布,在善款箱边上,放个展示栏。

    等遇到超市购物遇到的退换货物的问题,尤其是像方便面,放在货架上,总有人不买,但就爱捏那个东西。捏碎了,然后放回去。

    有些客人不介意捏破的,但有些客人付款过了,一摇发现捏碎了,就不大愿意。

    该给客人换的就只管换,负责这一片的售货员就要注意了。如果抓住这种搞破坏的,咱有奖励。该月没有客户因为这个问题退换货物,那给你额外的奖励。

    这个奖励适合于任何易碎商品,只要看护好,问题不大。

    只要不是故意损坏的,偶尔那么一两次,不小心甩了盘子磕破了碗,这属于正常损耗,不能要客人买单。

    几天转下来,桐桐没有发现什么大问题。

    这个人可以胜任这个职务,她明白自己的意思,且在一步一步的缓步的推行。

    那桐桐就放手了,叫人家办事,必须给她人事决定权。事管的太细了,会累死人的。

    念华不是只一个大华区,世界各地都有,她不可能只这么耗着。

    而且,国情不一样,管理是有差别的。

    她还得看看其他地方的情况。

    但总部就在B京,且彻底更名念华,元旦那一天,重新开业。

    得把世界各地的大经理都给邀请来,当然了,也包括林氏。

    吉龙在总部负责总务,麦瑞跟着她做特助。老霍更多负责生活和与工作牵扯不大的一些联络和辅佐工作。

    就像是跟郑玉龙这些人的联系,这就不是麦瑞能接触到的。

    吉龙递了邀请函:“您过目,这是邀请函模板,您看要改动吗?”

    桐桐扫了一眼:“可以!但不用整的太花里胡哨,还贴金片呀?这是真金还是金箔?”

    您是林氏大小姐呀,您觉得您用那个没有回收利用价值的金箔贴合适吗?

    桐桐看了对方一眼,“你傻呀!那都是钱。咱的名字就是最有价值的,不用贴金。把这个贴金的钱作为奖金,大家月底分一分,不必送到别人手上!你送去人家也未必当回事。”

    吉龙:“”那也太不气派了!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