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林平乾没有再跟,而是站在了林鼎山的另一边。等到郑玉龙一行前来,他更加热情:“老先生,家有麒麟,果然非同凡响。”
“过奖。”林鼎山中气很足:“议员先生,请!”
郑艺和林荣年对视了一眼,两人都没再跟,而是自觉的坠在林家的身后。一行人这才朝里面去,坐在了属于林家的位置上。
主持人定的是谁,桐桐一直没过问。
直到要开始了,才有人进来。
桐桐并不认识这个人,林鼎山低声道:“这人家陈九,是元首的私人助理。”
X国元首是象征性,由无党派人士担任,无太多实权。
负责国家政策和事务的是内阁,内阁Z理才是真正的执掌国家的人,内阁由Z理组建。AB大选,争的是这个。
元首一般是不参与任何政治活动和D派竞争的,却没想到林鼎山请到了私人助理。
很多时候,私人助理都相当于身边的谋士,所以,这个戴着眼镜的斯文男士,往那里一站,这一圈人都站了起来。
外围坐的人不认识这位,但看那么非同一般的人物都站起来了,也就都跟着站起来了。
“谢谢!谢谢!”陈九满脸谦卑,手上合十转着圈的表示感谢:“感谢诸位!感谢林鼎山先生的邀请,来主持这一场问政。”
说着,就直入主题:“有请阿旺议员”
阿旺含笑走了上去,站在台上,满场笑脸,掌声雷动。
“有请郑玉龙议员”
郑玉龙一边合着手掌致谢,一边笑容灿烂的走了上去。
陈九等掌声间歇,这才道:“那我宣布,问政正式开始!请我们的特邀嘉宾举手发问。”
满场安静了十数秒,无人有动静。
后面坐着的尚不敢说话,前面坐着的等着谁来做这第一个。
于是,桐桐先举起了手。
陈九笑了笑:“有请林平康林小姐与两位议员面对面问政!”说着,做了个请的手势,请她上来说。
桐桐站了起来,迈上了台阶,站在了问政台上。
问政台在最中间,两边是阿旺和郑玉龙,三人面前各有话筒,面对嘉宾也面对满场的镜头。
而镜头的外面,是很多坐在电视机前看直播的观众。
电视台将直播权卖给了港城,港城电视台面对全球华人直播。
在大陆很多地方就都能接收到。
今儿不是周末,四爷看了时间,他往大会议室去,将电视打开,给领导打电话:“还有五分钟就开始了,您要过来吗?”
“马上来!”最近那边的消息很是精彩,了解那边的情况对以后的工作大有裨益,“通知全小组的人员,都去会议室观看。”
“好!”
等人几乎坐满了,也就开始了。镜头扫过,桐桐坐在她的位置上!等开始了,她第一个站上去,站在了问政台,也就是整个台子的正中间。
老徐低声跟小组成员介绍:“这就是林氏的那个继承人林氏在X国的地位,大家都是知道的吧”
领导看了一眼小尹,然后轻咳一声:安静吧!都不要多话了。
[974]豪门风云(77)三更
豪门风云(77)
桐桐对着镜头:“对于普通的民众,开门便是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换言之,每天睁开眼的第一件事,就是我们要活着,要生活。活着,基础的就有吃穿住行四类。而我最近一直采用各种方式去了解大家的情况,因着时间的原因,我了解到的是前两件事吃和穿。”
陈九暗暗点头,她这谈的还是物价,也是九成九的国民关注的问题。
桐桐站在上面,指了一位被请来的像是学者教授的先生:“我能问您一个问题吗?”
这人笑着点头:“当然。”
“请问您今天早饭吃了大约多少钱的食物,大致的数字就可以。”
这人愣了一下,想了想就道:“十五元左右吧!”
这话一说,后面那些普通的嘉宾就‘哇’的一声,发出了极大的惊叹声。
桐桐又问:“请问您这一顿早饭,相当于您日薪的多少呢?”
“百分之一吧。”
桐桐了然:“也就是说,您的日薪算下来,应该是一千五百元。”
“对!”
“那能冒昧的问您一句,您的家庭日收入,大致是多少?”
“我太太也有工作,我俩人加起来,日薪两千。另外,我们还有三个孩子在读书,没有收入。”
“那也就是说,五口人的早饭,加起来是七十五元。一日三餐,假使都按照这个标准,那一天的花销就是二百二十五元。我们将这个数字往大的扩一下,把水果、饮料、零食的钱算进去,就按照三百算。也就是说,这位先生一家的花销,大致占收入的二十分之三,接近于七分之一,对吗?”
“对”那么多人参差的回答,都跟着她算账。
桐桐指向后面的嘉宾:“那位穿着红裙子的女士,能请您也回答一下以上的问题吗?”
这女士有个五十来岁,站起身来,“我今早花了五块,我一天吃饭的开销大概就是十七八块,不到二十。我一家三口,三口都有收入,每天的收入大致是四百。吃饭所占比例不到五分之一。”
“好!谢谢您,请坐。”
陈九心里点头,这是点了一个中产例子,点了一个小康例子。
桐桐伸手点了一个四十来岁的男士:“也请这位戴眼镜的先生回答以上问题。”
这人站起来有些窘迫:“我家俩夫妻都有工作,每天收入一百五元左右。我们有三个孩子,今早我们五口吃饭花销八元,吃的简单。但孩子在学校要交餐费,每餐每人三人,他们在学校吃午餐。我们夫妻午餐每人两块就够了!我们的晚餐丰盛一些,一家五口花销在二十元左右。一周会买一次水果,换算下来,一天水果两到三块钱。”
桐桐点头:“也就是说,您家一天饮食支出大致在四十五元左右,几乎占据了日收入的三分之一。”
“对!是这样的。”
“谢谢,请坐!”桐桐说着,就仰起头看,“七分之一,五分之一,三分之一。这就是我们民众的现状。七分之一的家庭生活富足,几乎不为生活发愁。”
那位先生点头,确实是如此。
“而五分之一的家庭按部就班,若不遇大事,比如重大疾病,突然失业等等,日子尚且能过,有小积蓄以备不时之需。”
红裙女士嗯嗯嗯的点头,跟她差不多情况的都跟着附和,确实是如此。
桐桐这才看向那位戴眼镜的先生:“至于三分之一的家庭,应该是占据全国的八成。温饱不是问题,但生活拮据。每一块钱都要精打细算。最怕出现突发情况,哪怕是一个小感冒,也怕挤不出买药钱。”
“对!太对了!”一个中年女人自己站了起来,边上有人递了话筒过去,她接过去就说:“每天不到七点就起床,一直到晚上七八点才能回家。
买菜要找便宜的,买油买不起大桶的,晚上一家人一个菜一周只买一次肉。挣的钱真就是三分之一用来吃饭了!
还得有交通费,有通话费,有电费,孩子的学费病了还要看医生很俭省很俭省了,一到月底,钱就花完了。一块都攒不下。”
桐桐点头,请对方坐下,这才道:“我们无耕种的土地,我们的淡水不足,我们生活在这里,除了海产品自给自足之外,其他的大部分都依赖进口。对于我们来说,这些是食物。但对于农业大国来说,这就是他们的农产品。”
说着,她顿了一下,“大家都知道,我在B京生活。在之前的采访上,我也说过,我会自己去逛超市,去逛菜市场,而且,我还有一些照片,今儿请大家一起看看。”
老霍将电脑打开,大屏上便有了图片。
图片上,是桐桐在姥姥家的小区里帮着运冬储大白菜,家里用小推车装了那么些,她怀里还抱着俩。
边上是大卡车,车上全是绿油油的没扒拉老叶子的白菜,但车下扔的到处都是绿皮,没人带着绿皮称重,那都是不要的老菜梆子。
图片一出来,顿时‘哇’声一大片。
“这是我在我外祖家帮着买白菜的情景,那里冬天寒冷,虽然现在什么菜也不缺,但还是习惯了冬储菜,你们知道这一堆白菜有多重吗?”桐桐笑着给了答案,“三百斤!”紧跟着它又问,“你们知道这一堆白菜花了多少钱吗?”
问完,她又先回答:“二十四元人民币,折合成X币是四点五元左右!”
这价格一出,整个大厅‘嗡’的一声。
桐桐又换下一张照片,是桐桐站在一捆葱跟前,这捆子葱比她都高,各个粗壮,“这一捆大葱三十斤,我家的保姆阿姨要买回去埋在院子里慢慢吃,这些一共花了九元,折合过来大概是一点五元左右。”
老霍点下一张图片,图片是巨型冬瓜。
“我想做冬瓜盅,所以亲自来选冬瓜,我选了一个不算大的,不到二十斤,花了两块八,折合过来不到零点五元。”
“哇哇”
之后是穿着棉衣买韭菜,买大棚产的辣椒,买水萝卜等等,价格确实是叫人惊诧。
桐桐看了小原一眼,小原抱了两个白菜来,桐桐接在手里,“我想经常去菜市场的人都知道,这一个是R本白菜,一个是华国白菜,前者的价格是后者的四倍,这两者有什么不同呢?”
有一位坐在前排的女士笑道:“我第一次知道外面的绿叶子都不能算菜么?”
“不好吃呀!不好吃怎么会留在外面呢?”桐桐就道:“所以,我也想知道,为什么差距这么大,于是,我将两种白菜都烹饪了一下,有愿意尝尝的吗?烹饪的过程录下来,我放给大家看。”
老霍点开了视频,桐桐展示两种白菜,全程在镜头下做了两盘凉拌白菜丝。
然后小餐盒发在大家的手里,“都是我亲手做的,不介意的都尝尝,看看能吃出分别吗?”
林鼎山很意外,视频里这孩子娴熟的做菜,切菜切出了残影,白菜丝根根如发丝。他拿了筷子尝了一口,酸甜口的,微微有些辣味,脆爽极了,意外的好吃。
意外的人很多,确实是很好吃。但真的吃不出差别。
桐桐又道:“吃不出来,那是不是其他地方,比如农药残留等等于是,我请检测机构做了检测,得到的结果是都在安全范围之内。”
下面‘嗡’的一声就低声议论开了!
有这么便宜的货源,只要加大进口,只要在关税上给予优惠,便是再加上运输等利润,那也是一个极其便宜的价格啊!
桐桐转脸就看向A党的阿旺艾萨:“阿旺先生,我知道,A党一直反对与HUA贸易,但凡有贸易,也一定加高税收。请问您,您反对的原因是什么?
在周围各国都提供不了品优价格相对合理的农产品的时候,您与贵党坚持反对的理由是什么?什么样的理由比民众吃饭更重要?”
或许其他国家也有可出口,可运输距离上来说,没有比这个国家更优的了!
所以,理由呢?
陈九:“”摆出来的都是数字,都是真实的数据。这种价格的差异太大了,这个差价若是放在普通的家庭,每月省下来的对这样的阶层民众特别重要。
阿旺艾萨嘴里还留着凉拌白菜的清爽味道,他对着话筒:“”然后先夸桐桐,“林小姐说的都是实情。”这个不能撒谎,“但是呢,我们的决定也是出于多方面的原因。”
“比如呢?”
“贸易是双方都同意才能达成的!”
桐桐就道:“您这么说,我可以理解为A党不再反对与HUA贸易吗?”说完就又追问:“或者说,您的意思是,对方不同意与X国贸易吗?可我听说,对方正努力与各国构建贸易关系!他们是农业大国,至少在农产品出口上,是极其积极的。”
“这也是我们将来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努力的积极的与对方协商,希望能达成贸易关系。这对两国来说,都是好事。”
“也就是说,您若是当选,这件事便在议事日程上,对吗?”
“当然!事实上我们已经做好了一些初步工作,希望与对方开启经贸洽谈。”
“好的!谢谢议员先生,想来若是您当选,在半年内必见结果。全国民众正翘首以盼!”
“当然!当然!”
话音一落,满场热烈的掌声。
陶勇:“”她连菜都做好了,就是要达到这个目的!你顺着她的话答应了,这就是她赢了呀!
阿旺被她架在高处,不顺着她的路走,就下不了台了。
往深了说,她逼的A党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一些立场,尤其是对HUA裔的立场,这是非常难的。
他看向郑玉龙:一道凉拌白菜噎住了阿旺,你猜她为你准备了啥菜?
[975]豪门风云(78)一更
豪门风云(78)
桐桐笑看郑玉龙,“我能问您几个问题吗?”
郑玉龙温和以待,也知道,这丫头准备的充分。但若是处处以HUA国为主题来发问,这就落下话柄了。
这里是X国,太多的有目的性的话问出来,就自然会引起大家的反感的。
结果人家问:“在X国结束殖民之后,国家在B党内阁的治理下,有过一次经济的飞升阶段。而这个阶段,正是外商来投资的阶段。
M国商人投资劳动密集型项目,以换取X国港口的开发,从而解决了几乎是全民的就业问题,从而带动了经济的飞跃,是这样吗?”
“对!”事实就是如此,没有什么好避讳的。
桐桐点头:“好的!当时国家初建,经济落后,劳力型的模式是一方良药!而今,过去三十年了。此次经济危机之后,整个经济处于低迷期!而当年的良药好似治不了现在的病了。
我们当地做服装,服装厂还不少。B党对外宣传,说会保护本国的工商业。
可是,我们的原材料大部分靠进口;我们的人口少,又处于热带,常年短袖短裤就可以,没有换季的概念;进口服饰便是增加了关税之后,加大了成本,流通到市场上,也只是略比我们自产的服装贵。
而我们自产服饰若是出口,又完全没有竞争力。从服装业推广开来,就不难发现在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上,我们已经没有优势了。为了叫大家感受的更直观,我这里也有一些照片,大家可以看一下”
老霍点了图片,照片就出现在大屏上。
照片上的姑娘大家都知道,就是林平康,那个被脸被遮挡住的年轻男士应该是她的未婚夫。
桐桐看了照片一眼,就笑了:“这是我和我先生在T国旅游时拍下来的我先生是一位非常优秀的男士,遮挡只是因为不想引起过多的关注”
现成很多人就笑着起哄,桐桐跟着灿然一笑,越发引得人笑她。
坐在会议室里的四爷听到会议室里同事们的笑声,他就:“”
领导坐在对面意味深长的看了他一眼,眼里满是戏谑。
四爷跟着就笑,转脸看到屏幕上,桐桐笑的眯眯眼,嘴角上扬,那脸上遮挡不住的自得:就那么爱炫耀呀!
这一笑,真给人笑的浑身舒泰了。
桐桐眼里笑的水润润的,嘴角翘着,愉悦的余韵还在,声音都轻柔了一些:“我们言归正传,这张照片上,我们正站在T国的批发市场,我们身上的衣服就是在身后的店铺购买的,价格折算成X币之后,我那一身,从头上的帽子到脚上的鞋,花费了十三元左右。”
“哇”
“我先生那一身,因着多了一条皮带,所以,花费了十六元。”
“哇”
照片一换,还是他们两人,但背景已经变了:“这是在R本,他们的服装主要是进口。加上成本,看起来差不多的一套衣服,在R本的批发市场,我的一身花了三十五元左右,我先生的一身花了四十二。”
“这一张是在H国,说起来好似服装都赶起了H国潮流,但这个潮流只是样式的潮流,但并不是在他们国家制造。于是,我们俩这一身一下来,我二十九,他三十四。
这是在港城,他们紧靠HUA国大陆,因此,批发市场里的服装也相对便宜。我的一身花了七块,我先生一身花了九元。”
然后图片又一换,是一张居家的图片:“大家都知道,我在B京住,这是我在我外祖家的房间,跟咱们大多数普通家庭的居家环境应该差不多。”
“对”看起来差不多。
房间里这次有三个人,围着电脑不知道在干什么,另外两个人也给脸打码了。
桐桐才说:“另外两个人一个是我表哥,一个是我表姐。我在家穿的睡衣,那件睡衣和脚上的拖鞋折合X币花了大致四元”
是一套像是棉绸布的小褂子和短裤,小女孩穿着很可爱,很好看呀。
“我表哥和表姐都在攻读硕士,他们的穿着就是普通大学生的穿着,刚从外面回来,还没有换衣裳。我表哥那一身不是批发市场买的,他买的中档品牌,大致十三块,当然了,不包含他出门要穿的运动鞋。我表姐的稍微好一些,也是中档,大致十八块,也不包含鞋子。”
她说着就提醒:“我叫大家看的不仅是衣裳,还有床上用品。”
床上铺的是素雅的格子床单,被罩枕头应该都是一个色的。
“这一套下来,花了九元,纯棉布的。”
“哇”
老霍将电脑关了,桐桐的表情也严肃了:“拿这些看,就是想说,世界局势的变化,别国的发展,使得劳动密集型企业向经济更不发达的地方转移,因为他们的原材料不用进口,他们的人口多,劳动力更便宜,这使得商品成本被压缩了。
这是一个不可能扭转的局势!从而引发的是一个大问题,那就是我们靠着劳动密集型企业生活的民众,他们以后怎么生活。当产品和价格都没有竞争力,被淘汰成了必然趋势,于是,失业就来了。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的经济是不是要转型,转型的方向是什么!怎么样实现转型?这其实是跟我们六成的人口和家庭息息相关的。
议员先生,B党在保护本国工商业之外,是否还有别的政策,是否已经有预案来解决这个已经迫在眉睫的问题,请您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