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嗯!”“三哥,你怎么又一厢情愿呢?”林荣芳将勺子放在一边,端起咖啡抿了一口:“此事是B党在背后推波助澜,这个案子被他们盯上了。他们等着什么呢?等着有人来弄假。一旦抓住了弄假之人,就算是逮住了嫌犯。换言之,谁弄假,谁心虚。”
这个时候插手这个,蠢!
林荣芳起身,在厅里转着:“你难道指望A党来料理这件事的后续?朱安达鲁伊安他不蠢。”
林荣湾左右看看,“我早说过了,不要掺和到他们中间,你们谁听了?”
“现在说这个做什么?”林荣芳叹气:“此事,可以是个无头案,但绝对不能假结案,否则,都将万劫不复。”
林荣湾问说:“A党跟大哥走的近的是谁?大哥从不主张参与派系之争。他与谁有联络?”
“不知!”
林荣湾又问:“难道是大姐”
“郑玉龙?”林荣芳拍着沙发的扶手:“他是议员,举足轻重。”
林荣湾叹气,直接将电话给挂了。
林荣芳将手机放下,看着骤然而降的雨幕,心道:这是谁走了这一步棋,当真是高明。
林荣年吗?她有脾气没这个心眼。
林平康吗?她才多大?!能在金融上玩转,却未必能明白这背后的事。
所以,不是这俩。
那能是谁呢?是A党要为三年后的大选铺路?
而林鼎山听着雨声,吩咐黄献:“开新闻发布会。”
是!
新闻发布会上,林鼎山面对记者和媒体,斩钉截铁的道:“我们相信司法,相信这个案子能够查清。这件事不管是对我这个垂垂老朽,亦或是对我未成年的孙女林平康,打击都是巨大的!
我们祖孙是此祸事的最大受害者。我痛失爱子爱孙,她自此再无父母庇护。我年迈,一生经历坎坷,见惯生死之人,虽悲痛但也能勉力承受。只可怜我孙女,孤苦无依,我只想着多活几年,看到她自立,看到她成才,看到将来我林氏的继承人长成参天大树以告慰逝者之灵。”
站在边上的林荣光不住的点头,一副认可的样子。
记者问他:“林董,对于林氏的继承人,您怎么看?”
林荣光斩钉截铁:“平康是迄今为止,林家第三代中,年纪最小,但最聪慧最有前程的。她还未成年,被外祖父母接到身边照看,一定会接受最好的教育。我很看好她!我相信将来的她一定会令董事会满意。”
林荣湾在边上不住的颔首,话筒到了他嘴边,他满脸的诚恳:“我相信她在金融上的表现足以说明林氏三代有发扬林氏的能力和潜力。”
于是,媒体上的声音都是:
林氏长房遭遇不幸,然林氏嫡系继承人身份未曾动摇。
林平康或为林氏集团继承人。
林氏二少三少均表示看好林平康。
此种声音不能排除他们是嫌犯的可能,但是却能挽回林氏声誉,稳住股市。
连国内的媒体上都开始报道,好似桐桐真成了林氏的继承人一般。
四爷端着面汤,看着新闻上的报道,然后收回视线:人家不是说了,应该会叫董事会满意的。
可见,这是不是继承人可以不由林家决定。
而此时,国内有关注此事的人才知道:哦!她刚遭遇了祸事呀。
韩蓉一边剥蒜一边道:“那么一点的年纪,多可怜的。”
印章接了蒜,哼了她一声:“你一个一月挣不来五百块钱的,可怜亿万富翁?世界知名富豪继承人,数千亿资产”谁更可怜呀。
“你知道什么?再有钱,没爹没娘试试?”韩蓉一边说着,一边看儿子:“你就喝面汤,不吃面?”
四爷点头:“零食吃多了。”
“吃啥零食?你奶奶、你姥姥给的零花钱,你全买零食了?”
“嗯!”四爷指着桌上的凉拌菜:“我这不是吃着菜呢吗?”
就这么菜是外面买回来的,“你就是馋!”
四爷没回话,手机叮咚一声,短信来了。
是桐桐发来的,说捐建学校的事。这其实是卖这边一个面子!十个亿的捐款,谁争取来那不都是功劳吗?
但这个事不是这么办的!尹家要这个功劳干什么,没必要。
该走什么渠道就走什么渠道就完了,不用牵扯太多私人的关系进来。
他放下碗,回复消息去了。
韩蓉在桌子上面踢了踢老尹的脚:看见了吗?一天天的手机不离手,叮咚叮咚的,短信不断。这是跟谁呀,有这么多话说?
尹章白了她一眼:这么大的小伙子了,没点动静才是有毛病呢。
他就低声说:“该多给点零用钱。”
“他自己挣了”
“你这人!”尹章使眼色:给吧!跟小姑娘出去玩,兜里没钱心里不踏实。
四爷既然不接手,桐桐就按照正常流程走。
请姜平作中人,表达了这个意愿。至于姜平跟谁汇报,会从中得到什么,那就不是她需要管的了。
这事大了去了!
姜平连夜汇报,他甚至被抽调到接待小组,亲自做接待的工作。
桐桐和林荣年分开走的,在港城汇合,这才坐同一架飞机回来。
一下飞机,就受到了热烈的欢迎,桐桐跟在林荣年身后,跟来欢迎的人一一握手表示感谢,然后踩着红毯,上了接待的车辆。
这两人她都全程陪在林荣年身后,了解教育的现状,明确这些钱款的用途以及监管流程等等。住的是接待外宾的酒店,服务是最优质的。
而后参加了个捐赠仪式,这就完了。
大笔的捐赠,新闻上各种报道。
紧跟着,会安排各地去考察,考察投资环境,考察教育条件等等。这些就不用桐桐陪了,哪些地方能投资,两人之前早就谈过了,现在走的就是一个流程。
同时,这也是一个彼此了解的过程,林荣年自己去就可以了。
她有完整的团队,在离婚之前她就在港城聘请了主理人,这人叫石涛,四十来岁,精明强干。他带着团队跟随考察,为老板提供最专业的意见。
桐桐一直跟着并不合适!
林荣年也没强求,飞来飞去很累。而且,这边的道理各方面的设施并不是很好,“我还怕你累病了,这边的医疗条件跟不上。”
她很不习惯这边,不管是气候还是现有的条件:“要不是你坚持,我真的会很慎重。港城我觉得有老底子,如果权力交接顺利,以大扶小,经济重回巅峰不是问题。但这么大的体量要发展,很难很难!”
“那要不,您再考虑考虑。”
林荣年就笑:“但是,石涛说,你很靠谱。你选择分别是政治中心、金融中心,和样板沿海特区。换言之,这些城市的发展必然极快,这也是一种以大扶小。”
桐桐就起身:“拜拜!您忙吧!我快开学了,真得上学去了。”
“天冷了,我叫人给你买衣裳送过来。”林荣年拍了拍桐桐的脸颊:“要是在学校住不惯,可以考虑出来住宿。”
“不用!大学里最安全了。”
八月底,桐桐得入学报名。
孙兴国亲自带着去报名的,“要不还是住家里吧。”住家里更方便,回家属院而已。
“没事!”桐桐就笑,“我得学会一个人生活!咱不搞特殊化。”
何况,这留学生宿舍的条件比国内学生的宿舍好的多。这是一栋五层的新楼,带着电梯。
一楼有专供留学生的商店和食堂,以及活动、娱乐、体育锻炼的场所。二楼设有单独的自习室,老师可以单独辅导功课。
三楼、四楼、五楼才是住宿的地方。
桐桐的宿舍在三楼,里面的家具家电都是全新的。一室一厅一厨一卫的格局,洗衣机、电视、冰箱、空调都有。
门是双层的防盗门,有阳台,但是阳台带着防盗网,安全措施很到位。
跟来的孙霄进进出出的看了看,甚至亲自去试了试床垫子:“这也太好了吧!要这条件,我能上一辈子的学。”
还专门有学生处的老师过来:“看看还有哪里不满意,或是还有别的什么需求。”人家不说给学校的三千万,就是给教育捐出来的十个亿,上面当然会有人打招呼,叫尽可能的给予照顾。
而桐桐看了看,没有不满意,要说需求嘛:“我能申请跟着一起军训吗?”
啊?
“我想跟着一起军训,锻炼体能,学习射击可以吗?”
这老师就看孙兴国:这不是闹呢吗?原则上,是不许组织国际学生参加军训以及Z治性活动的!
这也是尊重人家的信仰和习俗嘛!
申请别的好说,这申请军训咋想的?!
[916]豪门风云(18)三更
豪门风云(18)
政策上是真不允许,但是办法总是有的。咱们主打一个灵活!
比如,开学之初,学生处给留学生举办了一个体验活动,有不少体验项目。
就像是:功夫、烹饪、茶艺、刺绣、剪纸、泥塑、糖人,脸谱绘画等等,其中就有军训观摩与体验。
各个学生都可以任意选择其中的一项或是数项!
然后给了一张体验课的课表,上面有上课时间,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去体验。
对于军训观摩,时间自由,愿意去就去,不愿意去就不去,全程跟可以,体验半小时也是行的。省的人家那大小姐跟不下来,再把人家孩子训坏了咱赔不起。
桐桐拿到这个体验课表的时候真的就觉得得竖个大拇指,这不是合情合规的就把事给办了嘛!还顺便宣传传统文化,对吧?
然后桐桐就选了一项:军训观摩与体验。
因为选了这一项,连军训服都有,有主管留学生的老师亲自给送来的:“如果不合身,你告诉我,我来处理。”
可桐桐熟悉这个学校,知道学校里的洗衣店就承接零活。
她自己拿去,叫人家给改了改。
老师姓廖,是个女老师,就看见这大小姐骑着辆破自行车窜来窜去的,以为特别难伺候的小祖宗,结果省心的不得了。
别的学生又是说淋浴的水不够温和,又是说电视不能接收国外的节目,提了不少的意见。这些都得一一解释的!但其实咱也知道,而今出去求学的人多,来留学的人少。
能来留学,他们一不是真正学的出类拔萃的,二不是家境优渥的。他们多数是冲着这边给的优厚的条件来的。
那位都不提,你们提什么呀?
这会子廖老师正要去食堂处理问题,因为有学生提出西餐牛排里缺了迷迭香的味道。
桐桐扔下车里往里面跑,腋下夹着改后的衣裳:“廖老师,吃了么?”
“没呢!正要去。”廖老师就问了一句:“你这自己去改了?”
“一块五!”桐桐还夸:“那阿姨人挺好的,把纽扣给我重新缝了一遍,才收了一块五。”
廖老师:“”你这嘴里说出一块五来,莫名有些喜感。她点头:“行!改好就行!”要拐去厨房了,多嘴的问了一句:“牛排缺了迷迭香是没法吃吗?”咱很少吃西餐,真不懂。
“那也不是啊!”桐桐站住脚,“就是一味香料,咱自己把它当中药材。用香料不都是增加口感和风味的,差不多就是去腥提鲜。像是百里香不也一样在用吗?个人口味的问题吧!”
说着话,桐桐就陪着廖老师进去,看到一个深色皮肤的姑娘对着大厨师傅大喷特喷,那个桀骜的样子。
她当时就嗤的一声,跟廖老师说:“这就是惯出来的毛病!在她的国家,她屁都不敢多放一个。”
闻都闻见了,这放的不是迷迭香,是百里香!迷迭香比百里香更常见一些,而百里香多用于F菜、意菜,还有贼有钱的出石油那疙瘩。
桐桐上去就直接揪住这家伙的衣领,端着牛排指着盘子:“迷迭香味道浓郁,给异味大的食物去腥选它!你在你们国家能吃到的肉,那个腥味能熏死人。
但是,在这里吃的都是最新鲜的,牛肉本就腥味小,最新鲜放血之后宰杀的肉几乎没什么腥味了。
选迷迭香是多此一举,用百里香之后增加的是清香味儿,懂?”她说着,就将对方往后一推:“土鳖!”
说的头头是道的,不知道的还以为她有多专业呢。
这妞儿估计是知道桐桐是谁,不敢呲了,连着说了好几声sorry,转身走人了。
从小吃牛排长大的估摸也不确定,潜意识就觉得这个豪门小姐享受到的一定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那她说的都是真的。
桐桐在餐厅每样都拿一点尝了,跟廖老师说:“大师傅们做的都挺好的,没毛病!要是谁说有问题,那就是他们自己口味的问题。”
然后说大师傅:“再有谁说不好吃,叫他来找我。”
廖老师就笑,大师傅笑着问桐桐:“要吃啥,单给你做。”
桐桐嘿嘿嘿的笑:“我要是不来,那肯定不是您做的不好!我有个洋国籍,但胃是咱自己的!我去学生食堂吃饭,您的意面再好吃,我还是想吃牛肉拉面!”
惹的人都笑,这孩子咋这么逗呢!
“不过,您做的那可颂给我拿十个”说着就拿了餐票递过去:“我带走。”
得!十个可颂。
桐桐戴着一顶棒球帽,骑着个破自行车,谁不细看能知道她是谁呀?就跟这学校的大部分学生一样,不是太熟悉太关注,一般都认不出来的。
她骑车到四爷宿舍楼下,等他下楼。
四爷干脆连自行车也不骑,坐在她的自行车后座上。然后去食堂,排队,等着拉面。桐桐站在窗口,对里面喊:“一份多加五块的肉,多放辣子都放香菜和蒜苗。”
“多放五块的肉?”
“嗯!”
豪放派!一大碗面才两块,却让加五块的肉!这一碗面真就是一半肉一半面。
给桐桐香的呀,脸恨不能埋到碗里去,面吃完了,肉吃完了,连汤都喝完了。
学生处和后勤处连同学生会在开学第一天来食堂检查各项工作,就有老师看见桐桐坐在角落里,捧着个大碗,吃的斯哈斯哈的。
桐桐吸着被辣出来的鼻涕,一扭头,那几个老师都朝这边看。
她假装不认识,摸了兜,没装擦嘴的纸巾。她看四爷,四爷也没装。桐桐跟边上吃饭的女同学借:“同学,带纸了没?”
人家挺好的,把折叠好的卫生纸掏出来,撕了一片给桐桐,桐桐一分为二,一半给了四爷,然后拿剩下的一半在那儿认真擦嘴。
擦完了,她从兜里摸出口香糖,递给借纸的女同学:“给你吃这个。”然后又递给四爷一个,这才压了帽檐,端着碗去归还餐具去了。
学生处的老师一直目送离开,回去就给廖老师打电话:“那个林平康好似跟个男生走的挺近,你要多留意,人家这孩子还没有成年,不要在咱们手里出什么意外。”
“明白!明白!”
可紧跟着廖老师发现,没见这个男生呀!
林平康军训去了,跟其他的军训的学生一样,该走正步就走正步,该站军姿就站军姿,整理内务,人家也能很好的叠豆腐块。
休息的时候跟着唱红歌,那嗓门还挺大,唱的还挺认真的。
光是这位军训,从学校到院系,多少领导来偷偷看过,看过之后又偷笑着离开了!
一个资本家大小姐,在那里唱: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高
就是一种莫名的喜感,好玩的不得了。
人家孩子还真就不叫苦不叫累,军体拳跟着学,打的虎虎生风。
然后又唱着打靶歌真去打靶了,趴在地上学习姿势要领。
这要不是都知道这孩子的身份,谁不得说这个孩子又红又专。
汇演倒是不用参加了,桐桐的体验用了二十天也就差不多结束了。直到这个时候,廖老师才见到了之前领导提过的一个男生。
小伙子高高瘦瘦的,很帅的一个小伙子。骑着自行车在楼下等着,手里拎着一兜儿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