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237章

    “应该的!应该的。”

    金叶跟着老师走了,回头看娘。娘站在原地,跟原来的样子一样,但却又不一样了。

    桐桐再回来,所有的人都恭敬的笑着,没有人再跟她玩笑了。他们谦卑、巴结的样子,跟之前他们看向王友良的样子并没有不同。

    她叹了一口气:所以说,任重而道远。

    任何一个历史事件都不是没有原因的,人的观念想法也不是一天能转变的。

    平等这两个字,想真的叫人去领悟,而后践行,真的觉得是平等的,很难。

    锁了门要去上班了,路过巷子口。

    桐桐跟往前一样打招呼:“吃了早饭没?我院子里的红薯藤长的长了,孩子们放学了就都过去,摘些藤,我还省的翻了。”

    李喜春马上殷勤的笑:“您看,您缺做活的您言语呀,我就在家闲着呢。您要干啥,喊我一嗓子得了。孩子们知道啥,不知道轻重。”

    桐桐:“”她就一副哭笑不得的样子:“你这个人,咋这样呢?我这换了一身衣裳,又不是人换了!以前咋样还咋样,你就把我骂个狗血淋头,我能咋?

    以前还能骂你,现在纪律管着我,我连骂你都会被处分。李春喜呀,不用怕我,我现在怕你。你要敢去给我家干活,我告诉你,我这一身衣裳就穿不成了。这叫欺压百姓呀!

    所以,别害我!要真觉得给我帮忙,那叫你家大宝放学去我家玩,顺手给我拔个草。回头我做了娃们爱吃的,单给娃们吃都行!”

    韩朝的娘这才笑了:“我就说了,林先生还是林先生,这不能变。”

    “那咋能变呢?”桐桐干脆就不急着走了,站在边上跟这些人继续聊:“我这忙着呢,眼看还要收麦了!我家小姑子估计得来看‘麦罢’,还得招待。”

    麦罢跟看麦黄是一样的,收完麦子,嫁出去的姑娘回娘家看看,看忙完了没有。娘家有新粮食了,会隆重的招待。

    桐桐就说米桃:“米桃姐,你替我听着,有卖豆腐的,你替我买一方块。”

    “多了怕坏吧!”米桃就说:“要么,碰见了叫他专门给送一次。”

    “可不敢!这也是犯错误。豆腐还能坏了?做臭豆腐,豆腐乳,晒豆腐干,糟践不了。可千万不能让人专门跑一趟”

    “这事闹的!平时他卖豆腐的做生意,不都是谁要的多,给谁送嘛!”

    “给你们送没问题,给我们家送就有问题!纪律严,别叫误会,还以为咱谱大呢。”桐桐一脸苦笑的样子,“不聊了,一会子迟到了,还得扣工资。”

    “哎呀!这个事闹的。”

    桐桐摆手正要走,一扭头看见俞红来了。

    俞红可是这一片的熟人呀,这一身衣裳一来,都不敢言语。

    桐桐就笑:“瞧!咱换了衣裳,这都有距离了。”

    可俞红看见这些人跟她聊的特别好。

    桐桐问说:“您咋转这儿来了?”

    “就是想转转,跟你一道走。”

    那走吧!

    俞红跟这些人摆摆手,转身又离开了。

    身后有人嘀嘀咕咕:“怪不得之前没男人呢,人家真是工党呀。”

    怎么议论的,两人没听。俞红跟桐桐两人在路上慢慢走着,看着曾经熟悉的街道,心中谁不感慨呢?

    俞红就说:“对以后的工作,你是怎么想的?”

    “服从安排。”桐桐看她:“哪里需要就是哪里!”

    俞红点头,“杨主任觉得你有特长,想安排你去银行或是税务部门工作。我呢,对此有异议。”

    “您说,我听着。”

    “你是受过婆婆刁难的,也是在旧社会时受过婆婆压迫的,你对女性的遭遇更能感同身受。我见过你对米桃的态度,我也见过你对冯家儿媳的态度,你是少见的本身就对一些人不存在歧视的女同志。”

    所以呢?

    俞红指着不远处被查封的J院,“娼J改造,这是一个大问题。你应该不知道,在差不多三十年前,一个Y国社会学家曾对世界上八个大城市做过调查,调查的结果是,沪市、B平,J女的人数密度是世界之首!”

    桐桐沉默了,这是事实。GUO党的税收主要来源,怎么会真禁呢?

    如果再加上私娼,每八十一个城市居民中,差不多就有二十一个J女。

    俞红叹气:“人家都笑话呢,说我们国家什么都落后,什么都比不上人家,唯有这个行业成为了世界之冠!”她说着,就站住脚,“小林呀,这是耻辱,是旧社会的错,也是女性最深重的灾难。”

    桐桐点着头,明白她的意思。

    俞红看着热闹的街道,低声道:“这个工作很难做!为什么呢?因为好些人深陷其中,他们活的拧巴!生活是扭曲的,人格自然也不端正。

    可追根溯源,她们都是受苦受难的。有几个人不是被逼的?有些是父兄欠了高利贷,被拉来抵债的;有些是生活所迫,不这么着家里得有人饿死。

    做这些人的工作,能叫她们愿意听,那就得能体谅对方的苦,对方的难,包容她们的各种陋习,真心以待。你擅于跟各色人打交道,待人赤诚,总能替别人想,我觉得这方面的工作,你能胜任。”

    桐桐还是那句话:“我听从安排,服从分配。不管什么工作,我尽力尽心而为。”

    俞红:“”以她的功勋,她可以做很多体面和有前途的工作。而今这个工作,调这么一位功臣,其实是不合适的。

    但她没有反对,答应了!

    “我反对!”四爷坐在杨青面前:“这个职务我觉得蔡凡民更合适。我的重点还在技术攻关上!不用处理琐事,也能更好的下一线,更深入的做实验。所以,我的职务低一级,这是最合适的。”

    杨青:“”不谈功劳,只说以后的打算。他没有再反对,可却觉得金工的待遇可以往上提一提了。

    四爷出去,看看恢复繁华的市井。

    开仓有了平价粮,货币也得换了。糕点铺子重新开业了,他看着柜台里的酥饼,问人家:“有栗子酥饼么?”

    “得到秋里才有栗子的!长官,有五仁的酥饼,要么?”

    “那就五仁的吧!”

    一回家桐桐就被塞了一嘴的点心,咬了一口眼睛都亮了:第一次发现五仁的这么好吃!

    [892]秋叶胜花(72)三更

    秋叶胜花(72)

    因为从事的工作不能‘急’,所以,四爷和桐桐难得的惬意了起来。做技术的,可以两耳不闻窗外事。

    至于桐桐的工作,俞红非正式的谈了一次,之后便没有动静了。

    杨青说:“你先参与对俘虏的审讯工作!其中好些特殊俘虏,都是你俘虏的。你暂时跟行健打配合,以你为住。”

    桐桐就问:“贺萍呢?”怎么安排?

    杨青点了点她:“桐啊,咱不该问的别问,她另有安排。”

    成吧!不问就不问:“但她若是参与审讯,是不是能事半功倍。”

    杨青想解释,但手在空中虚点了两下,还是闭嘴了:“注意工作原则,不说就是保密。”

    桐桐:“”

    果然,没隔两天,贺萍的工作也安排下来了,她来告辞来了,去向保密!

    桐桐估摸着应该是放在深山或是戈壁里的项目,需要有人做保密和安全工作,谨防敌人破坏!

    而这一走,几乎联系就断了。莫说只是战友,好些人便是连家人都不能联系了,自此好像就再没这个人一样。

    桐桐认真的做了一顿饭,知道她是南边人,专门给包了蒸了肉粽。端午时节,就这个最应景。

    贺萍慢慢吃着,两人默默的分了二两酒,自此就分开了。

    临走的时候贺萍说:“要是还能活着,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之后,说不得还能再见。”

    那这一定是事关国之重器的大项目,抽调的都是精英。

    如此,也好!

    贺萍就笑,两人再次拥抱,而后就此分开。一个转身就走,一个站在原地没有送。

    对于做这一行的人来说,若是有这么一个地方能叫她学有所用,是最幸运的。

    东风必能再见!

    金枝靠着妈妈,目送这个姨姨离开,低声问:“您难过吗?”

    “不难过!”

    为什么?我看你们都很舍不得。

    桐桐只笑,摸了摸已经到有长到她肩膀高的姑娘的小脑袋:“你长大了就懂了。”

    这跟长大有什么关系?

    金枝抱着母亲的胳膊:“娘,我想吃甜粽。”

    “红枣的,豆沙的都有,去锅里翻腾去呗。”

    金枝转身跑着去了,叫弟弟妹妹:“吃甜粽喽”

    “粽子?”乔山南看着端来的粽子,再看看坐在对面的林桐:“我还有这待遇呢?这位长官,不用白费口舌,我知道,以我的情况,只有死路一条。既然是死,合该似得痛快一些。”

    桐桐也笑:“我知道,你的家人在南洋。你怕你什么都说了,家人会遭殃。”她摇摇头,“其实大可不必,他们现在的处境,自顾尚且不暇,哪里还顾得上你。再说了,要紧人物多了,你在他们眼里真未必有你想的那么重要。”

    她说完又补充:“当然,你在我们这边也没你想的那么重要。要不然,不能派我来呀!就像你说的,我与你不对等。本也无权审你,但奈何,你不重要!我呢,这也是工作,跟你聊聊,你说不说都行。”

    乔山南叹了一声:“你能告诉我,打哪了吗?”

    “胡司令把宝J丢了,过汉中向南逃窜。”

    乔山南沉吟:“划江而治,未为不可呀!”

    桐桐看他:“国不能一统,生生割裂,此乃千古之罪。怎敢做此之想?乔站长也是饱读诗书之人,偏安一隅之政权可能长久?”

    乔山南脸上尽是痛苦之色:“有报国之志”

    黄行健一巴掌拍在桌子上:“少咬文嚼字!有心报国?有心报国你能安排家小去南洋?你的D国就是被你这样的人害了的。”

    “我?我可没那么大的本事!”乔山南冷笑一声,“有人坐了江山,外戚祸国竟是不能辖制!太子似有才干,然一心做孝子,不敢得罪继母极其家族,奈何?奈何!这岂是我等之错。船要沉,我可殉,然家小何辜?”

    桐桐起身,再将粽子推给他:“这是纪念屈原的,屈原心中有楚国,然则楚王昏聩,他也不过是落得一投江自尽的下场。”

    乔山南这才端了盘子,拿了筷子一口一口的吃起了粽子。

    桐桐就又道:“你知道这个时节,长安附近的百姓还做什么小吃吗?”

    不知!

    “做一种曲连馍!一般是外婆在端午时专门送给外孙的。”桐桐说着,便笑了起来,“五月端,送圈圈,送来个拥肚肚苫肚间。花花绳戴手腕腕,香包包胸前挂串串”

    这是民间流传的儿歌。

    “这儿歌里的圈圈,就是曲连馍。其实,它原来叫屈原馍,传着传着,口音的变化,便成了曲连馍。这曲连馍端午给孩子吃,不是纪念屈原,是秦人在庆祝,那个一力仇恨秦国的屈原他终于死了,当庆贺了。

    屈原在当时的秦人眼里,是妖魔。于是,屈原死了,秦人做了这个圈圈馍,圈圈上还有各种的造型,像是妖魔鬼怪。这个时节叫孩子吃了它,就是消除了邪祟的意思。”

    乔山南顿时觉得盘子里的粽子噎的慌:屈原忠心于楚国,楚人怀念他;屈原恨秦国,秦人也深恨他。

    而自己并不忠心,也就无法得到D国真心的对待。

    自己害过工党,工党也深恨自己。

    林桐是说:你的死对你的D国而言,无关紧要;你若死,对我们而言,亦是畅快之事。

    “乔站长,百姓妖魔化一个人的能力不用质疑!你能送走妻儿,但你迁不走祖先呀!你的父母葬在这一片土地上,你要让他们被千万人唾骂吗?”

    桐桐就说:“我们干不出撅人先祖坟茔之事,然你也有族人,人性之复杂你也该知道。若无人交代,只怕宗祠不保。乔站长,留一线善意,给子孙后代吧。

    你的父母葬在这片土地上,你也会葬在这里。你的子孙若干年后,他们会回来,追根溯源,还能找到你。若是执迷不悟,你这是断了子孙后代的后路!时移世易,真要做的这么绝?”

    乔山南放下筷子,看向林桐,沉默着。

    桐桐跟他对视良久,笑了一下:“那算了!就到此了!乔站长,永别了。”

    “等等!”

    桐桐站住脚,回头看对方:“还有遗言?”

    “我可以说,但请保密,不能叫人知道我的背叛!我的妻儿在国外,我得确保他们的安全。”

    “好!答应你。”

    乔山南低声道:“难民坟场,立起来的石碑,石碑底座上就藏有名单。”

    桐桐看向黄行健,黄行健起身,直接出去了。

    藏在石碑的底座上,果然是老特务了,这家伙真会藏东西。

    难民坟场,那是立碑放在这里,要纪念这些年因逃难而死了的人的。有人捐建这个东西,都以为是好事,谁也不在意。

    可深埋在地下的底座上却刻有信息,这东西真不怕丢失,也不怕被人发现。

    等黄行健带人挖出来了,桐桐还特意去看了,地下两米深,这么的石头,就是意外暴露出来,谁能把这石头怎么着。

    这些东西破译之后,就可以直接拿人了。

    桐桐啧啧称奇,要么说人外有人呢,还是不能太自满。至少这么藏东西,自己就没想到。

    人家说掘地三尺的寻找,这玩意掘地三尺肯定找不见。而且,公焚的墓碑,谁撅这个干什么?

    所以才说,这个人高明嘛!

    看着手里的名单,杨青点了点,看向俞红:“怎么样?就是这个小同志这手段怎么样?”

    “她的能力特别好,用软语劝人,多好”

    “可咱们的ZHENG工干部不缺,专业性人才却严重紧缺。”杨青点了点这名单:“我的大姐呀,你看好她,觉得这个一个人去做协助你做妇女工作,事半功倍。但是,大姐呀,她这个特质放在更重要的岗位上,难道不可以?

    你的工作当然重要,但是其他工作就不重要了?银行要货币的兑换,货币的发行;税收上你也知道,原来那就是个烂摊子!

    但是,咱不能把人都给开了呀!改造之后,该用还是要用,对吧?若是这个人也不要,那个人也踢出去,我的大姐呀,那这不得乱套了?

    这样的地方缺乏极有专业能力,又牢靠可信,还能机敏的防止有人从中作梗。经济战也是战争的一种,所以我的大姐,我的主张依然是,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咱们这位林先生在你那边不是不可被替代,但在其他专业方面,她就是不可取代。哪边重?哪边轻?你掂量。”

    俞红:“”就是坚决的不放人的意思。

    直到这个时候,桐桐才被正式的找来,谈工作的事。

    桐桐看了俞红一眼,而后到:“俞大姐跟我谈过了。”

    杨青点头:“知道!知道!态度很好,哪里需要哪里去,这个态度、这个觉悟,得表扬。”他也看了俞红一眼,这才又道:“鉴于你确实有这个觉悟,而现在呢,又恰好有更需要你的岗位。所以,我跟俞大姐商量了,俞大姐也答应割爱,给你重新安排岗位。”

    “我都行。”桐桐问说:“是要跟黄局配合工作?”

    “那倒不是!我的意思是,税务方面的工作你有没有考虑过?”

    桐桐:“”她马上明白对方的意思,自己没经营,不可能去主持工作。很可能是在要紧的地方,在初期人员混杂的时候,安插一个有专业能力,又能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人。

    她马上表态:“懂了!我知道您的用意。您放心,职务不在于高低,我也正好可以从最基本的开始学起。”

    就是这个意思!时局正乱,观望之人、假拥护之人不少,所以,咱就必须有一双能洞悉一切的眼睛。

    [893]秋叶胜花(73)一更

    秋叶胜花(73)

    城市的接管是个庞杂又极其复杂的工作。

    但一切都井然有序!

    原先潜伏于这座城市的一千多地下D,除了极其个别的以外,他们的工作范围包括看管城市中所有的要害部位,凡是贵重的物资全部登记造册,做好移交JUN管部门的准备。

    另外,得保障这个城市的通电,通水、通话,通邮,城市里所有的基础设施,包括医院、学校在内,都要严密保护,不能叫可能存在的散兵游勇或是潜伏的敌对势力给破坏了,造成损失。

    换言之:不能乱!得叫百姓正常过日子。

    这这么一个交替的空档之中,可以想象到底有多忙。

    四爷一到厂里,就进了办公室,对外面的事真就不管了。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