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70章

    这些人相互对视一眼,麻溜的跟着了。

    吏部那边早有人去报了,桐桐也早把红绸给掀开了:“杜大人,下官感谢您来了。下官不能请您吃西北的烤全羊,下官也没有江南的杏花酿请您喝下官唯有这一腔诚意”

    老杜周围空旷,无人敢与他并排而立。

    跟着桐桐高瘦汉子低声问:“人家肯定会拦的算了吧”

    桐桐问他:“你炸了兵部,却不敢炸吏部回头上面怎么看?县官不如现管,你说呢?”

    所以,您叫兄弟们都跟着,是因着人多卸车快?

    桐桐看他,小声道:“人家防备着呢,必然会叫我进去。我一走,你们就边卸边点这动静不出来,谁都得欺负咱们。”

    “”

    “怎么?怕了?”

    “”

    “咱以后的差事都是跟这些大人们打交道,他们谁的手里不藏着枪?现在不震住他们,下面的差事怎么办?”桐桐说着,就锐利的看了他一眼,“敢不敢?不敢就换人。”

    “敢!您都敢?我有什么不敢?”

    “这不就完了吗?最见不得娘们唧唧的。”

    果然,才一到吏部门口,就见一熟人的面孔等着。

    “林三妹妹不!是林大人,恭喜恭喜。”

    说话的是齐文超的长子齐渭,才从西南调回来不久。

    “齐大人!”桐桐还礼。

    “林大人,尚书大人有请。”

    桐桐将手里的匾额塞给老杜,“杜大人,下官特来感谢您。”说着,又朝此人三鞠躬,“小小心意,还请笑纳。”

    齐渭看了老杜一眼,老杜这官是当到头了呀!他朝桐桐笑,“林大人,里面请。”

    桐桐看了下属一眼,跟着走了。

    才进了尚书大人的班房,就听见外面噼里啪啦响成一片。

    齐渭:“”他一脸的一言难尽,“林大人,何至于此?”

    坐在里面的尚书任正信皱着眉头:陛下和常阁老怎么偏偏选了这么一刺头。

    桐桐尴尬的朝任正信笑,然后满脸的不好意思:“大人,衙门中的下属我一个也不认得都是糙汉子办事糊涂,回头下官定会训诫。”

    任正信:行!任命是吏部的事,调拨的人手是吏部首肯的。她连名字都不知道,那么属下犯错,与她何干?推的真叫一干净。

    一个小小的从六品,上任第一天,大闹了六部街。

    折腾的兵部和吏部把这脸丢的呀,都没法看了。

    行了!现在没有人不知道你林叔珩了,也没有人不知道你要干什么差事了。你的目的也算是达到了!拿兵部和吏部立威,你也算是第一人了。

    他朝这下属摆摆手:去吧!跟你这种混球我没甚要说的,今天这一壶我喝了,但今后你好自为之!

    [117]万里扶摇(16)三更

    万里扶摇(16)

    从里面一出来,就感觉到官场这个地方,果然是如沐春风。

    凡是碰见的人,都是极其温和的。大家彬彬有礼,你问候我一声‘林大人走马上任,恭喜了’,我回复您一句‘托您的福’。这么相处,彼此都愉快,对吧?

    齐渭一路往出走,看着这姑娘一路笑语嫣嫣,这跟以往刻板的样子完全不同。

    他就看着她熟稔的跟不熟悉的人寒暄,当真是忍俊不禁。

    送出门了,他才一脸的戏谑:“看来三妹妹真的长大了,成了林大人了。以后你我同僚,还请林大人多关照。”

    “不敢不敢!齐大人乃是先学前辈,下官岂敢造次。”桐桐拱手跟他道别,“才上任,事务繁忙。等得空了,请齐大人小酌一杯。”

    “求之不得。”

    两人作别,桐桐朝户部那边看了一眼,果然看见林宪怀正在朝这边看。

    桐桐不能给予多余的反应,只看向等在外面有些胆怯的下属们。脸上的笑意一下子就收了,问说,“行伍的规矩丢了?谁带出来的兵?”

    十八个人利索的排成两列,齐齐整整的。

    桐桐抬脚就走,身后跟着这十八条壮汉,要多规矩有多规矩。

    躲在一边瞧热闹的都啧啧称奇:一个小姑娘愣是给拿捏住了。

    此女多大,才刚刚及笄而已。

    这个说:听说常阁老对她颇为赏识。

    那个说:难不成还能再出一女阁老?

    常青莲正在批折子,听秘书丞说外面的事。她手里的墨汁掉了一滴在折子上,她赶紧取帕子出来将墨汁吸干,重新放下笔问说,“林叔珩干的?”

    “是!如今已经回衙了。衙门的下属颇为顺从,不敢有丝毫违逆。”

    常青莲‘嘶’了一声,就摆摆手,叫下属忙去了:非常事非常时非常法,此人当真是一非常人。

    齐文超只稍微愣了愣,就道:“给林大人送信,今晚过府用饭。”

    下属就问:“哪位林大人?”

    “户部林大人。”

    是!

    齐文超叹了一声:连自己身边的人都把一个小小的从六品认真的看在眼里了,可见她这震慑之力有多大。此女做事,魄力极大。与林宪怀压根就不是一样的人!

    林宪怀被齐阁老邀请,并不欢喜。齐阁老为的什么呢?不外乎是想通过自己影响叔珩,在他心里,叔珩也可以是他的人。

    他的人吗?就这性子,祝您好运吧!

    新衙门四处都显得陈旧,现在不用人吩咐,都知道打扫了。

    不仅这十八个人动起来了,便是兵部的杂役也过来帮忙,临下衙的时候,恨不能用清水把青石砖洗一次。

    兵部还专门送五千两的开衙钱,但是桐桐没接:这是给衙门的钱,现在的衙门配置不够。没有书吏秘书丞这些职务的文官,这些钱我自己管吗?

    反正是不接,我从吏部要人,这不对等。得兵部主动从吏部要人,补充新衙门的不足。

    然后第二天,人员就补齐了。

    光是中年的女官就派来了五个,这也可以呀,总归我是需要人手的。

    花费了三天时间,班子算是攒起来了。

    给她配备的监丞叫梅九娘,三十二岁,黝黑高壮的长相,但处事却格外的细致。桐桐一早来,她把衙门里的人员名单,来历都总结好了,放在她的班房里。

    桐桐想试试这个梅九娘,将衙门的内务全都交给她处置。这些事琐碎,耗费心神,她不可能老在这些地方浪费时间。

    结果试了些时日之后,一切井井有条。

    桐桐带着衙门的几十号人手操练,也会借用兵部的靶场去打靶。更是从兵部领了枪,这些东西平时应该怎么保管,得有专门的人一一核验入库。

    只这些,就花费了几乎一个月。

    之前惊天动地的响动之后,这边就没动静了。

    这一个月的时间,桐桐把衙门内的人事梳理顺了,这才带着秦敏出门。

    秦敏是她的秘书丞,前年考中女官,在从七品的位置上做到现在,而今调拨过来,桐桐觉得顺手,就留在身边了。

    她今儿要去兵部,求见许尚书。

    一进兵部的大门,大家都很和气:“林大人可是稀客。”

    “才步入正轨,以后常来聆听您的教诲。”

    你客气一句,她必更客气。

    众人就觉得:这不是挺会来事吗?看来这一个月是长进了。

    但恶名在外,她来了,要求见,为的是公事。那就按照公事的流程,先等着吧。每天等着要见的人都多着呢,不会区别对待你。

    桐桐就安心的等着了,不急不躁的。

    许元嘉这是第一次见这个林叔珩,刺头了一次之后,她倒是安安分分的。不过每天路过禁枪监察衙门,他都留意到这个小衙门的变化了。

    最开始破败不堪,到后来干干净净。再后来,清漆刷过了一次,看起来有了衙门的样子。最近这半个月,人家门口一直有人值岗,据说是一个时辰一换。

    进出的人手,也从邋邋遢遢,嘻嘻哈哈,到穿戴齐整,俨然成气候了。

    至少于治下这个方面,做的还是不错的。

    如今人来了,看起来沉稳干练,之前那事压根就不像是眼前这个孩子干出来的。

    他语气和缓,指了指对面的椅子:“坐吧!坐下说。”

    是!

    桐桐规矩的坐着去了,然后递了文书过去:“大人,下官有事禀报。”

    许元嘉没急着看文书,只点点头,“你说。”

    “是这样,下官想以禁枪监察衙门的名义,向朝中官员发起一个倡议。倡议大家自觉禁枪。家中有私藏的,请上缴有司衙门。每人写一份承诺书,承诺支持禁枪,承诺自己极其直系亲属,不曾私藏。”

    许元嘉皱眉,这不是异想天开吗?别说你那个小衙门了,就是兵部也没有这个权利要求天下的官员做这个承诺呀!这事需得三阁和陛下准许,缺一不可。

    桐桐就笑,“大人,这是倡议书!倡议嘛,就是倡导为先,我们提倡什么,不提倡什么,叫大家知道而已。这与朝廷律法并无关系。再说了,大家可以支持这个倡议,也可以不支持这个倡议。若是支持,自愿的写一份承诺书也不妨碍什么。不支持这个倡议,那咱们也无权强迫。他们可以选择不承诺,对吧?”

    许元嘉愣了一下:“自愿?”

    “对!只是倡议,采取自愿原则。”

    许元嘉认真的看了这位小林大人一眼:行!损主意挺多。

    他打开文书看了一眼,在下面签署上自己的名字,然后盖上兵部的大印,递给她:“去吧!”

    是!

    直属上级通过了,还得去吏部。因为天下的官员归吏部管,所以,这个倡导书得吏部下发。

    然后任正信就拿到这个文书了,从头看到尾,又返回来再看了一遍,如此再三。

    上面有林叔珩的签名,有监察衙门的大印。

    也有许元嘉的签名,更有兵部的大印。

    这就是说,林叔珩首倡,兵部准许。

    他把这文书往桌上一扔,看向站在对面的刺头:你这损主意怎么这么多?

    这是绕过了各个复杂的环节,直奔最后的结果了。

    是!这只是倡导,这也只是自愿原则下的承诺。可不愿意承诺的那些人,是不是就成了重点关注对象了?他们也不敢不倡导,不倡导,这不是明着驳斥陛下吗?

    等大家都写下这个承诺了,那你这枪支是交还是不交?

    交吧,很多人都不想。

    可不交吧,这玩意轻易不敢露面了,一旦被查实或是被举报。就问你这官声官名还要不要了?

    这不仅是做人不讲诚信的人品问题,更是对陛下的不忠。在此事上欺瞒,你这不是居心叵测是什么?不说治罪于你吧,最起码这官是不能当了吧。

    任正信拿着这个东西,还是上面说的那些,我能不同意吗?这就是一个你不得不同意的局。

    他先签上名字,然后盖上吏部的大印:“这样,我没有意见,对你提出的倡议之事,极力赞成。但从上到下,惊动这么多人至少需得内阁和军机同意。”他将折子递过去,“盖了内阁与军机的大印,你再来。倡议书由吏部发出。”

    是!这就去办。

    桐桐接了过来,转身就走了。

    任正信啧啧了两声,这姑娘可比常青莲厉害的多。禁枪一定得从上往下,她一个从六品,真就是芝麻绿豆的小官。怎么能从撬动这个庞然大物呢?

    他设想过许多种法子,比如请个尚方宝剑可人家没有。

    就这么软趴趴的扔过来一条绳索,这个绳索看似无力,但却得自己捡起来给套在脖子上,然后把绳子头塞到她的手里,她要是一收紧,一勒一个准。真就是勒死几个,真就跟玩似得。

    金镇北看着递过来的文书,然后再看看眼前这个姑娘。

    bobo

    他早说了,这个姑娘又坏又损,当了官之后,胆子还大的很。闹的满京城谁不知道她林叔珩。结果,现在来算计老子来了。

    倡议书?

    倡议书!

    还得自己写承诺书。

    意思就是:你塞给我一条上吊绳,说请我自愿选择是否上吊。

    我不愿意,你就觉得我有危害,你得联合所有人来清除我。

    所以,我不得不上吊,还得很高兴的说自己是自愿的,然后自己把脖子塞到套子里,以后但凡出圈子,你就能随时勒死我。

    金镇北啧啧啧的,然后不停的搓着下巴:“林大人,听闻你跟我家老四过从甚密?”

    “同僚之间,有些往来。”

    只是同僚呀?我家老四那长相,配你那是绰绰有余的。看的上我儿子,心就得向着我家,对吧?你不能一边舍不得我儿子,一边要勒死他老子,这不合适!

    [118]万里扶摇(17)一更

    万里扶摇(17)

    跟金镇北讲什么样的道理他能听呢?他这样的人,什么道理不懂呢?

    所以,道理没用。

    说服这种人,只有一种道理:“金军帅,您知道下官现在挺害怕吗?”

    嗯?“你害怕什么?害怕本帅跟你一般见识?那不至于,本帅这点气量还是有的,不至于跟一个小丫头跟小林大人计较。”

    桐桐一边笑着一边点头,“您都这么说了,那下官得跟您实话。我倒真不是怕您,我呀是觉得我这为官的时间虽短,但得罪的人多。这要是人人有一把枪,我肯定想的不是我要干掉谁,而是谁要干掉我!”

    她说完,就双手放在案几上撑着身体,整个身子前倾,盯着金镇北的眼睛,“就我这德行,多招人恨呀!咱心里得有数,对吧?那时候我肯定不敢想前程,我得琢磨着今儿该猫在哪儿才不至于被人给‘砰’的一下干掉了。”

    金镇北:“”老子现在怀疑,她不仅骂老子,还威胁老子了。

    她说老子这德行,太招人恨了。且还没有自知之明,存着异想天开之念!这次要是敢不同意这件事,你怎么就知道暗处没有枪指着你?所以,你麻溜点,想想都有谁要干掉你比较实际。

    他甚至怀疑,自己要是敢不答应,她就敢建议皇帝偷摸的给老子来一枪。

    小丫头不仅坏和损,她还狠!她下的是明棋,就是告诉老子:此事行也得行,不行也得行。你若说不行,那对不住了,我告诉你的就是我将要执行的。

    问题这小丫头手里真有数十杆枪!她不敢真冲着老子的脑袋开枪,但老抽冷子的挨着老子放枪也不行呀。

    金镇北被这黑白分明的眼睛盯着,一下子给气笑了:好!好!真好!好些年没人威胁老子了!今儿还就真被威胁了,且还被威胁住了。

    行!禁可以!民间这个层面,触及不了太多人太深的利益。老子让你一回!

    不过,小丫头,你给老子等着。想明媒正娶的进老子家的大门,大概说呢,这辈子你休想!

    他提笔划拉了他的名字,然后盖上了军机的大印,“其他几位阁臣巡边去了,这个你该清楚。下个月,该陆军帅值岗。谁值岗,谁负责事务。老子的印作数!”

    说完,将文书撇过去,桐桐伸手一捞,接住了:“军帅乃楷模之辈,下官佩服。”

    滚!听见‘楷模’这两个字就想抽你!你那‘为官楷模’的牌位送走了两官,还敢再拿出来恶心老子,别觉得老子的儿子瞧你有几分顺眼,老子就不敢教训你。

    做了官,就别分性别。在老子的眼里,也没有那么些叽叽歪歪的事。

    桐桐一拱手,真告辞出去了。

    金镇北盯着那背影,人家姑娘的背影都是婀娜的,她那背影看上去像是随时能扑出去咬人。人家姑娘是莲步轻移,她那一步恨不能迈出一丈的距离。

    这样的姑娘他轻嗤一声:我儿子果然是眼瞎了!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